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法有粘结与无粘结预应力砼工程的施工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244.41 KB
- 文档页数:2
引言概述:
在结构工程领域中,预应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加强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
其中,根据预应力束与混凝土间的粘结性质,可以将预应力技术分为有粘结预应力和无粘结预应力两种。
本文是继上一篇文章“有粘结预应力与无粘结预应力的区别(一)”之后的续篇,将继续探讨这两种预应力技术的区别。
正文内容:
1.粘结与非粘结预应力技术的概念和原理
1.1粘结预应力技术的概念和原理
1.2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概念和原理
2.粘结与非粘结预应力技术的施工方式
2.1粘结预应力技术的施工方式
2.2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施工方式
3.粘结与非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范围和限制
3.1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范围和限制
3.2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范围和限制
4.粘结与非粘结预应力技术的优缺点对比
4.1粘结预应力技术的优缺点
4.2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优缺点
5.粘结与非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发展趋势5.1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发展趋势
5.2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结:
注:。
无粘结预应力砼施工特点及应用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强高性能钢材生产日渐增多,人们对生活工作场所环境的要求也是愈来愈高,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以其大跨度、大空间、抗开裂、抗渗漏效果好等优点愈来愈多出现在建筑工程中。
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相对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来说,其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无需灌浆和预留孔道、摩擦阻力小、施工成本低等优点,从而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无粘结;预应力砼;施工特点;应用1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组成及材料要求无粘结预应力筋主要有预应力钢材、涂料层、外包层和锚具组成。
1.1无粘结预应力筋一般选用7Φs5的钢筋束(ΦS为消除应力钢丝)或钢绞线。
1.2涂料层其作用是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隔离,减少张拉时因摩擦产生的预应力损失、防止预应力筋腐蚀等。
因此,要求涂料层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润滑性能常用作涂料层的材料是防腐的专用建筑油脂和防腐沥青。
1.3外包层其主要作用是保护涂料层,使其在施工操作中不受损坏或被水泥浆污染因此,要求外包层在﹣20℃至70℃的温度范围内不脆化,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韧性、抗磨性和抗冲击破损性能,防水性能好,对周围材料无腐蚀作用,并在运输和施工操作中,不易发生不可修复的破坏等。
1.4锚具对锚具的要求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锚具是将预应力筋的张拉力传递给结构混凝土的唯一工具,同时锚具又是唯一能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荷载传递给预应力筋的工具。
因此,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锚具,不仅受力比有粘结预应力筋的锚具大,而且是直接承受超负荷和重复荷载,因而要求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锚具要有更好的锚固性能。
目前无粘结预应力钢丝束的常用锚具为钢丝墩头锚具。
2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要点2.1描预应力曲线支模时应先安装底模与一边侧模,根据设计图提供的预应力筋理论曲线坐标,将其转换成金属波管底线的坐标并制成表格,以方便施工。
施工时将管底线描在侧模上,作为金属波纹管及固定架等埋设材料的安装基准线。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方式相比较,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是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本文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构造、内容、制作、施工工艺以及预应力损失控制上,做出了详细介绍分析。
关键词】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锚具;预应力损失预应力钢筋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中可以分为有粘结和无粘结两种,有粘结预应力属于常规做法,这种方法通过灌浆后使预应力筋和混凝土粘结来达到效果。
