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标准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与交换体系
- 格式:pptx
- 大小:793.88 KB
- 文档页数:1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电子政务概论》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4988)一、简答题1.电子政务的运营为什么要遵循民主理念?答:(1)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促进了社会平等、公平需要的发展,要求政务信息的非垄断性。
(3分)(2)信息化社会要求电子政务的社会管理模式是以服务为内容,以调控为手段的。
(2分)(3)由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源的扩大,信息量的增长,政府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锁已失去必要条件。
(3分)因此,电子政务建设要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创造条件,同时,民主理念也要贯穿于电子政务的建设和运行过程的始终。
它关系到电子政务的基本方向是否正确,是否真正具有价值。
(2分)2.简述政府电子化全局模式与传统政务的主要区别。
答:政府电子化全局模式是电子政务区别于传统政务的重要工作模式。
主要区别在于:(1)电子政务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资源和政府行政行为的整合:构造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组织体系、人才体系等政务运行环境;(2分)(2)在统一的网络平台上实施统一的管理、安全控制;(2分)(3)在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传递和处理政务信息;(2分)(4)在网络平台上组织信息资源库并提供信息共享;(2分)(5)提供规则一致、标准统一的公共服务,形成社会公众访问政府信息、获得政府服务和对政府行政活动进行监督的统一渠道。
(2分)3. ASPA模式提倡的电子政务实施步骤有哪些?答:ASPA模式是美国行政学提出的电子政务实施模式,该模式提倡的电子政务实施步骤如下:(1)电子邮件和局域网。
(2分)(2)跨部门的信息交流和公众获取信息。
(2分)(3)双向沟通。
(2分)(4)价值交易。
(1分)(5)电子民主。
(1分)(6)跨部门的政府合作。
(2分)4.简述电子政务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影响。
答:(1)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结构将发生改变。
(3分)(2)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将大幅度提升。
(3分)(3)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总的数量规模将逐渐趋于减少。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技术概述1基本概念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是按照信息资源分类体系或其他方式对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的有序排列。
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是描述政务信息资源各种属性和特征数据的基本集合,包括政务信息资源的内容信息(例如摘要、分类等)、管理信息(例如负责单位等)、获取方式信息(例如在线获取方式、离线获取方式等)。
通过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的描述,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使用者(以下简称“使用者”)能够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况,发现和定位所需要的政务信息资源。
在查找信息资源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使用者对政务信息资源的分类方式也会不同。
因此,相同的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或者分类方式排列,在表现上形成了不同的目录树结构,但是从目录树所展现的内容上来讲,都是描述政务信息资源的核心元数据。
政务资源目录体系是目录信息与服务、保障与支撑组成的一个总体。
参与的角色包括使用者、提供者、管理者,目录信息与服务指基于政务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的、能够提供人机接口查询界面的各种浏览器和旁客户端应用,同时也包括提供计算机系统之间通讯的元数据查询服务接口。
保障和支撑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软环境方面,分为安全保障和标准与管理,安全保障指为保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安全相关的技术要求、技术标准、法规等,标准与管理的核心是为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而必须遵循的相关技术标准,例如目录体系技术要求、核心元数据、分类、唯一标识符、技术管理要求等相关标准。
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需要在相关标准的规范和指引下,整合利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相关的工具软件、中间件、应用系统等技术平台,建立面向特定主题领域的信息资源目录,并按照具体政务信息资源对象的不同以及粒度上的区别,采用不同的应用模式进行建设。
2主要作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整个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的基础设施。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发现和定位,同时对于加强对信息资源的管理以及整合利用也有很大的作用。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1)目录体系总体技术框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政务信息查询、检索和定位的服务平台,并在规定的安全机制下,通过交换体系获得信息资源,向信息使用考提供信息访问服务。
其目录体系总体技术框架见图4—6。
资源层是指各级政府部门可以公开和可以在部门问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包括各类共享信息库、共享文件库、门户网站等资源。
目录层包括专项资源目录库和共享资源总目录库。
各级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协同应用的需要建立部门间共享指标项目目录库、根据对公服务应用的需要建立门户网站服务目录库、根据本领域应用特点建立相应的专项资源目录库。
随着专项资源目录库建设的不断成熟,共享资源总目录库也逐渐形成。
服务层主要包括日录体系向应用层或其他应用系统提供各类应用服务接口,以方便应用的调用、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的互通、目录体系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访问。
应用层是目录服务向用户的展示层。
用户使用应用层提供的各类工具进行信息资源的检索、查询、访问,也可进行信息资源的著录和注册,以及对目录库进行管理。
(2)目录体系服务模型目录体系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目录体系生产系统、目录体系管理系统和目录体系查询系统,其使用者包括三类用户:元数据生产者、目录体系管理者和信息查询者。
目录体系服务模型见图4—7。
