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央企华润集团
- 格式:docx
- 大小:925.00 KB
- 文档页数:9
红色华润特别时刻:国资委官员出面“维稳”2014年4月1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称,华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截图)。
宋林,男,汉族,生于1963年(癸卯年),山东乳山人。
同济大学工程力学学士。
1985年进入华润集团,历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企发部总经理及华润投资开发公司董事长等。
2004年起,担任华润集团总经理,2011年辞去华润电力主席。
2012年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
曾获荣誉有:2012年中国改革年度人物;《财富》2012商界领袖榜,宋林排名第二十位;2013年7月1日,受香港特区政府委任,集团宋林董事长获任太平绅士(行政上称为“非官守绅士”)。
一个在战乱年代,因政治任务而建立的小商号,经过76年的发展,华润集团现今已成为一个拥有2300多家实体企业,42万员工,涉及消费品、地产、电力、燃气、医药、金融等众多领域,资产过万亿的商业帝国。
随着原董事长宋林被调查,各界对这个庞大商业帝国的稳定的关注,从华润高层之后发出的“企稳”信号、以及傅育宁的火速空降中,就可窥见。
在其76年历史上,由于华润集团特殊的历史地位与所承担的任务,对集团的掌控,对其高层人员的任命,一直都是重中之重。
宋林也是华润76年历史上,第一个因为涉嫌违纪违法被“拿下”的掌舵人。
回顾其历史,一些特殊关头的人事变动,对华润的走向,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有些甚至是决定性的。
此次,随着傅育宁的空降,人们对华润集团未来的发展道路,又一次充满了猜测。
虽然从上任到现在,傅育宁一直显得十分低调,但华润集团持续了二十多年的多元化扩张道路,是否还会继续,依旧成为世人关注的重点。
万亿帝国“维稳”总资产超过万亿港元的华润,拥有实体企业2300多家,员工42万,业务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宋林被调查后,华润的稳定与否十分重要。
“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林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第一个是中信集团。
它从一开始就得到大力的支持。
是由荣毅仁创办。
中信集团的主营业务是金融。
事实上,中信集团也已开始多元化发展,涉及保险、基金等。
在中国,像中信集团这样大的公司屈指可数。
第二个是华润集团。
也许大家对华润集团了解不多。
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怡宝矿泉水就是华润集团的产品。
但这只是华润集团目前涉足消费品、房地产等多个领域的冰山一角。
目前华润集团在世界排名第80位。
此外,根据《财富》全球排行榜,可以了解到,华润集团总资产已达1万亿元,收入已超过4000亿元!而华润集团曾是抗日战争中设立的地下运输站。
当时是在1938年成立的,所以说现在很多人对华润的印象是“红色央企”。
在1948年的时候,才正式改名为“华润公司”。
四年后,华润集团被分配到中央贸易部管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商务部。
直到1983年的时候,才被改组为中国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第三个是保利集团。
保利集团成立较晚。
它成立于1993年,被认为是四大财团中最年轻的。
目前,保利集团旗下共有5家上市公司,员工总数超过10万人!你可以想象它有多大。
腾讯和阿里巴巴绝对是没法比的。
当然,它们的本质不同。
保利集团是国资委下属的大型中央企业。
第四个是招商局。
招商局集团的成立可以追溯到李鸿章时代。
招商局集团也是李鸿章在1872年创立的。
因此,招商局的主要业务是航运。
当时需要通航和运输,李鸿章建立了这个集团,招商局也经历了时代的变迁。
现在的招商局和以前不一样了。
2019年,招商局集团各项经济指标再创新高:实现营业收入7144亿元,利润总额1631亿元、净利润1266亿元,截至2019年底,集团总资产9.1万亿元。
基于以上分析,在华润、保利、中信、招商四大央企中,哪一家实力更强?总资产方面,招商局集团以9万亿元位居第一,远远超过其他三家央企。
从收入规模来看,招商局集团以7144亿元的总收入排名第一,华润集团位居第二。
中信集团排名第三,保利集团排名第四。
因此,招商局的综合实力相对较强。
ESG Aspects·ESG视角31今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
回归祖国的香港,在这25年间迎来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事实上,长期以来,中国内地的不少企业与香港同胞同心协力,共建香港。
这些企业见证了香港的变迁,也因此打上了浓厚的“香江印记”。
华润集团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
