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结合镁铬砖工艺流程
- 格式:ppt
- 大小:3.38 MB
- 文档页数:13
直接结合镁铬砖使用说明我公司生产的直接结合镁铬砖是采用以优质高纯镁砂及进口优质铬矿为原料,经高吨位压砖机压制成型并经过超高温隧道窑烧结的一种优质高档耐火定型制品,可广泛应用于水泥、冶金等行业的各种工业窑炉。
具有耐火度高、荷重软化温度高、抗侵蚀能力强等优点,直接结合镁铬砖以其易于挂窑皮的特性,使其它任何耐火材料在水泥旋窑烧成带的使用地位不可代替。
我公司生产的直接结合镁铬砖曾在华新水泥集团日产6000t/d大窑上创下安全使用456天的全国纪录,得到水泥行业的一致肯定。
水泥窑用直接结合镁铬砖的砌筑方法有两种:干砌和湿砌(均采用砌砖机砌筑),即无灰缝砌筑和有灰缝砌筑。
直接结合镁铬砖砌筑注意事项:1、砌筑时,必须使砖与砖之间紧密配合,不得松动,干砌时应严防个别砖体被过压挤碎造成运转时脱落。
2、砌筑时,应严格按照各砖型的配砖方法进行砌筑,防止造成砌体变形,进而造成窑体运转失衡,影响运转周期。
3、直接结合镁铬砖干砌时,因膨胀系数大,砖侧面粘贴的纸板为环缝膨胀缝,平缝须用0.8-1mm冷轧钢板做膨胀缝,每三块砖用一块冷轧钢板,使直接结合镁铬砖在膨胀后不易爆头、脱落、挤碎等。
注:砌筑时砖体上的纸板必须保留(做膨胀缝用),严禁撕掉或损毁,这样会使直接结合镁铬砖使用效果更好。
4、直接结合镁铬砖湿砌时,必须配用与之配套的镁铬质耐火泥砌筑。
使用时必须先按比例将耐火泥的结合剂和粉料调和均匀然后均匀涂抹于接缝处砌筑即可。
注:所用的耐火泥必须采用不与该材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合剂,不得采用磷酸等含氧化钠、氧化锂及酸性结合剂,推荐使用木质素溶液做结合剂。
5、砌筑时砖坯的大小头必须正确砌筑,以防脱落、掉砖。
我公司生产的旋窑用砖小头均有沟槽标记,砌筑后应检查是否砌反。
直接结合镁铬砖在完成砌筑并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烘窑处理。
烘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首次烘窑时应在点火后缓慢升温在48-72小时至200℃并保温24小时,使窑内残余水分散尽以防砖坯在高温时爆裂脱落,切勿升温过快。
直接结合镁铬砖
表一:理化指标
表二:尺寸允许偏差和外形要求单位:mm
2、试验方法:
(a) 砖的检验制度按GB7321-87《致密定型耐火制品试验的制样规定》进行;
(b) 化学分析按GB5070-85《镁铬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进行;
(c) 荷重软化温度的检验按GB5989《荷重软化温度检验方法》进行;
(d) 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的检验按GB2997-82《致密定型耐火制品显气孔率、吸水率、体积密度和直气孔率试验方法》进行;
(e) 常温耐压强度的检验按GB5072-85《致密定型耐火制品常温耐压强度试验方法》进行;
(f) 热膨胀率的检验按GB7320-87《耐火制品热膨胀试验方法》进行;
(g) 热震稳定性的检验按YB376-75《热震稳定性的检验方法》进行;
(h) 砖的外形、尺寸及断面的检验按GB10326-88《耐火制品尺寸、外观及断面的检查方法》进行;
(i) 耐火砖热面标记按GB/T18257-2000《回转窑用耐火砖热面标记》进行。
直接结合镁铬砖(direct%26mdash;bonded magnesite chrome brick)以方镁石和镁铬尖晶石为主晶相直接结合的耐火制品。
该砖是以SiO2小于2%的高纯烧结镁砂和铬铁矿为原料,通过高温烧结而制成。
简史碱性砖的直接结合概念是1959年由英国拉明提出的。
关于直接结合的机理,戴维斯(Davies)认为:由于RO和R2O3的相互扩散和反应而产生的。
哈布尔(Hubble)认为是MgO和2~3种氧化物反应生成镁尖晶石而产生的。
梅内泽斯(Menezes)通过E.P.M.A分析,研究方镁石和铬铁矿之间的直接结合部分的组成,认为平均组成为(Al0.5Cr0.4Fe0.1)O4。