无粘结预应力则是最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施工新工艺,在预应力钢筋的表面涂上漆料,然后用塑料管等包好,浇筑混凝土后,等到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再进行预应力的张拉锚固。
这种方法和传统的比较不需要预留孔道、施工简单、张拉时摩阻力较小、预应力筋也容易弯成多跨曲线形状等。
这种方法在双向连续平板和密肋板中可以达到很好的经济效果,并较多的应用与多跨连续梁中,具有较大的发展前途。
1.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组成无粘结预应力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无粘结筋、涂料层和外包层。
1.1无粘结筋柔性较好的预应力刚才比较适合作为无粘结筋的制作材料,一般采用7根5高强钢丝组成钢丝束。
1.2涂料层无粘结钢筋的涂料层可以使用防腐油脂或者防腐沥青制作,其作用是使混凝土和无粘结筋之间分开,从而减少张拉时摩擦的损失,也可以防止无粘结筋的腐蚀等。
涂料的性能要符合设计要求,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不流淌、不产生裂缝、不变脆并且具有一定的韧性;使用期限内化学稳定性好、防腐性能好;对周围的材料没有侵蚀作用;不透水、不吸湿;润滑性能好、摩擦阻力小等。
1.3外包层可以利用高压聚乙烯塑料带等制作无粘结筋的外包层,外包层可以使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运输、储存、铺设和浇筑等过程中不发生不可修复的破坏,外包层要符合设计的要求,保证构件的正常使用。
外包层要做到低温不脆化、高温化学稳定性好;具有足够的韧性、抗破损性等;对周围材料和环境没有危害、防水性能好。
具体制作无粘结钢筋时,优先选用防腐油脂作为涂料层,然后用塑料注塑机将外包层注塑成型。
后张有粘结预应力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后张有粘结预应力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凭借其显著的优势,在大跨度、重载结构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这一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探讨。
一、后张有粘结预应力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后张有粘结预应力预应力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构件中预留孔道,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将预应力筋穿入孔道并进行张拉锚固,然后通过孔道灌浆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粘结在一起,共同工作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这种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抗裂性能和耐久性,减小构件的截面尺寸,增加建筑的使用空间,降低工程造价。
二、施工准备(一)材料准备1、预应力筋:通常采用高强度钢丝、钢绞线等,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锚具:根据预应力筋的类型和规格选择合适的锚具,如夹片式锚具、锥塞式锚具等,锚具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
3、波纹管:用于预留孔道,一般采用金属波纹管或塑料波纹管,其材质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4、灌浆材料:常用的灌浆材料有水泥浆和专用灌浆料,其性能应满足强度、流动性和耐久性等要求。
(二)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了解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设计要求和施工要点。
2、编制施工方案,包括预应力筋的铺设、张拉、灌浆等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其掌握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
(三)现场准备1、搭建施工平台和脚手架,确保施工安全和操作方便。
2、清理施工现场,保证场地平整、畅通。
三、预留孔道的设置预留孔道的位置和尺寸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置。
在施工过程中,可采用波纹管预留孔道。
波纹管安装时,应保证其位置准确、顺直,接头处应密封严密,防止漏浆。
同时,应在波纹管内设置临时支撑,防止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变形。
四、预应力筋的铺设预应力筋的铺设应在非预应力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
铺设时,应保证预应力筋的位置准确、顺直,避免出现扭曲、交叉等现象。
对于曲线预应力筋,应按照设计要求设置定位钢筋,保证其曲线形状符合要求。
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法施工1、有粘结预应力施工要点1)预留孔道(1)线型预应力筋孔道形状有直线、曲线和折线三种类型.框架梁:正、反抛物线形布置αL为0.1~0.2L(2)预埋金属螺旋管留孔连接:大一号同型螺旋管,长度为200~3 00㎜,其两端用密封胶带或塑料热缩管封裹。
固定:应采用钢筋支托,其间距为0.8~1.2m。
