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动漫外交看日本对华文化外交
- 格式:doc
- 大小:355.50 KB
- 文档页数:19
文化与日本外交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外交关系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日本的情况下,日本的独特文化和外交政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日本的文化影响了其外交政策的制定。
传统的日本文化强调和平与谦逊,这在日本的外交政策中得到了体现。
日本出于对和平的追求,坚持推崇和平主义原则,恪守宪法中规定的“不具备战争的权力”。
这种和平主义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日本的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尤其是强调和谐与礼仪的东方文化。
此外,日本的文化还影响了外交决策的风格。
日本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强调尊敬长辈和崇尚权威等价值观。
这在外交场合中表现为尊重他国领导人和寻求妥协的态度。
其次,日本的文化对外交的实践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日本的文化重视团队合作和群体利益,这在国际事务中也得到了反映。
例如,日本非常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并主张在多边框架下解决问题。
这体现了日本文化中重视集体利益和国际合作的特点。
此外,日本的文化也强调传统和历史的重要性。
因此,日本通过文化交流和外交手段,积极推广日本的传统艺术、文化遗产和日本文化产业,以此提升日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形象。
然而,尽管日本的文化与外交密切相关,但日本在处理一些敏感问题时,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例如,日本在对待历史问题上一直备受争议。
日本历史上的侵略行为和对亚洲邻国的战争罪行引发了一些争议和紧张。
尽管日本政府多次表示反省和道歉,但仍有一些亚洲国家对于日本的历史问题持有质疑和不满。
这使得日本在处理与这些国家的外交关系时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另外,由于文化差异,日本在与西方国家的外交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日本的社会习俗和价值观与西方的有所不同,这可能导致沟通和理解上的障碍。
例如,日本注重谦逊和保持面子的文化传统,这在西方国家可能被视为缺乏自信或不够直接。
此外,语言差异也是一个挑战。
日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可能导致在外交场合的交流中存在问题。
总的来说,文化在日本的外交政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日本动漫外交的思考和借鉴摘要:日本通过动漫文化的输出,在全球推销自己,为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同时,日本政府把文化输出提高到外交的层次,拓展和提升了国家的软实力。
日本对其文化输出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为中国对外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动漫文化;动漫外交;软实力一日本的动漫文化日本经济学者曾断言: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日本制造”既非丰田汽车更非松下电器,而是动画片!动画片给日本带来的有形、无形的经济与文化利益,要远远高于其它任何产业。
动画片不仅比家电和汽车更有文化内涵,而且更具软性包装的亲和力,你或许可以抵制日货,但一个上瘾已深的动漫玩家不可能抗拒日本动画。
日本动画从20世纪初至今近百年,名家辈出,名作浩如烟海,恐怕对之再渊博的人也不敢夸口了如指掌。
不过,从几代动画家大藤信郎、薮下泰司到手冢治虫、松本零士,直到宫崎骏、押井守、大友克洋三分天下,延续了一条嫡传的脉络,日本动画的魅影仙踪仍然有迹可寻。
日本动画早已走出了国界,不论经济上还是文化上,实际上每一个动漫爱好者每看一次日本动画、每买一本日本漫画书或动画光盘,都在经济和文化上受到日本动漫制作者的影响。
上一个世纪,欧美曾惊叹日本军队在战场上没有征服的,已经被日本商人征服。
三分天下的巨匠宫崎骏、押井守、大友克洋,以及他们背后的吉卜力、万代、IG、东映、东宝,仍在孜孜以求地钻研着电脑技术、受众心理,不断更新着题材内容、表现手法和技术手段,使自己在市场大潮中历久常新、久而不败。
目前,广义动漫产业已经在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十几个百分点,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
