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的相关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2.15 MB
- 文档页数:16
凝血相关知识考核一、选择题1.肝素通过结合下列哪种因子的作用而阻止血液凝固()[单选题]。
A、血小板B、ca2+C、抗凝血酶Ⅲ√D、因子XE、因子VⅧ2.使纤维蛋白(原)降解的物质是()[单选题]。
A、纤溶酶原激活物B、纤溶酶√C、凝血酶D、凝血活酶E、PK3.VWF的主要作用是()[单选题]。
A、介导血小板的黏附作用√B、介导血小板的聚集作用C、介导血小板的收缩作用D、介导血小板的释放作用E、下调FⅧ的合成4.不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是()[单选题]。
A、FIIB、FV√C、FVIID、FIXE、FX5.DIC最主要的病理特征是()[单选题]。
A、大量微血栓形成B、凝血功能失常√C、纤溶过程亢进D、凝血物质大量消耗E、溶血性贫血6.对DIC发病机制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单选题]。
A、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激活凝血因子Ⅺ√B、组织严重破坏,大量组织因子进入血液C、血细胞大量破坏,释放促凝血物质D、羊水进入血液,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E、癌细胞进入血液,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7.决定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单选题]。
A、球蛋白B、脂蛋白C、糖蛋白D、补体E、清蛋白√8.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整合物,阻止血液凝固的抗凝剂是()[单选题]。
A、草酸钾B、肝素C、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枸橼酸钠D、枸橼酸钠√9.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用于输血的主要优点是()[单选题]。
A、普及易得B、毒性低√C、用量少D、价格低10.凝血时间测定方法已经淘汰的是()[单选题]。
A、玻片法√B、试管法C、硅管法D、活化凝血时间法E、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法11.下列哪项检查不符合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单选题]。
A、出血时间延长B、凝血时间(试管法)正常C、APTT正常E、PAIgG增高12.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是下列哪一组()[单选题]。
A、FⅪ、FⅨ、FⅩB、FⅫ、FⅪ、PK、HMQKC、FⅠ、FⅤ、FⅧ、FXⅢD、FⅢ、FⅩ√E、FⅦ、FⅩ、FⅫ13.在启动凝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单选题]。
药理学基础知识点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的学科。
在药理学中,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将主要介绍与血液及造血系统相关的药理学基础知识。
血液是人体内液体组织之一,具有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排出等重要功能。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主要涉及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血药物、止血药物和造血药物等。
抗血小板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等。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中的血小板聚集因子的产生,从而阻止血小板的聚集。
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通过干扰ADP受体功能,从而阻止血小板聚集。
抗凝血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病。
常用的抗凝血药物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等。
肝素通过抑制凝血酶的生成,从而阻止血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凝血酶。
低分子肝素相比肝素作用更为稳定和可控。
华法林是一种口服抗凝药物,通过抑制维生素K的活性,从而干扰凝血过程。
止血药物主要用于止血和减少出血。
常用的止血药物包括氨甲苯酸、醋酸波立维和云南白药等。
氨甲苯酸通过激活止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促进血液凝固。
醋酸波立维通过与肝素结合,抑制凝血酶的产生。
云南白药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
造血药物主要用于促进造血过程和治疗造血系统疾病。
常用的造血药物包括重组人造血集落刺激因子、培养多能性干细胞和铁剂等。
重组人造血集落刺激因子可以刺激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血细胞生成。
培养多能性干细胞是一种新型的造血药物,可以在体外培养多能性干细胞,然后移植到患者体内进行造血。
铁剂主要用于治疗铁缺乏性贫血,补充体内缺乏的铁元素。
除了上述介绍的药物外,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还涉及其他方面的内容。
例如,血液液体动力学研究药物在血液中的分布和血液清除的过程。
血液的分布和清除过程可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药效。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还涉及药物对血细胞生成和功能的影响,例如,一些药物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加或贫血等。
