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母语负迁移错误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英语写作中母语负向迁移的实例分析及对策在英语写作中,母语负向迁移指的是学习者在用英语写作时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导致出现一些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错误。
下面是一些典型的母语负向迁移的实例分析及对策:
1.句子结构错误:学习者在用英语写作时会把母语的句子
结构套用到英语写作中,导致出现句子结构错误。
例如,汉
语中的“谁和我一起去”可以直接翻译成“Who goes with
me?”,但在英语中应该改写为“Who will go with
me?”。
对策是多读英文原著,熟悉英语的句子结构。
2.词汇使用错误:学习者在用英语写作时可能会使用母语
中的词汇,但这些词汇在英语中并不存在或意义不同。
例如
,在汉语中“打车”的意思是指“乘坐出租车”,但在继续英语写作中母语负向迁移的实例分析及对策:
1.动词时态使用错误:学习者在用英语写作时可能会因为
母语的语法习惯而使用错误的动词时态。
例如,在汉语中“我
去了学校”的意思是指“我到了学校”,但在英语中应该改写为
“I went to school.”对策是熟悉英语的动词时态使用规则。
2.语序错误:学习者在用英语写作时可能会因为母语的语
序习惯而使用错误的语序。
例如,在汉语中“我和他一起去”
的意思是指“我和他一起去”,但在英语中应该改写为“I go
with him.”对策是熟悉英语的语序使用规则。
对于母语负向迁移的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多读英文原著,熟悉英语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并多写英语,以此来训练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
母语负迁移在英语学习中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母语负迁移在英语学习中常常会造成学生在语法、读音、拼写等方面出现错误或困难。
具体表现如以下几种:
1. 语法错误:因为母语和英语的语法结构不同,学生常常会在句子结构、时态、语态等方面出现错误。
2. 发音错误:母语中某些发音习惯会影响到学生的英语发音,例如汉语中没有“th”这个音,学生在发音时可能会将“think”误读为“sink”。
3. 拼写错误:母语和英语的拼写方式有很大差异,学生在拼写时容易混淆或误写单词。
以下是一些解决母语负迁移问题的对策:
1. 加强语法训练:对于容易出现语法错误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针对性地进行语法训练,加深学生对英语语法结构的理解。
2. 提升英语听力: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听懂和发音单词和句子,减少发音和语音错误。
3. 多读和写英语:通过多读英文文章、练习写作,锻炼学生的英语语感和应用能力,避免出现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等问题。
4. 多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加深对英语单词和句子的印象,提高学习效果。
5. 学生自主学习: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英文书籍、听英文歌曲等方式来自主学习英语,加深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母语负迁移视角下网络化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口语错误分析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化的英语教学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一种重要途径,其中学生的口语能力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由于母语负迁移的存在,网络化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口语错误时有发生,因此,评估口语错误的原因,以便改善学生的口语表达,尤其是通过母语负迁移视角,对学生口语错误进行分析,则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从母语负迁移的角度来看,网络化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口语错误的出现是受到汉语习惯的影响。
由于中国大学的学生对英语的熟练程度还不够,他们会被汉语习惯所影响,比如说话的语音、语调和句中的功能词用法等。
这些会让学生在英语中有一些语法错误和表达错误,例如,学生在表达情绪时,会使用汉语习惯,以至于表达错误。
其次,从语义负迁移角度来看,网络化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口语错误也是受到汉语习惯的影响。
由于母语中的词汇以及词语的用法不同,受母语习惯影响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在表达核心意义的时候,会出现某些词汇的误用,从而错误表达核心意义。
例如,学生在表达“生气”时,可能会错误的使用“恼怒”,而在表达“轻蔑”时,可能会错误的使用“讥笑”。
第三,从学习策略负迁移角度来看,网络化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口语错误也是受到汉语习惯的影响。
学生学习英语时,由于母语与英语不同,他们在学习和使用英语语言时,可能会受到母语中学习策略的影响,而错误使用了英语学习策略。
例如,学生在学习英语句子发音时,由于容易被母语习惯影响,可能会将英语句中的一些辅音读错,从而造成发音错误。
最后,从隐喻负迁移角度来看,网络化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口语错误也跟汉语习惯有关。
不同的语言在使用隐喻方面有不同的习惯,由于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会受到汉语隐喻习惯的影响,会导致他们使用英语表达时出现错误,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口语表达。
总的来说,在网络化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口语错误是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多方面影响,包括语音负迁移、语义负迁移、学习策略负迁移以及隐喻负迁移等。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母语对英语词汇搭配的负迁移现象摘要:本研究是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采用antconc3.3.5w软件中的词语检索(concordance)功能,对语料库中st3、st4,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料库进行检索,找出语料库所标注的词汇搭配错误,对语际错误进行标注,并检索统计出相应的语际错误,再对语际错误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并得出结论。
这一研究结果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和词汇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词汇搭配母语负迁移英语语料库1.引言笔者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以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花了大量时间记单词,人手一本词汇手册,从字母a开头的单词背到字母z开头的单词,仍然在英语表达,尤其是书面表达时犯大量的词汇错误,成为其英语学习的一大障碍。