产生直接结合的温度,拉明认为,在SiO2含量少时,1600℃就能产生很好的结合;哈布尔指出,如果SiO2含量少,在1649~1677℃下烧成即可;布雷兹尼(Brezn}r)认为:在1750℃下烧成的制品,直接结合程度已非常高。
在探讨烧成温度对镁铬砖性能影响的工作中海赫斯特致zh(Hayhurst)和拉明断定,在最高烧成温度下,溶于液态硅酸盐中的尖晶石在冷却时析出,形成直接结合。
在美国,直接结合镁铬砖在1961年末就出现于市场,用在炉子结构中承受应力和炉渣侵蚀严重的部位,几乎完全取代了硅酸盐结合砖。
性能直接结合砖烧结属于固相结合,故制品高温机械强度高,抗渣性好,抗氧化铁渗透力强,高温下体积稳定。
直接结合镁铬砖的主要性能见表。
镁铬晶粒之间为方镁石方镁石或方镁石尖晶石的直接结合,少量硅酸盐以孤立状处于晶粒之间。
直接结合砖在烧成过程中,铬矿粒子缝隙中的硅酸盐随着温度升高逐渐移入基质,使铬矿粒子与方镁石接触,并向方镁石晶内扩散溶解。
高温下,基质部分的方镁石和铬矿在硅酸盐中溶解,冷却时,在方镁石晶内和晶粒边界沉淀为脱溶粒子次生尖晶石或次生方镁石,使之形成方镁石~方镁石和方镁石尖晶石的直接结合,少量硅酸盐相则孤立于晶粒之间。
直接结合镁铬砖晶相结构镁铬砖,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神秘?它在很多高温工业里可是个明星呢!说到镁铬砖,得先聊聊它的晶相结构。
别担心,晶相结构听起来高深莫测,其实就是在说材料里面的小小“家伙”们是怎么排列的。
想象一下,像拼图一样,每块砖都跟邻居紧紧相依,形成一个个小小的世界。
这种结构直接影响了砖的性能,就像你找对了搭档,事情自然好办多了。
镁铬砖的主要成分,镁和铬,可是个好组合。
镁的热稳定性和铬的耐磨性,简直是“天生一对”。
你要知道,这两种材料的结合,不仅能耐高温,还能抵挡住各种酸碱的“进攻”。
这就像是一个勇士,身披铠甲,迎接挑战,给高温熔炉里的那些火焰来个下马威。
镁铬砖的这种特性,正是因为它们的晶相结构,把这些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你知道吗,镁铬砖的制造过程就像做菜,得讲究火候和材料。
先把镁矿和铬矿打成粉,再经过高温烧结。
这个过程就像把食材慢慢炖熟,让它们的味道充分融合。
等到出炉时,晶相结构已经形成,那真是一种视觉和触觉的双重享受。
砖块表面光滑,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仿佛能感受到它的力量。
听说,好的镁铬砖,能在一千度的高温下稳如泰山,任凭炉火焚烧,丝毫不动摇。
再说说镁铬砖的应用,真是无处不在。
钢铁、玻璃、水泥,几乎所有需要高温的行业都少不了它。
就好比你生活中离不开的调味料,没有了它们,菜肴就索然无味。
想想那些正在高温炉中奔波的镁铬砖们,真是辛苦而伟大。
它们默默无闻,却为整个工业界提供了稳定的支持,让生产流程顺利进行。
可以说,没有镁铬砖的辛勤付出,许多行业的进步可能就要慢半拍了。
镁铬砖的性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使用环境的变化,砖的晶相结构可能会受到影响。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棵树,虽然扎根深厚,但风吹雨打,总会留下痕迹。
环境温度、化学成分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镁铬砖的性能下降。
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及时检测和更换了,保持设备的高效运转。
要知道,良好的维护就像给树木浇水施肥,让它们茁壮成长,继续为我们服务。
不得不提一下镁铬砖的未来。
镁铬砖镁铬砖创建时间:2008-08-02镁铬砖(magnesite chrome brick)以方镁石和镁铬尖晶石为主晶相的碱性耐火制品。
可在氧化气氛中1600~1800℃烧成,也可用水玻璃或镁盐溶液等化学结合剂制成不烧砖。
镁铬砖和铬镁砖的差异在于配料中铬铁矿加入量不同而引起矿物相的不同。
镁砂和铬铁矿的配比划分,无统一规定。
