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治疗的流程
- 格式:ppt
- 大小:664.50 KB
- 文档页数:10
作业治疗过程;1评估2设定预期目标3制订治疗方案4治疗的实施5再评估6决定康复后去向。
作业层次角色(在已有期望、责任和权力的社会中的角色及位置)活动(有目标及指定工作,对参与者是有意义并且与多项任务有关)任务(具有共同目的和行动的结合,对参与者是有意义)行动(可认识的及看得见的行为)能力/技巧(支持作业表现的一般特征或个人特征)作业治疗评估与记录目的;确定功能障碍,明确作业治疗“诊断”、确定代偿功能,推断治疗潜力、制定治疗目标、确定治疗方案、判断治疗效果、比较治疗方案、留下医疗文书依据。
评估步骤;1确定活动障碍的性质、部位和损害的程度2判明机体功能障碍的状态3根据评估结果得出作业治疗‘诊断’,判断治疗潜力4有的放失地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选择正确的治疗手段5治疗中,定期评估患者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求最佳疗效6疗程结束时,应对患者进行活动和功能改善程度评估,从而确定疗效7治疗结束时,评估患者情况,为患者今后的社区康复、回归家庭和社会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和方案。
作业评估注意事项;1评估重点应突出2所选方法应熟悉3评估结果应客观4重视疾病专用评估5评估结果综合分析6注重患者配合和环境影响。
治疗性作业活动特点;1每一种活动都必须有其目的,能达到一定的目标2选择的活动对患者来说很重要,其重要程度可随患者治疗的不同阶段而改变,但是他的作用不可忽视,即使只有在治疗的后期才能体现出其价值也不例外3每种作业活动都符合患者的需求并能被患者所接受,使患者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具体的活动4作业活动不仅能维持和提高功能,而且还能防止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加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多数作业活动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关,有助于患者恢复维持基本生活和提高必要的工作技能6具有趣味性,患者主动参与有趣的作业活动,将有助于患者本人和作业治疗师共同达到他们的目标7活动量可调节,活动量可根据患者的功能情况和治疗需要而进行必要的调整8作业活动是由作业治疗师根据他的专业知识和判断力并结合患者的需要选择的,因此这种活动更能为患者所接受并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合应用作业疗法,物理治疗法,语言治疗法规定与流程(总3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综合应用作业疗法、物理治疗、语言疗法的规定为加强科室工作人员综合应用作业疗法、物理疗法、语言疗法等综合康复的能力,现做出具体规定如下:1、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应熟练掌握本专业相关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相关的医学法规和政策。
2、各种功能损伤患者,其功能障碍部位、程度都不同,所以在康复医学科的具体工作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治疗,综合应用作业疗法、物理治疗、语言疗法,制定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
3、对需康复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及功能评定,并对存在的功能障碍进行分析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安排。
4、后期要对康复患者进行作业训练,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将来融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5、感觉障碍的患者,要进行全面的感觉功能评定,针对性进行浅感觉、深感觉、本体感觉、平衡觉训练。
6、对言语功能障碍患者,首先确认失语类型,针对性进行言语功能的康复。
如采取图、卡、物、声、光、电、生物反馈等各种综合康复训练措施,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功能康复。
7、对骨科脊髓功能障碍、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等患者,结合手术情况及骨折部位稳定性,对患者采取药物、急性期床上训练、合并症预防、二次损伤预防、床上坐位训练、站立位训练、起立床训练、站立架训练、减重训练、辅助支具训练、轮椅训练等综合训练,以达到使患者提高生存质量、适应社会生活的目的。
8、对老年病患者,针对性进行预防跌倒训练、平衡功能训练、行走能力训练等,提高他们的社会生活能力。
9、无论任何需康复功能训练的患者,都要根据其具体情况,综合采用作业疗法、物理治疗、语言疗法等各种康复训练手段,以求达到最佳的康复治疗效果。
