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疼痛诊疗学
- 格式:ppt
- 大小:184.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章绪论1、疼痛学:是现代医学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麻醉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研究和阐述疼痛及各种疼痛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理生理及诊断与处理的一门学科。
2、疼痛: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躯体感觉和情感经历。
同时可伴有代谢、内分泌、呼吸、循环功能和心理学的改变。
3、疼痛诊疗的任务与范围:①慢性疼痛性疾病②头痛③创伤后疼痛④内脏痛⑤术后痛⑥分娩痛⑦癌性疼痛⑧非疼痛性疾病。
第二章疼痛的基础知识1、疼痛的周围神经机制:①伤害性感受器;②伤害性感受的传入;③外周交感纤维活动与疼痛;④外周敏感化:表现为静息时疼痛或自发性疼痛、原发性痛觉过敏、触诱发痛。
2、何为伤害性感受器?分几类?①是产生痛觉信号的外周换能装置,主要分布于皮肤、黏膜、胃肠道黏膜和浆膜下层、肌肉间的结缔组织、肌腱表面和内部、深筋膜、骨膜和血管外膜等处。
②体表痛觉感受器、躯体深部痛觉感受器和内脏痛觉感受器。
3、疼痛的中枢神经机制:①初级传入纤维在脊髓背角的终止:脊髓是疼痛信号处理的初级中枢。
②伤害性刺激由伤害性传入纤维传入脊髓背角。
③痛觉中枢包括皮层下中枢和大脑皮层:参与疼痛整合、调制和感知作用的皮层下中枢主要是指丘脑,下丘脑以及脑内的部分核团和神经元;大脑皮质是疼痛的感觉分辨和反应冲动整合的高级中枢。
④中枢敏感化:表现为对正常刺激的反应增强,接受区域扩大,新近传入冲动激活阈值降低。
⑤疼痛的中枢调整机制:节段性抑制机制,脑干下行性抑制机制。
4、疼痛的感觉传导纤维及功能:①Aδ纤维和C纤维。
②有髓Aδ纤维传导速度快,称快痛;无髓C纤维传导速度慢,称慢痛;又可分为躯体疼痛传导和内脏痛觉传导的周围神经5、脊髓背角Rexed 分层及功能:①Rexed根据神经的形状、大小、走向和密度把脊髓背角分为6层。
②感受伤害性刺激的细胞集中在RexedⅠ层和Ⅴ层:Ⅰ层中对伤害性刺激起反应的细胞占多数,Ⅴ层细胞对触压觉、温度觉和伤害性刺激等均产生反应。
《疼痛诊疗学》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疼痛诊疗学》
英文名称:《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in》
开课单位:麻醉学系疼痛诊疗学教研室
课程性质:选修课
总学时:18学时
学分:1学分
适用专业:麻醉学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疼痛的基础知识和常见疼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解决临床工作中疼痛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内容简介:疼痛诊疗学是麻醉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共19章,包括疼痛的基础知识、疼痛的诊断学基础、疼痛治疗常用药物、神经阻滞疗法、颌面
部疼痛、颈肩及上肢痛、手术后疼痛、癌性疼痛等内容。
整个课程少而
精,以临床实用为主,突出了疼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教材:《疼痛诊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谭冠先,2版,2005年
参考书目:《现代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庄心良,3版,2005年。
主讲教师:冉启华副教授李瑛副教授。
《疼痛诊疗学》参考答案1、麻醉性镇痛药:又称阿片类镇痛药,是中枢性镇痛药,能解除或减轻疼痛并改变病人对疼痛的情绪反应,剂量增大时可产生镇静和嗜睡。
1、超前镇痛:是指在开始手术之前就给与镇痛药物,阻断组织损伤引起的伤害性传入冲动到达中枢神经系统,阻止或减弱中枢敏化,消除或减轻术后疼痛。
2、直腿抬高试验:患者双下肢伸直仰卧,检查者一手扶住患者膝部使其膝关节伸直,另一手握住踝部并徐徐将之抬高,若抬高达不到正常高度(70-90度)并出现腰痛和同侧下肢放射痛,为阳性。
