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20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3
- 格式:rtf
- 大小:14.74 KB
- 文档页数:4
1.对西域诸国理解有误的是()A.大宛、大夏、安息属于土著国B.匈奴最强C.大月氏败给了大夏D.汉得乌孙马,称为“天马”,后得到大宛汗血马,改称乌孙马为“西极”。
【参考答案】: C2.有关唐以来四大发明向外传播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造纸术的西传是在高仙芝败于大食兵的8世纪中叶。
B.火药的制作方法由阿拉伯商人带到国外C.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地中海,意大利商船率先采用D.雕版印刷术在8-10世纪传入伊斯兰世界的两河流域和埃及【参考答案】: B3.确定罗布泊是个移动性湖泊,并指出其当时准确位置的考古学家是()。
A.普尔热瓦尔斯基B.李希霍芬C.斯文赫定D.斯坦因【参考答案】: A4.遣唐使的历史贡献不包括()A.引进唐朝律令典章,推动日本社会改革B.吸取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艺术水平C.吸收中国先进物质文明,促进日本经济发展D.提升了日本国民的精神素质【参考答案】: D5.首次用四个字“合敬清寂”概括出茶道的精神的是()。
A.冈仓天心B.千利休C.荣西D.最澄【参考答案】: B6.对大秦国认识有误的是()A.大秦有类中国B.大秦多宝、欲通使于汉C.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建都在君士坦丁堡,在唐、宋中国典籍中,称之为叫“拂菻”D.“拂菻”是从意大利语翻译而来的【参考答案】: D7.对唐朝盛世景象叙说不正确的是()A.唐长安城里外国人在城里都有自己的居住区,享受一定的治外法权B.在唐的侨民以波斯人最多C.唐朝一般让外国人穿自己民族的服饰,以示区别,不与华人混同D.昭武九姓曾经是月氏人【参考答案】: B8.以下不属于弥生飞跃的表现的是()A.生产方式由采集渔猎到农耕水稻B.体貌由单眼皮变为双眼皮C.工具由新石器、金石并用发展到铁器D.人身材变高【参考答案】: B9.写了一本《远东游记》的来华天主教传教士是()。
A.柏朗嘉宾B.罗伯鲁C.马可波罗D.孟高维诺【参考答案】: B10.以下不是前三史对西域记载的特点的是()A.语言准确生动,但所闻与所见没有分开记载B.对西方国家分土著与行国分别加以介绍,分类科学C.这500年来中国人对于西方的认识,不断丰富起来D.介绍其物产经济、城郭属国、军事实力和制度交通等,记述比较详细【参考答案】: A11.对万叶假名阶段的看法有误的是()A.出现“假名”B.最初的假名,是直接借用汉字的音来记录日本语言的发音,即放弃汉字的固有含义,只取其音C.万叶假名看上去全是汉文,但中国人看不懂,现代日本人却可以看懂D.在记录同一个日语发音时,不同时候不同人会用不同的同音汉字12.唐三彩中有很多胡俑,深目高鼻,或抱西域乐器,或牵引驼马,风尘仆仆于沙漠山岭之间,这些都是()商人。
(单选)1:对楼兰女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女尸保存完好
B:距今3380年
C:生前身高1.57米,血型O型
D:眼大窝深,发褐色
正确答案:D
(单选)2:以下理解有误的是()
A:朱士行是中国僧人中第一个到达印度并取得大批佛教经典原本的人
B:玄奘译经的基本程序,中国翻译史上称为“汉唐旧法”
C:义净印度之游走的是海路,他还著有《梵语千字文》,是一部学习梵语的字书
D:法显的《佛国记》有很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正确答案:A
(单选)3:记载:“(日本)无文字,唯刻木、结绳”记事的是()。
A:《汉书》
B:《后汉书》
C:《三国志》
D:《隋书》
正确答案:D
(单选)4:唐三彩中有很多胡俑,深目高鼻,或抱西域乐器,或牵引驼马,风尘仆仆于沙漠山岭之间,这些都是()商人。
A:突厥
B:波斯
C:大食
D:回鹘
正确答案:C
(单选)5:希伯来人原来住在()。
A:巴勒斯坦地区
B:阿拉伯半岛
C:埃及
D:约旦地区
正确答案:B
(单选)6:不是明人文献中最早称呼西班牙的是()。
A:佛郎机
B:大吕宋
C:干系腊
D:西洋吕宋
正确答案:C
(单选)7:秦汉渡来人对日本的贡献不包括()。
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作业名称:13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3客观题预算成绩:92 分注意:客观题是指单选题、多选题、是非题等能自动判分的题!详细信息: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为路易十四写了一份报告《康熙帝传》的是()。
A、张诚B、白晋C、南怀仁D、塔夏尔学员答案:B正确性:正确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云南普洱茶属于()。
A、绿茶B、红茶C、青茶D、黑茶学员答案:D正确性:正确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明清耶苏会传教士东来传教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这是通过()这一途径进行的。
A、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B、贸易往来C、宗教传播D、战争与掠夺学员答案:C正确性:正确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确定罗布泊是个移动性湖泊,并指出其当时准确位置的考古学家是()。
