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如何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三讲:作文--外貌、肖像描写1第一篇:第三讲:作文--外貌、肖像描写1(2)、要抓住特点,突出个性。
观察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征,体现人物的性格和爱好。
人物的特征主要从四个方面把握:一是性格特征,如喜欢吸烟的人食指和中指熏得发黄;二是年龄特征,如老人手上总是青筋毕露;三是职业特征,如刺绣女工的手柔软而灵巧;四是时代特征,就是抓住体现时代精神的外貌特征。
(3)、要掌握外貌描写的方法。
一是外貌描写要有条理。
描写人物外貌的顺序可以是整体到局部:性格、年龄、体形、头、脸、身、脚。
也可以从局部到整体,局部往往是从上到下。
二是外貌描写的繁简要恰当。
人物外貌既可以作细致的刻画,也可以作寥寥几笔的勾勒。
这要根据描写人物的需要来定。
三是语言要生动,恰当地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四、神态描写片段欣赏一:这时,一阵热烈的掌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猛的一抬头,看见吴老师正从讲台上走下来。
他立马又紧张起来。
他的目光四处移动,似乎在搜寻什么,他是那么的不安,甚至不敢接触任何人的目光。
然后他又把头低下去,好像怕被别人看见似的。
他的手指一会儿便被汗水打湿了。
片段欣赏二:爸爸不会真的把烟戒了吧!我一下子成了家里的卫生检察员,左一瞧,右一看,爸爸的脸上红光满面,拨开他厚厚的嘴唇,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扒开手指头,黄印不见了。
爸爸戒烟了,我又兴奋又激动,不自觉地在客厅里唱起来,舞起来。
1、用横线标出上面两个片段中的神态描写,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2、什么是神态描写?神态描写是写人物的表情、神情。
如:眉头紧锁、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3、神态描写与外貌描写的区别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注意人物神态的变化, 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人物在事件发展过程中或在不同环境中外貌神态发生变化,最能表现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
而外貌描写主要指五官、衣着、形体等内容,描写的主要目的是让读者再现人物形象特点。
描写时常用表示形体特点的词语,例如:高矮胖瘦;圆圆的脸蛋,瘦削的脸形等等。
概括塑造人物性格的手法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作用:突出人物性格使形象血肉丰满。
侧面描写: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烘托)他人(对比、衬托)引述他人的话等也属于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作用突出人物的性格。
生动的细节描写,使人物个性丰满、鲜明。
深化主题,有力地表达中心。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真实性自然景物、环境的细节描写除了营造典型环境之外,还起到象征社会环境、烘托人物心情作用。
概括文章特定事件事件概括型试题,指要求考生对人物某个特定阶段主要事迹、贡献的概括或对故事情节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概括的试题。
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设问涉及的内容在文本中的跨度比较大,有的甚至涉及文章的全篇。
作用分析题1、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内容上的作用: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对塑造形象、突出情感、主旨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的作用: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埋下伏笔,为下文作辅垫;渲染气氛,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承上启下,红线串珠;总结上文,呼应前文;总领下文,伏笔铺垫,。
文末:照应前文或标题,首尾呼应,结构严谨;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画龙点睛;耐人寻味,留有想象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
2、环境描写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时代背景(小说)。
2、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作铺垫(诗歌)。
3、渲染气氛。
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4、烘托人物形象。
5、揭示人物心境(展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6、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下伏笔(小说)。
7、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作品主题3、环境描写对塑造传主形象的作用主要有哪些?(1)奠定思想感情基调,表现对传主的思想感情。
(2)烘托传主的心情、性格、形象等。
(3)用特定的环境来渲染气氛、交代背景。
(4)为内容、情节起引起铺垫的作用(5)景物有比喻、象征义,用来表现传主的形象。
人物的性格特征2篇性格特征是指人物在行为、思维、情感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揭示了一个人独特的个性和行为模式。
本文将分别从外向内、内向外两个方面探讨人物的性格特征。
一、外向内外向内性格特征描述了一个人在外部环境中的行为表现和与他人的互动方式。
这类性格特征包括乐观、自信、善于沟通、具有领导能力等。
首先,乐观是外向内性格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
乐观的人总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他们相信困难是一种机遇,能够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乐观的人在面对失败时不会气馁,而是会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其次,自信也是外向内性格特征的一种体现。