多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
3、癌性疼痛:癌性疼痛是指各种癌症所引起的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主要症状之一。
临床表现以在癌症的中晚期疼痛难以忍受、甚则痛不欲生为主要特征。
5、搭肩试验:患者坐位或站立位,肘关节取屈曲位,将手搭于对侧肩部,且肘部能贴近胸壁为正常,如果能搭于对侧肩部,但肘部不能贴近胸壁,或肘部能贴近胸壁,但手不能搭于对侧肩部,均为阳性,提示可能有肩关节脱位6、神经阻滞疗法:利用麻醉学的神经阻滞方法达到解除疼痛、改善血液循环、治疗疾病的目的治疗手段一、小儿疼痛的特点①早发性:孕20周胎儿皮肤及粘膜表面即有感受疼痛的神经末梢,分布密度与成人相似或超过成人孕20-24周传入神经纤维与皮层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已经形成孕30周脊髓丘脑束完全髓鞘化, 感受伤害性刺激的基本条件已具备孕37周丘脑皮层束纤维完全髓鞘化, 疼痛的传导通路完成②敏感性:孕26周的胎儿已经具有对疼痛发生反应的神经解剖和生物化学基础小儿感觉传导通路中含有较多的无髓鞘神经纤维,神经元的兴奋性较低利于信号传导中枢疼痛的下行抑制系统对通信的控制能力较差小儿年龄越小越易感知疼痛③高应激反应性:④回避性:是小儿疼痛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因恐惧住院及打针、服药等疼痛性治疗,以及对疼痛引起的病情认识不足,常隐瞒疼痛病情为减轻疼痛,导致肢体畸形、甚至放弃部分肢体的功能⑤疼痛和行为学表现不一致⑥易疲劳性:主要指神经冲动的传导出现易疲劳性(短痛、阵发性疼痛)⑦个体差异性二、癌性疼痛“三阶梯”止痛治疗1、轻度疼痛:非甾体止痛药±镇痛辅助药2、轻度、中度疼痛:弱吗啡类+非甾体止痛药±镇痛辅助药3、中度、强度的疼痛:强吗啡类+非甾体止痛药±镇痛辅助药三、椎管内神经阻滞分娩镇痛1、适应症:只要用于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分娩镇痛以及剖宫产或产钳的分娩镇痛,适用于①宫缩较强和产痛特别剧烈者②产妇有心脏病或肺部疾患不宜过多屏气者③痛阈较低的初产妇④有胎儿窘迫的产妇2、禁忌症;①原发性或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②产程进展缓慢③失血较多④妊娠高血压疾病已用过大量镇痛药着四、1、核下性面神经麻痹: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从上到下表现为不能皱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露齿、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对侧,即瘫痪面肌对侧)。
疼痛诊疗学第一章绪论1.疼痛:疼痛是组织毁伤或与潜在的毁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躯体感觉和情感经历。
常伴有代谢,内分泌,呼吸,轮回功能和心理学改变。
2.术后痛:是指因手术创伤所造成的刀口及创伤表面疼痛。
归属急性疼痛。
第二章疼痛根蒂根基知识1.疼痛的机制:包孕周围神经机制和中枢神经机制两个方面。
2.一般以为初级传入伤害sexy受器是Aδ纤维和C纤维的终末分支;与伤害sexy受通报有关的神经纤维包孕Aδ纤维和C纤维。
初级传入伤害sexy受器首要终止于脊髓背角的第Ⅰ、Ⅱ和Ⅴ层。
其中C纤维终止于第Ⅰ、Ⅱ和Ⅲ层;Aδ纤维终止于第Ⅰ、Ⅱ、Ⅲ层外,还终止于Ⅴ层。
3.Aδ纤维介导第1类疼痛(细觉疼痛),具备良好的定位,常被描写为锐痛或刺痛。
C纤维传导速度慢,介导第2类疼痛(特发性疼痛),于细觉疼痛后短暂发生,定位模糊或难以定位,被描写为烧灼痛或钝痛。
4.创伤性疼痛:主如果肉皮儿,肌肉,韧带,筋膜,骨的毁伤导致的疼痛,如骨折,急性或慢性腰扭伤,肱骨外上髁炎,烧伤等。
5.炎性疼痛:由于生物源性炎症,化学源性炎性所致的疼痛。
如风湿性,类风湿性枢纽关头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6.疼痛性质:刺痛:其痛刺激冲动是外周神经中的Aδ纤维传入中枢的。
灼痛:其痛刺激冲动是外周神经中的C纤维传入中枢的。
酸痛:其痛刺激冲动是外周神经中的Aδ纤维和C纤维传入。
7.疼痛疗治要领为:包孕消除疼痛病因疗治和其它对症疗治等方面。
疗治原理为:①消除病因;②阻断疼痛的神经传导;③提高痛域,改善疼痛反应。