(3)灌桨孔、排气孔和泌水管灌浆孔可设置在锚垫板上或利用灌浆管引至构件外,孔径不宜小于20㎜。
曲线预应力筋孔道的每个波峰处,应设置泌水管。
泌水管伸出梁面的高度不宜小于0.5m,泌水管也可兼作灌浆孔用。
灌浆孔的作法,在螺旋管上开口,用带嘴的塑料弧形压板与海绵垫片覆盖并用铁丝扎牢,再接增强塑料管。
1-螺旋管;2-海绵垫;3-塑料弧形压板;4-塑料管; 5-铁丝扎紧(4)预留孔道质量要求1)预留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和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2)预留孔道的定位应牢固,浇筑混凝土时不应出现移位和变形;3)孔道应平顺,端部的预埋锚垫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4)成孔用管道应密封良好,接头应严密且不得漏浆;5)在曲线孔道的波峰部位应设置泌水管,灌浆孔与泌水管的孔径应能保证浆液畅通。
排气孔不得遗漏或堵塞;2)预应力筋制作与穿束(1)预应力筋制作钢绞线下料长度:采用夹片锚具,以穿心式千斤顶在构件上张拉时l 1—夹片式工作锚厚度;l 2—穿心式千斤顶长度;l 3—夹片式工具锚厚度。
(2)预应力筋穿束先穿束和后穿束。
一般采用人工穿束;梁的中部留设约3m长的穿束助力段3)预应力筋的张拉与锚固 75%安装张拉设备时,对直线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重合;对曲线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末端的切线重合。
(1)张拉方式:一端张拉(长度≤30m;Lf≥L/2 )的曲线预应力筋;两端张拉;分批张拉;分段张拉;分阶段张拉;补偿张拉(2)张拉顺序原则:对称张拉;还应考虑到尽量减少张拉设备的移动次数。
钢绞线束为双跨曲线筋,长度达40m,采用两端张拉方式。
有粘结预应力、无粘结预应力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
比较与分析
程浩德;房贞政
【期刊名称】《福建建筑》
【年(卷),期】2008(000)012
【摘要】本文通过对以往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其主要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比较;二是,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比较.
【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程浩德;房贞政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350002;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35000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52.1+1
【相关文献】
1.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陈元豹
2.无粘结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对比 [J], 李飞燕
3.有粘结预应力筋与无粘结预应力筋结合配筋梁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J], 肖常安;李莉
4.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竖向抗震性能研究 [J], 缪明金;苏小卒
5.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有粘结预应力及碳纤维布对砼梁抗弯设计配筋的比较分析[J], 杨东晖;王海飙;郝铁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究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技术摘要: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大空间、大跨度施工过程中被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可以解决大跨度混凝土工程中的抗裂和挠度的问题。
对工程质量和施工工艺的控制有效的解决了构件的界面尺寸和钢筋的用量的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结构的使用空间。
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混凝土施工中一般作为施工人员的技术参考。
关键词:施工技术;后张有粘结预应力;预应力:后张法后张法的施工顺序是:制作混凝土构件→混凝土构件中预留有相应的张拉孔道→当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规定值和具体的要求时→穿插预应力筋并进行张拉→当张拉强度达到标准时进行孔道灌浆。
由于该过程具有节省原料(不需要台座设备)、灵活性比较大等优点,所以此过程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施工阶段。
1后张法中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点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是在先浇混凝土构件时,在放置预应力筋的位置处预留孔道,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再张拉钢筋束,这种方法能使钢筋混凝土连结为整体,保证了构件的整体性,它的传力途径是依靠锚具阻止钢筋的弹性回弹,构件利用回弹力使截面混凝土获得预加应力。