自信的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任务或实现目标,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并展现出积极的态度。
自信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应对外界的压力和挑战,他们不容易被困难所击倒,有着坚定的信念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另外,善于沟通也是外向内性格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
善于沟通的人能够运用有效的方式与他人交流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们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善于聆听并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意见。
善于沟通的人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容易与他人合作和协调。
最后,具有领导能力也是外向内性格特征的一种展现形式。
具有领导能力的人往往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团队,指导他人并达成共同目标。
他们具备决策能力和影响力,能够激励团队成员发挥出最佳水平,并能够承担起责任和压力。
二、内向外内向外性格特征描述了一个人在内心世界中的思考方式和情感体验。
这类性格特征包括内向、敏感、细腻、冷静等。
首先,内向是内向外性格特征的一种表现。
内向的人通常喜欢独自思考和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相对较少与他人主动交流。
他们更倾向于通过阅读、观察和思考来获取知识和理解世界。
内向的人更加关注内心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认知,他们通常具有较强的自我悟性和表达能力。
其次,敏感是内向外性格特征的一种体现。
敏感的人对外界的刺激和变化有着较高的敏感度,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情绪的波动。
如何归纳概括⼈物形象⼈物形象,由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部分组成。
外在形象包括⼈物外貌的突出特点、⾝份、地位、⽣活背景。
内在特征包括⼈物的性格、精神品质、能⼒、喜好。
概括⼈物形象以内在为主,以外在为辅。
⼀.概括⼈物形象要从整体事件⼊⼿在⼀篇⼩说中,从整体上着眼,有的主要⼈物只做了⼀件事,有的主要⼈物做了⼏件事。
概括⼈物形象第⼀步就要概括主要⼈物所做事件。
因为⼈物最核⼼的形象,来⾃核⼼事件。
丢弃核⼼事件分析⼈物形象等于舍本逐末、缘⽊求鱼。
以《陈涉世家》为例,就整个事件分析陈胜的⼈物形象。
陈涉在故事中总体上说,只做了⼀件事:领导⼤泽乡起义。
在这个事件中,他扮演着两个⾓⾊:⼀是起义的参与者——说明他是⼀个具有反抗精神的形象;⼆是作为起义的领导者——说明他是⼀个富有组织领导能⼒的形象。
⼆.概括⼈物形象要紧紧抓住构成事件的故事情节着眼事件整体进⾏归纳概括,可以准确的勾勒出主要⼈物的形象轮廓,着眼构成整个事件的每个故事情节,则可以进⼀步细化⼈物形象。
任何⼀件事都可以根据时间的变化、空间的变化、⼈物的转换、性质的变化等,分成若⼲阶段,这些阶段就是故事情节。
抓住每个故事情节,依次进⾏分析概括,就能进⼀步将⼈物形象丰满起来。
以《陈涉世家》为例,就构成事件的各情节,进⼀步分析陈胜的⼈物形象。
陈胜领导⼤泽乡起义的过程分为以下⼏个故事情节:(⼀)耕⽥陇上——(⼆)征途遇⾬,⾛上绝路——(三)做起义前的舆论准备——(四)杀两尉发动起义——(五)攻城掠寨,壮⼤队伍扩充地盘——(六)召集三⽼豪杰推举⾃⼰为王。
依次进⾏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耕⽥陇上:出⾝卑微,地位低下。
(⼆)征途遇⾬,⾛上绝路:饱受压迫,命运多⾇。
(三)做起义前的舆论准备:富有组织领导才能。
(四)杀两位发动起义:勇敢,富有反抗精神。
(五)攻城掠寨,壮⼤队伍扩充地盘:富有军事指挥才能。
(六)召集三⽼豪杰推举⾃⼰为王:具有卓越的政治头脑。
三.抓住每个情节中的核⼼细节,进⼀步完善⼈物形象仍以《陈涉世家》为例,就构成各情节的细节,进⼀步分析陈胜的⼈物形象。
小学生最应掌握的三种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能力之——语言概括能力
第三讲:如何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方法训练: 卖伞姑娘(片段)
①“先生,您需要一把伞吗?”正准备骑上车子的我,突然听到一个轻盈、温馨的声音。
回过头我才发现单位大门外的路灯下站着一位姑娘,怀里抱着一捆伞。
她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鹅黄色的薄毛衣和黑色的长裙,背光站着,我看不清她的脸庞。
②我的确是需要一把伞呀!我停下来,仔细地把她怀抱中的十几把雨伞挑了一遍。
我那时世俗地想:街头小贩的东西十有八九是假冒伪劣,既然急需,那就买吧,但挑挑拣拣的事儿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③那姑娘极有耐心地把我打开包装的雨伞又一一地装上。
她蹲下来时,一头长发几乎垂到地上,发梢上一缕缕地淌着雨水。
④“姑娘,你卖的是雨伞,为什么不自己用一把?看你,小心淋病了。
”我嘴上这么说,手里却没停下挑拣的动作。
⑤“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姑娘说了半截,止住了话头。
我才明白,眼前的这个小贩是个学生。
我想接着问她其他的情况,但她再不肯说一句话了,只是细心地拾掇着被我弄乱的雨伞。
⑥事情就这么简单,简单得如同到集贸市场那样。
但那个雨夜及时出现的那把雨伞却罩着我。
而且,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
因而,那把雨伞便更显得尤为体贴、尤为及时……
⑦隔了两天,我无意中翻阅晚报时,在一版右下角看到了一幅图片报道。
虽然那晚我没有看到卖伞姑娘的面孔,但我从衣着的款式、颜色和报道的内容上却立即断定,她就是我遇见的那个卖雨伞的姑娘。
图片报道简练得只有几句说明:“这位贫困大学生昨晚在勤工俭学卖雨伞时,挺着感冒了好几天的病体,因冒雨等待一位付款时掏掉了四百余元钱的顾客,而昏倒在街头……”那个因付款而掏丢了四百多元钱的人肯定不是我,如果是我,那就太富有戏剧性了,而且我对她的挂念也会有充分的理由。
报纸上没有她就读的校址,只有她的很美的名字。
阅读短文:请你说说卖伞姑娘有哪些主要性格特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