华润的前身是几位中共地下党员在香港成立的“联和行”。
成立之初,联和行以贸易为掩护,积极为党领导的抗战力量筹措经费,并担负起采购、保管、运输战略物资护送重要人士等任务。
1948年,联和行改组更名为华润公司,蕴含“中华大地,雨露滋润”之意。
由此可见,华润从诞生之始,就有着浓厚的红色基因。
1952年,华润公司被指定为中国各进出口公司在香港的总代理,划归中央贸易部管理。
华润成为沟通内地和香港甚至国际社会的桥梁。
改革开放之后,华润迎来了更大的发展。
1983年9月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此后经数十年的发展,华润围绕地产、超市、啤酒、纺织、电力、微电子、水泥、燃气、化工、医药等领域,组织了一系列的并购重组,由此形成了今日华润集团的产业基础。
“国家有难我们就要冲上去”华润集团扎根香港84年,多年来开展了许多紧贴实际的惠民活动,造福香港社会。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面对香港市民,还是内地居民,华润集团都□ 刘慧By: LIU Hui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32ESG 视角·ESG Aspects华润希望小学的孩子们。
将社会责任感摆在发展的首位。
今年3月,香港遭受新冠病毒疫情的突袭,华润集团第一时间做出响应,积极发挥集团资源优势,与香港市民齐心抗疫:旗下华润万家超市及华润堂增强跨境运力、加强货源组织投放,力保民生用品供应、稳定物价;旗下华润五丰从内地选派38人专班赴上水屠房,恢复生鲜猪肉供应;旗下华润水泥全力保障建设香港方舱建筑用料。
此外,华润集团还通过向基层社区捐出检测试盒、防护服、药品等方式,全力支持特区政府防疫抗疫。
世界500强企业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叫“联和行”,是一家靠两根金条起家的香港小商号。
这家当时不知名的小商号却有着根正苗红的红色基因。
红色华润:从“联和行”到世界500强文荣华两根金条起家华润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31年。
1931年4月25日,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叛变,中央特科人员全部暴露,处于极端危险之中。
5月,中央特科改组,由陈云接替周恩来成为新特科的负责人。
1931年的一个夏日,陈云在上海交给秦邦礼两根金条,指示他以此作资本,以开店为掩护,为党建立秘密交通站。
接到指示后,秦邦礼化名杨廉安先后在上海开了米店、家具木器店、糖坊、南货店、文具烟纸店,之后还到汕头开办中法药房汕头分房,建立前往江西苏区的交通线,递送机要文件、钞票,护送人员从上海到苏区。
直到日军侵入上海,秦邦礼才卖掉店铺转回延安。
抗日联合统一战线成立后,陈云再次指示秦邦礼到香港开办公司,协助八路军驻港办事处工作。
1938年夏,秦邦礼带着当初结业时留下的资金,出现在香港的街头。
秦邦礼初到香港继续沿用了杨廉安这个化名。
在无锡方言里,“联合”与“廉安”发音相近,公司的名字与个人名字相关联,更像一家私人公司,利于隐蔽。
“联合行”经过中央有关部门和武汉八路军办事处“长江局”的批准后开始使用。
抗战年代,联和行与廖承志、潘汉年领导的八路军香港办事处及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联手在香港和海外开展了大规模的抗日募捐活动。
联和行将募捐到的钱物,经秘密通道辗转运抵武汉、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再分批转运到抗日根据地,为前线浴血奋战的八路军、新四军输送了大批西药、通讯器材和运输车辆。
那时,联合行的主要任务是办理出口和进口手续、出售桐油,联系进口货物,并负责兑换国币和外汇,结算账目。
日军投降后,秦邦礼向周恩来等汇报,尚有1000万的货物,在那战争年代,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资产了。
抗战胜利后,受周恩来的指示,联和行改组并更名为华润公司。
同时,党中央决定将我党在香港的另几家重要贸易机构广大华行和五丰行与华润公司合并,并在此后又陆续将党在香港的贸易机构统归华润公司,形成了今日华润集团的雏形。
华润起底:两根金条起家与黑帮谈判互扔瓶子(图)宋林资料图片前董事长宋林落马,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傅育宁接管。
多日来,华润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翻阅华润近80年历史,这家拥有红色背景的庞大央企似乎从来没有如此“高调”地曝光在公众视野。
身在香港的76年老央企“华”代表中国,“润”取自毛泽东的字“润之”与大多数央企不同,华润集团的总部不在北京,甚至不在内地,而是在香港。
在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的华润大厦,背靠着大鹏展翅形状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并不起眼。
这家在港业务不足5%的央企,坚持将总部留在香港,这一点,人们并不奇怪。
它的前身“联和行”于1938年在香港成立,旨在接受和保管各界抗日捐款和物资,为抗日根据地采购军需物资及药品。