A、普尔热瓦尔斯基B、李希霍芬C、斯文赫定D、斯坦因学员答案:A正确性:正确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记载了西域三十六国每个国家有多少户,有多少人口,有多少兵力,这三个数字都被记载了下来。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左传》学员答案:B正确性:正确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对楼兰古国地形图认识有误的是()。
A、位于东经85度55分12秒B、位于北纬40度30分57秒C、占地略呈300米的方形D、用泥土、芦苇、树枝相间修筑的城墙至今依稀可辨学员答案:C正确性:正确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礼仪之争的内容不包括()。
A、“Deus”是直接译为陡斯、天主,还是中国的天、上帝B、敬孔是偶像崇拜还是祭念先师C、祭祖是祈神佑福还是追忆尽孝D、是否要尊长听君学员答案:D正确性:正确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记载了侵略者大肆屠杀华人事件的是()。
北语20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3答案
北语20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3答案
1
利玛窦把他与中国士大夫关于《天主实义》的争论结成了一本书,叫做()。
A 《利玛窦札记》
B 《畸人十篇》
C 《西国记法》
D 《同文算旨》
答案:B
2
有关汤若望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第一位外国人钦天监正
B 明末1620年,汤若望随法国传教士金尼阁来华
C 主持《崇祯历书》的修订工作
D 大胆排斥中国传统的旧历——大统、回回、东局三家历法
答案:C
3
对西域三十六国认识有误的是()
A 月氏被匈奴打败赶到西边之后地盘变小了,改称小月氏
B 西域三十六国实际是受汉王朝管辖的,两汉设立了西域都护府
C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D 楼兰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答案:A
4 白晋在其写的帝传中,这样描写一位皇帝:“思想敏捷,明智,记忆力强,有惊人的天才,他有经得起各种
事变考验的坚强意志。
”这位皇帝是
A 顺治
B 雍正
C 康熙
D 乾隆
答案:C
5
对张骞出使认识有误的是()
A 张骞的西行之前,中国人还没到那么远过,眼光也没那么广
B 张骞两次出师西域,第二次被匈奴俘虏了
C 初次出使西域达13年之久,生还者共两人
D 初次出使西域后,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安息、天竺等国家答案:B
6
礼仪之争的内容不包括()。
A “Deus”是直接译为陡斯、天主,还是中国的天、上帝
B 敬孔是偶像崇拜还是祭念先师
C 祭祖是祈神佑福还是追忆尽孝
D 是否要尊长听君
答案:D。
20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_1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5道小题, 总分值60分)1.公元前一世纪,古楼兰国改称为()A. 于阗B. 鄯善C. 乌孙D. 月氏答:B 131·9666·29062.约在公元前(),中国已有家蚕丝织成的绢片、丝带、丝线等。
A. 2500B. 2800C. 3000D. 2700答:B3.对西域三十六国认识有误的是()A. 月氏被匈奴打败赶到西边之后地盘变小了,改称小月氏B. 西域三十六国实际是受汉王朝管辖的,两汉设立了西域都护府C.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D. 楼兰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答:A4.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中写到的中国被叫作“支那”,是外国人对()的翻译。
A. 绮B. 秦C. 羌D. 茶答:B5.以下不是河西四郡的是()A. 武威B. 酒泉C. 张掖D. 吐鲁番答:D6.记载了侵略者大肆屠杀华人事件的是()。
A. 《佛郎机传》B. 《和兰传》C. 《吕宋传》D. 《意大里亚传》答:C7.对日语借用汉字阶段的看法有误的是()A. 日本国使用的最初文字就是汉字B. 汉籍传入日本之始,最早的记载当推百济王仁博士带去的《论语》和《千字文》。
C. 这一阶段出现了用汉文写成的史书及文学作品D. 由于使用汉字,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能够很好地研究中国文化答:D8.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人种形象认识的是()A. 人种矮小,不高B. 长寿,寿逾200岁C. 红头发、蓝眼睛D. 声音嘶哑,不轻易与外人交谈答:A9.和平年代最通常的中外文化交流渠道是()。
A. 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B. 贸易往来C. 宗教传播D. 战争与掠夺答:A10.中国的茶文化、茶的种植、吃茶的好处等,是在()时期真正在日本普及开来的。
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C11.以下不属于弥生飞跃的表现的是()A. 生产方式由采集渔猎到农耕水稻B. 体貌由单眼皮变为双眼皮C. 工具由新石器、金石并用发展到铁器D. 人身材变高12.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被称为日本茶圣的是()。
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姓名:谷淼学号:2009217050专业:世界史康熙皇帝与中西文化交流摘要:中西文化交流离不开一些重要人的纽带作用。
