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8.3 科技让梦想成真
- 格式:docx
- 大小:18.46 KB
- 文档页数:5
《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第4课时 科技让梦想成真 1.知道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人类实现梦想的重要力量。
2.理解科学的人文精神,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积极参加科普活动。
知道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人类实现梦想的重要力量。
理解科学的人文精神,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积极参加科普活动。
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丰富多彩。
同时,科技也让人类的梦想变为现实。
二、探究学习探究:科技让梦想成真师:人类曾经梦想能像鸟儿那样在天空中飞翔。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人们进行了哪些探索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出示教材第64页“活动园”的内容,教请学生阅读。
2.请学生说一说从人类“飞天”的历程中,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生1:对于飞天,人类一直满怀希望,从未放弃。
正是因为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才有今天人类踏入太空、登上月球的伟大成就。
生2:人类的美好梦想,经过大胆尝试和探索,运用科技让梦想成真。
科技是实现梦想的重要力量。
师:锲而不舍、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精神激励着人类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探索宇宙的宏伟梦想。
我们的祖先也曾梦想“飞天”,无论是“嫦娥奔月”,还是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无不代表着我们对太空的向往。
3.出示教材第65页“阅读角”的内容,请学生阅读。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师:多姿多彩的世界,激发着人类无穷的梦想。
为实现梦想,需要更多的人学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
4.出示教材第65页“活动园”的内容,请学生阅读。
师:你参加过哪些科普活动?阅读过哪些科普书籍?有哪些收获呢?5.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预设:生1:我参加过环保科普活动,知道了什么是“噪声污染”“白色污染”“黑色污染”,也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生2:在“科技活动周”展览中,我看到了一个可以与观众互动的智能机器人。
我对智能机器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师:我们应从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用科学帮助我们将梦想变成现实,让世界更美好!三、课堂小结多姿多彩的世界,激发着人类无穷的梦想。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科技让梦想成真教学反思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开始了科技创新的探索。
在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我们将科技融入教学,实现了让梦想成真的目标。
然而,我们也需要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一、科技融入教学的优势1.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科技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更容易获得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我们运用电子白板与PPT呈现教材内容,结合多媒体资料进行展示,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 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
通过利用科技,我们可以更加丰富地展示教学内容。
例如,与传统的教学板书相比,PPT制作的动画、视频等,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呈现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立体、丰富多彩。
3. 个性化学习教育。
科技可以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资源。
例如,课堂上我们会运用电子设备,将网上的资料、习题、游戏等以互动的方式进行展现,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1. 科技应用不能替代教师。
科技只是教学辅助工具之一,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
在利用科技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作为其中的主导者,引领和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科技工具。
必要的互动交流以及评估和反馈等教师的角色也不能替代。
2. 教学过程中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
过度关注科技的应用而忽略学生的学习质量是不可取的。
仅仅依靠科技工具,而忽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可取。
科技的应用只是一种辅助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学习难点。
3. 确保科技可靠性和稳定性。
科技工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教学内容的展示和传递十分重要。
因此,教师们需要提前测试和准备教学电子设备,防止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意外状况对教学进行干扰。
三、教学的反思我们在将科技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通过电子白板、PPT、视频等多种科技手段的运用,我们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化、互动化,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教案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
2.在对世界科技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未知欲。
3.通过对世界探索过程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
教学难点:在对世界科技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未知欲。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学生课前查找关于航海家的相关故事。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研究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1.回顾小学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想一想:在这篇课文中提到了哪些先进的科学技术?2.思考:究竟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生存的世界?3.师:科技的开展,改变了我们保存的天下。
在探索天下开展的进程中,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他们付出了自己一身的心血,为探索天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节课我们将来探究天下开展的进程。
4.揭示课题:科技发展造福人类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对世界的不断探索(一)“地心说”与“日心说”1.观看视频《地心说与日心说》2.会商:(1)XXX提出“日心说”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2)XXX提出“XXX说”对于人类认识宇宙有着若何的影响?(3)XXX为追求真理付出了什么?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3.师小结:波兰科学家哥XXX是一位勇敢且意志坚强的人。