肝素钠的制备【适用对象】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学时】14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阴离子交换树脂714树脂分离纯化肝素钠2、了解:酶解-树脂法从猪肠黏膜制备肝素钠的基本过程及肝素钠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肝素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肝、肺、肠黏膜中,多与蛋白质结合成复合体存在。
酶解蛋白质可分离肝素,肝素是含硫酸、氨基、醛糖酸的粘多糖。
在PH8-9时,带负电荷,可与阴离子交换剂进行离子交换,进行分离,多糖液在高浓度乙醇中沉淀进行精纯。
三、仪器设备714树脂、层析柱、磁力搅拌器、真空干燥器、真空泵等。
四、相关知识点多课程知识点:多糖化学特点,生活提取方法:蛋白质分解方法,离子交换原理与方法。
本课程知识点综合:多糖制备方法。
五、实验步骤(一)714树脂的预处理1、水浸泡,浮洗市售714树脂200g用蒸馏水500ml浸泡30分钟,搅拌稍静置,将细小颗粒浮洗掉。
2、泡碱4%氢氧化钠处理浸泡1小时,水洗中性,3、泡酸4%盐酸处理浸泡1小时,水洗中性。
得C1-型714树脂(二)酶解与提取称取猪肠黏膜碎片250g于1000ml烧杯中,加3%的氯化钠500ml搅拌,加胰蛋白酶0.5g,用30-40%的氢氧化钠调PH8-9,40℃保温2-3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即为提取液。
(三)粗存1、吸附提取液用2%的处理好的714树脂氯型吸附,搅拌吸附2小时。
2、洗涤吸附完毕,树脂先用水洗,然后用1.4M氯化钠洗涤,滤干树脂,除去洗涤液。
3、洗脱洗涤完后树脂用2/3体积的3M氯化钠洗脱2次,收集洗脱液。
4、沉淀洗脱液过滤得11清夜,滤清液用0.9倍的95%乙醇沉淀,得沉淀为肝素钠粗品。
(四)精纯1、溶解肝素钠粗品用1%氯化钠溶解成肝素钠粗品液。
2、脱色肝素钠粗品液加1%-3%过氧化氢搅拌脱色半小时。
3、沉淀脱色后用95%乙醇沉淀。
4、干燥丙酮脱水干燥得肝素钠产品。
5、活性检测延长兔血凝血时间测定。
6、树脂再生水洗,4%氢氧化钠处理,水洗中性,4%盐酸处理,水洗中性。
肝素注射方法和位置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正确的肝素注射方法和位置对于药物的有效使用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肝素注射的方法和位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注射部位。
肝素注射一般选择腹部皮下组织。
腹部皮下脂肪组织较厚,注射后药物可以慢慢释放,减少注射部位出血和渗出的风险。
同时,避免注射在腹部靠近腰部和脐部的位置,以免刺激腹部大血管和神经。
另外,每次注射的部位应该有一定的距离,以免造成局部皮下组织损伤。
其次,准备注射器和药物。
选择合适规格的注射器,一般使用1ml注射器即可。
肝素一般是以小分子肝素的形式使用,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使用。
在使用前,应该检查药物的有效期和外观,确认药物没有异常情况后再进行注射。
然后,进行注射操作。
首先,用酒精棉球擦拭注射部位,保持注射部位清洁。
然后,将注射器上的空气排出,注射器上的刻度应该和医生建议的剂量一致。
将注射器垂直插入皮下脂肪组织,注射时应该保持手稳定,避免在注射过程中移动。
注射完成后,用干净的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避免药物渗出。
最后,处理注射器和药物。
注射器使用后应该丢弃在专门的医疗垃圾桶内,避免二次使用。
药物瓶盖应该紧闭,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总之,正确的肝素注射方法和位置对于药物的有效使用至关重要。
正确选择注射部位,准备好注射器和药物,规范的注射操作和正确的处理方式,都是保证肝素注射效果的重要环节。
希望大家在使用肝素注射时,能够按照医生的建议和指导进行操作,确保药物的有效使用和治疗效果。
肝素的临床应用专业知识肝素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凝药物,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药理学特点。
在临床实践中,肝素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症的发生。
本文将从肝素的分类、药理作用、剂量和性能等方面介绍肝素在临床应用中的专业知识。
一、肝素的分类根据分子结构和生物学活性,肝素可以分为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
普通肝素是从动物(主要是猪肠黏膜、牛肺、牛肠)黏液中提取的多糖类抗凝物质,具有不可逆地抑制凝血酶原、血浆生成凝血酶活酶和弹力蛋白的作用,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血栓性疾病的治疗。
低分子量肝素是通过对普通肝素进行脱聚酶处理得到的肝素片段,具有抗凝活性,而且有更好的药效和安全性,主要用于普通肝素不能解决的临床问题,如深静脉血栓栓塞(DVT)的预防和治疗等。
二、肝素的药理作用肝素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结合抗凝血酶、抗凝蛋白和抗凝活酶,抑制凝血酶原的合成和活化,从而干预凝血途径,达到抗凝和抗凝血效果。
此外,肝素还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广泛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加红细胞变形性和红细胞聚集抑制活性,调节血管舒缩素的生物学活性,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从而对血栓形成有预防作用。
三、肝素的剂量肝素的剂量是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等因素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普通肝素的用药剂量是按抗Xa活性单位来计算的,常见的剂量有100U/kg或120U/kg等。
而低分子量肝素的用药剂量通常是按体重来计算的,如40mg或60mg每天。
在使用肝素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避免剂量不足或过量带来的副作用。