在十七十八世纪这一次重要的中西文化交流时期,中国封建时代的一代明君康熙皇帝成为举足轻重的引领者,积极推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但却郁于种种局限导致的失策,使中国失去了适应世界第一次科学革命潮流及时赶超先进科技水平的良好机遇,中国近代的悲剧由此酿成。
关键词:康熙帝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文化交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近代以前,世界尚未紧密联系为一个整体,各个地区之间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文化的交流传播主要靠一些先驱人物的引领和撮合。
十七、十八世纪的东西方世界处于风云激荡的转型时期,文化的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东弱西强格局的形成,中国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落后于世界潮流,造成“李约瑟难题”的历史遗憾,一失手成千古恨,致使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近代受尽凌辱。
十七、十八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仍然主要是靠一些先驱人物的引领和撮合,在此过程中,中国清朝的康熙皇帝是一个曾经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杰出代表。
康熙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一位杰出的皇帝,开创了中国封建时代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他思想比较开明,勤于学习,对西方文化兴趣浓厚,努力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推动中西文化交流,把十七、十八世纪的中国首都北京打造成了一个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一在中国古代皇帝中,能够勤于学习的皇帝并不多,能够在学习国学的同时还能学习西学从而学贯中西的皇帝则仅见康熙皇帝一人。
可以说,康熙皇帝是中国众多古代皇帝中最有学问的皇帝,学贯中西的第一人!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满族的皇帝,康熙帝比他的前朝―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明朝的历代皇帝更热爱和精通汉族的传统文化(即国学)。
他广泛涉猎,经、史、子、集、诗词、书法、音律等都有研究,对宋明以来的官方哲学程朱理学则颇有钻研。
他“钦点”了《资治通鉴纲目大全》,凭借自己的心得体会与一些著名的理学家像李光地等进行过学术探讨,组织他们编纂了《朱子大全》、《性理精义》等著作。
2017秋北语17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3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60 分。
)1. 确定罗布泊是个移动性湖泊,并指出其当时准确位置的考古学家是()。
A. 普尔热瓦尔斯基B. 李希霍芬C. 斯文赫定D. 斯坦因正确答案:2. 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中写到的中国被叫作“支那”,是外国人对()的翻译。
A. 绮B. 秦C. 羌D. 茶正确答案:3. 首次用四个字“合敬清寂”概括出茶道的精神的是()。
A. 冈仓天心B. 千利休C. 荣西D. 最澄正确答案:4. 云南普洱茶属于()。
A. 绿茶B. 红茶C. 青茶D. 黑茶正确答案:5. 对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阶段性的理解有误的是()。
A. 汉代佛教与中国道术方士思想相结合B.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中国玄学相结合C. 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基本上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D. 隋唐时期中国佛教有学派而无宗派正确答案:6. 真正以传教为目的来元朝的天主教传教士是()。
A. 柏朗嘉宾B. 罗伯鲁C. 马可波罗D. 孟高维诺正确答案:7. 写下《读景教碑书后》的中国人是()。
A. 李之藻B. 钱大昕C. 张庚虞D. 韩泰华正确答案:8. 有关唐以来四大发明向外传播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造纸术的西传是在高仙芝败于大食兵的8世纪中叶。
B. 火药的制作方法由阿拉伯商人带到国外C. 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地中海,意大利商船率先采用D. 雕版印刷术在8-10世纪传入伊斯兰世界的两河流域和埃及正确答案:9. 以下是用万叶假名写成的是()。
A. 《古事记》B. 《日本书纪》C. 《怀风藻》D. 《枕草子》正确答案:10. 白晋在其写的帝传中,这样描写一位皇帝:“思想敏捷,明智,记忆力强,有惊人的天才,他有经得起各种事变考验的坚强意志。
”这位皇帝是A.顺治B.雍正C.康熙D.乾隆正确答案:11. 在三十六国当中最大的是()。
A. 乌孙B. 月氏C. 于阗D. 车师前国正确答案:12. 唐三彩中有很多胡俑,深目高鼻,或抱西域乐器,或牵引驼马,风尘仆仆于沙漠山岭之间,这些都是()商人。
(单选题)1: 真正以传教为目的来元朝的天主教传教士是()。