这奠定了华润未来76年显赫的红色身份。
华润改为现在的名字是在1948年。
“华”代表中国,“润”取自毛泽东的字“润之”。
钱之光任首任董事长。
当时,与联和行一并在香港创立,同样具备红色使命的还有广大华行、五丰行等。
联和行吸收了所有其他由共产党在港创办的商号,改组为“华润公司”,成为今日华润集团的雏形。
新中国成立后,华润迎来自己第一次重要转型,在1952年被指定为中国各进出口公司在香港的总代理,划归中央贸易部管理。
时值西方国家不承认新政权,中国的贸易伙伴局限于苏联和几个国家,正是通过香港这扇大门,中国才打开了通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通道。
一个无所不包的企业华润万家、雪花啤酒、999感冒灵皆属华润改革开放之后,华润迎来重要转型,开始尝试实业投资,涉足零售、房地产、电力、基础设施等领域,代理贸易也转向自营贸易。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华润开始接触资本市场。
1992年,华润集团注资上市公司永达利,更名华润创业,成为华润系第一家上市公司,开创了中资企业进军资本市场的先河。
2000年,华润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
在资本市场上的长袖善舞,让华润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也让华润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企业,光是战略板块就包括消费品、电力、地产、水泥、燃气、医药以及金融。
中国大陆的红色央企——华润集团维多利亚港渡轮的汽笛声时而游荡在鳞次栉比的大楼间,其中最为醒目的一幢便是华润大厦。
鲜为人知的是,在这座资本主义世界的东方自由港,曾种下过奠基红色中华的种子。
要点Talk 11931年夏,时任中央特科负责人的陈云,在上海交给一个叫秦邦礼的年轻人两根金条,指示他以此做资本,为党建立秘密交通站,这成为新中国最大外贸企业华润公司的初始资金。
Talk 21947年底,杨琳等华润前辈决定给“联和行”改个名字,朱德提议取名“华润”,蕴含“中华大地,雨露滋润”之意。
最后,联和行改名为“华润公司”。
Talk 3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说,华润在新中国的成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果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百万支前民工用小车推出来的,那么小车里装的许多军需物资则是华润提供的。
两根金条起家:陈云一手策划华润创始人杨廉安先生。
联和行的成立,是陈云一手策划的。
1931年夏,时任中央特科负责人的陈云,在上海交给一个叫秦邦礼的年轻人两根金条,指示他以此做资本,以开店为掩护,为党建立秘密交通站筹集和保护党的经费,并暗中为中共提供无线电、药品这些在当时被国民党严密封锁的战略物资。
秦邦礼,是当时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负责人博古(原名秦邦宪)的弟弟,亦是后来华润公司的创始人。
此时的陈云大概也不会想到,就是这2根金条,不仅为党带来了当时急需的大批物资,还成为新中国最大外贸企业华润公司的初始资金。
1938年夏,在香港当时最繁华的商业街皇后大道上,杨廉安创办“联和行”,以便协助办事处工作。
联和行当时的任务是支援中共领导的抗日战争。
除了给延安采购药品和必要物资以外,还有“兑汇”和调拨中共的经费等工作,同时还要配合宋庆龄的“保卫中国同盟”保管、运送海外华侨的捐款、捐物,在爱国华侨中做统战工作。
抗日战争结束后,香港德辅道中交易行大楼二层多了一块“联和进出口公司”的招牌,当时公司处于半地下状态,门脸很小。
1946年秋,国共“和谈”破裂,周恩来赋予联和行新的使命,1、打通海上运输,发展国外贸易,交流国内外物资;2、完成财政任务;3、培养对外贸易干部。
54第25期庄礼祥属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被列为国有重点骨干企业。
华润80多年的历程,是在烽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中诞生,在如火如荼的新中国建设大业中成长,在风雷激荡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发展壮大。
华润一路走来,与祖国风雨同路,与时代命运与共。
作为一家大型央企,华润凝聚了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商业文化中的优良因子,始终担负着举足轻重的责任,与家国和时代共存。
央企华润,红色基因的历史传承华润集团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蓝屹为深商解读央企华润的红色基因。
他从企业的LOGO 介绍了华润的经营理念:琥珀黄的正方形象征大地,四个抽象的“人”字分别代表华润“一切以人为本、人口驱动增长、尊重人文精神、改善人们生活。
”“华润”走进红色华润,学习百年党史华润80多年的历程,是在烽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中诞生,在如火如荼的新中国建设大业中成长,在风雷激荡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发展壮大。
