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卷I高考语文作文范文:为小白点赞
- 格式:docx
- 大小:16.83 KB
- 文档页数:2
2020全国新高考1卷语文作文范文5篇2020全国新高考1卷语文作文题目是: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
大家会怎么写这个主题作文呢?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2020全国新高考1卷语文作文范文【1】2020年的春天这一场经历,显然不是平坦的,如同命运行走时遇到的那些艰难险阻,需要一种强大的生命精神,才能够支撑与改变。
它更是一种个人品格的情怀历练,而这种情怀在东方传统文化美德范畴内,是一种担当与光芒。
面对生活的突如其来,是激发对生命价值的再一次思考,是重建对于生活的信心,是一颗心对于美好重新认知。
美好在哪里?它的美好就在创造奇迹,就在于拉近人与人、心与心的距离。
经过生命的光阴,没有败给生活的故事、情节和遭遇,没有败给困厄的磨难、曲折和苍凉,经历生活的波折跌宕,承载的也不是叹息,抱怨的也不是遭遇,感叹的也不是失落。
因为热爱,人格成为一种光辉;因为热爱,情怀成为一种光芒;因为善待,情操成为一种光亮。
终究要成为一种精神,终究成就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超脱、坚定、豪迈,而且为此付出生命所有的情怀,努力活成了一个内心可以欣慰、生命可以坦然、对待世界可以呈现从容的生命形象。
人海茫茫,每个人都秉持着善良的信念、生命的信心,让所有的美好与明亮成一片海洋,让所有的信念链接成一种枢纽,让所有的祝愿成为继往开来的生命光环,延续,生生不息,光明灿烂。
就算是在风雨中奔跑,那么也跑出风雨中的洒脱、豪迈和心底的更加明亮;就算风雨加身,也要扛起舍我其谁的担当与责任,活出生命信念的阳光灿烂。
经历生活的磨难,没有辜负对时光的热爱,没有辜负对生命的热爱,没有背离对别人的热爱,这是一场力量的接力、信念的拥抱、美好的承载,这是对生命价值最真诚的赞美。
经风雨,见心地,永远不是旁观者;经世事,历胆魄,认同生命的信心与力量。
做一个不惧风雨的人,做一个面对风雨、能够善加对待,积极化解的人。
经风经雨才能历练志向,经历磨难辛苦才能淬炼心智,经历艰难和麻烦,才能历练自我的选择和内心的靠岸。
2020全国1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精选5篇关注语文教学发展,解决语文学习困惑。
从2020年的高考语文作文可以看出,我们的作文素材积累需要越来越多元化。
也就是说,我们对阅读能力的要求更高了。
下面给大家带来2020全国1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2020全国1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1】君子“成人”亦“成己”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相信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
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一代霸主,孔子曰:“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然而在管仲的身后,还有一位同样令人敬重的人物。
他举荐管仲,终成霸业,因而名留青史。
他便是鲍叔牙。
或许很多人无法理解鲍叔牙的千古流芳: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其身侧运筹帷幄之人并非鲍叔牙;鲍叔牙甚至将自己的位置让与管仲,甘居其下。
这样的“无甚功绩”的鲍叔牙,却能为史书大书特书。
这是争强好胜的现代社会和时下持有浮躁心态的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甚至质疑的。
但我觉得,鲍叔牙之所以能够“成己”,正在于他能够“成人”。
鲍叔牙的过人之处,首先在于他善于知人。
知人之要务,在于放下成见。
鲍叔牙与管仲曾经同为商贾、出生入死,每每被管仲占便宜,鲍叔牙总是一笑而过。
后两人分侍二主,本应成王败寇,鲍叔牙却力排众议,举荐管仲。
鲍叔牙能够剥开偏见、傲慢等缠绕在外界的茧丝,洞察出那位能力卓荦的管仲。
鲍叔牙的过人之处,更在于他能任人。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广阔的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公子小白践祚,鲍叔牙本可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但他审度自身,急流勇退,让贤甘居管仲之下。