他根据前人的天文观察和推算,提出了“XXX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倾注他毕生心血的《天体运行论》。
“XXX说”的发表冲破了“地心说”的束缚,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二)XXX和望远镜1.观看视频《不说不知道17世纪的XXX用这种望远镜,证实了日心说!》2.同桌交流:XXX的望远镜对当时有何意义?3.出示XXX遭到教会审判的照片,师:XXX遭到教会的谴责和审判,不久便被判处终身监禁。
4.思考:XXX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5.师小结:通过XXX的“XXX说”和XXX的望远镜,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天下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科技让梦想成真》说课稿——《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三课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的第三课时《科技让梦想成真》。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八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本课的编写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主题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 5条"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本课从科学的求真精神人手,引导学生认识科技是人类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
在此基础上,以三次工业革命为线索,向学生介绍科技对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学生形成善用科技的意识。
学生可以通过了解人类在飞行方面的探索历程,认识到科技是人类实现梦想的重要力量。
本课共有三个话题的教学内容。
第一个活题"对世界的不断探索",以"目心说"、中外航海家的故事和"进化论"为典型事例,向学生展示人类有识之土迫求真理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让学生感悟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科学进取精神,第二个话题"科技改变世界",通过介绍三次工业命的突出成果,让学生明白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提醒学生辩证地看待科我的作用,形成"等用科技"的意识。
第三个话题"科技让梦想成真",选取人类的飞行梦为切入点,教导学生不仅要积极憧憬美好生活,编织梦想,还要以广博的科学知识、坚定的科学精神和开放的科学思想去实现梦想。
二、说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搜查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
2020部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活动园、阅读角、案例分析题)问题答案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一框【对世界的不断探索】活动园1:材料一: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是一位勇敢且意志坚强的人。
他根据前人的天文观察和推算。
提出了“日心说”。
“日心说”的发表冲破了“地心说”的束缚,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材料二: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作了一台天文望远镜,观测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奇异景观,证明了新天文学说。
你利略遭到教会的谴责和审判。
教会要他放弃学说,但他仍坚持新天文学说,因此遭到终身监禁。
问题:哥白尼和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教条,为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
】活动园2:你知道哪些著名的航海家?收集相关资料,说说他们的故事。
①1405 ——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
郑和的船队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能够准确地测定航区、航线和船位,有效利用季风、洋流进行航行。
②1519 -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首次实见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结束了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第二框【科技改变世界】阅读角1:①200多年前,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结束了人们只能使用人力、富力、风力和水力的历史。
萬汽机提供的断动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生活的发展。
人类社会由此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
②100多年前,电力逐步取代蒸汽动力,成为机器大生产的主要动力。
人类社会由以蒸汽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跨入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莘命时代。
③进入20世纪四五十年代后,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和社会生产力水平。
【感受:三次科技革命表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活动园3:蒸汽机发明后得到了广泛应用。
请结合以下材料,说说科学发明与应用是如何推动社会发展的。
科技让梦想成真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对飞行的探索,体会科技是实现梦想最重要的力量;2、明白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对社会各领域的贡献;3、感受科技的强大与美好,培养学生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
评价任务:1.学生能说出陶成道的飞天故事,感受到人类对天空的向往自古有之。
2.学生能结合收集到的信息与人类对飞天的探索中的里程碑事件,感受飞天梦想已变成了现实。
3.从“中国的航天梦”视频中了解我国是如何通过科技一步步实现航天梦想的,结合实践感受到祖国先进的航天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4.在了解航天事业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科技成就感到自豪。
5.能联系生活,感受科技的强大与美好,产生热爱科技的感情并乐于参加各项科技活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揭题导入了解人物5一、激趣导入1.教师导入:2021年5月15日,一位特别的朋友给大家带来了好消息,我们来看一下它是谁?(出示天问一号祝融火星车微博图片)2.大家知道他是如何开启火星之旅的吗?我们来看一个视频,相信你能从视频中找到答案。
(出示视频)过渡: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
3.大家知道第一个飞上天的人是谁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张图。
(出示陶成道照片)4.谁知道他的飞天故事呢?学生分享老师总结。
通过天问一号祝融火星车的话题能产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以陶成道为线索,感受飞天史的起源。
(评价目标一)环节二初读感悟识字学词10二、人类对飞行器的探索过渡语:陶成道迈出了人类飞天的第一步,人类对飞行梦的探索从未停止。
1.到现在为止,人类发明过哪些飞行器?把你知道的写下来?老师汇总学生信息。
2.人类对飞行的探索就是一部历史,一起去梳理梳理吧!(老师出示时间轴,理清人类对飞行的探索。
)3.请同学们思考:从人类飞天的历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4.学生反馈:人类的飞天梦想正在依靠科技一步步成为现实。