A: 柏朗嘉宾B: 罗伯鲁C: 马可波罗D: 孟高维诺标准答题:(单选题)2: 以下是通过宗教传播进行文化交流的()A: 13世纪蒙古统治者向西扩张,为中西文化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B: 唐朝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唐朝建筑、雕塑、绘画工艺和医药之学C: 张骞出使西域与外国联谊、交通D: 西域商人通过丝绸之路买卖中国丝绸等商品标准答题:(单选题)3: 对日本文字的看法不正确的是()A: 从历史上看,日本的文字和汉字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血缘关系B: 日本现在使用的文字是“汉字假名混合体”C: 汉语和日语属于同一种语言,即“汉字文化圈”D: 假名是在吸收、改造中国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发展起来的日本自己独特的字母标准答题:(单选题)4: 在三十六国当中最大的是()。
A: 乌孙B: 月氏C: 于阗D: 车师前国标准答题:(单选题)5: 对日本茶道的相关认识有误的是()A: 茶道有个人服从环境和整体的儒家精神B: 冈仓天心认为明清时的淹茶时期是茶的浪漫主义时期C: 道教为日本茶道奠定了审美理想的基础D: 千利休提出“和、敬、清、寂”四规标准答题:(单选题)6: 对西域三十六国认识有误的是()A: 月氏被匈奴打败赶到西边之后地盘变小了,改称小月氏B: 西域三十六国实际是受汉王朝管辖的,两汉设立了西域都护府C: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D: 楼兰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标准答题:(单选题)7: 为路易十四写了一份报告《康熙帝传》的是()。
A: 张诚B: 白晋C: 南怀仁D: 塔夏尔标准答题:(单选题)8: 对中国丝织物的发达认识有误的是()A: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养蚕织丝的国家B: 至迟在殷商时代,中国已发明了提花装置C: 两汉时期,已可以织出各种提花的彩色的丝绸D: 先秦文献中不同织法的丝绸有不同的名称标准答题:(单选题)9: 对鉴真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著有《唐大和上东征传》,流传至今B: 鉴真出生于扬州,俗姓淳于C: 鉴真及其弟子所开创的日本律宗也成为南都六宗之一D: 唐招提寺建筑群,即为鉴真及其弟子留下的杰作标准答题:(单选题)10: 对日语借用汉字阶段的看法有误的是()A: 日本国使用的最初文字就是汉字B: 汉籍传入日本之始,最早的记载当推百济王仁博士带去的《论语》和《千字文》。
------------------------------------------------------------------------------------------------------------------------------ 单选题1(4分) : 对楼兰古国认识有误的是()。
A: 官衙“三间房”是楼兰古城中最高的建筑B: 民居由红柳、芦苇搭建而成C: 有佛塔D: 有古烽火台、粮仓等建筑遗址2(4分) : 以下不属于弥生飞跃的表现的是()A: 生产方式由采集渔猎到农耕水稻B: 体貌由单眼皮变为双眼皮C: 工具由新石器、金石并用发展到铁器D: 人身材变高3(4分) : 从佛教的正规说法来说,寺庙应该叫()。
A: 僧伽蓝摩B: 精舍C: 支提D: 浮图4(4分) : 以下不是河西四郡的是()A: 武威B: 酒泉C: 张掖D: 吐鲁番5(4分) : 确定罗布泊是个移动性湖泊,并指出其当时准确位置的考古学家是()。
A: 普尔热瓦尔斯基B: 李希霍芬C: 斯文赫定D: 斯坦因6(4分) : 以下曾主持完成了《皇與全览图》的绘制工作的是()。
A: 汤若望B: 南怀仁C: 塔夏尔D: 张诚7(4分) : 有关佛教中国发展,认识有误的是()A: 佛教东汉初年已传入中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还看不出影响的迹象B: 由于时代的局限,魏晋时代所理解的佛学只能是玄学化的佛学C: 印度禅学在中国的变异并发展成禅宗的原因是时代浪潮的影响D: 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基本上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8(4分) : ()是满二十岁的出家男子,俗称和尚。
A: 沙弥B: 比丘C: 沙门D: 比丘尼9(4分) : 以下理解有误的是()A: 朱士行是中国僧人中第一个到达印度并取得大批佛教经典原本的人------------------------------------------------------------------------------------------------------------------------------ B: 玄奘译经的基本程序,中国翻译史上称为“汉唐旧法”C: 义净印度之游走的是海路,他还著有《梵语千字文》,是一部学习梵语的字书D: 法显的《佛国记》有很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10(4分) : 徐福和日本真正的接触,相交是在()。