词汇在二语习得中占重要地位,英国著名语言教育学家harmer 认为如果把结构比做是语言的骨骼,那么词汇则是语言最重要的器官和血肉(1991:153)。
词汇对于学习者来说也许是语言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者需要良好的词汇技巧造句和理解句子(gass & selinker,2008:449—451),因此帮助学生避免词汇错误尤为重要。
那么要如何避免词汇错误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然后才能找出避免错误的方法。
带着这个疑问,笔者检索了大量的文献(齐(2008),唐(2008),邱&黄(2010),郭(2011),姜&邬(2013)等),发现母语负迁移是导致词汇错误尤其是词汇搭配错误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母语对英语词汇搭配的负迁移现象对英语学习和教学都有重要意义。
在近年来的此类研究中,笔者发现在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母语对英语词汇搭配的负迁移现象研究中,研究对象大都局限于某个大学的几十名学生,其语料的收集比较有限,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全面性必然受限。
受齐(2008)基于语料库的研究的启发,语料库提供了比较全面、完整、真实的语料,笔者依托国内大型的英语学习者语料库,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母语对英语词汇搭配的负迁移现象进行探讨研究。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句子翻译中母语负迁移研究作者:孙茹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8期【摘要】母语对第二外语学习的影响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里的一个热门话题。
学者普遍认为,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受母语的影响,即母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
为了探究母语负迁移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句子翻译的影响,笔者进行了实际的调查研究。
研究对象为非英语专业的50名在校大学生。
本文从词汇、句法、语篇、文化等方面研究母语负迁移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句子翻译的影响,并运用误差分析理论探讨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句子翻译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旨在于为英语老师教学和英语学习者在翻译过程中提供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母语负迁移;语言迁移;错误分析一、引言1.1研究背景第二语言习得(SLA)研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有30多年的历史,语言迁移理论也一直是SLA研究领域的一个有争议的课题,母语在第二语言研究中的作用也是语言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Schachter(1974)认为语言迁移现象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制约因素。
Corder(1981)将迁移视为一种交流策略,即借用。
Kranshen(1983)认为,这种转移是指当学习者使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时,由于他们缺乏相关目标语言的知识,因此他们转移到了母语的知识中并且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利用源语言的规则。
Sajavaara(1986)曾将转移定义为“以前的知识被扩展到新知识领域的现象,也就是说,我们学习或记忆的一件事对另一件事的记忆的影响”。
英语句子翻译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模式的转换,语言迁移对学习者的英语句子翻译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学生,尤其是成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产生一些错误。
1.2研究目的对于使用英语作为外语的人来说,他们的民族文化习惯、词汇认知的跨语言差异、文章结构以及许多其他因素会影响第二语言所需技能的获得,这些因素会对将英语视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产生重大影响。
母语负迁移视角下的英语口语错误分析与教学启示【摘要】语言迁移作为一种无法避免的现象,普遍存在于第二语言学习中。
较之书面资料,口语资料不稳定很难收集,记录,研究和分析,国内外有关英语口语中的语言迁移所引起的错误研究相较薄弱。
本文基于64名齐齐哈尔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测试转录文本,深入研究学生在英语交流中因语言迁移而产生的错误,从课堂内容的讲授,课堂教学的目标,以及影响课堂教学的情感因素三方面反思传统口语教学,提出课堂口语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语言迁移错误分析口语教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2011年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yjscx2011-190hlj)。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19-021.引言二语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在成熟的母语体系的基础上逐渐构建完善l2语言系统。
母语知识渗透于二语学习的每一个步骤。
这种母语对于另一种语言的影响,便是母语迁移,正迁移促进二语学习,负迁移则会产生学习干扰。
为了研究汉语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形成的影响,作者设计了基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口语测试并加以分析,提出对口语教学的改进。
2.实验设计研究者于2011年5月至 9月设计口语测试试卷。
2011年10月至12月,随机抽取了69名齐齐哈尔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测试,运用录音设备记录受试内容,转成文本资料。
全面分析文本,用拟定的标注方案标注母语负迁移引起的口语错误。
除去部分因设备问题而无法转录成文本的受试外,本次研究共收集到可用文本64份。
由于语音测量标准不定,设施不足,本研究着重研究词,句,语用三方面的负迁移错误。
3.研究结果及分析在本次测试中,共发现2720处错误,其中语言迁移错误比重颇大,出现1192次。
母语负迁移在词汇层面出现频率最高,出现735次;其次是在句法层面,出现426次。
而语用的负迁移最少,仅出现31次。
在词汇层面上,母语负迁移主要集中在实词,包括名词,动词以及用词错误。