①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多层大面积楼盖施工中,能够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刚度,简化了梁板的施工工艺,加快施工技术,降低了工程的造价,由于它的诸多优点,所以该工程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施工过程中。
②在现今高层和超高层施工过程中采用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节省材料从而降低造价。
因为此方法可以保证结构有足够的空间,并且还能降低层高,节约工程的成本,从而还降低整个建筑物的高度。
③该工艺能够提供了灵活的使用空间,减少了材料的用量,这也是有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技术的优点,而且此工艺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为发展大开间、大跨度的楼盖体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④在有粘结筋中其形状与外荷载弯矩图相适,应在曲线配置的条件下可以充分发挥其预应力筋的强度。
大型无粘结\后张法预应力水池施工技术【摘要】结合本溪市石桥子净水厂清水池工程实例,指出了该清水池是我国目前大型预应力水池之一。
介绍了无粘结、后张法施工工艺与技术,并就池壁与底板、池盖与池壁所采用的角接方法以及池壁与底板连接处所采用的双组分密封胶封堵方式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无粘结;后张法;特大型预应力水池;预应力板[中图分类号] tu757.1+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t2011-12(03)-16171 工程概况本溪市石桥子净水厂清水池座落在石桥子开发区红旗沟,清水池长44.6m、宽49.6m、高5.5m。
水池容积10000m3 ,池底、池盖预应力混凝土板面积分别为2326m2、346m2。
该工程采用无粘结、后张法施工。
建设单位:本溪市自来水公司;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院;监理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院咨询公司;施工单位:本钢一建公司。
2 施工工艺与技术2.1 预应力混凝土强度等级池壁、顶板强度等级c40,池底板强度等级为c35,抗渗均为s8。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mpa,混凝土中水泥用量458kg/m3,预应力混凝土水灰比<0.40。
砂子采用中砂,无潜在碱活性,细度模数2.6~2.8,含泥<1%。
碎石最大粒径25,无潜在碱活性,含泥量<1%。
水、砂、碎石、粉煤灰等均应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水180.0kg/m3。
钢筋:一级为hpb235;二级为hrb335。
清水池为结构自防水拆模后池壁表面光滑。
2.2 施工工艺及顺序垫层混凝土→铺塑料板→铺预应力钢铰线→浇筑混凝土→池壁铺预应力钢铰线→池壁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池盖及柱模板安装→池盖铺预应力钢铰线→浇筑混凝土。
3 水池池壁、顶板、池底的连接施工技术3.1 池壁与池底的连接方法采用角接,池壁与池底间用4层塑料板隔开,池壁与底板连接处采用四道聚硫密封胶止水(图1)。
图1池壁与池底的连接方法3.2 池壁与顶板的连接方法池壁与顶板之间为弹性支座,采用的材料为150×150×25厚hhg 2001橡胶垫块,数量为200块;20厚,40宽,hhg207发泡橡胶垫201m;20厚,100宽,40h氯丁橡胶板402m(图2)。
有粘结预应力和无粘结预应力的区别有粘结预应力和无粘结预应力是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常用的两种预应力技术。
它们在应用、原理、施工过程和性能等方面有一些显著的区别。
本文将详细介绍有粘结预应力和无粘结预应力的区别,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预应力技术。
一、有粘结预应力的定义和原理有粘结预应力(bonded prestressing)是指通过在混凝土构件的两端嵌入钢束,并用特殊的粘结材料将钢束与混凝土粘结在一起,使钢束的预应力可直接传递到混凝土构件中的一种预应力技术。
有粘结预应力的原理在于,预应力钢束通过锚具与混凝土构件连接,并通过预应力作用将混凝土构件中的裂缝闭合,改善混凝土构件的抗张能力。
预应力钢束的应力通过粘结材料传递到混凝土中,形成一种内部的预应力状态,使混凝土构件具有更大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二、无粘结预应力的定义和原理无粘结预应力(unbonded prestressing)是指通过将带有腐蚀保护层的钢束嵌入混凝土构件中,钢束和混凝土之间不使用粘结材料的一种预应力技术。
无粘结预应力的原理在于,通过腐蚀保护层的保护,钢束与混凝土之间形成一个独立的系统。
预应力钢束施加的预应力通过腐蚀保护层传递到混凝土构件中,对混凝土构件起到预应力的增强作用。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等优点。
三、施工过程的区别在施工过程中,有粘结预应力需要在混凝土施工之前,将钢束与混凝土进行粘结,然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需要对钢束和混凝土进行球团和锚固等工艺的处理。
而无粘结预应力只需将带有腐蚀保护层的钢束嵌入混凝土构件中,无需进行粘结处理。
四、应用范围的区别有粘结预应力常用于构件较大、跨度较大的混凝土结构,如梁、板、桥梁、大跨度屋盖等,能够满足对构件承载能力和变形控制要求较高的工程。
而无粘结预应力由于其施工便利性,常用于构件较小、形状复杂、曲线较多的混凝土结构,如柱、墙、楼梯等。
五、性能的区别有粘结预应力技术能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裂缝宽度和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