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丰富多变的建筑风格教学文案
- 格式:ppt
- 大小:3.83 MB
- 文档页数:36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13 开平碉楼教材:《岭南版五年级上册美术》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开平碉楼的历史、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对家乡建筑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描绘开平碉楼的美。
教学内容:1. 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2. 开平碉楼的建筑特点3. 开平碉楼的艺术价值4. 开平碉楼的绘画表现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开平碉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建筑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是开平碉楼,它位于广东省开平市,是我们国家著名的建筑之一。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教师简要介绍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2. 开平碉楼的建筑特点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详细讲解开平碉楼的建筑特点,如碉楼的平面布局、立面形态、建筑材料等。
3. 开平碉楼的艺术价值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开平碉楼的艺术价值,如碉楼的雕刻、彩绘、建筑风格等。
4. 开平碉楼的绘画表现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描绘开平碉楼,并讲解绘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学生实践(2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独立完成一幅开平碉楼的绘画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讲述自己的创作思路和绘画心得。
2. 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从构图、色彩、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3. 教师总结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五、课后拓展(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开平碉楼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教师推荐相关书籍和网站,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开平碉楼的历史、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开平碉楼的历史、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的了解程度。
2. 学生绘画作品的表现力和技巧。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6.13 开平碉楼丨岭南版 (4)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2. 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使学生掌握开平碉楼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和建筑风格2. 开平碉楼的艺术价值和影响3. 开平碉楼的绘画表现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开平碉楼的基本结构和绘画表现方法2. 教学难点:开平碉楼的艺术价值和创作实践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开平碉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它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开平碉楼。
”2. 讲授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和建筑风格,引导学生了解其艺术价值。
(2)教师出示开平碉楼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绘画表现方法。
(3)教师示范开平碉楼的绘画步骤,讲解注意事项。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确定绘画主题和构图。
(2)学生独立完成绘画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开平碉楼的特点和绘画表现方法。
(2)教师强调开平碉楼的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使学生掌握了开平碉楼的基本结构和绘画表现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
2.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挖掘开平碉楼的艺术价值,将其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13 开平碉楼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对传统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开平碉楼的建筑特色。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绘画技巧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开平碉楼建筑特色的绘画表现。
2. 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开平碉楼的图片和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开平碉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建筑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介绍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二、欣赏与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开平碉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建筑特色,如碉楼的形状、窗户的排列、屋顶的设计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开平碉楼的特点,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三、绘画技巧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绘画开平碉楼的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学习绘画技巧。
四、实践与创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创作一幅开平碉楼的画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帮助。
五、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创作思路和绘画技巧。
2. 全班同学共同评价作品,给予建议和鼓励。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开平碉楼,亲身感受其建筑魅力。
2. 开展开平碉楼主题的手抄报或绘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开平碉楼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通过绘画实践,培养学生对传统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绘画技巧。
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知识。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6.13 开平碉楼丨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文化价值,培养学生对本土历史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让学生掌握开平碉楼的基本构造和绘制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文化价值2. 开平碉楼的绘制方法3. 开平碉楼创意绘画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绘制方法。