三、探索中国航天史,激发爱国航天情过渡:我国也有飞天梦,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万户飞天的尝试,中国人的飞天梦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悠远,我们从未停止追梦的脚步,现在我们把这个梦想叫做“中国的航天梦”1.一起去看看中国的航天史吧!(出示视频“中国航天史”)2.看完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科技让梦想成真》教案执教者: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陈爽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技是人类实现梦想的重要力量。
2.感受科技的强大和美好,产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了解科技是人类实现梦想的重要力量,感受科技的强大和美好,产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一)环节一:多彩世界激发梦想1.讲述: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科技改变了世界。
科技不仅改变了世界,它还让梦想成真。
那么,说到梦想,你有什么梦想?2.学生交流。
3.出示:古人的梦想4.提问:听了古人的梦想,你有什么感受?5.学生交流6.反馈:正是因为古人对美好的事物有好奇心,心中充满期待,所以才有了多姿多彩的梦想。
7.总结:正是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激发着人类无穷的梦想。
(板书:科技让梦想成真、多彩世界激发梦想)【设计意图】以“梦想”作为话题,引出学生与古人的梦想,引导学生感受正是多姿多彩的世界才激发了梦想。
(二)环节二:科技助力梦想成真过渡语:有了梦想,人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人类的飞天梦想实现了吗?是怎么实现的?1.提问:人类的飞天梦想是怎么实现的?2.绘制时间轴,讲述:人类对飞行的探索(1)1783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实现了氢气球的首次载人飞行。
(2)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研制的飞机试飞成功。
(3)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
(4)2014年,欧洲航天局的彗星探测器所搭载的登录器在彗星上成功登陆。
(5)之后人类在更广阔的空间探索。
3.提问:从这条时间轴上,你感受到了什么呢?4.学生交流5.反馈:正是因为人类首先有梦想,才能依靠科技一步步实现梦想。
过渡语:我国也有飞天梦,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万户飞天的尝试,中国人的飞天梦,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悠远。
我们现在也没有停止追梦的脚步,现在我们把这个梦想叫做“中国的航天梦”。
6.讲述: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设立的一个纪念日。
教学过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八课《科技进展造福人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课观看视频——小熊猫美美问题:你是否也想探究这个奇异的世界呢?观看视频沟通共享通过观看视在世界的进展过程中,科技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这些科学家,也为探究世界作出了重大奉献。
现在我们就一起学习《对世界的不断探究》。
引入课题——《对世界的不断探究》频,激发学生对世界探究的欲望讲授课目标导学一:对世界的不断探究16 世纪之前,人们曾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太阳月球及其他星球都围绕地球旋转。
一批初步培育学有识之士,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教条,坚持真理,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学问介绍。
尼古拉·哥白尼,1473 年 2 月 19 日—1543 年5 月 24 日,享年 70 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神父。
在哥白尼40 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否认了教会的权威,转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
学问阅读生不盲从权威,坚持真理的精神。
了解生疏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根本内容。
课题科技进展造福人类单元第四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六年级下册1.初步了解科技进展对在世界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2.生疏航路的开拓和进化论对人类社会进展带来的影响,体会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
目标3.培育学生对世界不断探究的兴趣和爱好,培育追求真理的精神。
重点感受科技的无穷力气,体会科技对人类生存与进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难点体会科技与人类进展的重要关系。
日心说的观点是:1. 地球是球形的。
假设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观察亮光渐渐降低,直至消逝。
2. 地球在运动,并且 24 小时自转一周。
由于天空比大地大的太多,假设无限大的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是不行想象。
3. 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在宇宙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只有月亮围绕地球运行。
观看视频——哥白尼的日心说要求:1. 认真观看视频2. 组内成员争辩问题3. 派代表上台发言问题:1. 你认为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对人类生疏宇宙世界有什么样的的影响?2. 哥白尼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是不是一帆风顺的?小结:哥白尼是一位英勇且意志坚强的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八课《科技开展造福人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为学生发放提前准备的自学材料(1)郑和下西洋(2)麦哲伦、哥伦布的航海发现2 .出示学习任务:(1)分别说一说几位航海家的航行路线。
(2)航海家们在航行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 是怎么样面对的?(3)归纳几位航海家航行的重要意义。
(4)这样伟大的历史航行有中国航海家的出现,对此你 有什么感想?师: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 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
活动三:学做善于思考的“达尔文”.课件出示材料引导学生理解1 .达尔文发现进化论的历程让你有什么启示?师:在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身上,我们看到了做事严谨, 科学,坚持不懈,善于思考,敢于挑战权威,善于与人 合作、不倦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看到了他将一生献 给科学事业的伟大的科学献身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活动四:听故事《瓦特与蒸汽机》1 .老师讲故事一一瓦特的发现2 .出示图片讲述“蒸汽机时代的到来”3 .出示图片有轨电车,引导学生理解由“蒸汽”到“电 气”这一位变革的意义。
师:同学们有时候科学的发现就是一个机遇,看你能不 能把握住,能不能拥有善于观察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大 脑。
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下砸到你,你会干什么?我们再 看看牛顿干了什么? 活动五:“一个苹果的启示”1 .了解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事例。
2 .思考:牛顿的事例给了你什么启示?师:学资料,并带 着自学任务 完成自学习, 不理解的地 方可与小组 同学展开讨 论。
感悟郑和给 我们中国人 带来的骄傲。
认真阅读达 尔文事迹,学 习达尔文的 学科探索的 精神。
思考:瓦特是 怎样发现蒸 汽机原理 的?蒸汽机 的发现对人 类的意义? 了解牛顿和 万有引力定 律,想一想启7J\ o下心来自学, 才能走心的学习,才能获得最深刻的 感受,提炼出最有价值的信息。
形成最 深刻的认知。
希望通过达 尔文事迹的学习能激发、 调动学生的 好奇心和求 知欲,这两点对学习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