西欧国家以MgO含量55%~80%为镁铬砖,MgO含量35%~55%为铬镁砖。
俄罗斯则以制品中Cr2O3≥8%小于20%的为镁铬砖;Cr2O3>20%的为铬镁砖。
烧成或不烧镁铬砖都可以在制品外包裹(或粘贴)铁皮制得铁皮镁铬砖。
简史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平炉广泛采用镁砖和铬砖砌筑。
镁砖对温度变化敏感,高温下体积收缩大;铬砖荷重软化温度低,对温度变化也敏感,影响了这两种制品的进一步发展。
20世纪30年代中期出现了镁砂铬铁矿烧结产品。
英国切斯特斯(J.H.Chesters)、里斯(Rees)、莱纳姆(Lynam)等人就镁砂一铬铁矿性能和最佳配方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镁铬混合物产品比单纯的镁质或铬质制品有更高的断裂温度,不出现烧成收缩,具有较高的荷重软化温度和抗张强度。
化学性质呈碱性,可抵抗碱性平炉渣的侵蚀。
在不烧镁砖的基础上,1925年在英国出现了硅酸钠结合的镁铬砖。
1934~1937年出现了用硫酸氢钠作结合剂的镁铬砖。
1935年不烧镁铬砖和烧成镁铬砖的生产开始稳步发展,取代硅砖,用于平炉后墙、端墙、炉顶直至出现全碱性平炉。
镁铬砖的缺点是烧成过程中的异常膨胀,它使制品变脆,使用过程中工作面出现爆胀、剥片等现象。
为克服这些缺点,从1935年起,就“爆胀”、温度急变引起的崩裂和熔剂迁移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早期生产的镁铬砖,组成侧重于铬一镁,烧成过程中产生很大的膨胀,使制品气孔率增大,机械强度降低。
里格比(Rig[)y)等人经过研究认为铬矿在还原气氛中加热不膨胀,已氧化的铬矿还原时却产生很大的膨胀。
镁铬砖创建时间:2008-08-02镁铬砖(magnesite chrome brick)以方镁石和镁铬尖晶石为主晶相的碱性耐火制品。
可在氧化气氛中1600~1800℃烧成,也可用水玻璃或镁盐溶液等化学结合剂制成不烧砖。
镁铬砖和铬镁砖的差异在于配料中铬铁矿加入量不同而引起矿物相的不同。
镁砂和铬铁矿的配比划分,无统一规定。
西欧国家以MgO含量55%~80%为镁铬砖,MgO含量35%~55%为铬镁砖。
俄罗斯则以制品中Cr2O3≥8%小于20%的为镁铬砖;Cr2O3>20%的为铬镁砖。
烧成或不烧镁铬砖都可以在制品外包裹(或粘贴)铁皮制得铁皮镁铬砖。
简史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平炉广泛采用镁砖和铬砖砌筑。
镁砖对温度变化敏感,高温下体积收缩大;铬砖荷重软化温度低,对温度变化也敏感,影响了这两种制品的进一步发展。
20世纪30年代中期出现了镁砂铬铁矿烧结产品。
英国切斯特斯(J.H.Chesters)、里斯(Rees)、莱纳姆(Lynam)等人就镁砂一铬铁矿性能和最佳配方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镁铬混合物产品比单纯的镁质或铬质制品有更高的断裂温度,不出现烧成收缩,具有较高的荷重软化温度和抗张强度。
化学性质呈碱性,可抵抗碱性平炉渣的侵蚀。
在不烧镁砖的基础上,1925年在英国出现了硅酸钠结合的镁铬砖。
1934~1937年出现了用硫酸氢钠作结合剂的镁铬砖。
1935年不烧镁铬砖和烧成镁铬砖的生产开始稳步发展,取代硅砖,用于平炉后墙、端墙、炉顶直至出现全碱性平炉。
镁铬砖的缺点是烧成过程中的异常膨胀,它使制品变脆,使用过程中工作面出现爆胀、剥片等现象。
为克服这些缺点,从1935年起,就“爆胀”、温度急变引起的崩裂和熔剂迁移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早期生产的镁铬砖,组成侧重于铬一镁,烧成过程中产生很大的膨胀,使制品气孔率增大,机械强度降低。
里格比(Rig[)y)等人经过研究认为铬矿在还原气氛中加热不膨胀,已氧化的铬矿还原时却产生很大的膨胀。
镁砖的生产工艺过程是生产镁质耐火材料乃至碱性耐火材料的基础。
高纯镁砖、直接结合镁铬砖等的生产工艺过程与之相类似,只是所用原料种类、纯度、成型压力及烧成温度等参数不同而已。
以下主要介绍镁砖的生产工艺。
1 原料的要求我国制造镁砖的主要原料是普通烧结镁砂。