2. 教学难点:开平碉楼的创意绘画实践,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文化价值。
2. 示范法:示范开平碉楼的绘制方法。
3. 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 任务驱动法:布置开平碉楼创意绘画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开平碉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建筑吗?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绘制方法。
”2. 讲解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文化价值(1)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2)开平碉楼的建筑特点(3)开平碉楼的文化价值3. 示范开平碉楼的绘制方法(1)整体构图(2)线条勾勒(3)色彩填充(4)细节描绘4. 开平碉楼创意绘画实践(1)布置任务:以开平碉楼为主题,进行创意绘画实践。
(2)学生分组讨论,构思作品。
(3)学生动手绘制,教师巡回指导。
(4)作品展示与评价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文化价值,以及绘制方法。
6. 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开平碉楼的认识。
(2)以开平碉楼为主题,进行一幅创意绘画作品。
五、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 教学过程是否顺畅?是否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5. 教学效果是否明显?学生是否掌握了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绘制方法?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学习开平碉楼的过程中,对我国本土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13《开平碉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能以自主和合作的方式,分析碉楼的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并运用美术词汇进行欣赏评述。
发现碉楼中东西方建筑的艺术特征,并能用线条画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开平碉楼的造型特征、形体组合与装饰美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用适合的线条表现出建筑物的细节。
【教学准备】课件、碉楼图片、油性笔、白纸等。
【作业要求】用线描的方法,画出自己喜欢的碉楼形体或者局部并进行装饰。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以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分钟)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在周末或者在假期的时候,我想爸爸妈妈都会带你们出去旅游吧!有没有发现什么特色的地方建筑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2、课件展示两张不同建筑的图片,仔细观察,通过比较发现它们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3、观看《开平碉楼》视频。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形式引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点。
很自然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
三、传授新课:(12分钟)1、板书:开平碉楼。
师:人们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建筑是文化的纪念碑。
《开平碉楼与村落》在2006年6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受到人类的保护与欣赏。
2、欣赏造型千姿百态的碉楼外形和碉楼局部装饰。
师:开平碉楼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千姿百态,让人叹为观止,大多数碉楼既有这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又有那个国家的艺术特点,这些碉楼汇聚一地和谐共处,形成了一种新的综合性很强的建筑类型。
表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
3、赏析两种碉楼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碉楼:中坚楼和瑞石楼。
(课件展示中坚楼和瑞石楼图片)4、仔细观察并小组合作讨论:这两座碉楼有哪些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它们有什么特色?你更喜欢哪一种碉楼的造型?(师巡视指导)5、小组汇报。
【设计意图】激发和培养学生比较发现两种碉楼的不同外形和建筑风格,同时感受碉楼的艺术魅力。
四、欣赏画家和学生优秀作品。
(课件展示画家作品及学生优秀作品)【设计意图】对比分析不同技法表现的绘画作品,拓展思维让学生明白创作的多样性,同时了解线描画的审美特点。
广东开平碉楼的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广东开平,今天由我带领大家一同领略开平碉楼的独特魅力。
在开始我们的旅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当您听到“碉楼”这个词时,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呢?是高耸坚固的建筑,还是充满历史韵味的古老遗迹?其实,开平碉楼远不止如此。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
说起开平碉楼的历史,那得追溯到明朝后期。
当时,开平一带匪患猖獗,社会治安混乱。
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地的村民们开始修建碉楼。
这些早期的碉楼主要以防御功能为主,结构相对简单。
到了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随着华侨的增多,他们带回了国外的建筑风格和技术,开平碉楼的建筑风格也逐渐变得丰富多样。
融合了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多种建筑风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的分布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塘口镇、百合镇、赤坎镇等地。
这些碉楼有的矗立在田野之间,有的隐藏在村庄之中,每一座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
我们先来看看自力村的碉楼。
自力村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的代表村落之一,这里保存着 15 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的碉楼。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铭石楼。
铭石楼楼高六层,楼内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家具,从精致的雕花大床到古老的留声机,每一件物品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站在铭石楼的楼顶,您可以俯瞰整个自力村的美景,那一片片绿色的稻田和错落有致的房屋,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立园也是开平碉楼的一个重要景点。
它是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历时十年建造的私家园林。
立园既有中国园林的韵味,又有西方建筑的风格。
园内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与碉楼相互辉映,别具一番风情。
而马降龙碉楼群则被大片的竹林环绕,环境清幽。
这里的碉楼保存完好,建筑风格独特。
走在其中,您仿佛穿越回了过去,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
开平碉楼的建筑特色十分鲜明。
从外观上看,它们造型多样,有柱廊式、平台式、城堡式等。
