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服务流程(汇编)
- 格式:doc
- 大小:111.00 KB
- 文档页数:3
急诊科护士工作流程一线护士工作流程参加晨起交接班(07:45-08:00衣帽整齐到达工作岗位)→清点急救车及抢救室内的急救物品、药品(了解上一班工作情况,清点物品,逐个登记,擦拭抢救仪器、调试性能充电,核对抢救药品并记录保证抢救室定时督促保洁人员对室内卫生进行保洁,保证各抢救设备的的"五定",保持设备的清洁,定期对设备(包括导联线)进行擦拭消毒,如遇污染随时消毒。
保证抢救设备随时处于应急状态,时间准确,各物资(电极片、电极膏)充足。
熟练使用抢救设备,能排除简单的故障。
)→科内待命出诊(接“120”报警白天2分钟,夜间5分钟出诊,上车后联系患者问明报警地点及患者现况,见到患者5分钟内对病人进行处置包括吸氧,测量生命体征,开放静脉通路,转运途中随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液路,配合医生给予相应的治疗和处理及时与患者沟通、到达病区后与接诊护士交接途中病情及生命体征和液路情况。
计算出车费用收费及时补充车内药品及一次性耗材)→不出车时间(8:00—11:00 14:00-17:30)巡视输液室病人负责每日科内护士业务学习→随时做好抢救室内及救护车内卫生→对抢救室空气及物体表面消毒→与接班者当面交接班。
二线护士工作流程参加晨起交接班(07:45-08:00衣帽整齐到达工作岗位)→清点急救车及输液室物品并个登记,了解上一班工作情况,清点当日输液患者的药品及输液卡准备科内待命出车(接“120”报警白天2分钟,夜间5分钟出诊,上车后联系患者问明报警地点及患者现况,见到患者5分钟内对病人进行处置包括吸氧,测量生命体征,开放静脉通路,转运途中随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液路,配合医生给予相应的治疗和处理及时与患者沟通、到达病区后与接诊护士交接途中病情及生命体征和液路情况。
计算出车费用收费及时补充车内药品及一次性耗材)及迎接输液病人(8:00—12:00 14:00—17:00)(主动起立接待门诊输液肌注患者,接受患者药物,引导患者入输液室及处置室,核对药品,询问患者特殊需要(如上厕所等),治疗室配药,给患者做治疗做到三查八对,输液途中及时巡视观察病情及用药效果给无陪床患者与帮助,输液结束告知患者正确按压方法,询问药效及明天治疗计划,欢送病人)输液结束后清洁输液室卫生,给予紫外线消毒,关闭门窗,17:30-次日8:00科内待命出车,协助留观护士做好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随时做好输液室及救护车内卫生→对输液室空气及物体表面消毒→与接班者当面交接班。
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拨打急救电话经救护车接来的患者(院前急救)(或)/自行来院患者→急诊科护士接诊挂号→测T、P、R、BP观察神志→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医生立即接诊病人→查体、完善检查:(1)轻症:输液、治疗、取药、留观、好转者离院,留观期间病情加重者,则住院、手术;(2)危重:立即进入抢救室抢救→心肺复苏、吸氧、开放静脉通路、心电监护→医师全程陪同→送住院、手术、重症监护。
服务时限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超声检查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
血、尿、便常规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2小时,细菌学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4天。
急诊科、临床科室、各医技科室、药房、收款及挂号等配合流程1、急诊有患者需要会诊时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临床科室接到会诊电话后立即派会诊医生前往会诊,时间﹤10分钟。
2、急诊有急危重症患者抢救需要临床科室帮助的,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临床科室接到电话后立即派医生前往共同抢救。
3、急诊有急危重症患者需要入院的,提前联系临床科室,准备病床和做好接收患者的准备,由担架队和急诊医务人员将患者护送至病房,并与临床医生做好交接。
4、急诊有急危重症患者需做相关检查的,各医技科室应做到随到随检、先检查后交费,发现危急值时及时通知急诊首诊医生,做好记录,并快速给出检查报告。
5、急诊有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时,药房应做到随用随取,先用药后交费,并做好记录。
6.收款及挂号处:需紧急抢救的危重患者可先抢救后付费,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并做好记录。
(题目: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制定日期:2013年1月20日;制定部门:医务科;校对:曲刚。
)危重病人抢救流程急诊患者就诊初步判断病情重症监护室初步抢救治疗(开通静脉通道、吸氧、按病种进行常规抢救措施等)向陪护人交代病情及签署危重通知单记录(医师记录抢救病历)(护士记录抢救项目清单)进一步抢救请相关二线班病情较重观察病情、化验单、影像或收入病房会诊检查结果进一步评估抢救成功(医师开出所有抢救治疗单,护士或陪护人去收费处初步结算)留观室(题目:危重病人抢救流程; 制定日期:2013年1月20日;制定部门:医务科,校对:曲刚)创伤的急诊服务流程1、2、3、(题目:创伤的急诊服务流程; 制定日期:2013年1月20日;制定部门:医务科,校对:曲刚。
急诊科医疗服务与处理流程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急诊科的医疗服务与处理流程,确保患者能够及时、科学、规范地接受急诊医疗服务。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医疗行业标准和医院内部管理规定进行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急诊科的医疗服务与处理流程,全部急诊科医务人员、护理人员以及相关支持人员必需遵守本制度。
第二章急诊科医疗服务流程第三条急诊接诊与分诊1.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由接诊人员进行初步登记,核实基本信息。
