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出入库明细(自动计算)
- 格式:xlsx
- 大小:26.42 KB
- 文档页数:9
原材料明细分类的核算形式原材料明细分类的核算形式原材料明细分类核算的财务组织通常有两种形式:第一种,“两套账”形式,其核算的工作量较大,而且重复;第二种,“一套账”形式,亦称“账卡合一”。
1)收到结算凭证的同时将材料验收入库;2)结算凭证先到、材料后入库;3)材料先验收入库、结算凭证后到。
原材料的处理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收到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原料、零件等,应当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
二、本科目可按材料的保管地点、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原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生产成本”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生产经营领用材料,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出售材料结转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发出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材料,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本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还应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原材料计划成本核算法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
出入库明细及库存管理表是企业仓库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记录了仓库中货物的出入情况,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库存情况,合理调配资源。
在表格处理软件excel中,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表格,利用公式和图表功能,轻松实现出入库明细及库存管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在excel中建立出入库明细表和库存管理表的方法和技巧:一、创建出入库明细表1.1 列出需要记录的字段1.2 建立表格格式1.3 输入出入库明细数据1.4 设定数据有效性二、实现入库出库自动计算2.1 利用公式计算入库和出库数量2.2 实现库存数量的自动更新三、利用图表分析出入库情况3.1 绘制出入库数量图表3.2 制作库存变化趋势图四、应用库存管理表4.1 建立库存管理表格4.2 设定库存报警功能4.3 利用筛选和排序功能快速查询库存情况五、提高表格处理效率的技巧5.1 使用数据透视表进行出入库分析5.2 利用条件格式进行库存管理5.3 表格数据的自动填充和自动计算技巧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介绍,相信读者对在excel中建立出入库明细及库存管理表有所了解。
在企业的仓库管理中,建立这样的表格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库存,避免货物积压或者库存不足的情况发生。
利用excel的强大功能,我们可以方便快捷地记录和分析出入库情况,为企业的仓库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希望本文对于读者们能够有所帮助。
六、实例演练:创建出入库明细及库存管理表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在Excel中实现出入库明细及库存管理,我们将进行一个实例演练,以便读者更加直观地掌握相关操作技巧。
我们需要创建一个表格,包括日期、商品名称、入库数量、出库数量、库存数量等字段。
在Excel中,选择一个空的单元格,依次输入“日期”、“商品名称”、“入库数量”、“出库数量”、“库存数量”等字段,每个字段占据一列。
在下面的行中,可以直接输入具体的出入库明细数据,如日期为2022年2月1日,商品名称为A商品,入库数量为100,出库数量为30,则需要在对应的单元格中填入相应的数据。
入库原材料的实际成本计算公式
公式: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余额。
确定出每一种产品的总成本,然后用每一种产品的总成本/每种产品的产量。
单位成本对于分析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单位成本的高低,反映了企业生产水平、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的好坏。
计算单位成本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了解各种产品单位成本和各成本项目计划的执行情。
利用单位成本可与同行业先进企业或国外先进企业进行比较,找出差距,明确改进方向.同时单位成本也是制定产品价格重要依据之一。
单位成本是指生产单位产品而平均耗费的成本。
一般只要将总成本去除以总产量便能得到,是将总成本按不同消耗水平摊给单位产品的费用,它反映同类产品的费用水平。
企业通常要按月编制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分别成本项目反映主要产品的上一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份计划单位成本和本期实际单位成本。
2.企业原材料成本中采用实际成本计价核算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企业对库存的各种原材料的收、发、存
均按实际成本在其总账和明细账中予以登记。
其主要特点是:从收发凭证到明细分类核算和总分类核算,均按照实际成本计价。
适用于规模较小、存货品种简单、材料收发业务不多的企业。
采用实际成本计价核算的账户设置
企业应设置“原材料”、“在途物资”、“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项税额)”等账户。
单位成本就是原材料总成本除去原材料的数量就可以了。
材料费⽤的核算材料费⽤的核算⼀、材料的分类与计价1. 材料的分类: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备件、包装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等。
相应帐户的设置“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燃料”帐户。
(⼆)材料消耗的计量与计价1、材料消耗的原始记录领料凭证: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领料登记表、退料单等。
2、材料消耗量的计算(1)连续记录法(永续盘存制)材料的收⼊、结存、发出均逐笔登记⼊帐。
(2)盘存计算法(实地盘存制)材料出库不⼊帐,当期材料消耗量通过期末盘点后倒挤算出。
本期材料耗⽤量=期初结存量+本期收⼊量-期末结存量3、消耗材料的计价(1)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帐户设置:“原材料”、“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
消耗材料的实际成本=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消耗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实际消耗量×计划单价消耗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率= ⽉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收⼊材料的成本差异×100%⽉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收⼊材料的计划成本(2)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材料⼀般分批分次购⼊,其单价并不⼀致,材料发出时如何确定其单价?可采⽤以下⽅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全⽉⼀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认定法。
(三)材料费⽤的分配1、分配原则:构成产品实体并能直接确定归属对象的材料费,应直接计⼊各产品成本明细帐的“直接材料”成本项⽬;对于⼏种产品共同耗费的间接材料费,应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各产品成本明细帐的“直接材料”成本项⽬。
2、分配标准的合理与简便合理性:所选择的分配标准与所应分配的费⽤⼤⼩有密切联系。
简便性:作为分配标准的资料容易取得。
3、材料费⽤分配标准的类型定额消耗量⽐例、系数⽐例、产品产量⽐例、重量⽐例、体积⽐例等。
4、定额消耗量⽐例分配法计算公式如下: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 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以上⽅法可考核材料消耗定额的执⾏情况,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
第1篇一、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公司财务出入库数据的深入分析,揭示公司库存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
报告内容涵盖库存周转率、库存成本、出入库异常情况等方面,旨在为公司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二、报告背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库存管理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关键环节。
为了全面了解公司库存管理的现状,提高库存管理水平,本报告对财务出入库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
三、报告内容1. 库存周转率分析(1)库存周转率概述库存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成本与平均库存的比率,是衡量企业库存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
库存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库存管理水平越好。
(2)库存周转率计算库存周转率 = 销售成本 / 平均库存(3)库存周转率分析通过对公司库存周转率的分析,发现以下问题:1)库存周转率较低,说明库存积压严重,资金占用较大。
2)不同产品库存周转率差异较大,部分产品库存积压严重。
3)库存周转率与行业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2. 库存成本分析(1)库存成本概述库存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储存成本、管理成本和处置成本等。
对库存成本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库存管理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2)库存成本计算库存成本 = 采购成本 + 储存成本 + 管理成本 + 处置成本(3)库存成本分析通过对公司库存成本的分析,发现以下问题:1)采购成本较高,说明采购策略存在问题。
2)储存成本较高,说明库存管理不善。
3)管理成本较高,说明库存管理效率有待提高。
3. 出入库异常情况分析(1)出入库异常情况概述出入库异常情况包括入库异常、出库异常和库存异常等。
对出入库异常情况的分析有助于找出库存管理中的问题,提高库存管理水平。
(2)出入库异常情况分析通过对公司出入库异常情况的分析,发现以下问题:1)入库异常:部分产品入库数量与采购数量不符,存在入库错误。
2)出库异常:部分产品出库数量与销售数量不符,存在出库错误。
3)库存异常:部分产品库存数量与实际库存不符,存在库存盘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