日本动漫的成功发展使其成为日本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政府也视动漫文化为传播日本文化,展示日本形象以及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二日本动漫外交的提出及其背景2006年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表示,漫画外交将“起到外务省官员极尽所能都起不到的作用,挑起将日本文化推向世界的重担。
”他的智囊团2006年11月汇总了一份旨在加强日本对外宣传力度的报告,提议政府和动画制作者召开流行文化交流学习会,开设以海内外新锐漫画家为对象的“日本漫画大奖”,并建议任命在国际上颇受欢迎的日本漫画家和游戏作者为“动漫文化大使”,将之派到海外宣传日本流行文化。
小议日本动漫外交看日本对华文化外交——动漫外交对中国大学生对日情结的影响日本前外相麻生太郎于2006年4月28日在东京数码大学发表了题为《文化外交新设想》的演讲。
他建议日本应当积极开展动漫外交,通过推广日本的漫画书和动画片,赢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民众的心。
而在2008年03月,现任外相高村正彦正式任命哆啦梦为动漫文化大使,此举无疑是在延续麻生太郎的外交政策。
日本外务省希望通过文化,特别是动漫文化,推销日本,大打文化外交牌的举动引起中国国内的激烈争议。
不少人认为由于目前日本动漫一统市场,如不制止日本动漫潮在中国学生间的泛滥,中国下一代必然会日本化,形成浓烈的日本情结,从而影响对日政治态度。
然而不少动漫爱好者认为,日本动漫并不能改变他们对日态度。
那么真相究竟如何?本文希望通过调研与解读相关资料,探求一、中国当代大学生热爱日本动漫的行为与其日本情结,对日政治态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如果存在,相关程度如何;二、日本动漫外交的效用以及收益率;三、日本动漫外交对中国外交的启示。
日本动漫外交文化外交情结中国大学生日本情结对日政治态度一文化外交及其作用机理当前,文化外交成为了许多国家宣传自身文化与政治理念,提高国际软权力的的重要外交手段之一。
所谓文化外交,根据李智所著的《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一书所述,是指主权国家以维护本国文化利益及实现国家对外文化战略目标为目,在一定的对外文化政策指导下,借助文化手段来进行外交活动。
作用机理如下首先,通过文化模糊处理,目标国国民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被增强。
而这种文化认同感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以微妙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舆论传播也常从文化视角切入,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向目标群传播,使目标群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舆论输出中文化因素的激励和感染,从而慢慢接受传播者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其次,借助文化熏染、提高对该国文化的接受度。
文化熏染是通过生活环境与文化氛围的潜移默化,使个人在无意识中获得正规教育之外的认知。
浅谈中日文化交流10120170146马红福起初,我对日本的了解只是停留在樱花和动漫的层面,但通过这学期的中日文化交流的学习,在老师的积极教学与耐心指导下我对中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本来想写一篇关于我家乡和日本相关的文章,但是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
后来想想也正常,宁夏算是一个较为落后的省,处在内陆,经济也欠发达,与日本没有太多的交集也是可以理解的。
就说二战,那个时候的日本军队都没有达到宁夏,近代的交流也就不多了。
宁夏与日本的文化交流很有限,我只是找到了宁夏大学与日本岛根大学开展合作交流的一篇文章。
实在没办法下笔,所以本文只能从一个宏观的角度简要谈谈中日文化交流。
我知道这个题目非常大,文化包罗万象,牵扯的东西也特别多,我自然是不能详尽的论述,所以只能是泛泛而谈,用词不当之处请谅解。
在一学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学习当中我不仅深刻地明白了中日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还进一步地认识到了文化交流也会带来的社会影响。
同时我也发现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一苇可航”,据史书记载:两国间的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代。
两国有文字记载的文化交流,也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如公元前周秦时代的《山海经》、公元三世纪的《三国志》等都有明确的记载。
下面就我所了解的中日文化交流做以下阐述。
一、中国文化输入日本在古代时期,中国的经济相对发达,所以中日文化交流的趋势则主要是中国文化向日本输入。
