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154.00 KB
- 文档页数:7
最新: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专家共识(完整版)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至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肝内外血管增殖为特征的病理阶段,腹水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当腹腔内出现过多游离液体(〉20OnII)时称为腹水。
肝硬化常见病因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疾病,药物或化学毒物,寄生虫感染,循环障碍等,我国目前仍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主,但酒精性及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所致肝硬化比例也逐渐增加。
肝硬化腹水的形成是腹腔内液体的产生与吸收失去动态平衡的结果,可由多个因素联合作用导致,门静脉高压是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始动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失衡及低蛋白血症在腹水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腹水是肝硬化自然病程进展的重要标志,据调查中国南方地区住院肝硬化患者中腹水发生率为55.6%o腹水的出现也提示肝硬化预后不良,一旦出现腹水,1年病死率约为15%,5年病死率为44%~85%。
肝硬化腹水以腹部胀满、小便短少,甚则腹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鼓胀”范畴。
中医药治疗对促进腹水消退、预防腹水复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于2012、2017年发布了《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o随着肝硬化腹水中医药研究的进展,有必要对该诊疗共识意见进行更新,以满足临床诊治和科研的需要。
本次修订,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于2023年11月在北京牵头成立了《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专家共识》起草小组。
小组成员依据循证医学的原理,广泛搜集循证资料,参考国内外共识制定方法,并先后组织国内脾胃病、肝病专家就“肝硬化腹水”的证候分类、辨证治疗、名医经验、循证研究、诊治流程、疗效标准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总结讨论,形成本共识意见初稿,然后按照德尔菲法分别于2023年4月、2023年8月、2023年10月进行了3轮专家投票,逐次进行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
肝硬化的诊断与治疗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
是在肝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基础上产生肝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形成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解剖的破坏。
病变逐渐进展,晚期出现肝衰竭、门脉高压和多种并发症,是严重和不可逆的肝疾病。
在我国肝硬化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并发症的病死率高,主要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近年来酒精性肝病比例有上升趋势。
【临床表现】起病常隐匿,早期可无特异性症状、体征,根据是否出现黄疸、腹水等临床表现和食管静脉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可将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1.代偿期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病人无特异性症状。
常在体检或手术中发现。
可有食欲缺乏、乏力、消化不良、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
临床表现同慢性肝炎,鉴别常需依赖肝病理。
2.失代偿期肝硬化(1)症状:食欲缺乏,有时伴恶心,呕吐,乏力,腹胀,腹痛,常为肝区隐痛,腹泻,体重减轻,可出现牙龈、鼻腔出血、皮肤黏膜紫斑或出血点,女性常有月经过多等出血倾向。
内分泌系统失调:男性有性功能减退,男性乳房发育,女性常有闭经及不孕;糖尿病发病率增加,表现为高血糖、糖耐量试验异常、高胰岛素血症和外周性胰岛素抵抗。
进展性肝硬化伴严重肝细胞功能衰竭病人常发生低血糖。
出现昼夜颠倒、嗜睡、兴奋等神经精神症状。
(2)体征:常呈慢性病容,面色黝黑,面部有毛细血管扩张、口角炎等。