这种镁砂是在竖窑中分层加人菱镁矿和焦炭进行煅烧制得的。
因此,SiO2和CaO含量,尤其是SiO2要比菱镁矿中的高。
对其要求主要为化学组成和烧结程度。
一般要求化学组成应为MgO含量大于87%,CaO含量小于.5%,SiO2含量小于5.0%,同时要求烧结良好,密度应不低于3.18 g/cm3,灼减小于0.3%,没有瘤状物,黑块越少越好。
2 颗粒组成及配料颗粒组成则应符合最紧密堆积原理和有利于烧结。
临界粒度根据镁砂烧结程度和砖的外观尺寸及单重而定,可选择4 mm、3 mm、2.5 mm、2 mm。
制造单重大的耐火砖,临界粒度可适当增大。
粒度组成一般为:临界粒度至0.5 mm的占55%~60%,0.5~0.088 mm的占5%~10%,小于0.088 mm的占35%~40%。
在生产中,也可以加入部分破碎后的废砖坯,其加入量一般不超过15%,或者在成型过程中将废砖坯捣碎,直接掺到泥料中进行成型。
结合剂采用亚硫酸纸浆废液(密度为1.2~1.25 g/cln3)或者MgCl2水溶液(卤水)。
3 混练在轮辗机或混砂机中进行,加料顺序为:颗粒料→纸浆废液→细粉,全部混合时间不低于10 min。
由于限制原料的CaO量,并提高了镁砂的烧结程度,一般都取消了困料工序。
4 成型烧结镁砂是瘠性物料,且坯体水分含量少,一般不会出现因气体被压缩而产生的过压废品,因此,可采用高压成型,使坯体密度达2.95 g/cm3以上。
这有利于改善耐火砖的性能。
5 干燥坯体在干燥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包括水分的蒸发和镁砂的水化两个过程。
水分排除的最初阶段需要较高的温度,但是高温又会加速镁砂的水化,使坯体开裂。
镁铬砖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六价铬的检测及公害评价摘要含铬耐火材料由于具有优良的抗侵蚀性,在玻璃、水泥、石化以及钢铁等行业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含铬耐火材料生产、使用及用后会有六价铬的生成,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但目前含铬耐火材料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对于含铬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就尤为重要。
本文采用了水溶法把六价铬从试样中分离出来,然后,用硫磷混合酸溶解分离过六价铬后的试样,这样就可以把镁铬砖试样中的三价铬和六价铬分离开。
并采用了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来测定镁铬砖中三价铬和总铬的含量,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铬的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碘化钾——淀粉体系光度法重点测定了六价铬的含量,并对六价铬的污染及其控制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镁铬砖、六价铬、混合酸溶、分光光度法、滴定法Detection and pollution evaluation of six valence chromium production process of magnesite chrome bricks in the refractoryABSTRACTChrome refractory material has excellent corrosion resistance, widely used in glass, cement, petrochemical and steel industries. However, due to the generation of chrome refractories production, use and after use will have six valence chromium, causing serious