综合应用作业疗法、物理治疗、语言疗法的流程。
作业疗法操作流程1、适应症神经科疾病:中风、脑外伤、脊髓损伤、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周围神经疾患等。
内科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
儿科疾病:脑瘫、小儿麻痹后遗症、发育迟缓。
外科疾病:骨折、截肢、手外伤、股骨头置换术后,腰腿痛、手术后癜痕、烧伤后癜痕、关节僵硬与挛缩、功能障碍。
2、方法及内容选择适当治疗方法是作业疗法最重要的步骤,这关系到是能否达到预期治疗目的。
在考虑采用什么方法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康复医学及作业疗法理论选择适当的作业活动。
作业疗法训练有以下诸种:①日常生活训练;②职业技巧训练;③家务活动训练;④工艺疗法;⑤文娱活动;⑥游戏疗法,特别适于脑瘫患儿;⑦书画疗法:对郁虑患者,使其练习书写、绘画、在静中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⑧认知训练:对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者,通过对物品的认识、解题,使之逐步恢复记忆、理解能力;⑨园艺劳动,如栽花、修剪小树、植树、修整花坛等;⑩职业训练,结合患者的特长与职业给予辅助性训练。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在使患者获得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如穿着衣服、使用餐具进食、个人卫生、洗浴、整容入厕等。
还可训练患者的生活方式、方法、应用辅助器具的帮助,使用合适的家用设备等。
2.创造性技能训练在完成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后,逐步进入有一定难度的创造性技能训练,包括以下技能性训练项目:木工作业;纺织械装配作业;缝纫作业;手工作业:如泥塑、陶器,藤器、竹器、绳器等手工艺编织;打字,资料分类归档等办公室作业。
3.教育性活动教育性活动是作业疗法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1)实现教育康复的主要方法有下列数项:①以语言为主进行的德育教育方法,向患者说理讲道传授知识。
②以直观为主的教育方法,结合形象和直观进行教育,包括参观、访问、调查、演示等,进行德育教育。
也可以模范人物事迹感染、陶冶等感化教育。
③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育,包括课堂讲授、实验、练习及操作,是品德教育的常用方法。
康复医治的作业疗法一、定义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职业过去能力的患者,进行医治和训练,使其恢复、改善和增强生活、学习和劳动能力,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过着有意义的生活。
作业医治着着于援助患者恢复或取得正常、健康、有意义的生活方法和能力,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用于医治的作业是经过选择的、有目的的活动(purposefulactivities),医治师要以患者的需要为中心进行作业的选择,而患者作为一个社会上的成员,其需要不仅有个人一般生活的、而且还有家庭生活、社会和职业生活等方面的需要。
所谓“有目的的活动〞就是与患者所处的环境有关的活动,进行这些活动可改善患者与其所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完成一项作业活动,常需协调地、综合地发挥躯体的、心理和情绪的、认知的等因素的作用,故可依据患者训练和医治的重点目标,并运用作业分析的知识,选择以躯体运动为主的,或以情绪调节为主的,或以认知训练为主的作业。
(三)对残疾人的作业医治,重视利用各种辅助器械,工具,以补偿功能的缺乏,用新的方法以器械为援助完成生活和劳动所必需的作业。
(四)作业医治着眼于援助得恢复或取得正常的、健康的、有意义的生活方法和生活能力,可能的话还要恢复或取得肯定的工作能力(不肯定恢复原来的职业),而正常的、健康的生活方法有赖于以下各根本因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平衡,即:①生活自理能力;②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影响力;③工作;④娱乐;⑤社会活动。
因此,作业医治的目标是使患者掌握一般生活技能,能适应各居家(住宅、居住环境)条件下的生活,以及适应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二、作业活动的分类:1.维持一般生活所必需的活动如穿衣、进食、行走、个人清洁卫生等,这些一般生活作业是生活自理和保持健康所必需的。
2.能制造价值的工作活动通过从事这种作业活动,人们可以取得酬劳在经济上自给和抚养家庭;作业的成果又能为社会提供效劳或增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例如各种职业性的工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