华润一路走来,与祖国风雨同路,与时代命运与共。
ollow the Party all one’s life4月29日,“深商永远跟党走”系列之四--“走进红色华润 学习百年党史”活动在中国华润大厦(南山春笋)举行,深圳市委原副书记庄礼祥率领粤美特集团、联通深圳分公司、鑫荣懋集团、星河控股等近30位深商代表,来到有着83年历史、中国最早成立的央企之一的中国华润集团,与华润集团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蓝屹,华润信托党委书记、总经理刘小腊等高层座谈交流,探寻和解读央企华润红色基因。
华润是前身成立于1938年的香港“联和行”,1983年改组成立华润(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归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55使命担当。
第三是探索商业文明、不断转型变革的创业史。
从小商号到贸易总代理,新中国百废待兴,华润利用在香港的特殊地位,成为新中国对外贸易的窗口。
华润历史上曾经代理了很多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通过“在外售券,国内取货”,成为国家“代购人”。
华润集团的故事摘要:一、华润集团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二、华润集团的业务领域与业绩三、华润集团的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四、华润集团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作用与贡献五、华润集团的未来发展规划与挑战正文:一、华润集团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华润集团,成立于1938年,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的国有企业。
在抗日战争时期,华润集团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后留在香港的秘密机构,主要负责物资采购和情报收集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华润集团逐渐转型为一家综合性企业,从事贸易、地产、能源等多个领域的业务。
二、华润集团的业务领域与业绩华润集团业务涵盖大消费、大健康、能源、地产、金融等多个领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华润集团已成为中国最具实力的企业之一,拥有多家上市公司,如华润啤酒、华润电力、华润三九等。
在各个行业领域,华润集团均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和市场地位。
三、华润集团的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华润集团秉持“以人为本、诚信经营、创新发展”的企业理念,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华润集团通过实施员工关爱、环保节能、公益慈善等措施,不断提升企业形象,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四、华润集团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作用与贡献华润集团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优势,积极参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在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方面,华润集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同时,华润集团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华润集团的未来发展规划与挑战面对全球化、数字化等新兴趋势,华润集团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提出了一系列战略发展规划。
集团将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然而,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华润集团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环境保护要求提高等挑战。