damage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But the chrome refractories still h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pollution control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chromium in the refractory.This paper adopts the solution to six chromium separated from the sample, and then, the separation of specimen six chromium after parathion mixed acid solution with, so you can put the trivalent chrome magnesite-chrome brick specimens and six chromium. Content and adopts the ammonium ferrous sulfate titrimetric method to determination of trivalent chromium and total chromium in magnesia chrome brick, with two benzene carbonyl two hydrazine spectrophotometry, chromium methylene blue spectrophotometry, potassium iodide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starch -- focus on the six valence chromium content, and the six valence chromium pollution and its control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further.KEY WORDS: magnesium-chrome brick, six valence chromium, mixed acid, spectrophotometry, titration目录前言 (1)第1章镁铬砖的应用现状及应用前景 (2)1.1 含铬耐火材料应用 (2)1.2 含铬耐火材料的应用现状 (2)1.3 含铬耐火材料的发展前景 (4)第2章镁铬砖样品中三价铬及总铬含量的测定 (5)2.1 样品的预处理 (5)2.2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5)2.1.1 实验原理 (5)2.1.2 试剂与仪器 (6)2.1.3 样品的测定 (6)2.1.4 数据处理 (7)2.1.5 结果与讨论 (8)第3章六价铬的测定 (9)3.1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9)3.1.1 实验原理 (9)3.1.2 试剂和仪器 (9)3.1.3 显色剂的配置 (10)3.1.4 样品的测定 (10)3.1.4 数据处理 (10)3.1.5 结果与讨论 (12)3.2 铬的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13)3.2.1 实验原理 (13)3.2.2 试剂与仪器 (13)3.2.3 样品的测定 (14)3.2.4 数据处理 (15)3.2.5 结果与讨论 (16)3.3 碘化钾-淀粉体系光度法 (18)3.3.1 实验原理 (18)3.3.2 试剂与仪器 (18)3.3.3 样品的测定 (19)3.3.4 数据处理 (19)3.3.5 结果与讨论 (21)3.4 三种分光光度法的比较 (23)第4章六价铬的公害评价 (24)4.1 六价铬的危害 (24)4.2 镁铬砖生产工艺 (24)4.3 六价铬产生途径 (26)4.4 六价铬的生成与其环境影响 (28)第5章镁铬砖耐火材料六价铬污染控制及对策 (29)5.1 倡导无铬化的原因 (29)5.2 六价铬的污染控制 (30)5.2.1 酸性氧化物 (30)5.2.2 温度的控制 (30)结论 (32)谢辞 (33)参考文献 (34)外文资料翻译 (37)前言耐火材料是冶金、硅酸盐、化工、动力、石油、机械制造等工业中广泛应用的材料,其中冶金工业消耗的耐火材料占耐火材料总量的50%-60%。