《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一次作业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支那”解释中影响最广的是()选项:a、中国所产丝绸“绮”的对音b、羌的对音c、“茶”的对音d、“秦”的对音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唐将高仙芝与大食交战,被俘走的唐代工匠把造纸术传到了阿拉伯世界,这是通过哪一途径进行文化交流的()选项:a、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b、贸易往来c、战争与掠夺d、宗教传播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对大秦国认识有误的是()选项:a、大秦有类中国b、大秦多宝、欲通使于汉c、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建都在君士坦丁堡,在唐、宋中国典籍中,称之为叫“拂菻”d、“拂菻”是从意大利语翻译而来的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地域认识的是()选项:a、生活在极东的地方b、东临大海c、与印度、大夏相邻d、去赛里斯只能走陆路,海路行不通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人种形象认识的是()选项:a、人种矮小,不高b、长寿,寿逾200岁c、红头发、蓝眼睛d、声音嘶哑,不轻易与外人交谈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隋唐时代日本先后派遣十八批僧侣、官员来中国,学习中国制度、文化,这属于哪一文化交流途径()选项:a、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b、贸易往来c、战争与掠夺d、宗教传播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以下不是河西四郡的是()选项:a、武威b、酒泉c、张掖d、吐鲁番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公元前一世纪,古楼兰国改称为()选项:a、于阗b、鄯善c、乌孙d、月氏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以下是通过宗教传播进行文化交流的()选项:a、13世纪蒙古统治者向西扩张,为中西文化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b、唐朝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唐朝建筑、雕塑、绘画工艺和医药之学c、张骞出使西域与外国联谊、交通d、西域商人通过丝绸之路买卖中国丝绸等商品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楼兰女尸属于哪一种人种()选项:a、蒙古人种b、高加索人种c、尼格罗人种d、不确定题号:1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以下不是前三史对西域记载的特点的是()选项:a、语言准确生动,但所闻与所见没有分开记载b、对西方国家分土著与行国分别加以介绍,分类科学c、这500年来中国人对于西方的认识,不断丰富起来d、介绍其物产经济、城郭属国、军事实力和制度交通等,记述比较详细题号:1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不属于赛里斯形象的意义的是()选项:a、是主体对客体关注的产物,是异域形象b、分析赛里斯形象,只需要看它是否符合客体c、其形象描写有一部分是真实的,并不是一无是处的d、对赛里斯的形象的认识,折射了主体自身的文明程度题号:1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远古时期,不同民族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幼芽会沿着有利于本民族的生存、发展的方向发展成熟,这是文化的()选项:a、发展的不平衡性b、民族性c、时代性d、隔离机制题号:1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对中国丝织技术西传认识有误的是()选项:a、中国公主将蚕种带到了于阗,使那里的人懂得了种桑养蚕b、中国的丝织锦技术直接传入波斯,使波斯有了自己的丝织业c、中国的蚕种是从新疆运到拜占廷的d、李约瑟认为,西方使用提花机至少晚于中国4个世纪题号:1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对中国丝织物外传认识有误的是()选项:a、公元前8世纪,中国的丝绸可能已经传到印度与波斯b、至迟在两汉,中国的丝织物一北传到阿尔泰地区c、据古希腊雕塑和陶器彩绘人像服装可以推测公元前5世纪中国丝绸已成为希腊上层人物喜爱的服装d、公元前后,罗马教皇下令禁止男士穿着丝绸,以缓解对丝绸的需求题号:1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对西域三十六国认识有误的是()选项:a、月氏被匈奴打败赶到西边之后地盘变小了,改称小月氏b、西域三十六国实际是受汉王朝管辖的,两汉设立了西域都护府c、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d、楼兰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题号:1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影响文化的交流和排斥的因素没有()选项:a、主体文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b、外来文化的效用性c、主体文化相比外来文化是否先进d、外来文化的适应性题号:1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内容:对张骞出使认识有误的是()选项:a、张骞的西行之前,中国人还没到那么远过,眼光也没那么广b、张骞两次出师西域,第二次被匈奴俘虏了c、初次出使西域达13年之久,生还者共两人d、初次出使西域后,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安息、天竺等国家题号:1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对中国丝织物的发达认识有误的是()选项: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养蚕织丝的国家b、至迟在殷商时代,中国已发明了提花装置c、两汉时期,已可以织出各种提花的彩色的丝绸d、先秦文献中不同织法的丝绸有不同的名称题号:2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对西域诸国理解有误的是()选项:a、大宛、大夏、安息属于土著国b、匈奴最强c、大月氏败给了大夏d、汉得乌孙马,称为“天马”,后得到大宛汗血马,改称乌孙马为“西极”。