日本的弥生文化就是日本吸收了中国和朝鲜的文化形成的。
关于日本文化传入,大致有三条路线。
第一条是从西伯利亚经过北海道到达日本的北方通道;一条是由朝鲜半岛经过对马海峡到达九州的朝鲜通道;一条是中国东海岸南下九州的东海通道。
中日文化交流之初,中国的许多移民迁居日本,他们最初只是传播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促进了日本列岛的生产力发展,逐渐由以采集、狩猎、捕捞等生产方式为主进化到以种植水稻等农耕生产方式为主。
从此稻米便成了日本人的主要粮食,同时它也是日本社会历史得以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从日本“动漫外交”看中国软实力的发展》摘要:然而,日本拿出“动漫外交”作为外交的一种手段还有深层次的原因,麻生认为,日本应大力开展“动漫外交”,即通过推广日本的漫画书和动画片,来赢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民众的心,充分抢占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话语权,利用当地华人、使领馆、驻外企业代表机构等传达出中国传统的“和”文化夏楠摘要:本文通过日本在信息时代条件下一种软实力的自我展现,对于我们国家软实力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进行探索。
关键词:动漫外交;软实力;中国一、日本动漫外交的提出日本动漫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其国民生产中第三大支柱产业,日本国内的动漫市场不断扩大,规模已经突破2000亿日元,占其GDP的十多个百分点。
据日本经济产业省2004年发布的数据表明,在2001年日本长篇动漫剧集的票房收入达到53.3亿日元。
而且自从上了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就开始向美国、欧洲以及中国输出低成本的电视动画片和漫画书。
在日本,不论政府还是商家,都不会把“动漫”仅仅是当作简单的休闲文化来看待,而是将其当作一个振兴产业来加以扶持和发展。
由此来看,对于日本来说,其动漫产业不仅需要扩大海外市场,而且必须发展生产和配送体系,以抓住日本海外动漫市场的商业机会。
也就是说,日本需要一个强大的政策支持这个巨大的或是潜在的海外市场,从而能够服务于日本的外交工作。
那么日本为何要打出一张“动漫牌”来增加国外对日本的好感?日本由于与周边国家存在的历史积怨、民族主义、领土争端等分歧,使得日本人感到传统的外交手段不益于与中国、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增进友谊。
特别是近年来与韩国的岛屿之争已经上升到了外交危机的边缘,甚至韩国政府不惜损害韩日关系来维护对“独岛”(日称“竹岛”)的主权。
历史问题始终是中韩等国不可逾越的底线,但不和中韩解决历史问题,日本想要的始终是得不到的,比如日本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上,韩国明确表示反对。
因此,日本要运用怎样的一种外交政策来赢得国际社会对在复杂历史观下的日本及其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从日本动漫外交看日本对华文化外交——动漫外交对中国大学生对日情结的影响【内容提要】日本前外相麻生太郎于2006年4月28日在东京数码大学发表了题为《文化外交新设想》的演讲。
他建议日本应当积极开展“动漫外交”,通过推广日本的漫画书和动画片,赢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民众的心。
而在2008年03月,现任外相高村正彦正式任命哆啦A梦为“动漫文化大使”,此举无疑是在延续麻生太郎的外交政策。
日本外务省希望通过“POP文化”,特别是动漫文化,推销日本,大打文化外交牌的举动引起中国国内的激烈争议。
不少人认为由于目前日本动漫一统市场,如不制止日本动漫潮在中国学生间的泛滥,中国下一代必然会“日本化”,形成浓烈的日本情结,从而影响对日政治态度。
然而不少动漫爱好者认为,日本动漫并不能改变他们对日态度。
那么真相究竟如何?本文希望通过调研与解读相关资料,探求:一、中国当代大学生热爱日本动漫的行为与其日本情结,对日政治态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如果存在,相关程度如何;二、日本动漫外交的效用以及收益率;三、日本动漫外交对中国外交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动漫外交文化外交情结中国大学生日本情结对日政治态度(一)文化外交及其作用机理当前,文化外交成为了许多国家宣传自身文化与政治理念,提高国际软权力的的重要外交手段之一。
所谓文化外交,根据李智所著的《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一书所述,是指“主权国家以维护本国文化利益及实现国家对外文化战略目标为目,在一定的对外文化政策指导下,借助文化手段来进行外交活动。
”①作用机理如下:首先,通过”文化模糊”处理,目标国国民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被增强。