镁砖镁砖是经高温烧制而成,是碱性耐火材料中最主要的制品,有耐火度高,对铁的氧化物、碱性炉渣及高钙熔剂具有良好的抗蚀性等特点,在冶金窑炉中应用广泛。
镁砖的分类以氧化镁为主要成分和以方镁石为主晶相的耐火材料统称为镁质耐火材料。
目前,镁质耐火材料的主要品种有以下几种。
(1)普通镁砖以烧结镁石为原料,经烧结而成,含MgO91%左右,质硅酸盐直接结合的镁质耐火制品,生产与使用广泛。
(2)直接结合镁砖以高纯烧结镁砂为原料,经烧结而成。
含MgO95%以上,是方镁石晶粒间直接结合的镁质耐火制品。
(3)镁硅砖以高硅的烧结镁石为原料,经烧制而成,含SiO25%~11%,CaO/SiO2摩尔比≦1,是镁橄榄石结合的镁质耐火制品。
(4)镁铬砖以烧结镁石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铬矿,经烧结而成,含Cr2O38%~20%,是镁铬尖晶石结合的镁质耐火制品。
(5)镁橄榄石砖镁橄榄石耐火材料是以猪晶相的耐火材料。
多用橄榄岩和纯橄榄岩等作为主要原料制成。
其中经新恒星的制品称镁橄榄石砖。
(6)镁铝砖以烧结镁石为主要原料,并加入适量富含Al2O3的材料,经烧结而成,含Al2O35%~10%,是镁铝尖晶石结合的镁质耐火制品。
(7)镁钙砖以高钙的烧结镁石为原料,经烧制而成,含CaO6%~10%,CaO/Si2O摩尔比≧2,是硅酸二钙结合的镁质耐火制品。
镁质耐火材料的理论基础镁质制品主要由各种晶体集合而成,在普通镁制品中,主晶相方镁石晶粒被基质成分中的晶体和玻璃相分隔开,使方镁石晶粒间不能直接形成直接结合的网络组织,这样的结构特征,使得制品的性质和使用效果取决于基质成分的数量和特征。
从化学组成上看,除了主成分MgO外还有CaO、Fe2O3、Al2O3(Cr2O3)、SiO2等。
它们都是杂质成分,因此构成了五元系统。
这些氧化物本身,大都具有高的熔点和化学稳定性,但当它们共存时,就有可能形成新的化合物,且与新的化合物之间形成较低的共熔点,从而降低了耐火性和化学稳定性。
3231引言为了满足对具有良好压制组织特性的连续退火冷轧薄板日益增长的需求,最根本的就是通过传统的炼钢工艺生产超低碳钢。
经过RH处理生产的超低碳钢可用于制成超深冲程钢,例如,复杂冷车印花钢。
通过真空从RH炉顶部吹氧气脱碳处理,从而降低含碳量。
RH炉用耐火材料主要是高密度的烧成直接结合镁铬耐火材料。
许多研究报道了镁铬材料的损毁机理。
M osser等人描述了RH脱气过程中M gO-Cr2O3砖的损毁机理,他们发现M gO-Cr2O3砖的损毁主要为以下三个过程:硅酸盐或富含铝酸盐的熔渣向气孔中渗透;熔渣与M gO-Cr2O3砖的基质之间的渗透反应;渗透区的热侵蚀。
向非渗透区过渡的致密层容易剥落,尖晶石矿物熔解于耐火材料中,也能侵蚀M gO-Cr2O3砖。
同时1988年有人报道了M g O-Cr2O3耐火材料内衬的某个部位的侵蚀。
1990年日本也出现了此类报道:这种部位是指很深的某种形状的孔洞,实际上总是位于砖缝处,通常是水平和垂直砖缝相交的地方。
从韩国浦项钢铁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
然而,在对RH精炼过程中M gO-Cr2O3耐火材料的所有行为的研究中,未有详细的研究报道铁蒸气对M gO-Cr2O3材料的影响。
本文中,我们介绍了R T OB炉外精炼过程中铁蒸气对M O O3耐火材料损毁机理的影响。
2试验韩国浦项钢铁公司所用M gO-Cr2O3耐火材料和钢水的化学成分分别示于表1和表2。
图1为试验所用设备竖式特级坎塔尔炉。
反应管为内径65mm的Al2O3管,并在反应管上方和下方均装有水冷管套。
M g O-Cr2O3材料钻孔制成50.8mm×25.4mm×127mm的坩埚。
同时为了模拟RH-TOB的精炼过程,氧气以2l min-1的速度吹入坎塔尔炉中。
为了研究蒸气的行为,通过加石墨,使钢水中碳含量在2.5%~10%之间波动。