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及其调适一般人在学习外语时难免会受到母语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将学习母语的经验迁移到相异的结构上来,结果影响到对目的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因此,不少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学习英语时,常会遇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干扰,深刻排查这些干扰因素及其成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与对策,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将不无裨益。
一、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及影响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通常有正负之分:所谓正迁移是一种学习经验对在另一种学习环境下所起的积极作用;负迁移则是指干扰或阻碍作用。
毫无疑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量放大正迁移作用,帮助学生借助于汉语的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成效;相反,对于负迁移则应尽可能地缩小或消除其影响。
1.因母语干扰而产生的负迁移语言学家发现,如果目的语与母语属于相同或相近语系,则掌握该语言相对于不同语系的学习者而言要容易得多,而且具有的相同或相似点越多,已有的学习经验就越能起到促进作用。
反之,如果是不同语系,学习者则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以往的学习经验迁移到相异结构上来,以致影响到对目的语的学习与运用。
因此,非英语国家学生都难免会受到母语或大或小的干扰。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而英语则属于日尔曼语系,两者显然因分属于不同语系而存在明显差异。
因而,我国学生受负迁移的影响学习的难度要远超过其他国家的学习者。
ellis的研究成果表明,母语为汉语的学生有51%以上因受负迁移的影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犯下程度不同的学习错误。
(1)由于语音语调干扰导致发音障碍。
汉字发音有声调之分,英语则没有。
汉语朗读文章时强调抑扬顿挫,而英语则强调连读、不完全爆破等发音技巧的运用,注重上下文的连接、停顿和音调的合理运用。
英语中有些元音在汉语中没有相应的韵母,而汉语中也没有辅音结尾的现象,这些常常导致学生在发音时受到汉语的影响,在英语单词的词尾加上元音或拖音,造成发音错误,或者发音含混,似是而非,久而久之则成为语言交流上的一大障碍。
(2)由于词法句法干扰导致文法不通。
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的错误分析及改进方法对湖北工业大学金融专业26名大一学生的课堂写作作业进行了分析,旨在调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作文中存在的错误,对受试者写作中的行文习惯、句子构成、标点符号运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英语写作课堂教学行文习惯一、引言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之一,它在这四种能力的最后出现说明它比其他三种能力更难习得掌握,它是最复杂和困难的一项综合技能,体现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目前,大学生的总体英语写作水平不容乐观。
因为汉英书面表达有差异,又受到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学生在写作中经常出现一些问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书面表达中出现的错误类型更多、更严重。
作者以26名湖北工业大学金融专业大一新生为调查对象,要求他们在课堂上20分钟之内完成一篇书面表达,内容是关于自己学习英语的经验,标题自拟,收集后分析并总结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问题分析1.中式英语中式英语在英语中被称为“Chinglish”,是因受汉语母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干扰而生搬硬套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具有中国特色的不规范的英语。
中式英语是中国学生在学英语的过程中出现的最普遍的问题,在学生的书面表达里也不乏此类问题。
如“It’s hard for me to remember the words which are unusual use”“Study English include four parts”“I should learn it in mind not for homework”“E study is a long time things. I can persist in it. make my English horizontal became high”这几句话是学生在写作中先用汉语打腹稿,然后一句句机械地翻译成英语,带有明显的汉语痕迹。
2.缺少主题句主题句是用来概括一个段落或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句子。
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母语负迁移错误分析
摘要:根据二语习得的有关理论,母语迁移是二语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口语中的句法和两种语音典型错误及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出现的错误受母语负迁移影响较大,阐明了对今后英语口语教学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负迁移错误分析口语教学
1 引言
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
Ellis把“迁移”定义为“对任务a 的学习会影响任务b的学习的一种假设”。
Odlin则认为迁移是“由目标语和已经学过的语言之间由于相似或相异而产生的影响” (Odlin, 1989: 27)。
在外语学习中,母语负迁移是指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而对目的语的习得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2 非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常见母语负迁移错误分析
据二语习得有关理论,我们知道学生在习得外语时经历了一个从母语到中介语逐渐向目的语靠近的再创造过程。
Lado在1957年的著书《跨文化语言学》中指出:语言学习者倾向于把母语的特点转移到自己所学习的外语上,所以学习的潜在困难就在于母语和外语的差异。
而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语系,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语言迁移总体上是负迁移大于正迁移。
Ellis(1994)调查研究的结论也曾表明“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英语时受母语干扰的错误占51%”。
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掌握的英语还未达到熟练程度,在英语学习和运用活动中常借助母语知识,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尤为明显。
以下就非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常见母语负迁移错误进行分析。
2.1句法结构的负迁移
(1)I very like my mother.