总之,华润集团作为中国国有企业的一员,始终坚定支持国家战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传承光荣传统建设一流企业2014 集团董办纲要一、华润历史二、今日华润三、主营业务四、企业文化五、社会责任⏹ “三来一补”的首倡者⏹ 敌后抗日根据地重要的物资来源⏹ “三大战役”、渡江作战、抗美援朝胜利,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保障⏹ 新中国最大的外汇渠道⏹ 新中国远洋航运的摇篮⏹ 广交会的发起者⏹ “三趟快车”的运作者……⏹ 中国行业整合的先行者⏹ 世界500强⏹ 新中国外贸规则的创建者第一部分:华润历史党的隐蔽战线上的重要机构 华润企业性质与管理体制变化⏹ - 1938年: 联和行(Liow & Co.)在香港成立- 1948年: 联和行改组、扩大,更名为「华润公司」综合性外贸公司⏹ -1952年: 划归中央贸易部(现商务部)管理,是中国内地在港澳和东南亚地区贸易总代理- 1983年: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转向自营贸易和实业化发展以实业化为核心的多元化企业集团⏹ - 2003年: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管- 1999年:划归中央管理华润各历史发展阶段 红色华润时期总代理贸易时期 总代理向自营贸易转型期(1938~1952年)(1983年~1991年)自营贸易向实业化转型期(1992年~2000)实业化发展时期 (2001年开始至今)实业化、多元化控股集团公司(央企) (1953年~1982年)综合性外贸公司(中资) 党在隐蔽战线上的地下机构消费品水泥地产燃气电力医药金融其他⏹ 抗日战争时期的联和行,任务是● 参与党在香港领导的抗日募捐活动,妥为保管抗日捐赠;● 以贸易为掩护,积极为抗日根据地筹募经费,购置医疗器械等重要物资,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在隐蔽战线开展秘密工作,如机密文件保管传递、机要交通、重要人士接待护送等。
华润的前身是联和行,成立于1938年,1948年更名为“华润公司”。
1952年以前,华润是党的企业,归中共中央办公厅领导。
革命战争时期,华润作为党在隐蔽战线上的重要机构,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以贸易为掩护,为党的军事、统战、经济贸易,开展了大量工作,为民族独立、新中国解放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香港从八路军香港办事处到华润集团正能院国企钩沉ENTERPRISE HISTORY国企管理98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国共两党虽然达成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共识,但八路军、新四军由于缺乏武器装备、军需物资和后勤供给,极大地制约了部队的抗战部署。
为此,中国共产党决定设立“八路军香港办事处”以及“联和行”商号,作为支援八路军、新四军抗日的经济后盾。
锁不住萌芽“国民党的经济封锁难不倒八路军、新四军抗日的决心,共产党人也能做好生意、也能成为当代陶朱公。
”当共产党、八路军阵营内发出如此铿锵有力的声音时,更加坚定了党中央开辟新的经济战线,支援抗战的决心。
1937年,周恩来与国民政府和英国驻华大使阿奇博尔德·克拉克·卡尔协商,希望能在香港设立“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得到卡尔的支持。
1938年1月,廖承志等去香港筹建“八路军香港办事处”。
当时,党中央早期领导人博古(秦邦宪)的弟弟秦邦礼成为八路军香港办事处最早的成员之一。
八路军香港办事处的使命主要是:在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中募集资金和物资,支援八路军、新四军抗日。
为了妥善保管募集到的资金和物资,并顺利送到八路军、新四军抗日前线,八路军香港办事处决定,成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合法经营公司,由这家公司开办银行账户,办理仓储和运输业务,这项任务就交给了秦邦礼。
经过一番调查和准备工作,秦邦礼在1938年夏秋之交开办了“联和行”商号,公司设在香港,注册资金为两万美元。
秦邦礼初到香港时对外称作杨廉安,在无锡方言里“联和”与“廉安”谐音,公司的名字与他个人的名字相关联,看上去这家公司更像一家私人公司,隐蔽性更好。
这个名字是经过党中央有关部门和武汉八路军办事处“长江局”批准的。
同时,秦邦礼还有一个电报用名,叫杨琳。
挡不住红心抗战初期,同情、支持共产党八路军的何香凝、宋庆龄等进步人士都住在香港,廖承志利用她们的特殊身份开展募捐活动。
1938年6月14日,在八路军香港办事处的安排下,“保卫中国同盟”抗日组织在宋庆龄家里成立。
你所不知道的央企——华润说到华润,很多人可能知道的不多,但说到华润下面的品牌,大家一定知道并用过:雪花啤酒、三九感冒灵、怡宝、毓婷、万象城等等。
华润的产业分布很广,大到房地产、天然气、电力、煤炭、银行,小到啤酒、饮用水、超市,华润都有涉足,是内陆和香港最为优秀的多元化企业之一。
下面小编给小伙伴们带来了你所不知道的央企华润另一面,一起来看看吧!基本情况华润前身是1938年在香港成立的联合行,原隶属于中共中央办公厅,1952年隶属关系转为中央贸易部(现商务部),2003年国资委成立后,划归国资委统一管理,是53家国有重点骨干央企之一。
截至2013年末,华润集团总资产10,797亿港元,净资产3,072亿港元,实现营业额5,078亿港元,利润总额454亿港元。