具体要领有:手术疗治,物理疗法,镇痛药,(局麻药)神经阻滞,神经损毁,经皮神经电刺激,射频热凝疗法,神经切断手术,针刺疗法和心理疗法等。
8.疼痛评估:①视觉模拟量表(VAS)是最常用的疼痛强度评估要领。
②语言评价量表(VRS)。
③数字评价量表(NRS)。
第三章疼痛的诊断学根蒂根基一.颈项部检查:1.椎间孔挤压测试:病人座位,头微向患侧弯曲,检查者立于病人的后方,用手按住病人头顶部向下压,若患侧上身肢体疼痛、麻木即为阳性,多见于颈神经根炎或颈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诊疗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疼痛诊疗学英文名称:Studies of pain treatment课程类型: 专业课必修考试总学时:34 学分:2.0 理论课学时:24 实验课学时:10适用对象: 麻醉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疼痛沴疗学是一门研究疼痛性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疼痛学是-门新的学科, 是现代医学科学的-个组成部分, 又是麻醉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它是研究和阐述疼痛及各种疼痛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理生理及沴断与处理的一门学科。
在医学教学中,它是一门医学基础必修课。
它是渉及外科、內科、神经科、妇产科和皮肤科等许多临床学科的疾病、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疗法、物理疗法、神经阻滞疗法、中医针灸、心理治疗和手术等多种方法。
因此,又可以汄为疼痛诊疗字是一门多学科互相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疼痛诊疗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讨论、考试等。
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及启发式、案例式等教学法的应用,达到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目的。
讨论课是通过具体的病例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使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疼痛诊疗学的概念与范畴【掌握】疼痛诊疗学的内容,掌握疼痛诊疗学的概念。
【了解】疼痛诊疗学的任务、地位。
第二节疼痛诊疗学发展史【了解】疼痛诊疗学的发展规律。
本章思考题:1. 疼痛的定义?2.疼痛诊疗的定义?3.临床疼痛治疗的主要分类及分类的内容?4.疼痛诊疗的主要意义?5.疼痛与疾病的关系并举两个例子?6.2005年WHO新规定的五项生命体征?第二章疼痛的基础知识第一节疼痛的机制【了解】各种疼痛的发生机制及学涚。
第二节疼痛的分类【掌握】各种疼痛的分类方法。
第三节疼痛诊断与治疗的基本方法【了解】疼痛性疾病的诊疗程序。
疼痛诊疗学第3版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掌握疼痛和疼痛治疗学的概念。
熟悉疼痛诊疗学的范畴。
熟悉疼痛的分类。
了解疼痛诊疗学的发展史。
1. 疼痛的定义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躯体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同时可伴有代谢、内分泌、呼吸、循环功能和心理学等多系统的改变。
2. 疼痛诊疗学的概念疼痛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麻醉学的分支学科。
是研究和阐述疼痛及各种疼痛性疾病发生发展规律、诊断和处理的一门新学科。
3. 现代医学的五大生命体征呼吸、体温、脉搏、血压、疼痛。
4. 疼痛诊疗的范畴⑴非癌性慢性疼痛①肌肉及软组织慢性疼痛②骨关节疼痛③头痛④神经病理性疼痛⑤创伤后慢性疼痛⑵急性疼痛①急性创伤性疼痛②术后疼痛③分泌痛④内脏痛⑶癌性疼痛5. 疼痛的分类⑴根据疼痛发生部位分类①按器官、系统:驱体痛、内脏痛、中枢痛②按躯体部位:头痛、胸痛、下肢痛等⑵根据疼痛的性质分类刺痛、灼痛、酸痛⑶根据疼痛的病因分类①伤害性疼痛②炎性疼痛③神经病理性疼痛④癌痛⑴精神(心理性)疼痛⑷根据疼痛的持续时间分类急性痛、慢性痛第二章疼痛的基础理论与知识【目的要求】熟悉疼痛的周围神经机制。