四、肝素的性能肝素具有明显的抗凝效果和安全性,是一种重要的治疗药物。
但是在使用肝素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如APTT、PT、INR等,以及肝素的抗Xa活性等指标,及时调整肝素的剂量,避免出现出血等不良反应。
此外,肝素还具有一定的血栓形成风险,应该避免在溴化碘、短效利尿剂、地高辛等药物一起使用,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低分子肝素相关注射知识
1、皮下注射技术:皮下注射时,患者易取卧位,注射部位为前外侧或后外侧腹壁的皮下细胞组织内。
左右交替。
注射针应垂直、完全插入注射者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的皮肤皱褶内,而不是水平插入。
在整个注射过程中,应维持皮肤皱褶的存在。
2、用法用量:本品应通过皮下注射给药。
在血透中,通过血管内注射给药。
不能用于肌肉注射。
脊髓麻醉、硬膜外麻醉或腰椎穿刺时,那肝素的给药时机应遵循特殊注意事项。
初始剂量可通过一次性静脉推注和皮下注射给药。
3、使用注意事项:
①给药途径不能肌肉注射。
②在缺乏可靠治疗方案的情况下,脊柱或硬膜外麻醉时应尤其小心。
③关于皮肤坏死的报道非常罕见。
皮肤坏死的部位先出现紫癜或浸润性或疼痛性红斑点,伴有或不伴有全身体征。
这种情况下,应该立即终止治疗。
管理肝素药品知识点总结肝素的作用机制:肝素通过抑制血液中的凝血因子的活性,减少了血栓形成的几率。
它主要通过抑制促凝血因子的活性来起作用,同时也连接着抗凝血蛋白。
肝素的抗凝作用是与抗凝血酶共同完成的。
肝素还能够使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起作用,从而减少纤维蛋白的生成。
肝素的适应症:1.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2.预防和治疗血栓性脉管炎;3.预防和治疗心瓣膜疾病;4.在心脏手术前和手术期间预防血栓栓塞;5.在心脏搭桥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等心脏和血管手术中预防血栓形成。
肝素的不良反应:1.出血是最常见的副作用。
长期或高剂量使用肝素会出现胃肠道出血、皮下出血等;2.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重者可引起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管运动性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过敏症状;3.骨质疏松:肝素可能导致患者骨质疏松,增加骨折的风险;4.高钾血症:在高剂量使用肝素的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高钾血症。
肝素的用法用量:肝素注射剂通常是用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给药,一般情况下每天两次,每次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患病情况而定。
在给药的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以调整肝素的用量。
肝素的注意事项:1.与其他抗凝药物的配合使用:在使用肝素的同时,患者需要避免使用其他抗凝药物,以免增加出血的风险;2.患者遵医嘱:患者在使用肝素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医嘱,定期到医院进行凝血功能的监测,以确保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性;3.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在使用肝素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观察自身体征和症状,如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肝素注射部位出血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肝素的存储方法:1.肝素注射剂需要避免阳光直射,并且需要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以免药物发生变化;2.肝素注射剂需要放在儿童无法接触的地方,以免误食;3.肝素注射剂的过期处理:过期的肝素注射剂不得使用,需要按照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总结:肝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凝血药物,对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和栓塞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肝素的使用方法及用量首先,肝素的使用方法包括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方式。
对于普通肝素,皮下注射是最常见的使用方法。
在注射前,需要将注射部位进行消毒,然后用专业的注射器将肝素缓慢注射到皮下脂肪组织中,注射部位通常为腹部或大腿外侧。
而对于低分子肝素,也可以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使用,但不需要进行常规的凝血时间监测,更加方便快捷。
另外,对于一些需要紧急抗凝治疗的患者,可以选择静脉注射肝素,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其次,肝素的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肝素的用量是根据患者的体重来计算的,通常为每公斤体重80~100单位。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凝血指标、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同时,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以确保肝素的使用达到预期的抗凝效果,同时避免出现出血等不良反应。