其胸襟之宽广,处事之谦卑,广为人所称颂。
鲍叔牙的退让并非力不从心的自卑,并非沽名钓誉的姿态,并非求取庇荫的谄媚,而是为了大局着想,知己知彼的大智慧。
鲍叔牙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够“成人之美”。
鲍叔牙成就了管仲,让管仲尽情施展抱负与才华,而不是“虽有千里马”却“骈死于枥中”;鲍叔牙更是成就了齐桓公,让他成就霸业,国泰民安;鲍叔牙更是拯救了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推广教化使黎民免于披发左衽,这是鲍叔牙为黎庶百姓所谋求的永福。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作文优秀范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宽容大度成就霸业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宽容大度成就霸业》齐桓公为“春秋五霸”之首,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胸襟气度。
齐桓公的气度体现在宽容和胆识上:不计前嫌,重用管仲。
我觉得宽容大度是齐桓公胸襟气度最好的体现,不因对方曾经欲置自己于死地而耿耿于怀,也不因对方曾是对手的谋臣而猜疑打压,而是宽容大度,不计前嫌,任人唯才。
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齐国逐渐强盛,受到小国的推崇;当时中原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
这是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的最大成果。
由此可见,不计前嫌,能容人,才能放心,敢用人,方能成就大事。
与之相反的,也史书有据。
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
交战之前,谋士郭嘉坚信曹操必胜,且有一番说辞:“袁绍外表宽厚而内心多猜忌,任人唯亲;曹操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在气度胸襟上胜过袁绍。
”事实正如郭嘉所言,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喜好吹捧,惑于馋言,优柔寡断,是非不分,最终兵败官渡。
2020高考语文全国Ⅰ卷优秀范文10篇(试水文)“今天于老师为大家整理的是2020高考全国Ⅰ卷优秀范文10篇(试水文),打印学习哦~文末附完整版领取方式,获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本文内容来源:语文周报,河南省教育厅,黄冈教育圈公益推送,转载保留此说明和相关编者目录1.别怀疑,掌声也是为你响起文邹序萌2.剑鞘之清辉——班级读书会发言稿文李瑞欣3.荐贤助君得天地让相为国霸春秋文靳京璇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班级读书会发言稿文柴欣颖5.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文夏晓明6.认识你自己文林芳菲7.人己两知,方成大道文陈棋灿8.高山流水遇知音文叶欣萌9.胸有丘壑,国家至上文郭思韵10.书海窥鲍明理修身文张承莉01 别怀疑,掌声也是为你响起——读《管仲拜相》有感作者:唐山一中高二9班邹序萌来源:语文周报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同读《管仲拜相》后,我想问大家:如果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只能有一个人,你是否甘愿像鲍叔牙那样,为比自己更能胜任的人鼓掌?也许大多数人在面对这个问题时都会犹豫。
人类生来就具有利己性,这无法回避;但理性又告诉我们:越是关键的位置,越需要卓越的人才;越是宝贵的机会,越值得虔诚地对待。
我们会被这两种声音反复拉扯,而鲍叔牙却毫无犹豫、不遗余力地推荐管仲、托举管仲,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让贤,是一种智慧、一种胸怀、一种担当。
鲍叔牙值得我们为之鼓掌,“让贤”值得我们为之鼓掌。
拥有为自己而“让”的智慧,我们收获解脱。
自远古时期开始,万物就遵守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多少是非成败、多少朝代更迭,都是竞争的结果。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这“枷锁”,很大程度上便是我们无法逃避的竞争。