同时接诊人员应尽量安顿患者及其家属,供应必需的心理支持。
2.接诊人员依据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和特征,进行初步分诊,并布置就诊优先级。
3.急诊医生依据分诊结果,对患者进行进一步评估、诊断和治疗。
4.如有需要,急诊医生可以请示主治医生或专家,进行会诊和协商治疗方案。
第四条医疗诊断与治疗1.急诊医生应依据患者病情,及时进行必需的辅佑襄助检查,如试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2.急诊医生应订立认真的诊疗计划,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并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
3.急诊医生应及时采取必需的治疗措施,包含予以基础治疗、急救措施等,确保患者病情的稳定。
4.急诊医生在进行诊疗过程中,应依照医疗操作规范进行,注意操作技巧和感染掌控。
5.急诊医生应及时记录患者诊疗的认真信息,包含病情察看、治疗措施、用药情况等。
第五条医疗评估与转诊1.急诊医生应依据患者病情的变动,进行定期或需要时的评估,确保治疗效果的及时掌握。
2.急诊医生在评估结果表明需要转诊的情况下,应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布置转诊事宜。
3.急诊医生应与转诊医院的医生进行沟通,供应完整准确的病情资料和转诊看法。
4.急诊医生应填写好转诊病历和转诊同意书,并征得患者本人或家属的同意。
第六条医疗质量掌控与安全管理1.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急诊科医疗质量掌控与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质量。
2.急诊医生应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依照规定使用医疗设备和药品,确保操作安全。
急诊与急救服务工作流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的急诊与急救服务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涉及急诊与急救服务的科室、医务人员以及工作人员。
第三条急诊与急救服务工作应遵从法律法规、专业技术标准、医疗伦理规范和医院相关规定。
第四条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开展急诊与急救服务质量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第二章服务流程第五条应急接诊与分诊1.当患者到达医院急诊科时,接待人员应快速受理并登记患者基本信息。
2.接待人员应向患者了解病情,必需时供应急救引导。
3.接待人员应依据患者的病情、伤势和就诊需求,进行初步分诊。
4.接待人员将患者引导至相应急诊医生或专科医生接诊。
第六条诊疗评估与处理1.接诊医生应认真询问患者病史、主诉和症状,并进行体格检查。
2.接诊医生应依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诊疗评估和处理。
3.若病情较为多而杂或需要进一步检查治疗,接诊医生应及时联系相关专科医生进行会诊。
4.接诊医生应依据患者情形决议是否转送到重症监护室或其他专科救治。
第七条急诊治疗与护理1.院内急诊护士应依据医生的嘱托,为患者供应必需的急诊治疗和护理。
2.急诊护士应紧密察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动,并及时报告医生。
3.急诊护士应保持护理环境的乾净和安静,确保患者的隐私权和安全。
第八条急救处理与转运1.医院应设立急救中心,配备专业急救人员和先进的急救设备。
2.急救人员应依据患者病情进行紧急处理,并尽快将患者转送到医院急救中心或其他合适的救治单位。
3.急救人员应注意安全和卫生,遵从急救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第九条医患沟通与病情告知1.医务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倾听患者的看法和需求。
2.医务人员应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认真说明诊疗方案、治疗效果和预后等情况。
3.医务人员应明确告知患者的医疗权利和义务,引导患者正确使用医疗资源。
急诊科医疗服务规章制度汇编1. 急诊科医疗服务流程1.1 接诊与初步评估在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医务人员应及时接诊,进行初步评估,了解患者的主诉和病情。
1.2 快速诊断与治疗在初步评估后,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快速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1.3 治疗效果评估和后续处理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应及时安排入院并做好后续处理。
2. 急诊科医疗服务标准与要求2.1 急诊科医务人员资质要求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急诊科医疗服务流程,能够独立完成相应工作。
2.2 急诊科医疗设备设置和维护急诊科应根据医疗服务需要,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急诊科医疗服务质量监控急诊科应建立医疗服务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医疗服务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3. 急诊科医疗服务安全管理3.1 急诊科医疗事故预防急诊科应加强医疗事故的预防工作,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并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
3.2 患者隐私保护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应严格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不得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4. 急诊科医疗服务相关文书管理4.1 急诊科医疗记录要求急诊科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标准和要求,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病历和医疗过程。