(单选)1:利玛窦把他与中国士大夫关于《天主实义》的争论结成了一本书,叫做()。
A:《利玛窦札记》
B:《畸人十篇》
C:《西国记法》
D:《同文算旨》
正确答案:B
(单选)2:楼兰女尸属于哪一种人种()
A:蒙古人种
B:高加索人种
C:尼格罗人种
D:不确定
正确答案:B
(单选)3:“三山夹两盆”首先是由()在地图上勾画出来的。
A:李希霍芬
B:斯文赫定
C:普尔热瓦尔斯基
D:斯坦因
正确答案:C
(单选)4:礼仪之争的内容不包括()。
A:“Deus”是直接译为陡斯、天主,还是中国的天、上帝
B:敬孔是偶像崇拜还是祭念先师
C:祭祖是祈神佑福还是追忆尽孝
D:是否要尊长听君
正确答案:D
(单选)5:不是镇江四所景教寺的是()。
A:大兴国寺
B:云山寺
C:甘泉寺
D:大普兴寺
正确答案:D
(单选)6:贸易往来属于文化的那个层面()。
A:物质层面
B:制度层面
C:精神层面
D: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
正确答案:B
(单选)7:对照现代地理知识,《万国全图》缺失()。
A:美洲。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中外文化交流史》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对唐景教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景教碑是一块黑色的石灰石碑,大体完好B.高10英尺,宽4英尺,厚1英尺,重约2吨C.正面文字32行,每行62字,共1900余汉字D.下方和左右侧面是一些专门的文字,即希腊文2.《史记·外国传》中称:“天下有三众:中国人众,大秦宝众,月氏马众。
”()A.错误B.正确3.南怀仁去世之后,康熙皇帝为他举行隆重葬礼,并赐谥号“勤敏”。
()A.错误B.正确4.以下理解有误的是()。
A.朱士行是中国僧人中一个到达印度并取得大批佛教经典原本的人B.玄奘译经的基本程序,中国翻译史上称为“汉唐旧法”C.义净印度之游走的是海路,他还著有《梵语千字文》,是一部学习梵语的字书D.法显的《佛国记》有很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5.乾隆以后,传教士就很少来中国了,直到1939年,罗马教廷承认中国礼仪,利玛窦规矩完全恢复,天主教也从此得以在中国立足。
()A.错误B.正确6.“也里可温”是蒙古语中对基督教徒的称呼。
()A.错误B.正确7.对唐景教认识有误的是()。
A.其取名和建碑有关系B.唐景教碑由一个叫伊斯的人写碑文C.由一个叫吕秀岩的中国人刻碑D.叫它景教是因为它的教义实在是太美好了8.绮在商代就有了,到春秋战国时更为普遍,输出域外的丝绸,主要以绮为主。
()A.错误B.正确9.郑和到达各国的一件事就是()。
A.宣传朱棣的皇帝诏书B.赠送礼物C.进行贸易活动D.武力征服10.十九世界中叶以来,国际学术界曾先后给“文化”这一个概念下过百十多种定义。
()A.错误B.正确11.以下理解有误的是()。
A.朱士行是中国僧人中第一个到达印度并取得大批佛教经典原本的人B.玄奘译经的基本程序,中国翻译史上称为“汉唐旧法”C.义净印度之游走的是海路,他还著有《梵语千字文》,是一部学习梵语的字书D.法显的《佛国记》有很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12.利玛窦把他与中国士大夫关于《天主实义》的争论结成了一本书,叫做()。
【题型】简答题【题干】古楼兰国消亡原因的假设有哪些,请作简要分析?【答案】①消失于战争,一场大的战争把这个小王国给灭亡了;②衰败于干旱缺水,生态恶化。
楼兰文明的发达使得其赖以生存的地方变成了盐碱泛滥,流沙纵横的地方;③毁灭于瘟疫。
当时沙漠里流传一种叫“热窝子”的急性传染病,也许在三四世纪的时候,楼兰国一带也染上了这种可怕的传染病;④与丝绸之路北道的开辟有关,政治、经济中心转移,沙漠丝路古道故国废弃;⑤与罗布泊的南北游移有关,楼兰古国缺水干旱,难以生存。
【题型】简答题【题干】请简述利玛窦在整个传教过程当中的文化贡献。
【答案】首先,利玛窦确实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奠基者。
他是第一个来到北京的传教士,建立了中国内地的第一所教堂,死后还获得了一块以后传教士都可以埋葬的墓地。
他还用中文尝试性的写了一些像《天主实义》的宣传著作;其次,在传教理论上,他走了一条“适应主义”的传教路线。
所谓“适应主义”,就是指主动接近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和中国的官僚士大夫交往,从穿和尚袍改为穿儒服,这些都是他在努力走一条“适应主义”路线的表现;再次,利玛窦为了传播宗教带来了西方的世俗文化,有科学的、心理学的、人伦方面的知识,也有地图、钟表、西洋琴等西方器物;最后,利玛窦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开启了传教士汉学。
这一点是和前面一点相对应的,一个是向中国介绍西方,一个是向西方介绍中国。
【题型】简答题【题干】请简述遣唐使在华的主要活动。
【答案】(一)有关地方州府安排馆舍、食宿,并派专员护送获准进京的使团主要成员前往长安,路途一切费用均由中国政府负担;(二)抵长安后,有唐廷内使引兵出迎,奉酒肉慰劳。