皮肤表现常见血管蛛、肝掌,可出现男性乳房发育,胸、腹壁皮下静脉可显露或曲张,甚至脐周静脉突起形成水母头状,静脉可听到静脉杂音。
黄疸常提示病程已达到中期,随着病变进展而加重。
1/3病人常有不规则发热,与病情活动及感染有关。
腹水、肝性胸腔积液、下肢水肿常发生在晚期病人。
肝在早期肿大,晚期坚硬缩小、肋下常不易触及。
35%~50 %病人有脾大,常为中度,少数重度。
【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主要依据为:①有病毒性肝炎、长期饮酒等有关病史;②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征的临床表现;③肝质地坚硬有结节感;④肝功能试验常有阳性发现;⑤肝活组织检查见假小节形成。
肝腹水的鉴别诊断方法是什么肝腹水疾病是一种比较难治疗的疾病,并且该病还比较和其他疾病混淆,因为肝腹水的早期症状会出现腹胀呕吐的现象,患者往往会误以为是消化道的问题,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认为。
所以患者在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断检查,确诊了就要及时的接受治疗。
1、结核性腹膜炎当本病病史较长、腹水量较大时,腹水蛋白含量往往降低,甚至为阴性,腹膜炎症状多不典型,常被误诊为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腹水因全身抵抗力低下又可并发结核性腹膜炎,此外,在本病血浆蛋白降低时,加之腹水量较大,腹水被稀释,腹水可以不表现为渗出性,在缺乏典型腹膜炎体征情况下,往往诊断发生困难,有报道误诊率达55%。
结核病史、腹膜以外结核病灶、结核中毒症状、腹水出现前先有腹痛、腹壁增厚、腹壁深压痛、伴肠结核者常有腹泻伴腹内肿块、缺乏门脉高压表现、腹水为渗出液是鉴别要点。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病不典型时常与SBP表现相似,有人认为如按SBP治疗,无明显缓解时,应考虑并发结核性腹膜炎可能,进行抗结核的实验治疗。
2、柏-查氏综合征突发性肝区疼痛(慢性者肝区疼痛可不显著)、肝脏进行性肿大、腹水生长迅速、腹壁静脉曲张位于侧胸及两侧腹壁、脐以下曲张静脉的血流方向向上为鉴别要点。
此外本病多无明显的肝功能异常,这与肝硬化大量腹水伴肝功能受损不同。
下腔静脉或选择性肝静脉造影对本病具有诊断价值。
3、胰源性腹水凡有酗酒、慢性胰腺疾病或腹部外伤史者,出现慢性进行性大量腹水,在无明显腹痛或腹部压痛时,应考虑本病。
腹水淀粉酶升高为本病特点。
有人提出Somogyi法测腹水淀粉酶大于300U即可认为是胰源性腹水。
4、嗜酸性腹水本病在无明显腹痛,单纯表现为腹水亦无过敏现象,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并不增高时,常被误诊为肝硬化或结核性腹膜炎。
本病常常伴有腹痛,并具周期性发作和自发性缓解的特点,腹水中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明显等具有诊断价值。
当患者为女性时,还应注意与巨大卵巢囊肿进行鉴别。
腹水的诊疗与鉴识诊疗良性腹水与恶性腹水腹水( ascites)是腹腔内游离液体的积聚。
正常人腹腔内仅有少许液体,一般不超出 200ml ,直到润滑壁层腹膜和脏层腹膜的作用。
当腹腔内积液超出 500ml 时,才能经腹部检查发现有挪动性浊音。
腹水为浑身水肿的表现之一,是一种常有临床表现,可由多种不一样性质疾病惹起。
一、病因依据腹水的性状、特色,可分为漏出性腹水、溢出性腹水、乳糜性腹水和混淆性腹水。
对于腹水的病因,现有资料表示以肝炎后肝硬化常见(40%~50%);其次是恶性肿瘤,挨次为原发性肝癌、胰腺癌和胃癌等转移癌( %~%);结核性腹膜炎居第三位( %~%);其余原由有卵巢癌、 Budd-Chiari 综合征、结肠癌和腹膜间皮瘤等。
乳糜性腹水、嗜酸性腹水和胰源性腹水已渐渐为人们所认识,相关报导有渐渐增加趋势。
二、发病体制正常人的体液进入腹腔经过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回流进入血液循环,二者保持动向均衡。
正常腹膜每日最多只好吸收约 900ml 进入腹腔的体液,如充饥腔内液体的产生速度超过腹膜能汲取的限度,则体液就会在腹腔内聚集形成腹水[2] 。
各样疾病腹水的发活力制常是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肝硬化最为常有,故对其体制的研究较为深入。
其体制如:1、血浆胶体浸透压降低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
2、液体静水压增高3、肝脏淋巴液外漏与回流受阻(过度的淋巴液由肝被膜进入腹腔,形成腹水)。
4、腹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添及腹腔内脏破碎5、钠水潴留三、腹水诊疗经过病史、查体、影像学检查、诊疗性穿刺等简单诊疗腹水。
但要切实其性质就要对腹水检查1)、漏出液与溢出液传统将总蛋白小于25 克每升为漏出,大于等于为溢出。
但进来资料显示有50%不可以明确。
如心源性腹水可大于,但它是漏出液、肝硬化腹水可大于50 克,而自觉性腹膜炎可小于25 克。
SAAG--高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血清白蛋白浓度减去腹水白蛋白浓度大于等于11 克每升。
如小于10 克易发 SBP。