钢水中的碳含量由碳分析仪观察。
试验在大气中以300℃h-1的速度升温到1650℃,然后通过蒸气管稳定吹氧10min。
1.不定型耐火材料生产工艺不定型耐火材料是由骨料和粉料、结合剂或另掺外加剂按照一定比例组合成的混合料,能直接实用或加适当的液体调配后使用。
**公司生产的不定型耐火材料按照生产方法和使用方法不同,可分为浇注料、可塑料、捣打料、喷补料、投射料、涂抹料、火泥料,各种补炉料等。
各类不定型耐火材料的生产工艺如图所示。
粉尘不定型产品(1)破碎:首先将大颗粒原料经颚式破碎机破碎成小颗粒,再经对辊破碎机或圆锥破碎机进一步破碎成更小的颗粒。
该工序产生破碎机噪声(N1-1)和原料粉尘(G1-1)产生。
(2)筛分:将加工完成的颗粒料经斗氏提升机提升至筛分机进行筛分,筛分后符合规格的原料进入各自料仓,不符合规格的原料继续进行破碎。
该工序产生筛分机噪声(N1-2)和原料粉尘(G1-2)产生。
(3)粉碎:部分产品还需要经过雷蒙磨粉机磨成200~300目以下的粉料,然后再进入各自料仓。
该工序产生雷蒙机噪声(N1-3)和原料粉尘(G1-3)产生。
(4)配料:将高位料仓中的粉料分别经自动配料系统按照一定的比例准确称量后,通过给料机送入混炼机中,同时,将经称量后的结合剂(主要为纸浆、糊精和水)也加入到混炼机中。
高位料仓中的粉料40%是破碎生产的粉料,60%为外购的规格料。
该阶段振动给料机会产生一定噪声(N1-4),同时在给料过程中也会产生粉尘(G1-4)。
(5)混炼:在强制混炼机中,将不同组分和粒度的物料同适量的结合剂经混合和挤压作用达到分布均匀和充分润湿,然后以泥料的形式进入到泥料罐中。
在混炼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声(N1-5)和粉尘(G1-5)。
(6)灌装:将混炼好的泥料通过自动灌装机灌装到包装袋中,进行封装。
该工序产生灌装机噪声(N1-6)和粉尘(G1-6)产生。
2.碱性耐火砖生产工艺碱性耐火材料主要是指以氧化镁、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耐火材料,对碱性渣有较强的抗侵蚀能力,主要用于平炉、吹氧转炉、电炉、有色金属冶炼设备以及一些高温设备上。
普通镁铬砖和直接结合镁铬砖的区别普通镁铬砖和直接结合镁铬砖是水泥回转窑用耐火材料最多制品,今天介绍下普通镁铬砖和直接结合镁铬砖的区别。
一、普通镁铬砖镁铬砖含Mg055—80%,Cr2O3≥8%(一般8—20%),主要矿物为方镁石和铬尖晶石,硅酸盐相为镁橄榄石和钙镁橄榄石。
如果Cr2O3含量高达18—30%,MgO25一55%,则称为铬镁砖(注:Cr2O3≥20%,相当于配料中加入铬铁矿约50%以上,Cr2O3≥8%,则相当于加入20%以上)。
硅酸盐基质是碱性砖中熔点最低而最易受侵蚀的部分,各种炉渣均可能与它反应,对砖的性能影响很大。
提高镁铬砖质量的方向应该是采用CaO少的组织致密的粗粒铬铁矿,避免外胀,减少砖中低熔点硅酸盐镁蔷薇辉石及钙镁橄榄石等,使之形成高熔点镁橄榄石,调整基质,提高砖的致密度,减少熔渣渗入等。
普通镁铬砖对碱性渣的抵抗能力强,抗酸性渣的能力比镁砖好,荷重软化点高,高温下体积稳定性好,在1500℃时的重烧线收缩小。
用于回转窑烧成带等处效果较好。
二、直接结合镁铬砖大型窑内,窑温在1700℃以上,普通镁铬砖已难胜任,直接结合镁铬砖就是为了适应水泥生产大型化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优质镁铬质耐火材料。
如前所述,普通镁铬砖的主要矿物方镁石和镁尖晶石四周为硅酸盐基质,呈硅酸盐型结合,而硅酸盐基质恰是碱性砖中熔点最低而最易受侵蚀的部分。
直接结合镁铬砖的主要矿物,方镁石和尖晶石则多呈直接结合,虽然也有少量硅酸盐相基质,但直接结合率高,因此,大大改善了耐火砖体的高温性能。
直接结合镁铬砖是以优质菱镁矿石和铬铁矿石为原料,先烧制成轻烧镁砂,按一定级配后经高压成球,在1900℃高温下烧制成重烧镁砂,再配入一定比例的铬铁矿石,加压成型,经1750—1850℃隧道窑煅烧而成。
1750—1800℃烧成者为高温直接结合镁铬砖,经1800—1850℃烧成者为超高温直接结合镁铬砖。
其生产的关键有三:一是需要高纯原料,二是要求高压成型,三是要求高温煅烧。