开平碉楼导游词一、引言欢迎各位游客来到广东省江门市开平碉楼群,这里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碉楼是中国少数民族楼群建筑的代表,在建筑设计和文化内涵上具有独特的特点。
在本次导游中,我将为大家带来开平碉楼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等方面的介绍。
请大家跟随我一起进入奇幻的碉楼世界。
二、历史背景开平碉楼群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1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其建筑风格独特,兼收并蓄了中原、西方和东南亚的建筑美学,融合了汉族、蒙古族、壮族、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
三、碉楼特点开平碉楼是由砖木结构建成的多层建筑,基座呈方形或圆形,楼身呈圆形或多边形。
碉楼高大宏伟,外观雄伟壮观,内部布局合理,楼层分为客居区、防御区和储物区。
碉楼还采用了独特的飘楼式结构,使其在抗击敌人入侵时更加具有防御性。
四、碉楼文化1.多元文化交融:开平碉楼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代表,不同族群的文化在碉楼中交融融合,展现了广东的多元文化特点。
2.宗族文化传承:碉楼是家族居住的场所,家族成员代代相传,宗族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
碉楼内部的祠堂和祭祀活动是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世居乡土情怀:碉楼代表了本地人民的居住方式和生活习惯,反映了他们对故乡的深厚情怀和独特精神。
五、开平碉楼群开平碉楼群包括了巽寮、世居、鳌头、大麻、赤坎以及华侨镇六个碉楼村落,共有180多座碉楼,是世界上最为庞大和完好的碉楼群落。
其中,世居村的碉楼最为有名,是游客游览的主要景点。
六、参观路线1.世居村:游客可以先参观世居村,这里有保存最完整的碉楼群,可以体验碉楼的建筑特点和居住文化。
2.大麻村:大麻村是碉楼群中一个古老的村落,碉楼分布较为密集,游客可以欣赏到更多的碉楼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3.巽寮村:巽寮村的碉楼建筑风格独特,游客可以欣赏到更多的外形别致、特色鲜明的碉楼。
七、游览建议1.建议游客提前了解碉楼的历史和文化,对于碉楼的独特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有一定的了解,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碉楼之美。
《开平雕楼》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美术第九册第14课)梁艳华本课是一个具备丰富人文氛围的学习专题。
教材内容结构清晰,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开平碉楼的历史、文化,以及碉楼的使用功能和审美供能。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分析、讨论等方法,认识了解建筑美、空间造型、建筑装饰等美术词汇。
开平碉楼罕有的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在中国乡村的广泛交流,是外国建筑艺术大规模移植到中国乡村集中展示和杰出代表,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并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他们面对外国先进文化时的一种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
开平碉楼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独特建筑艺术,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也是那个历史时期中国移民文化与不同族群之间文化相互影响、交融、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最有说服力的历史见证。
在开平碉楼建筑中,汇集了外国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
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兰风格拱券、欧洲城堡构件、葡式建筑中的骑楼、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等随处可见。
这些不同风格流派、不同宗教门类的建筑元素在开平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汇聚一地和谐共处,形成了一种新的综合性很强的建筑类型,表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
开平碉楼寄寓了中国人的传统环境意识,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中坚楼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整个建筑采用不同的形体结构进行组合,,窗户造型、窗头装饰也各不相同,墙面装饰主要采取体块分割留有自然的“先”和石头的自然肌理,显得自然古朴又据建筑韵律。
瑞石楼有明显的西欧建筑色彩,具有多国建筑的特征,体现了独有的审美价值。
建筑装饰是建筑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从微观的角度去表现建筑美。
五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开平碉楼-岭南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对传统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1. 描述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2. 分析开平碉楼的艺术价值和保护意义;3. 创作一幅以开平碉楼为主题的美术作品;4. 培养对传统建筑艺术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教学内容1. 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2. 开平碉楼的建筑特点;3. 开平碉楼的艺术价值;4. 开平碉楼的保护意义;5. 开平碉楼主题美术作品的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2. 开平碉楼的艺术价值和保护意义;3. 开平碉楼主题美术作品的创作。
教学难点1. 开平碉楼建筑特点的理解和掌握;2. 开平碉楼艺术价值的挖掘和体现;3. 开平碉楼主题美术作品的创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教学视频、图片等;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开平碉楼,引导学生关注并提问;2. 讲解:介绍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艺术价值和保护意义;3. 示范:演示开平碉楼主题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创作一幅开平碉楼主题的美术作品;5. 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幅开平碉楼主题的美术作品。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开平碉楼-岭南版;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板书内容,包括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艺术价值、保护意义等。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完成一幅开平碉楼主题的美术作品;2. 作业要求:作品需体现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3. 提交时间:下节课上课前。
小学美术开平碉楼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美术——开平碉楼》。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与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教材分析开平碉楼位于中国广东省开平市,是20世纪初由海外华侨投资兴建的,具有独特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