华润集团核心业务包括消费品(含零售、啤酒、食品、饮料)、电力、地产、水泥、燃气、医药、金融等,下属华润创业、华润燃气、华润电力、华润置地和华润水泥五家香港上市公司和华润三九、东阿阿胶、华润双鹤、华润万东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
此外,华润还持有万科15%的股权和国信证券30%的股权,均为第一大股东。
主要业务华润集团业务非常多元化,但与很多央企不同,华润各个业务单元都非常专业化,专注于自己的领域,绝不涉足其他行业,因此华润每一个行业就是一个独立的业务单元,目前已经形成七大业务单元,下面小编一一为大家介绍。
1华润创业华润消费品相关的业务都在华润创业,如华润万家、苏果超市、华润堂、五丰行、太平洋咖啡、雪花啤酒、怡宝水等,是华润收入贡献最高的业务单元。
华润的超市业务和啤酒业务连续很多年在国内都是老大,相信大家也还记得前一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华润万家并购Tesco(乐购中国),更是坐稳了老大的宝座。
2华润电力华润是1985年才涉足电力领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截至2013年底,华润电力已经控股或参股79座已投入商业运营的发电厂,权益装机容量26,921兆瓦,服务区域包括江苏、浙江、广东、云南、山西、山东、安徽等全国多数省份,仅次于五大电厂和神华集团。
华润集团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在《财富》全球500强排名中位列2011年第346位。
2011年华润集团营业额3,365亿港元,利润总额358亿港元,总资产7,644亿港元。
有着“共和国长子”之称的华润集团,与党的渊源可以追述到抗日战争的“红色华润史”。
华润集团与党的渊源可以追述到1938年。
1938年初,抗日战争之际,为了妥善保管募集到的资金并顺利送达抗日前线,杨廉安(秦邦礼,博古的弟弟)依照周恩来、陈云的指示,在香港成立了一家办理仓储和运输业务的公司——联和行。
1948年,联和行更名为华润公司。
取自“中华”的“华”,毛润之的“润”,蕴含“中华大地,雨露滋润”之意。
身为共和国长子的华润,他的诞生与发展始终都与祖国命运紧密相依,在共和国多次重大事件背后,无不跃动着华润的身影。
新中国成立之初,华润以航运贸易为掩护,成功护送350多名在港爱国民主人士北上,确保了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的顺利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重大贡献;1956年,华润参与发起广交会;1962年,华润开始承担内地鲜活冷冻食品供港的“三趟快车”终端销售工作,“三趟快车”被称为港澳供应生命线,对保障香港的顺利回归和保证农副产品供应的优质稳定起到了巨大作用;1972年,华润将内地国产石油打入香港市场,使香港平稳渡过第三次石油危机。
1983年,华润大厦落成,华润公司改组为华润集团,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华润集团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联和行”。
1983年,改组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
华润植根香港超过半个世纪,一直秉承开放进取、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理念。
经过多年的努力,华润的基业不断壮大,商誉卓越,已发展成为中国内地和香港最具实力的多元化控股企业之一,总资产达1,400亿港元,营业额达800亿港元。
华润集团从事的行业都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主营业务包括日用消费品制造与分销、地产及相关行业、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三块领域。
目录华润公司简介1938年“联和行在香港成立。
1948年,“联和行”改名为“华润公司”,第一任董事长为钱之光先生。
从1952年起,华润一直是中国进出口贸易在港澳及东南亚的总代理。
1957年,华润参与发起了广交会。
从1962年开始,华润承担起内地鲜活冷冻商品供港“三趟快车”的运作,保证了香港的食品供应。
70年代初,华润将内地国产石油打入香港市场,缓解了香港的石油危机。
1983年,随着香港华润大厦的落成,“华润公司”改组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
世界500强企业。
2001年,华润集团提出了“再造华润”的宏伟战略目标。
短短几年时间,华润集团总资产达2,400亿港元,营业额超过1,100亿港元,员工总数达30万人,成为中国内地和香港最具实力的多元化企业之一。
华润的业务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主营业务包括:零售、电力、啤酒、地产、食品、医药、纺织、化工、水泥、微电子、燃气、压缩机、金融等。
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下,各专业化的利润中心积极开拓,锐意进取,一批企业已经发展成为行业领先者。
华润在积极拓展业务的同时,倡导“培训”和“行动学习”,鼓励创新精神,提倡无边界沟通,追求卓越管理。