而这种文化认同感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以微妙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舆论传播也常从文化视角切入,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向目标群传播,使目标群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舆论输出中文化因素的激励和感染,从而慢慢接受传播者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其次,借助文化熏染、提高对该国文化的接受度。
刍议日本的文化外交【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我们都知道,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文化外交在国家的外交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文化外交是日本战略外交的一部分。
从二十年来看,日本的文化外交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外交;历程;文化外交特点二战后,日本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急剧下降,他们为了振兴经济,提升国际形象和地位,提出了文化外交战略。
近年来,日本以动漫为依托,将动漫形象作为“外交大使”,不断向其他国家输出其价值观,来提高国家的形象,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如今这种“软实力”一方面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形象与国际地位,另一方面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面对世界的复杂局面,日本积极地进行文化外交政策,是有着长远的战略意义的。
一、文化外交的定义及意义1.文化外交的内涵。
狭义的文化外交是指交涉和促进国家间文化交流活动协议、条约的过程;广义的文化外交是指在文化协定实施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些国际性文化活动方法,以及它所带来的国际影响。
2.文化外交的意义。
第一,文化外交可以作为国际协作的媒介,通过它可以较好的改善国际关系。
各国的文化在一起碰撞、交流、融合,能够加深国际社会的共识,更好的为国际协作打好基础。
第二,文化外交对缓解国际冲突具有一定的作用。
当不同的文化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国际间才能有效达成共识,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第三,文化外交还有助于提升国家形象和国家综合国力。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能够释放文化感染力,获得国际的认同,它甚至会“渗入”到政治经济领域,为政治地位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日本文化外交的发展历程1.战后初期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
战后初期,日本主要考虑如何振兴经济,重新加入国际社会的问题。
虽然有人在当时提出了文化国家建设,但经济问题较为严重,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几乎顾及不到文化事业。
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经济崛起,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成为了第二大经济强国后,他们在经贸合作中的摩擦让他们意识到文化外交的重要性,于是想通过文化事业建设的角度来更好的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
日本软实力外交对我国的借鉴——《文化时代的日本软实力外交》讲座感想会去听这个讲座完全是出于对日语、对日本动漫的喜爱。
而且学习日语也有一段时间了,但是能够听到日语也只是在电视剧和动漫上,很少有机会能够近距离亲耳听日本人讲话。
所以,一开始也没打算真正去听什么内容,只想练练听力而已。
但是在听完来自日本的渡边教授“文化时代的日本软实力外交”的讲座后,我的感触还是颇多。
渡边教授首先从日本动漫在中国广泛的影响力为例,向大家说明了日本在文化外交方面的成就,并以自身经历说明文化外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外交的一个重要方面,阐明了文化外交的重要性。
接着从学术的角度阐述了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区别。
又以自己在欧洲的外交经验从实践上说明了日本在文化外交上的战略,和已经取得的成就。
最后对日本文化外交进行反思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软实力”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在《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提出。