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研究近代华侨历史和建筑艺术的宝贵资料。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通过学习开平碉楼,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开平碉楼的基本特点和历史背景,掌握绘制碉楼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开平碉楼的建筑风格和装饰特点,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碉楼的美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碉楼作品。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观察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碉楼的图片或实物,发现其独特的艺术特点。
3. 实践法:通过绘画练习,让学生将观察到的碉楼特点表现出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开平碉楼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 简要介绍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新知探索- 展示不同风格的开平碉楼图片,让学生观察其建筑特点和装饰元素。
- 分组讨论,每组分享对碉楼特点的理解和感受。
3. 技能实践- 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碉楼的基本结构和装饰。
- 学生动手绘画,尝试创作自己的碉楼作品。
-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添加自己的创意元素。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开平碉楼》教案《开平碉楼》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了解江门开平碉楼的历史和建筑特点,学会关注身边地理,拓展地理学习的渠道。
2.激发学生对身边地理现象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了解本土文化,热爱家乡,保护文物建筑。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了解江门开平碉楼的历史和建筑特点。
2. 激发学生对身边地理现象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通过拍摄、采访、上网浏览查阅资料,搜集新会有关的奇园奇居情况,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图片,结合电影《让子弹飞》引入主题师:背景介绍,激发兴趣开平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东北距广州市110 公里,毗邻港澳,素有华侨之乡、建筑之乡、艺术之乡和碉楼之乡的美誉。
开平现存的1833座碉楼,分布在全市的18个镇(办事处),以中部冲积平原的塘口、百合、蚬冈、赤坎等镇最为集中,也最具代表性。
2007年6月28日,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开平碉楼与村落全票通过评审表决,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展开教学——了解开平碉楼(历史、建筑功能)(1)开平碉楼的历史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发展、兴盛与存在,深受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发展、社会治安状况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历史进程影响。
当时的社会治安和自然环境是兴建开平碉楼的直接原因。
(2)碉楼的建筑功能开平碉楼具有防卫和居住两大功能,分为更楼、众楼、居楼三种类型。
更楼出于村落联防的需要,多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冈、河岸,高耸挺立,成为视觉焦点,起着预警的作用。
众楼建在村落后面,由全村人或若干户人家集资共建,造型封闭、简单,防卫性强。
居楼也建于村后,由富有的人家独资建造,它将碉楼的两大功能结合得最好,楼体高大,空间较为开敞,生活起居方便舒适,造型美观大方,往往成为村落的标志。
从碉楼上部造型看,可分为柱廊式、平台式、退台式、悬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
从建筑材料和结构分,可分为石楼、三合土楼、砖楼、钢筋混凝土楼。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开平碉楼-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2. 培养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2. 开平碉楼的建筑特点3. 开平碉楼的艺术价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开平碉楼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开平碉楼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这一独特的建筑。
2. 讲解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讲述开平碉楼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与华侨文化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3. 分析开平碉楼的建筑特点从建筑结构、装饰艺术等方面,详细解析开平碉楼的特点,引导学生欣赏其独特的美。
4. 讨论开平碉楼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开平碉楼在建筑、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 创作实践让学生以开平碉楼为题材,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开平碉楼的历史、文化价值,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开平碉楼的短文。
2. 要求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开平碉楼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七、附录1. 教学课件2. 教学视频3. 学生作品展示注:本教案适用于五年级上学期美术课程,教学时间为2课时。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分析开平碉楼的建筑特点”。
这个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对开平碉楼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的深入理解,对于学生来说,这是学习和欣赏开平碉楼的核心内容。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
江门开平碉楼导游词江门开平碉楼是一处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素有“碉楼之乡”之称。
开平碉楼建筑独特,形式多样,富有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岭南文化和独特的碉楼文化,领略到江门的风土人情。
碉楼,又称“村楼”或“城楼”,是广东民居中的一种建筑形式。
它是由村民或家族出资修建的一种集住宅、防御、供奉于一体的建筑物。
碉楼多为木结构,采用片瓦、青砖铺地,坡屋顶,四面围合,外有围廊。
碉楼高大宏伟,形状奇特,有楼上楼、叠楼等各种形式。
楼内空间通风明亮,楼下为供奉或仓库,楼上为居住空间。
碉楼出现的时期较早,大部分始建于明、清两代。
它不仅是一种住宅建筑,更是展示居民社会地位和族群文化的重要标志。
江门开平碉楼的建筑特点是多样化和独特性。
首先,开平碉楼的造型独特,别具一格。
比如,杨、梁、陈、罗、沈五家碉楼,外形各异,各具特色。
杨家碉楼是典型的楼上楼格局,八层高,造型庄严华美;梁家碉楼则是一种独特的四角形碉楼,楼屋由内向外逐层收缩;陈家碉楼是一座木石结构的碉楼,外观典雅大方;罗家碉楼是最高的碉楼,十八层高,殿堂式的建筑风格,气势宏伟;沈家碉楼是一座楼上楼式的碉楼,外观细致,内部空间通风明亮。
所有这些碉楼都有着浓郁的岭南传统建筑风格,既注重实用性,又体现出主人的社会地位和文化素养。
其次,开平碉楼的装饰艺术独具特色。
碉楼的外观装饰主要包括彩塑、壁画、花木雕等,其花色、雕刻技艺都表现出当地人的勤劳和智慧。
彩塑是用陶土制成的民间工艺品,多为人物、动物、花卉等形象,栩栩如生,色彩鲜艳;壁画则是用彩色泥土在墙上绘制的图案,表现了当地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花木雕是碉楼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檀香木等材料雕刻而成的,设计精美,工艺精湛。
这些装饰艺术无疑使得碉楼更加美丽,也让人们从中感受到了江门开平的独特魅力。
此外,开平碉楼还是一个迷人的风景区。
碉楼遍布开平乡村,分布在山间、水边,周围环境优美,景色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