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发展历程 ppt共16页
- 格式:ppt
- 大小:3.29 MB
- 文档页数:16
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9)2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的分期第一个阶段:1949年10月1日~1956年,过渡时期第二个阶段:1956年~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第三个阶段:1966年5月~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第四个阶段:1978年12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第一个阶段: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这七年,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一,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1、追剿残余敌人2、基本完成祖国大陆统一任务3、召开各级各届代表会议或人民代表会议4、土地制度的改革5、镇压反革命运动1949年10月1日~1952年:4第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1、没收官僚资本2、稳定物价的斗争3、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的工作第三,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1、“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2、抗美援朝。
5第四,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1、“三反”运动。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2、“五反”反动。
(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61953年~1956年底:中共中央于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一五计划1953-1957)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鞍山、包头、武汉三大钢铁基地;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北京电子管;沈阳飞机;武汉长江大桥;青藏、康藏、川藏公路。
81. 通过合作化道路实现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49.10—1952.冬——互助组1953.01—1955.上——初级社1955.夏—1956.底——高级社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