作为一个生活在文明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对竞争应持有的态度不应是“不顾一切往上爬”,而是“做最好的自己”。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站在与自己的能力不符的高度,会双腿战栗、彷徨无助,把最高的位置让给最适合的人,才能内心释然、自由坦荡,正所谓“云在青天水在瓶”——“让”是一种正视自己、慧眼识才的大智慧。
2020高考全国1卷优秀解析及优秀范文附:2020年全国一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他辅佐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雄霸天下之业,非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管仲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之力也。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
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800字。
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作文题解析2020年语文高考I卷作文是一道情境类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班级读涉到首先应关注写作的情境:班级读书会。
因此写作中应该尽量牵书交流的情境。
其次:本文的写作任务有二:一是根据材料内容,在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中选择感触最深的人物谈看法,因此写作中一定不能对三人平分秋色,而应抓住其中一人的品行、境界、格局等特点,从可以深入写作的角度切入。
例如:齐桓公,可以从宽容、胸怀、知人善用、信任、志向高远等角度切入;鲍叔,可从知人、大度、不计私利、大局为重、虚怀若谷、友情等角度切入;管仲,可从才华、能力的重要性和恪尽职守等角度切入。
二是要注意发言稿的形式。
因为是在班级读书会上交流,因此要注意称呼,是老师和同学们;同时要众。
动听有结束语,语言应尽量生动、形象、口语化,有感染力,能打当然,在写作中,要注意主题的提升,因为虽然是三人选择一人为重点进一心,才能行写作,但三人之间的联系与反映出来的现实意义不可忽视:君臣共创伟业;而在疫情仍没有完全消散,世界格局正面临重大改变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只有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各尽其能,才能克服困难,谱写强国之音。
2020年语文高考全国一卷作文2020年语文高考全国一卷作文篇一——班级读书会发言稿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书画家李若禅曾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作为一名上进的中学生,透过书香墨海,审视历史人物,在齐国崛起的这条路上,我敬仰不计前嫌、善于纳谏而九合诸侯的公子小白,我力赞尽己之贤、尊王攘夷的管仲,然而,最让我触动的当属“荐贤助君得天地,让相为国霸春秋”的鲍叔。
接下来就跟大家交流一下我的浅见。
胸襟博大,鲍叔知人善任而勇荐旧敌。
“治天下者,用人非止一端,故取士不以一路”,欧阳修这句话可很好形容鲍叔。
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夺齐国王位之时,鲍叔和管仲亦身居双方阵营的高位,甚至小白几乎为管仲所杀害,可当公子纠失败、桓公即位后,鲍叔却能发现与己与国曾有深仇大恨的管仲的才能,并为此直言纳谏,使其辅佐桓公成大业。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同学们,请设想一下,假如没有鲍叔之知人善任及包容心胸,齐国人才中何来一位彪炳千古的管仲,又何来齐国今后之崛起?所以,管仲造就了齐国的荣光,而鲍叔造就了管仲之辉煌。
情操高洁,鲍叔知己不及而谦让相位。
“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春秋战国这样礼崩乐坏的时代中,诸侯将相们都沉沦于名利,贪念着霸权,齐桓公亦是如此。
在管仲俯首称臣后,作为齐国之相的鲍叔却并未居高视之,反而称自己“贤不如管仲”而将相位谦让于其,自己甘居其下,终成一段千古佳话。
“甘居下者位未卑”,虽然桓公终成五霸之首,但其与手足相争、与诸侯相杀,比起鲍叔却少了一分淡然与平静。
同学们,我们深知,只有不迷恋权力,不陶醉富贵,鲍叔才如乱世之中的一抹清流,以己之行诠释了君子之德。
同学们,管仲虽贤,论胸怀其不如鲍叔;桓公虽能,论情操其亦不如鲍叔。
故三人中,我首推鲍叔——荐贤助君得天地,让相为国霸春秋:于国家,鲍叔选贤举能、慧眼识精,为桓公夺王位,使管仲施才能;于己身,鲍叔不慕名利、清高淡泊,未曾自矜功伐,让相而身退。