从专业的角度告诉你什么是肝腹水肝硬化腹水俗称肝腹水,是指由于肝脏疾病导致肝脏反复炎症,纤维化及肝硬化形成后由于多种病理因素,如门脉高压[1]、低蛋白血症、水钠潴留等引起腹腔内积液的临床症状。
在正常情况下,腹腔内约有50ml的液体,对肠蠕动起润滑作用。
若腹腔液体量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一般肝炎病人不会出现腹水,只有发展成重型肝炎、肝硬化时才会出现腹水,它是肝硬化患者最突出的表现之一,但是极个别重病慢性肝炎患者也会出现少量腹水。
腹水属中医鼓胀范畴,有“气臌、血臌、水臌”,本病在古医籍中又称单腹胀、臌、水蛊、蜘蛛蛊。
鼓胀,是以腹部鼓胀如鼓而命名,以腹部胀大,肤色苍黄,腹部脉络暴露为特征。
鼓胀为临床上的常见病。
历代医家把它列为“风、痨、鼓、膈”四大顽证之一。
本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对其病名、症状、治疗法则等都有了概括的认识。
如《灵枢·水胀》记载其症状有“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
一、临床表现肝硬化腹水的诊断要点是:(1)腹水性质为漏出液;(2)有慢性肝病和肝硬化的体征,如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月经紊乱,有时可见腹壁静脉曲张;(3)内镜检查或食管吞钡X线摄片显示食管静脉曲张;(4)B超或CT显示肝硬化的征象,如肝外形不光整、结节状、肝叶比例失调等;(5)血液生化检测显示血清白蛋白降低,常低于每升30克。
二、常见病因肝脏病出现腹水,常见于以下几种病因:1、肝硬化,各种病因所致的肝硬化在失代偿期时常有不同程度的腹水。
2、重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时可出现腹水,腹水的多少与病情呈正比,一般发生于黄疸加重后,为漏出液。
腹水形成与血浆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功能减退、以及肝坏死后纤维组织增生、肝内血栓性静脉炎所致的门静脉压增高有关;严重的肝功能损害使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灭能不全,导致水、钠的潴留,这也可以是重型肝炎产生腹水的因素之一。
3、肝癌,原发性肝癌的晚期常并发腹水,主要由于门静脉癌栓、受压或腹膜转移所致。
腹水治疗的三个方法
腹水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由于肝硬化、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引起。
腹水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三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首先,药物治疗是腹水治疗的常见方法之一。
对于由肝硬化引起的腹水,利尿剂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手段。
利尿剂可以增加尿液的排出,从而减少体内的液体潴留,缓解腹水症状。
常用的利尿剂包括呋塞米、托拉塞米等。
但是在使用利尿剂时需要注意监测电解质的平衡,避免出现低钠、低钾等不良反应。
其次,饮食调理也是腹水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于患有腹水的患者,应该限制盐分和水分的摄入,避免加重体内的液体潴留。
同时,应该增加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饮食,以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和代谢产物的排泄。
此外,还应该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和脂肪,以减轻肝脏的负担,有助于减轻腹水症状。
最后,手术治疗是针对严重腹水症状的一种有效方法。
对于腹水严重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腹水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
通过手术将腹水抽出,可以快速减轻腹水症状,缓解患者的
不适感。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并不能根治腹水的病因,术后还需要配合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以预防腹水的复发。
综上所述,腹水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手术治疗。
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的改善也是预防腹水复发的重要手段。
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摆脱腹水的困扰。
肝腹水诊断详述*导读:肝腹水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一、诊断:肝腹水是肝硬化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失代偿期患者75%以上有腹水。