随后导入京城,住进四方馆;(三)遣唐使呈上贡物,唐皇下诏嘉奖,授爵赐宴;(四)遣唐使在长安和内地一般要逗留一年左右,参观访问国子监,拜识经师,买书购物,充分领略唐朝风土人情。
【题型】简答题【题干】请简述明季对欧洲认识的特点与意义。
------------------------------------------------------------------------------------------------------------------------------ (单选题) 1: 对张骞出使认识有误的是()A: 张骞的西行之前,中国人还没到那么远过,眼光也没那么广B: 张骞两次出师西域,第二次被匈奴俘虏了C: 初次出使西域达13年之久,生还者共两人D: 初次出使西域后,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安息、天竺等国家正确答案:(单选题) 2: 对西域三十六国认识有误的是()A: 月氏被匈奴打败赶到西边之后地盘变小了,改称小月氏B: 西域三十六国实际是受汉王朝管辖的,两汉设立了西域都护府C: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D: 楼兰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正确答案:(单选题) 3: 对佛教三世佛认识有误的是()A: 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B: 西方极乐世界的释迦牟尼佛C: 过去佛燃灯佛D: 未来佛弥勒佛正确答案:(单选题) 4: 有关佛教中国发展,认识有误的是()A: 佛教东汉初年已传入中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还看不出影响的迹象B: 由于时代的局限,魏晋时代所理解的佛学只能是玄学化的佛学C: 印度禅学在中国的变异并发展成禅宗的原因是时代浪潮的影响D: 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基本上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正确答案:(单选题) 5: “支那”解释中影响最广的是()A: 中国所产丝绸“绮”的对音B: 羌的对音C: “茶”的对音D: “秦”的对音正确答案:(单选题) 6: 对唐朝盛世景象叙说不正确的是()A: 唐长安城里外国人在城里都有自己的居住区,享受一定的治外法权B: 在唐的侨民以波斯人最多C: 唐朝一般让外国人穿自己民族的服饰,以示区别,不与华人混同D: 昭武九姓曾经是月氏人正确答案:(单选题) 7: 以下曾主持完成了《皇與全览图》的绘制工作的是()。
中外文化交流史一. 什么是文化?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1.什么事文化: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乂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惜、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2.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长期受到人们尊崇并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的思想观念和固有传统,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审视,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广义地讲,就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
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精神;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它渗透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之中。
由于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表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
现在“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被普遍认为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二. 中国文化史如何分期?各阶段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雏形期(炎黄一夏、商、周时代):中国文化在韵事社会(即新石器时代)开始萌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宗教(图腾崇拜)、原始艺术和原始的哲学思维不断演进。
在早期的神话传说中,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史影,盘古开天,女娱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神农尝白草,伏羲画八卦……这些美丽动人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先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精神和取得的业绩,以及对周围世界的思考。
从黃帝逐鹿中原到夏、商、周三代,中国文化在自身的生命运动中迈出了巨大的步伐。
在商代,脊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成熟阶段;殷末周初,哲学思想乂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出现了阴阳、五行观念;《周易》古经大约也于此时期形成,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八卦学说,从而使中国文化逐渐具备了雏形。