直接结合镁铬砖是在普通镁铬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生产特点主要有两点,一是采用较纯的原料,二是采用较高的烧成温度。
所谓的直接结合是指砖中铬矿颗粒与方镁石之间有较多的直接接触,因为原料中SiO2较少(控制在1%〜25%以下),硅酸盐生成量少,通过高温烧成手段使硅酸盐挤压到固相颗粒的角落里,从而提高固相的直接结合。
直接结合镁铬砖由于直接结合程度高,从而使砖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抗渣性、抗侵蚀、耐冲刷、耐腐蚀及优良的热震稳定性和在1800℃下的体积稳定性。
直接结合镁砖是在硅酸盐结合镁铬砖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原料中杂质(尤其是SiO2和CaO的含量)的含量,即采用杂质含量较低的铬精矿和较纯的镁砂为原料制备而成的镁铬砖。
由于砖中的杂质含量低,故多采用高温烧成(烧成温度通常在1700℃以上)。
由于采用了纯度较高的原料,因此砖中的硅酸盐结合相数量减少,杂质含量少,耐火物晶粒之间多呈直接接触,故称之为直接结合镁铬砖。
直接结合镁铬砖基质中的主晶相仍为粒状方镁石,其晶内亦包含有大量的尖晶石脱溶相(方镁石晶粒内的白色析出物),其次有少量的复合尖晶石(白色)和灰白色薄膜状硅酸盐相填充于方镁石晶间。
主晶相方镁石主要通过方镁石-方镁石、方镁石-铬矿(复合尖晶石)结合在一起,即晶粒间以直接结合为主;另一部分则通过少量的硅酸盐相薄膜胶结在一起。
直接结合的显微结构特点明显提高了该种镁铬砖的高温性能、抗侵蚀与抗冲刷,使其成为目前应用较普遍的一种镁铬砖。
直接结合镁铬砖在有色冶炼炉、水泥窑等使用条件苛刻的部位均得到了广泛应用。
生产工艺的不同使得镁铬材料的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进而影响镁铬砖的性能。
例如,直接结合镁铬砖热震稳定性好,电熔再结合镁铬砖的抗侵蚀性能强,半再结合镁铬砖的性能介于两者之间。
为此,本部分将详细讨论生产工艺对镁铬砖性能的影响。
以上就是直接结合镁铬砖的一些内容,希望本文可以帮到大家!。
普通镁砖的生产工艺摘要本文从原料、配方、成型、干燥、烧结的生产流程介绍了镁砖的生产工艺过程,叙述了各生产流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影响。
并对镁砖的性能缺陷及特点做了简要的评述。
1.引言普通镁砖是一种氧化镁含量在90%以上、以方镁石为主晶相的碱性耐火材料。
一般可分为烧结镁砖(又称烧成镁砖)和化学结合镁砖(又称不烧镁砖)两大类。
纯度和烧成温度高的镁砖,由于方镁石晶粒直接接触,称为直接结合镁砖;用电熔镁砂为原料制成的砖称为电熔再结合镁砖。
镁砖有较高的耐火度,很好的耐碱性渣性能,荷重软化开始温度高,但抗热震性能差。
烧结镁砖以制砖镁砖为原料,经粉碎、配料、混练、成型后,在1550~1600℃的高温下烧成,高纯制品的烧成温度在1750℃以上。
不浇镁砖是在镁砂中加入适当的化学结合剂,经混炼、成型、干燥而制成。
主要用于炼钢碱性平炉、电炉炉底和炉墙,氧气转炉的永久衬,有色金属冶炼炉,高温隧道窑,煅烧镁砖和水泥回转窑内衬,加热炉的炉底和炉墙,玻璃窑蓄热室格子砖等。
2.原料要求我国制造镁砖的主要原料是烧结镁石。
对其主要要求为化学组成和烧结程度。
烧结镁石的化学组成应为MgO>87%, CaO>3.5%,SiO2<5.0%,同时要求烧结良好。
烧结程度一般是以密度衡量,要求其值大于3.53g/cm3 。
镁石的外观是棕黄色或茶褐色,结晶密度,灼烧<0.3%,没有瘤状物,黑块越少越好。
烧结镁石经过精选后,为了彻底剔除其中的轻烧成分以及游离石灰的杂质,可以采用消化方法,亦即将已焙烧过的的镁石,加入一定量的的水,在CaO风化后,可用筛子将石灰除掉。
3.原料颗粒组成颗粒组成确定的原则应符合最密堆积原理有利于烧结。
以某厂为例,临界颗粒3、2.5、2mm,颗粒组成:2.5~1毫米者占60~65%(其中2.5~2mm的占25~35%,2~1mm的占30~35%),<0.088mm的占35~40%或占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