腹水形成的机制为钠、水的过量潴留,与下列腹腔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有关:1、门静脉压力增高:超过300mmH2O时,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
2、低白蛋白血症:白蛋低于31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致血液成分外渗。
3、淋巴液生成过多:肝静脉回流受阻时,血将自肝窦壁渗透至窦旁间隙,致胆淋巴液生成增多(每日约7-11L,正常为1-3L),超过胸导管引流的能力,淋巴液自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出至腹腔。
4、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致肾钠重吸收增加。
5、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致水的重吸收增加。
6、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致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前列腺素、心房以及激肽释放酶-激肽活性降低,从而导致肾血流量、排钠和排尿量减少。
上述多种因素,在腹水形成和持续阶段所起的作用有所侧重,其中肝功能不全和门静脉高压贯穿整个过程。
腹水出现前常有腹胀,大量水使腹部膨隆、腹壁绷紧发高亮,状如蛙腹,患者行走困难,有时膈显著抬高,出现呼吸和脐疝。
部分患者伴有胸水,多见于右侧,系腹水通过膈淋巴管或经瓣性开口进入胸腔所致。
7、肝腹水的鉴别诊断:1)非血性腹水:积聚于腹腔内的游离液体。
正常人的腹腔内可以有少量液体,对内脏起润滑作用。
腹水可由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结核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引起,是一个常见的临床体征。
依据其性质可分为漏出液或渗出液;非血性腹水依据其外观可分为浆液性或乳糜性等。
2)血性腹水:腹腔内有脏器破裂,腹腔内恶性肿瘤都可能造成患者血性腹水。
其中脏器破裂常见于肝破裂、脾破裂、子宫外孕导致输卵管破裂、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等等。
3)腹腔积液:正常人腹腔存在少量液体,一般不超过200ml,当由于门静脉压力增高、内脏动脉扩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和其他因素等造成腹腔内游离液体量超过1000ml时,称为腹腔积液(腹水)。
腹水的鉴别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法正常状态下,人体腹腔内有少量液体(一般少于200ml),对肠道蠕动起润滑作用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腹腔内液体量增加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
当患者患有腹水,好多人都忽视了,因为好多人不懂得鉴别方法,放任它,最后达到了无法估计的后果,给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的压力。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腹水的鉴别诊断方法和治疗。
鉴别诊断方法1.巨大卵巢囊肿女性病人应与巨大卵巢囊肿相鉴别。
卵巢囊肿在仰卧位时腹部向前膨隆较明显,略向上移位,腹两侧多呈鼓音;卵巢囊肿的浊音不呈移动性。
尺压试验:若为卵巢囊肿,腹主动脉的搏动可经囊肿传到硬尺,呈节奏性跳动如为腹水则硬尺无此跳动。
阴道及超声检查均有助于鉴别。
2.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3.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良恶性腹水鉴别指标较多,主要有腹水细胞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及影像学等指标,但均为非特异性指标,为减少和避免判断失误还应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联合检测,不宜过分依赖某项指标。
Gerbes认为鉴别良、恶性腹水的诊断程序为:第一步是选用敏感性较高的胆固醇作为筛选,排除良性腹水胆固醇在恶性腹水中显著增高尤其大于2.85μmol/L时,鉴别价值更大;第二步联合使用特异性高的癌胚抗原(CEA)、乳酸脱氧酶(LDH)腹水铁蛋白(FA)含量和细胞学检测作为确诊依据。
腹水CEA>15mg/L,腹水CEA/血清CEA>1;腹水LDH>1270U/L或腹水LDH/血清LDH>1.0,腹水FA>100μg/L,腹水FA/血清FA>1,则恶性腹水可能性大若腹水中找到肿瘤细胞即可明确诊断;继之是影像学诊断以明确病变的部位和范围。
治疗方法1.限制水、钠的摄入腹水患者,尤其是低蛋白血症所致者,应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量,其次是水的摄入量;饮食上宜进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低盐饮食也适用于所有的漏出性或渗出性腹水患者,目的是尽可能多的将体内多余的水经肾脏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