2.形成时期(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使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期。
【北京语言大学】18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_3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明清耶苏会传教士东来传教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这是通过()这一途径进行的。
A、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B、贸易往来C、宗教传播D、战争与掠夺正确答案:第2题,对楼兰古国地形图认识有误的是()。
A、位于东经85度55分12秒B、位于北纬40度30分57秒C、占地略呈300米的方形D、用泥土、芦苇、树枝相间修筑的城墙至今依稀可辨正确答案:第3题,对大秦国认识有误的是()A、大秦有类中国B、大秦多宝、欲通使于汉C、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建都在君士坦丁堡,在唐、宋中国典籍中,称之为叫“拂菻”D、“拂菻”是从意大利语翻译而来的正确答案:第4题,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中写到的中国被叫作“支那”,是外国人对()的翻译。
A、绮B、秦C、羌D、茶正确答案:第5题,唐太宗之子李治,即高宗,仿效父亲,也写了一篇《述圣记》,推崇佛教、推崇()。
A、法显B、玄奘C、朱士行D、义净正确答案:第6题,中国的茶文化、茶的种植、吃茶的好处等,是在()时期真正在日本普及开来的。
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正确答案:第7题,“三山夹两盆”首先是由()在地图上勾画出来的。
A、李希霍芬B、斯文赫定C、普尔热瓦尔斯基D、斯坦因正确答案:第8题,()是满二十岁的出家男子,俗称和尚。
A、沙弥B、比丘C、沙门D、比丘尼正确答案:第9题,对日文假名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片假名只取用了汉字的一部分B、手写草了就是平假名C、《源氏物语》是用日文假名写成的文学作品D、日语假名发明后日本文字的书写体系就不用汉字了正确答案:第10题,对日语借用汉字阶段的看法有误的是()A、日本国使用的最初文字就是汉字B、汉籍传入日本之始,最早的记载当推百济王仁博士带去的《论语》和《千字文》。
<br/>C、这一阶段出现了用汉文写成的史书及文学作品D、由于使用汉字,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能够很好地研究中国文化正确答案:第11题,不是前三史对西域记载的特点的是()。
18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_1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5道小题, 总分值60分 )1.对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阶段性的理解有误的是()。
A. 汉代佛教与中国道术方士思想相结合B.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中国玄学相结合C. 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基本上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D. 隋唐时期中国佛教有学派而无宗派答案:D 更多试题及答案+扣二九七九一三九六八四2.对西域三十六国认识有误的是()A. 月氏被匈奴打败赶到西边之后地盘变小了,改称小月氏B. 西域三十六国实际是受汉王朝管辖的,两汉设立了西域都护府C.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D. 楼兰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答案:A3.明清耶苏会传教士东来传教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这是通过()这一途径进行的。
A. 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B. 贸易往来C. 宗教传播D. 战争与掠夺答案:C4.不是昭武九姓的是()。
A. 安B. 米C. 成D. 火寻答案:C5.范礼安在澳门总结了几条到中国传教的方针,不正确的是()。
A. 传教士要说是仰慕中国文化而来B. 要穿佛教徒僧袍,称自己是印度西僧C. 到中国大陆的传教士应该学习中文D. 劝导加入天主教的中国人学葡萄牙语答案:D6.()是中国汉字拉丁化道路之始。
A. 《西字奇迹》B. 《两国记法》C. 《二十五言》D. 《畸人十篇》7.利玛窦认为中国人也应该更多的建立一种平等、博爱的关系,因而写了()。
A. 《西国记法》B. 《交友论》C. 《畸人十篇》D. 《天主实义》8.对中国丝织技术西传认识有误的是()A. 中国公主将蚕种带到了于阗,使那里的人懂得了种桑养蚕B. 中国的丝织锦技术直接传入波斯,使波斯有了自己的丝织业C. 中国的蚕种是从新疆运到拜占廷的D. 李约瑟认为,西方使用提花机至少晚于中国4个世纪9.第一个把范礼安的传教方略自觉认真实施的传教士是()。
A. 沙勿略B. 汤若望C. 罗明坚D. 利玛窦10.在三十六国当中最大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