秉承“诚信”的经营理念,在“集团多元化,利润中心专业化”的战略定位下,华润的大部分资产都已纳入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接受市场和投资者的监督。
华润重视企业创造价值,努力践行企业公民责任,近年来每年纳税总额超过百亿元,累计对教育、赈灾、扶贫等慈善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总值过亿元,通过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秉承庄严的使命,华润以人为本,开放进取,努力实践与大众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企业承诺。
现董事长为宋林业绩导向——华润追求业绩第一,要求业绩不仅包括经营指标,还包括团队建设成绩和培养人的能力,要能够创造新的生意模式或管理办法,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依靠卓越的财务成就、优秀的专业团队、领先的管理模式、敬业的员工队伍,推动业绩不断增长,确保正确的发展方向。
人文精神——华润的行业选择、产品和服务,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无不建立在“一切以人为本、人口驱动增长、尊重人文精神、改善人们生活”的理念之中。
华润努力打造和谐企业,对内营造良好的环境。
团队建设——包容不同理念、发挥团队精神、倡导行动学习,推动组织发展。
创新求变——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由此推动华润持续进步,基业常青。
诚信:坚守诚信原则重视个人操守加强互信关系巩固卓越商誉团队:尊重不同文化包容各种观念倡导平等沟通发挥团队精神务实:贯彻务实态度激励奋发精神壮大企业根基奠定领导地位积极:积极迎接挑战勇于面对改变主动学习新知实现自我价值专业:整合丰富资源荟萃各方精英积累中外经验提升专业水平创新:营造开放环境鼓励创新思想构思非凡意念推动企业发展华润标志的设计意念源自盛唐书法宗师颜真卿所写的“华”字。
颜体素以自然雄健、气势磅礴而著称,书法风格十分切合华润的企业形象。
颜真卿的“华”字中间是由四个“人”字组成,由此启发而创作的华润标志,表明华润与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一脉相承。
华润标志中的琥珀黄色正方形象征大地;四个抽象化了的“人”字分别代表华润“一切以人为本、人口驱动增长、尊重人文精神、改善人们生活”的经营理念;四个“人”字又像一组向上的箭头,寓示着华润的事业蒸蒸日上;白色的“人”字从琥珀黄的底色中鲜亮地跳出来,代表华润人勇于面对挑战,积极创新思维。
华润集团下设7大战略业务单元、17家一级利润中心,有实体企业1,200多家,在职员工33.8万人。
华润在香港和内地各拥有6家上市公司。
其中,华润创业、华润电力、华润置地位列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成为华润旗下“蓝筹三杰”。
华润集团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在《财富》全球500强排名中位列2010年第346位。
2010年华润集团营业额2,184亿港元,利润总额298亿港元,总资产5,859亿港元。
集团核心业务包括消费品(含零售、啤酒、食品、饮料)、电力、地产、医药、水泥、燃气、压缩机、金融等。
华润的多元化业务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竞争优势,其中零售、啤酒、电力、地产、燃气、医药已建立行业领先地位。
华润自2001年开始实施“再造华润”发展战略,通过两个战略期的发展,已建立起雄厚的产业基础,产业地位和发展能力大幅提升。
目前,华润集团正在实施“十二五”发展战略,将在充分发挥多元化企业优势的基础上,打造一批营业额过千亿、经营利润过百亿的战略业务单元,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集团整体销售额7000亿,经营利润1000亿,总资产1万亿的目标,打入世界500强的前250位,把华润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未来,华润集团将在新的起点上,以更优异的业绩,不断超越,回报股东,回馈大众。
下属企业上市公司华润创业有限公司华润零售(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华润五丰有限公司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华润物流(控股)有限公司华润怡宝食品饮料(深圳)有限公司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华润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公司华润煤业有限公司华润万家有限公司华润电力(海丰)有限公司华润电力(常熟)有限公司湖南华润电力鲤鱼江有限公司华润电力湖北有限公司华润电力登封有限公司徐州华润电力有限公司华润置地有限公司北京华润大厦有限公司华润(深圳)有限公司华润(上海)有限公司华润置地(北京)有限公司华润置地(上海)有限公司华润置地(成都)有限公司泰国长春置地有限