4.2 急诊科医疗服务文书的保存和归档急诊科应建立医疗文书的保存和归档制度,保证文书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5. 急诊科医疗服务协作与沟通5.1 医患沟通与信息共享急诊科医务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向患者提供医疗信息,并与其他科室进行必要的信息共享。
5.2 医患关系处理医务人员应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意愿和权益,妥善处理医患关系问题。
以上为急诊科医疗服务规章制度汇编的部分内容,详细规定和要求请参考具体规章制度。
急症服务流程及规范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急症服务的流程及规范,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专业的医疗援助。
1. 急症服务流程1.1 患者到达急症室当患者到达急症室时,他们应前往接待处,并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及症状描述。
接待员会尽快为患者登记,并领导其前往候诊区。
1.2 医生初步评估一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了解症状及病史等重要信息。
这有助于医生快速判断患者的病情并采取相应措施。
1.3 应急治疗在初步评估后,医生将决定是否需要立即进行应急治疗。
应急治疗可能包括止血、急救措施或必要的紧急手术。
1.4 医生进一步评估在应急治疗后,医生会进行进一步评估,以便更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病情。
这可能涉及进一步检查、实验室检测或影像学检查。
1.5 制定治疗计划基于详细的评估结果,医生将制定治疗计划,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
治疗计划应明确列出治疗措施、用药建议及康复计划等。
1.6 执行治疗及监护医生及护士团队将根据治疗计划执行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实时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
医疗团队应确保操作规范、用药安全及医疗设备的正常运作。
1.7 终止急症服务当患者病情稳定,或需要转入其他科室继续治疗时,医生将终止急症服务,并将患者交接给相应科室的医生负责。
2. 急症服务规范为了确保急症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以下规范应得到严格遵守:- 医疗团队应遵循医疗伦理,尊重患者的权益和隐私。
- 医疗团队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病情及治疗过程。
- 医疗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得到定期维护和检修。
- 从事急症服务的医生和护士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
- 医疗团队应定期进行急症演练和培训,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 急症室内应保持整洁、舒适的环境,以提供良好的治疗氛围。
以上就是急症服务流程及规范的内容。
通过遵守流程和规范,我们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急症服务,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及时、专业的医疗援助。
护理急诊入院流程
急诊科电话通知病区。
病区准备床单位及用物:根据病情安排抢救床位,准备好抢救用物,如氧气、中心吸引器、心电监护、抢救车等,不能翻身的患者酌情备气垫床。
支助服务部人员护送患者至病区:危重抢救患者由医生护士陪同,护送途中保持输液通畅,注意保暖,保护患者安全。
责任护士迎接新患者:迅速将患者安置妥当,必要时安置在重症监护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注意皮肤情况、输液、引流等情况,填写急诊科《入院、转科交接班本》,与护送人员做好交接班。
通知医生看患者,配合医生进行救治。
采取治疗、抢救措施:根据病情需要,测量生命体征,可采取护理措施(如吸氧、建立静脉通道、上心电监护等),根据医嘱用药及采取各项治疗措施。
填写有关表格。
为患者、家属行入院介绍。
护理体检、填写护理文书。
通知配餐员及助理护士。
急诊服务流程急诊服务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为患者提供急需的医疗救助。
以下是一般急诊服务的流程:1. 接诊与挂号:首先,患者到达急诊室后,由接诊护士进行询问病情和初步评估,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接着,患者需要在挂号处进行登记挂号,获得一个急诊号码。
2. 评估与分流:等待就诊时,患者会被分配给一个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并进行体格检查,可能还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急诊室的繁忙程度,医生会将患者分流至特定区域。
3. 护理与治疗:一旦患者进入特定区域,护士会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和治疗。
这可能包括给予静脉药物、插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
护士还会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记录治疗过程。
4. 联合会诊:如果患者的病情复杂或需要特殊治疗,医生可能会要求其他科室的医生进行联合会诊。
通过交流和合作,医生们可以共同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5. 医嘱与取药:诊断和治疗后,医生会制定出具体的医嘱,并将其转交给护士。