(2) English is hard. If exam, I don’t know to do.
(3)My roommate is tall, honesty, friendly, easygoing.
(4)I think they play too much video games is not good.
从以上病句可以看出,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不仅在语序上直接套用汉语句式,而且动词缺少必要的形态变化,形容词和形容词之间没有连接词,甚至出现
词性混乱的情况。
汉语是意合性语言,句子靠语意贯通、语境来表达其逻辑关系。
而英语重形合,句子是通过语言形态变化和语言形式手段连接来表示结构关系和思想的。
由此而知,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语序差别很大,非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在试图表达自己的意思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按照汉语的语序排列英语的句子,表现出地道的Chinglish风味。
以上病句修改如下:
(1)I like my mother very much.
(2) English is hard. If I take exam, I don’t know how to do.
(3)My roommate is tall, honest, friendly, and easygoing.
(4)I don’t think it is good to for them to play too much video game.
汉语的语序通常取决于句子的意义,因而主语与动词的词序比较灵活。
而英语主谓宾词序是很严格的,对母语词序灵活的学习者来说,是极容易犯句法错误的。
2.2语音和语调的迁移错误
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语系,在发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2.2.1轻、浊辅音。
英语是“语调语言”,轻辅音和浊辅音分得很清楚。
而汉语是“声调语言”,轻辅音和浊辅音没有明显的区别。
因此,中国学生容易造成发音错误。
例如/θ/这个音,汉语中是没有的,于是很多中国学生就用/s/来代替,把thing发成sing。
2.2.2长短音变化。
英语中有长短音/i:/和/i/,/u:/和/u/等,而汉语中没有这种区分,造成了英语学习者没有长短音的概念,eat/it不分,too/to不分。
造成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的双重困难。
2.2.3元音因素。
英语中既有开音节词,也有以辅音结尾的闭音节词,而汉语除了少数以鼻辅音(n/ng)结尾外,大多数都是以元音结尾的,如:酷(ku)、盘(pan)、上(shang),所以中国学生在学英语时习惯在英语辅音后面加上个元音,like读作liker, head 读成header。
另外,汉语没有英语中的辅音连缀,辅音之间总隔着一个元音,因此, 学生总习惯在辅音连缀之间加一个元音, 如blue读作berlue,green读成gerreen。
母语的迁移错误是非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口语中最突出的一种,学生是潜意
识里犯错误。
因为他们头脑中缺乏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的认知,把汉语句式和表达习惯迁移到英语中去就显得非常自然了。
这也和口语交际压力和口语能力弱相关。
例如,在口语表达时,无时间思考结构差异、句序、用词等,而是脱口而出,受完成口语任务时受到任务类型的影响,具体情况有待深入研究。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非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口语的错误进行了分析,认为母语负迁移是导致这些错误的主要原因。
但是,教师要正确看待母语的作用,要客观地评价母语负迁移,既应看到负迁移作用,又应看到它的正迁移作用,充分利用母语的优势,化不利为有利,对英汉两种语言在各个不同层面上对比分析,如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有效提高学生在口语表达得体方面的能力,取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陈大亮(2001).基础阶段英语写作常见错误分析及对教学的建议[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
[2]郭铭华(2002).论母语在外语课上的作用[J].外语教学.
[3]高远(2002).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4]王大伟(1999).现代汉英翻译技巧[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5]俞理明(2004).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