熟悉疼痛的中枢机制。
1. 疼痛的两个成分⑴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致的痛感觉⑵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2. 疼痛的外周机制⑴初级传入纤维⑵伤害性感受器伤害性感受是引起伤害性疼痛的唯一机制。
⑶外周敏化产生炎性疼痛和一些神经病理性痛(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机制。
3. 初级传入纤维/感觉传入神经元⑴结构:外周端,胞体,中枢端①躯体初级传入纤维的胞体位于背根神经节(DGR)。
②内脏初级传入纤维胞的体位于DGR,也有部分位于交感神经节或源器官。
⑵分类① Aβ 纤维:有髓,传导速度最快,为低阈值机械感受器。
② Aδ 纤维:有髓,传导速度快,为低、高阈值机械或温度感受器。
③ C 纤维:无髓,传导速度慢,为高阈值机械、温度和化学感受器。
4. 伤害性感受器的分类与分布⑴伤害性刺激:对正常组织有损害的刺激。
诊断学: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研究内容:1 问诊: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这一过程又叫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通过病史采集可以获得病人的症状。
2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器具(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体温计等)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揭示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
3 实验室检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 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
4 辅助检查(assistant examination) 如心电图、肺功能等。
疼痛诊疗学:《疼痛诊疗学》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作者是谭冠先。
内容简介:疼痛诊疗学既是一门新的学科,也是麻醉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麻醉科医师应掌握疼痛的控制和治疗疼痛性疾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应用于手术后镇痛、分娩镇痛、癌痛控制和治疗急、慢性疼痛等。
本书是卫生部麻醉科住院医师培训系列规划教材之一,其内容包括疼痛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麻醉科医师必须掌握或了解的疼痛控制及常见疼痛性疾病处理的临床知识。
《疼痛诊疗法》共19章,由全国7所高等医药院校的15位具有丰富临床实践和教学经验的教授编写完成,并经我国多位著名麻醉与疼痛学专家审阅。
编者热切希望能为我国麻醉科住院医师的全面培养提供一部较好的教材。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疼痛诊疗学的概念与范畴第二节疼痛诊疗学发展史第三节疼痛的基础知识第四节疼痛的测量与评价第五节疼痛的治疗方法第二章疼痛的诊断学基础第一节理学诊断第二节影像学检查与诊断第三节常用实验室检查第四节其他辅助检查第三章疼痛治疗的常用药物第一节麻醉性镇痛药第二节非麻醉性镇痛药第三节抗精神病药。
《疼痛诊疗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适用专业: 麻醉学专业课程类别: 主干课程总学时数: 44学时(其中实验及实践教学16学时)二、课程性质、目的疼痛诊疗学是麻醉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是麻醉学专业学生重要临床医学课程之一。
它的任务是研究和阐述疼痛及疼痛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学科。