此外,肝素的使用还需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对于肝素过敏者、近期有大手术或严重创伤患者、有活动性出血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以及孕妇等特殊人群,应慎重使用肝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其次,肝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出血、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在出现异常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综上所述,肝素是一种重要的抗凝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合理的用量对于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在使用肝素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并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对于肝素的使用方法及用量有所帮助,同时也提醒大家在使用肝素时要谨慎操作,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
肝素桥接低分子肝素肝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与预防血栓形成。
但是,肝素使用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桥接低分子肝素来完成,以使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肝素和桥接低分子肝素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给您带来一些指导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肝素的基本情况。
肝素是一种由动物肺组织或肠黏膜提取的天然多糖类药物。
它的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抑制血浆和血小板的凝结酶,防止血栓的形成;增加抗凝血酶,促进抗凝血的作用;还有通过刺激异丙基腺苷酸酶,增加脂肪酰组织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肝素由于其抗凝血的作用而在临床应用中倍受青睐。
然而,肝素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它的使用方法比较复杂,并且需要监测凝血功能。
此外,过量使用肝素还会导致出血等副作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医生们开始使用桥接低分子肝素。
桥接低分子肝素是指在进行大手术或介入治疗时,在停用肝素期间使用低分子肝素来维持抗凝血效果的策略。
它的主要作用是以低分子肝素来替代肝素,从而减少出血风险,并且使用方便。
那么桥接低分子肝素的使用方式应该如何操作呢?首先,根据原来使用的肝素剂量,计算出合适的低分子肝素剂量。
接下来,在停用肝素时间点之前注射低分子肝素,以保持抗凝血效果。
在停用低分子肝素后,再恢复使用肝素。
通过这种方式,即可实现肝素与低分子肝素之间的桥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当然,桥接低分子肝素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低分子肝素的剂量和使用时长。
其次,使用桥接低分子肝素的患者应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并根据复查结果来调整低分子肝素的剂量。
此外,在使用桥接低分子肝素的同时,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综上所述,肝素和桥接低分子肝素是非常重要的药物,在抗凝血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了解肝素和桥接低分子肝素的相关知识,不仅对医生来说至关重要,也对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VTE相关知识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计6 0分)。
1、我院规定,VTE患者出院后()内需进行出院随访。
A. 两周B.一月C.三天D.一周(正确答案)2、对VTE风险评估为极低危和低危的患者,护士应追踪医生在()小时内完成出血风险评估。
A. 4B. 8C. 24(正确答案)D. 483、对VTE风险评估为中高危的患者,护士应追踪医生在()小时内完成出血风险评估A. 4B. 8(正确答案)C.24D.484、VTE患者出院后发生VTE相关不良事件时,护士应联系()A.值班医生B.主管医生(正确答案)C.值班护士D.责任护士5、对VTE患者观察时,大腿周胫测量点为()A.大腿中央部、髌骨上缘及上方10-15cm处(正确答案)B.髌骨上缘 15cm 处C.髌骨下缘 10cm 处D.髌骨下缘 15cm 处6、使用抗凝药物期间,患者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不包括()。
A.胃肠道反应B.出血C.发热(正确答案)D.注射部位反应7、责任护士应在患者入院后()小时内完成入院健康教育。
A.4B. 8C. 24(正确答案)D. 488、下肢周胫测量部位正确的是()A. 髌骨上缘 20cmB. 髌骨下缘 20cmC. 髌骨上缘和骸骨下缘 10-15cm(正确答案)D. A+B9、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在未行手术治疗的情況下,()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
A.急性期(正确答案)B.非急性期C.发病期D.恢复期10、VTE患者卧床时抬高下肢应高于心脏()A. 10-15cmB. 20-30cm(正确答案)C. 30-40cmD. 40-50cm11、新入院患者的护理评估应在()小时内完成A.4(正确答案)B.8C.24D.4812、穿着弹力袜期间至少每日脱下检查()次下肢皮肤情况A.1(正确答案)B.2C.3D.413、对患者和(或)家属进行VTE相关知识教育与病情告知,口头告知率应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