公司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华润燃气(集团)有限公司非上市公司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华润医药北京产业园华润医药创新孵化事业部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华润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珠海华润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华润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华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华润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华润世纪家纺有限公司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华润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华润化工控股有限公司华润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沈阳华润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华润物业有限公司经营业绩截至2007年12月31日之财政年度,华润集团业绩再创新高,总资产达到2,444亿港元,营业额达1,150亿港元,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与华润集团近年来积极调整企业战略,不断推进专业化和加强竞争力的努力分不开的。
在2007年更坚实的基础上,华润集团在未来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阶段,致力将企业做实、做强、做大和做持久,迈向理想,创新未来。
华润集团企业形象华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8年成立于香港的联合行。
历经近70年的风风雨雨,华润由一家贸易公司成长为中国内地和香港最具实力的多元化企业之一。
华润的成长历程中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但华润始终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致力于推动行业进步和与社会共同发展。
无论是昨天还是今日,始终秉承“诚信至上”和“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坚持用高道德标准要求旗下所有企业和全体员工,实践“开放进取、以人为本、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企业承诺。
9月29日下午华润集团捐建玉树发电机组预期发电,华润践行她的承诺,履行着她的社会职责。
“中华大地、雨露滋润”,华润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作为内地进出口贸易的总代理,还是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成功实现实业化转型,种种努力无不将做好中国企业的信念身体力行并广为传递。
华润坚持诚信至上,追求业绩第一,追求企业持续发展,追求以人为本。
在企业内部,企业重视创造和谐、融洽、平等的氛围和人际关系,重视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及与人为善,尽力给予员工更好的对待。
在企业外部,企业热心公益、关爱社会,通过开发和提供更加优质、清洁、环保和人性化的产品与服务,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华润的企业公民目标——受投资者信任、受员工热爱、受社区欢迎、受大众称道。
发展历程1939年初,杨廉安按照周恩来的指示,到香港创办联和行(Liow&Co.)。
1948年12月18日,联和行改名华润公司,正式向港英当局注册成立。
据杨尚昆回忆录,“华”取自中华,“润”取自毛润之。
1949年3月,周恩来、任弼时指示在香港的刘晓、钱之光将广大华行与华润公司合并,这是华润在建国前后进行的第一次机构重组。
1950年,华润公司向怡和洋行出售大批量大豆,这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一宗出口业务。
并从埃及、巴基斯坦进口棉花,从泰国进口大米,从新马等地进口橡胶。
这一年华润公司的进出口贸易额已达到5000万美元(按当时价格计算)。
1952年,华润公司划归中央贸易部管辖,正式成为中国各进出口公司在香港的总代理。
1957年4月25日,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行。
华润公司是广交会创建成员之一。
1979年,华润公司在香港的制造业投资开始起步。
这一年投资了大同工业设备有限公司、精艺皮草厂、华科电子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