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
软实力对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系。
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
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
提高文化软实力是适应当今世界局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计划》中断言:“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
”文化交往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从产品的竞争、经济的竞争到国家的竞争,越来越趋向文化的竞争。
日本动漫外交对中国文化外交的启示文化外交,作为新型外交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国际形象。
日本动漫外交作为日本文化外交的组成部分之一,帮助日本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中国文化外交应该在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学习日本的成功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机制,以此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标签:日本;动漫外交;国际形象;启示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6.0161 “动漫外交”的成功之处动漫文化的成功之處在于,它不仅促进日本经济的增长,还提升日本的国家软实力,增强世界人们对日本的好感度。
1.1 提升日本的国家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国家实力很大程度上起源于国家对“自我形象”的建构以及控制、影响其他国家对“自我形象”认知结果的能力,国家形象是影响国家间行为的软实力。
日本把动漫作为提升国家形象的手段之一。
日本的动漫设计者注重本土生活方式的描述,传统价值观的传播。
阿童木、机器猫、樱桃小丸子,这些包含日本特有文化内涵的动漫形象,成为日本的代表,吸引了全世界年轻人的关注。
日本政府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对外宣传工作,每年在海外进行对日本印象的舆论调查,2011年,在墨西哥的调查显示,最信赖的国家中日本排第三,最有亲近感的国家中日本排第四,在澳大利亚和南非的调查,认为是可以信赖的国家分别占70%、71.4%。
这说明日本的动漫外交还是很成功的。
日本以动漫外交作为桥梁,加强与别国的交流联系,缓和了历史遗留问题带来的矛盾。
并且,日本依据国际形势不断调整战略,把目标重点放在年轻人身上,利用动漫这种轻松愉悦的方式向年轻人来传递本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给人们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应。
1.2 带动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日本政府虽以动漫来宣传日本本土文化,却也不仅仅局限于动漫本身,借助动漫的高人气,发展出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增加了动漫产品的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
动漫与游戏、模型、音乐等紧密联系、相互影响。
从日本动漫外交看日本对华文化外交——动漫外交对中国大学生对日情结的影响【内容提要】日本前外相麻生太郎于2006年4月28日在东京数码大学发表了题为《文化外交新设想》的演讲。
他建议日本应当积极开展“动漫外交”,通过推广日本的漫画书和动画片,赢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民众的心。
而在2008年03月,现任外相高村正彦正式任命哆啦A梦为“动漫文化大使”,此举无疑是在延续麻生太郎的外交政策。
日本外务省希望通过“POP文化”,特别是动漫文化,推销日本,大打文化外交牌的举动引起中国国内的激烈争议。
不少人认为由于目前日本动漫一统市场,如不制止日本动漫潮在中国学生间的泛滥,中国下一代必然会“日本化”,形成浓烈的日本情结,从而影响对日政治态度。
然而不少动漫爱好者认为,日本动漫并不能改变他们对日态度。
那么真相究竟如何?本文希望通过调研与解读相关资料,探求:一、中国当代大学生热爱日本动漫的行为与其日本情结,对日政治态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如果存在,相关程度如何;二、日本动漫外交的效用以及收益率;三、日本动漫外交对中国外交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动漫外交文化外交情结中国大学生日本情结对日政治态度(一)文化外交及其作用机理当前,文化外交成为了许多国家宣传自身文化与政治理念,提高国际软权力的的重要外交手段之一。