护士会根据医嘱的要求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和药物。
患者可凭借急救号码和医嘱到药房取药。
6. 评估与咨询:在出院前,医生或护士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再次评估,并向患者和患者家属提供有关疾病的信息和建议。
这包括如何进行日常护理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及是否需要进行后续的随访和治疗。
以上是一般急诊服务的流程,但具体的流程可能会因医院的规模和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急诊服务的目标是及时救治患者,因此在急诊室工作的医生和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快速决策的能力和稳定的心理素质。
同时,患者和家属也需要理性看待急诊服务,并积极与医护人员合作,以获得最佳的医疗救助。
急诊科急救/抢救流程目录1、急救通则 12、休克抢救流程 23、休克抢救流程图 34、过敏反应抢救流程图 45、昏迷抢救流程 56、昏迷病人的抢救流程图 67、眩晕抢救流程78、眩晕的诊断思路及抢救流程图89、窒息的抢救流程910、窒息的一般现场抢救流程图1011、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流程1112、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流程图1213、心律失常抢救流程1314、成人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抢救流程图1515、严重心律失常抢救流程图1616、电击除颤操作流程图1717、心脏骤停抢救流程1818、成人无脉性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图1919、高血压急症抢救流程2020、高血压危象抢救流程图21、急性左心衰竭抢救流程2322、急性左心衰竭抢救流程图2423、呼吸困难抢救流程图2524、呼吸衰竭抢救流程图2625、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流程图2726、支气管哮喘抢救流程2827、致命性哮喘抢救流程图2928、咯血抢救流程3029、大咯血的紧急抢救流程图3130、呕血的抢救流程323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治疗3332、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抢救流程图343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救流程图3534、急性脑血管病急救流程图3635、脑疝的抢救流程图3736、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救流程图3837、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救流程图38、肝性脑病的处理4039、肝性脑病急救流程图424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流程434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流程图4442、糖尿病高渗昏迷的抢救流程图4543、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急救流程图4644、酸碱平衡失调急救流程图4745、抽搐抢救流程4846、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状态的紧急抢救流程图4947、抽搐急性发作期的抢救流程图5048、中暑抢救流程5149、中暑的急救流程图5250、溺水抢救流程5351、淹溺抢救流程图5452、电击伤抢救流程5553、电击伤急救处理流程图5654、急性中毒抢救流程5755、急性中毒急救处理图5856、铅、苯、汞急性中毒诊疗流程图5957、急性药物中毒诊疗流程图6058、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流程图6159、CO中毒急救流程图6260、气道异物急救流程图6361、戒酒硫样反应(双硫仑样反应)急救流程图6462、输液反应抢救流程图6563、创伤抢救流程6664、急性创伤抢救流程图6765、严重创伤抢救流程图6866、颅脑创伤的急救诊疗流程图6967、胸部、心脏创伤的急救流程图7068、腹部损伤的现场急救流程图7169、骨折的现场急救流程图7270、急腹症抢救流程7371、急诊分娩的急救流程7772、急诊分娩的急救流程图7873、高危妊娠孕产妇急救流程图7974、子痫抢救流程8075、新生儿窒息抢救流程8176、高危新生儿急诊服务流程图8377、输血反应处理预案841、急救通则(First Aid)2、休克抢救流程诊断依据1.有各种原因造成的出血、大量丢失体液、烧伤、严重创伤、感染或过敏等病史。
急诊抢救制度
1、抢救工作在科主任及护士长领导下进行。
参加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精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2、如遇重大抢救应立即报告医务科(白天)或总值班(夜间),接受医务科的组织、调配及指导。
3、当抢救病人的医生未到达时,护理人员应立即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积极抢救。
根据病情及时给于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止血等。
并为进一步抢救做准备。
4、一切抢救工作要做好记录,要及时、准确、清晰、扼要、完整,而且必须注明执行时间。
5、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抢救用药等,要详细、及时记录和交班。
口头医嘱在执行时应加以复述,抢救后请医生及时补开医嘱。
6、病人经抢救后,如病情平稳,应由护士护送至观察室、病房或手术室继续治疗。
病情不允许搬动者,应留在急诊重症监护治疗。
7、急诊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几使用方法。
8、抢救车必须符合要求。
9、做好抢救登记及抢救后的处置工作。
汉滨区第三人民医院
急诊抢救服务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