2020年全国1卷优秀作文推荐三篇前几天,朋友圈里疯传据说是“高考满分”的文章,很多微信公众号也纷纷转载,不少家长还看哭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全国1卷优秀作文推荐,欢迎大家参考!【优秀范文】一点进步,一种人生暮色暗淡,残阳如血。
北方的风凛冽地刮着,刮的人生疼。
一个十八岁的少女坐在河边,手里拿着最后一次的模考卷,上面的分数令她心寒。
她考差了,离自己梦想的学校还差了好多,然而更令她伤心的是,她的父母非但没有安慰她,反而将她痛骂了一顿。
女孩于残阳中站了起来,她撕碎了手里的试卷,回到了家。
没有人知道那个夜晚女孩想了什么、想了多久。
只是看见,从那以后,女孩仿佛在书桌旁生了根。
几个月后,女孩坐在高考考场上,答完了人生最重要的几份卷。
也许是好事多磨,女孩虽然比最后一次模考分数多出了很多,但依然未能考上梦想院校,只因几分。
女孩流着泪在田野上使劲奔跑,最后累到躺倒在地。
盛夏,农村的夜空被点点繁星照亮,女孩睁着流着泪的眼睛,看着热闹的夜空,仿佛自己的梦想跟那星星一样离她如此遥远。
这时,女孩的父亲躺在了她的身边。
“对不起,我还是没考上,你骂我吧。
”“不,孩子,最后一次模考骂你是因为你的心根本不在学习上,然而后来我看到了你的努力和你的进步。
有进步就是好的,虽然你的进步并未帮你达成目标,但那又怎样?只要能进步,在哪都能成就精彩。
”父亲的话好似一豆灯火,点亮了女孩心里哪怕只有一平方厘米的地方。
几个月后,孩子听了父亲的话,背上行囊,去了一个二本的院校,继续着自己的人生。
那后来女孩大富大贵了吗?没有。
毕业后,女孩搭上南下的火车,找了份工作,平平淡淡地活着。
只不过,不管有多平淡,她都会把生活过好,努力让自己进步。
再后来,她结了婚,生了小孩,成为了我的母亲。
或许是因为自己的经历,我妈妈从小到大都不太在意我的成绩,所以在别人学奥数的时候,我基本上都在扔泥巴。
但我妈妈也是有底线的,她不要求我每次都要考满分、90分,她只要求我每次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
2020全国Ⅰ卷高考作文范文集锦(9篇)全国Ⅰ卷作文【2020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适用省份: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下水作文齐桓公的“理性”与“感性”戴斌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在班级的读书会上和大家分享我对春秋时期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三人的看法。
在这个三个人当中,我感触最深的不是管仲,因为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星光熠熠,并不缺乏像管仲这样才华出众的先贤。
也不是鲍叔牙,因为中国人是谦虚而乐于成人之美、有容人之量的伟大人物也很多,虽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但终究伯乐还是有很多的。
惟独齐桓公真的是很少见,作为一个在“巅峰位置”上王者,很多王者,要么理性过度,深信人际厚黑学,完全不相信身边的人。
要么感性过度,容易被身边人所左右,而失去了独立判断的能力和意愿。
齐桓公能重用管仲,一方面是感性的表现,因为他相信鲍叔牙的判断,相信鲍叔牙的无私举荐必然是国家社稷之福。
另一方面是理性的表现,无论胸怀再大的人,在面对曾经有可能致自己于死地的对手,多少还是会有隔阂,但理性告诉齐恒公,一切不过是“各为其主”,“对事不对人”才是王者的气度。
在现实生活,我们能像齐恒公那样兼具感性和理性吗?这个真的不容易,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情绪,我们习惯性会对曾经与我们有不愉快经历的人或事,多少会耿耿于怀,这是是一个天然的情绪性反应。
2020全国一卷高考语文作文优秀范文5篇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你知道怎么写吗?很多人都不知道从何下手,其实也不是很难,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20全国一卷高考语文作文优秀范文5篇,希望你喜欢。
2020全国一卷语文作文篇一成大事者,拘小节与人相处,倘不拘小节,或许会给人洒脱、直率、豪迈的印象。
但是,一个不拘小节者,有时也可能就是不懂礼貌的人,甚至不按牌理出牌的人。
不拘小节者,擅长我行我素或者唯我独尊,以至于爽快之梯,有搭在别人墙上的嫌疑。
纵观历史,不得不承认,更多的拘小节者干出了更大的事。
有别人在场的情况下,不要自己哼唱,也不要用手指敲打或者用脚踢什么东西;别人讲话时,不要插嘴;别人站着时,不要坐下;别人停下来时,不要自己走;和别人在一起,不要读书或看报。