所谓文化外交,根据李智所著的《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一书所述,是指“主权国家以维护本国文化利益及实现国家对外文化战略目标为目,在一定的对外文化政策指导下,借助文化手段来进行外交活动。
”①作用机理如下:首先,通过”文化模糊”处理,目标国国民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被增强。
而这种文化认同感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以微妙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舆论传播也常从文化视角切入,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向目标群传播,使目标群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舆论输出中文化因素的激励和感染,从而慢慢接受传播者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其次,借助文化熏染、提高对该国文化的接受度。
文化熏染是通过生活环境与文化氛围的潜移默化,使个人在无意识中获得正规教育之外的认知。
文化致效就是将要输出的舆论与文化因素进行有效整合,让要表达的舆论披上文化的外衣,促使目标群在本民族文化的惯性思维之下,自然地接受舆论观点。
就某种意义而言,舆论传播中的文化致效也是文化意识的战略传播,必然具有很强的熏染性。
然而,少数国家也把这种外交方式当成是文化渗透的手段,通过文化传播这种隐蔽的手段来改变他国国民的价值观与政治态度,从而达到影响与控制他国内政甚至颠覆他国的目的。
尼克松的经典著作《1999不战而胜》与《真正的和平》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文化外交主要通过建立他国国民对本国文化的情结来实现。
那么什么是情结呢?情结是一心理术语,指的是一群重要的无意识组合,或是一种隐藏的神秘的心理状态中,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
每个心理学理论对于情结的详细定义不同,但不论是弗洛依德体系还是荣格体系的理论都公认情结是非常重要的。
情结是探索心理的一种方法,也是重要的理论工具。
情①《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李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结一词原本是精神分析学的概念,作为一般意义上使用情结一词,最先出现在荣格(Jung.C.G.)的文献里。
荣格将complex形容为“无意识之中的一个结”②。
可以将情结想成一群无意识感觉与信念形成的结。
这个结可以间接侦测,而表现出的行为则很难理解。
在20世纪初,他在进行言语联想的考察中发现,由于情感因素联想会出现显着的延迟,这种不服从意识控制的过程妨碍着联想正常进行;并且认为在潜意识中,存在以一定情感为中心集结着相关的心理内容的心理过程现象。
他把这种现象称作“因情感而集结成的(在潜意识中)复合体”③。
以后就略称为“情结”。
日常生活中当潜意识活动强度高于有意识的强度时,这种“情结”作用强势地控制着人的行为。
特别对个体人格有较强的控制作用。
(二)日本动漫外交提出的背景,主要措施日本人及其政府认为动漫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可以根据特定的价值标准来设置议程,从而说服他人相信和认同其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以促使他们在心理上形成亲日情结,从而产生预期的态度和行为,最终实现文化致效。
2006年4月28日,日本前外相麻生太郎在东京数码大学发表了题为《文化外交新设想》的演讲。
他建议日本应当积极开展“动漫外交”,通过推广日本的漫画书和动画片,赢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民众的心。
2008年03月,日本现任外相高村正彦正式任命哆啦A梦为“动漫文化大使”,而此举无疑是麻生太郎动漫外交政策的延续。
根据麻生的《文化外交新设想》以及外务省的相关政策文件,日本开展动漫外交的背景:首先,作为流行文化,日本动漫对外国公众已经形成巨大影响力。
现在是普通老百姓的舆论对一国的外交产生巨大影响的时代,日本希望将这深入大众的拥有坚强力量的流行文化变成公共外交的工具,通过动漫作品传达的意象,使“‘日本’或者‘Japan’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明亮、温暖或者很棒、很酷的感觉”,树立日本美好的外交形象,使其政策在世界范围内更易被接受。
其次,日本希望通过其动漫塑造的形象去改变包括中国在内的历史上受其侵略的国家对日本的看法,从而提高其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
如,日本是当今的经济大国,却是政治上的侏儒,其希望成为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受到来自亚洲的多国的阻力。
最后,为其经济输出开路。
中国和亚洲各国志日本经济往来十分频繁,其在亚洲各国的形象影响到其出口量。