为麻醉学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工作, 为患者及时、认真地诊断和进行有效的治疗, 尽快尽好地解除病人的痛苦, 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按照面同2l世纪课程教材的要求, 强调“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 注重素质教育和启迪思维。
前7章为总论部分. 后12章为各论。
适用于全国高等医药院校麻醉学专业本科生、接受规范化培训的麻醉科住院医师, 也可供急诊科、ICU及疼痛门诊医师参考。
五、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 并结合学生的六、成绩考核方式本门课程为考查课. 期末考试以理论课内容为主, 以开卷形式进行。
卷面考试成绩占90分. 实验成绩10分。
学生实验成绩由实验报告、实验操作技能二部分构成。
其中实验报告占60%;平时实验操作技能占40%。
七、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理论部分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疼痛诊疗学的概念。
2.熟悉疼痛诊疗工作的重要意义。
3.了解疼痛诊疗学的范畴、发展简史和目前状况。
教学内容:1.疼痛诊疗学的溉念、工作的重要意义及范畴。
2.疼痛诊疗学的发展简史和目前状况。
学时分配:理论授课1学时第二章疼痛的基础知识目的要求:1.掌握疼痛的机制、疼痛诊断与治疗的基本方法及疼痛治疗的原理。
2、掌握疼痛测量与评估的意义和测量评估的方法, 包括各种评估方法及其英文缩写。
3.熟悉疼痛的分类。
教学内容:1.疼痛的机制、疼痛诊断与治疗的基本方法及疼痛;治疗的原理。
2.疼痛测量与评估的意义和测量评估的方法。
3.疼痛的分类。
学时分配理论授课1学时第三章疼痛的诊断学基础目的要求:1.掌握体格检查一些重要特殊试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疼痛诊疗学知识点一、知识概述《疼痛诊疗学》①基本定义:疼痛诊疗学呢,就是专门研究疼痛的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简单说就是搞清楚人为什么疼,怎么能让疼的感觉减轻或者消失。
比如说你头疼啊、肚子疼啊,疼痛诊疗学就来查清楚到底是为啥疼,然后想办法让你不疼。
②重要程度:在医学学科里相当重要。
想想看,几乎每个人都会有疼痛的经历吧,如果不知道怎么诊断和治疗疼痛,那病人得多难受啊。
它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对很多疾病的治疗过程也有着积极的辅助作用。
③前置知识: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解剖学知识,像身体各个器官的位置、神经怎么走的,还有生理学知识,比如说身体正常的机能是怎么样的,因为疼痛往往和身体结构的异常或者功能失调有关。
比如说你要是不懂神经在哪里,怎么能知道是哪条神经出问题导致的疼痛呢?④应用价值:在实际当中应用可广了。
受伤的时候,像骨折了,会很疼,疼痛诊疗学就可以帮忙减轻疼痛让患者舒服点;还有一些慢性疾病,像关节炎导致的长期疼痛也能治;甚至是癌症患者的疼痛控制都离不开它。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疼痛诊疗学在医学学科里像是一个交叉路口。
它联系着内科、外科、神经科等很多学科。
拿胸痛来说,如果是心脏病引起的,就和内科有关;要是外伤肋骨骨折引起的,就和外科有关,但都离不开疼痛诊疗学来处理疼痛的问题。
②关联知识:它和药理学关系紧密,毕竟很多药都是用来止痛的;还有心理学,因为疼痛会带来心理压力,心理状态反过来也会影响对疼痛的感受吧。
比如好多人越是在乎越是觉得疼,心理学就会在理解和处理这种情况上发挥作用。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有点大,因为疼痛的原因太复杂了。
同一个疼痛症状可能有好多原因导致的。
比如说肚子疼,可能是吃坏东西了,可能是有炎症,还可能是长了啥东西,要准确判断真不容易。
- 关键点:全面的病史采集和详细的体格检查至关重要。
病史得问清楚,什么时候开始疼的、怎么个疼法、疼的时候还有啥别的不舒服。
体格检查要全面仔细,不能遗漏任何可能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