如果确有必要做上述事情,也一定要请求离开;事先没有得到允许,不要看别人的书或写的东西;别人写信时,也不要离得太近……这是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14岁时抄在笔记本上的部分“守则”。
可以说,这都是些小节,甚至是很拘束人的小节,然而,华盛顿却把它看做了成长所必须的“维生素”。
假如他不拘小节,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很难想象他会把美国搞得花团锦簇。
著名的木桶理论认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而小节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那块最短的木板。
春秋时的子罕以“不贪为宝”;清朝廉卿张伯行以“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为铭;林则徐因自己有易发怒的弱点,自书“制怒”条幅挂于中堂;烟瘾特大的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坚持不抽一支烟……一滴水见太阳,窥一斑而知全豹。
小节相当于试纸,可以测出一个人的素质与境界。
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命运的偏旁部首。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他们后天的修养使然。
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他们注重细枝抹节。
相反,那些所谓的气度不凡、不拘“小节”者,一不留神就因小“疵”而掩了大“玉”。
世上无小事,人间无小节。
有一首外国民谣:丢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
2020年全国卷I高考语文作文范文:为小白点赞有人会对鲍叔的谦逊和睿智感兴趣,也有人会对管仲的治理能力与敬业精神佩服不已,不过在这里我倒更欣赏咱们的公子小白,欣赏他作为一个国君、一个最高首领身上所焕发出来的溶化力、凝聚力和驾御力。
大家都知道,管仲是敌对阵营的重要人物,而且在战场上还亲自射了公子小白一箭,对于齐桓公来说,管仲是与他有“一箭之仇”的敌人。
但是后来经鲍叔的举荐,管仲加盟了小白集团,照理说这给公子小白有了磨死他的机会,但是,公子小白没有这样,他不计前嫌,大胆任用管仲,让管仲放开手脚干事,放开心思治国。
而不是鸡肠小肚时不时给人家穿小鞋,挑毛刺。
正是这种能溶的大度,溶化了往日的仇怨,也激发了管仲内心的感激之情,使他更加努力为齐国操劳。
这一举动充分体现了齐桓公高明的政治智慧,因为只有化敌为友,才能天下无敌;只有化敌为友,才能举国同力。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是复杂神秘多变的,因此从古至今,对人的使用管理始终是一个难题,更是检验一个人领导力、驾御力的重要标志。
人使用得好,事业就顺风顺水;使用得不好,就会寸步难行。
御人如同驾车,不同的马要放在不同的位置上,不同的马要用上不同的鞭法,它们才能同向同步同力,平稳快速地把车拉到预定的地方。
用人更要因人而异,量才而用。
才能激发动力,形成合力,最终成就事业。
如果说驾御力还属于外力的话,那么凝聚力则更多的属于内力。
一个集团的凝聚力固然少不了首领的品格影响,但更多的应该来自集团的发展召唤。
鲍叔与管仲本是两大竞争对手,但在公子小白这里,一个愿意让贤,一个愿意尽贤,不但没有矛盾,反而惺惺相惜,携手同心辅佐桓公,成就大业,把齐国做得风生水起。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作为人才,人家跟不跟你,在很大程度上是要看在你这里有没有发展前途,能不能尽展才智,可不可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齐桓公这里,鲍叔成就了强大齐国的梦想和自己的美好名声,管仲施展了治国雄才,桓公自己则成就了千秋霸业,三人真的是各得其所,各成所愿。
事实证明,这是最佳的合作互动。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种来自集团的发展召唤,也正是齐桓公驾御力、凝聚力及其他种种力的发力支点,一个首领找准了这个支点,就能够驭繁就简,运筹围幄,驰骋天下。
当然,这绝不是那些唯我独尊、个人至上者如特郎普等人所能达到的境界。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敌手如云,如何化敌为友,伐谋伐交,公子小白集团的这则案例无论对处理国际大事务,还是化解个人小纠纷,无疑都是有重要参考意义的。
以史为鉴,可知得失。
这就是我们重读历史慎思过往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