如:中国也已经成为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日本在中国的形象对其产品在中国的销售有很影响。
每当中日关系紧张时,就会有抵制日货的呼声。
在迫切的经济与政治利益双重推动下,此项动漫外交政策的主要措施迅速出台,主要包括:一、政府和动画制作者召开流行文化交流学习会;任命那些在国际上颇受欢迎的漫画家和游戏作者为“动画文化大使”,并将之派到海外宣传日本流行文化。
日本外务省在2007财年预算草案中已经列入了这些相关的费用。
二、开设以海内外新锐漫画家为对象的“日本漫画大奖(International MANGA Award)”。
这包括两项“动漫大赏”:首先是创办以外国漫画家为对象的国际漫画奖“漫画诺贝尔奖”。
麻生曾说:“我希望为当今不断涌现出的世界各国的年轻漫画棋手,在漫画起源地的日本设立一个权威的奖项,也就是说设立一个相当于漫画诺贝尔奖的奖项。
希望他们以此为契机意识到他们与日本的关系。
”④同时,以发掘日本青年映像·动画创造者的作为目标的新奖项的也被提出。
据最近的《日②Jung.C.G.“junior psychics③Jung.C.G.“junior psychics④麻生太郎《文化外交新设想》本经济新闻》报道,2007年度日本文化厅将拨出4亿4千万日元的预算,用于振兴向动画、CG等媒体艺术。
这些预算中包括了对动画、CG等年轻作家的培育和扩张文化厅目前举办的媒体艺术节的费用。
三、通过电视,电台等手段传播日本动漫文化。
主要包括:建立一个频道面向海外进行英语广播,并建立一个“一天24小时,一周7天用英语传播日本信息的电视频道播放日本动漫信息”对于中国这个与其有宿怨的国家,则着重在地方电视台播放动画等文化产品,推广日本最受欢迎的动画与流行歌曲: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外务省拨款24亿日元从动漫制作商手中购买动画片播放版权,将这些动画片免费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电视台播放,并决定在2006年度预算案中,增加对华宣传费用11.6亿日元,使对华宣传总预算达到31.1亿日元。
新增款项将主要用于在中国各大电台、电视台播放日本的流行歌曲和日产动画片。
日本外务省在解释这一投资时说,他们希望这样的柔性宣传可以减少中国青年对日本的不信任感,进而增进中国青少年对日本的认识。
四、日本政府从补充预算中拨款20亿日元,国际交流基金会等机构出资80亿日元,建立日本100亿日元的“日中21世纪基金”,然后使用这笔基金所得的利息收入每年约2亿日元,进行以下活动:①中日学生交流活动。
从2006年9月起,政府每年拨款100亿美元资助1100名中国学生在日本家庭中生活一段时间,亲身体验日本文化。
日本政府另外还向日中友好会馆拨款5亿日元用于中国高中生的短期赴日交流,如“动漫文化交流实习生”计划,也就是说让当地的学生接受一定时间的实习,在大使馆或总领事馆从事文化交流的工作。
还有与CCTV合作的“中日文化小信使”等系列活动;②让参与日中交流的双方政府机关、非政府组织、企业团体和个人共同建立一个联络网,促进相互间的信息交流,培养两国交流的接班人才。
外务省的“Invitation Program to Japan for Journalists Interested in Anime”计划便是其中一个重要计划;③在中国各地的公立图书馆和大学内开设“日本信息据点”,介绍日本文化、出借日本图书,而且还将展示日本引以为傲的网络技术,并邀请活跃在中国的日本留学生和企业人员参与介绍日本的活动;五、在外务省设立了“海外交流审议会”。
会长由丰田汽车副会长的张富士夫担任,其目的是构筑民间人士与外务省良好的互惠关系,意欲通过日本大型企业、文化机构或者是广告公司向目标国输出诸如动漫等文化产品。
六、彻底强化日语教育的方针。
“对于由动漫对日语产生兴趣的各国国民来说,我想,对日语降低接受日本语能力测试的难度,在各国推行示范的日语教室,制作标准教科书等等,使国际交流基金会作为日语教育的推广者能够真正地重新出发等措施是有利于我国的文化价值观的推广的。
”七、同时,日本本土资金也加紧建设属于自己的动漫媒体网络:如方舟盛世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就是日本世界社、日本岛本株式会社、日本盘亚株式会社三方委任“中国地区指定宣传公司”,负责日本总部、中国总代理、各地区代理在中国地区的宣传、策划、制作、发布、活动组办等。
甚至连在电影业及出版业举足轻重的“角川集团”也积极发展在华传媒网络:①、在2005年大手入股香港洲立集团,成立该集团最大股东,目的是利用该集团发行日本动漫电影及作多媒体合作(如制作电影、发行DVD/VCD、制作及发行游戏、出版等)并进行有力的宣传。
②、2005年角川与香港的新华传媒合资1亿港元,建立“新华角川”去开拓中国内地市场。
③、2007年日本角川控股(Kadokawa Holdings)旗下的角川映画,也与新华传媒集团在内地正式成立合资公司。
首要任务是在3年内在内地大城市建立20座电影城。
意在通过进一步强化“香港角川”桥头堡的作用,再行全面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中国星传媒机构双方也正在就版权引进方面的事宜进行谈判。
此外,在中国的网络销售也被纳入到角川的视野。
目前,角川映画正在和国家版权局、中国网络版权联盟等进行密切的接触。
另外,角川书店还为其下属子公司特别设立了总额为20亿日圆的动画专门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