生产者使用生产系统,对本单位需要共享的信息资源按照相关的无数据标准进行著录,并通过管理系统提供的服务向管理系统注册。
目录体系管理者根据各种分类体系构建相关的目录库,审核生产者提交的元数据,并将其列入相关目录下发布,同时维护和管理目录库。
信息查询者通过目录体系提供的查询和检索工具,查询所需的目录信息,并根据目录信息的指引,在一定的权限范围内访问相关的信息资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众、企业和市场都对政府管理能力和政府服务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政务信息公开,同时利用政务资源向社会提供增值服务都以依靠郑州建网站。
而政务信息资源的特点是信息量大、增长快速、存放分散、表现形式各异、传输方式不统一,这些特点首先为信息资源的查找和共享带来了技术亡的困难。
XXX17秋《电子政务原理与应用》在线作业1删除此段落,因为没有给出选项,无法判断正确答案。
12.电子政务中,政府信息资源目录与交换体系的作用是()。
A.提供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B.规范政府信息资源的采集和更新C.保障政府信息的安全和保密D.指导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满分:2分正确答案:A13.下列关于电子政务治理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子政务治理结构是指政府内部电子政务管理的组织架构B.电子政务治理结构应当与政府组织结构相一致C.电子政务治理结构应当具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D.电子政务治理结构不需要考虑与外部组织的协调和合作满分:2分正确答案:D14.政府信息公开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对公民负责的表现B.政府信息公开需要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C.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自愿行为,不受强制性要求D.政府信息公开应当遵循信息公开的原则和标准满分:2分正确答案:C15.下列关于电子政务中“XX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XXX是指政府依托互联网为公民和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B.XXX需要政府部门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C.XXX需要政府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D.XXX只是简单地将线下服务转移到了线上满分:2分正确答案:D16.下列关于电子政务中“数据开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数据开放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种方式B.数据开放需要遵循信息公开的原则和标准C.数据开放可以促进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和合作D.数据开放不需要考虑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满分:2分正确答案:D17.下列关于电子政务中“在线支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线支付是一种便捷的电子政务服务B.在线支付需要保障支付安全和用户隐私C.在线支付可以促进政府财政管理的现代化D.在线支付只能用于政府收费业务满分:2分正确答案:D18.下列关于电子政务中“数字证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数字证书是电子认证的一种方式B.数字证书可以保障电子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C.数字证书需要由认证机构颁发D.数字证书可以代替纸质证书在行政审批中使用满分:2分正确答案:D19.下列关于电子政务中“云计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构建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目标是:到2010年,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初步建立,重点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政务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初步建立,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标准化体系基本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电子政务公众认知度和公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总体框架的构成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构成包括:服务与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
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服务是宗旨,应用是关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主线,基础设施是支撑,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是保障。
框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具体内涵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动态变化。
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在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指导下,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服务与应用系统服务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紧紧围绕服务对象的需求,选择优先支持的政府业务,统筹规划应用系统建设,提高各级政府的综合服务能力。
(一)服务体系电子政务服务主要包括面向公众、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的各种服务。
服务的实现程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是电子政务建设成败的关键。
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网络为载体,逐步建立电子政务服务体系。
政府通过整合和共享信息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满足政府服务公众和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在人口登记和管理、法人登记和管理、产品登记和管理、市场准入和从业资格许可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
为满足政府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需要,提供市场与经济运行、农业与农村、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信息监测与分析服务。
为满足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需要,提供信息汇总、信息分析等服务。
为满足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需要,提供人力资源管理、财政事务管理、物资管理等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