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车身校正-校正设备
- 格式:pptx
- 大小:21.06 MB
- 文档页数:114
车身矫正仪操作方法步骤
操作车身矫正仪的步骤如下:
1. 确保车身矫正仪放置在平稳的地面上,确保安全使用。
2. 将被矫正的车辆停放在车身矫正仪上,确保车辆准备好进行矫正。
3. 调整车身矫正仪的高度和长度,以适应被矫正的车辆,并确保车辆固定在矫正仪上。
4. 使用车身矫正仪的测量工具,测量车辆的偏差、扭曲和不平衡情况,以确定需要进行矫正的部位。
5. 使用车身矫正仪的调整工具,调整车辆的车身结构,包括挡板、车顶、车身支架等,使其回到正常的形状和位置。
6. 检查和调整车身矫正仪的测量结果,并再次进行车辆的测量,确保矫正效果符合要求。
7. 在矫正过程中,应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喷漆修复、喷漆和细节修复等,以确保车辆的外观和质量。
8. 完成车身矫正后,进行最后的检查和测试,确保车辆的结构和性能符合安全和质量要求。
9. 整理和清理车身矫正仪,确保其保持整洁和良好状态,以便下次使用。
请注意,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方法可能会因不同车身矫正仪的品牌和型号而有所不同。
在操作车身矫正仪之前,请仔细阅读和理解使用说明书,并按照其指示进行操作。
如果不熟悉操作方法,请咨询专业人士或设备制造商的相关指导。
车身校正仪操作规程车身校正仪操作规程一、概述车身校正仪是一种用于检测和修正车辆车身变形的设备,能够对车辆的车身结构进行调整,以保证车身的安全性和行驶的平稳性。
本操作规程旨在提供车身校正仪的正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设备准备1. 确保车身校正仪已经连接到电源并开启,检查设备的电源线和控制线是否牢固连接。
2. 检查车辆校正区域,确保车辆周围没有障碍物,并且校正区域地面平整稳固,以保证车辆和设备的安全。
三、车辆准备1. 将车辆停放在校正区域的平坦地面上,并将驾驶员座椅调整至适宜的高度和位置,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进入和离开车辆。
2. 检查车辆的油量和电量,确保车辆能够正常工作且不受外界干扰。
3. 确保车辆的轮胎充气压力符合标准,并且车辆的悬挂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四、操作步骤1. 进入车内,打开车辆的引擎,并将车辆的刹车系统设为紧急制动状态,以确保车辆在操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2. 根据车辆类型选择合适的校正参数,将车辆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参数输入到车身校正仪的控制面板上,并根据设备的提示调整校正参数。
3. 按照车身校正仪的指示,将车辆前后轮胎对准校正平台上的标志线,并调整车辆的位置,使车辆完全覆盖在校正平台上。
4. 按下车身校正仪的启动按钮,设备将开始运行,自动检测车身的变形情况,并通过操纵机械臂将车身调整到标准位置。
5. 在车身校正仪完成校正过程后,按下停止按钮,设备将停止运行,并显示校正结果和报告。
6. 检查校正结果和报告,确保车身校正仪的校正效果符合标准要求,如发现异常或错误,应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
五、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车身校正仪的原理、操作方法和安全要求,并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技巧。
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身体部位或物体靠近车辆和设备的机械部件,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3. 在校正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保持专注和稳定的心态,确保车辆、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车身校正仪的使用流程1. 介绍车身校正仪是一种用于检测和校正车辆车身方位和几何尺寸的设备。
它能够帮助汽车维修工人快速而准确地定位车辆偏差,并采取适当的调整措施来纠正车辆的车身问题。
本文将介绍车身校正仪的使用流程。
2. 确定校正目标在使用车身校正仪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校正的目标。
根据车辆类型和维修目的,可以确定需要校正的车辆部位,例如车身纵梁、车门、前后保险杠等。
确定目标后,可以进入校正仪的下一步。
3. 检查仪器准确性在开始使用车身校正仪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准确性检查。
首先,检查仪器的电源是否正常,确保电池电量充足。
然后,检查传感器的准确度,可以通过校准传感器来确保准确度。
最后,检查仪器的显示屏和按钮是否正常工作。
4. 安装校正仪在开始校正车辆之前,需要正确安装车身校正仪。
首先,选择一个平坦的地面,确保仪器的稳定性。
然后,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将传感器固定在车辆上。
需要注意的是,传感器需要正确安装并与车辆触点接触良好,以获得准确的数据。
5. 启动仪器并进行校正启动车身校正仪后,可以进行校正操作。
根据仪器的显示屏上的指示,将仪器放置在准备校正的车辆部位上,并将其固定。
然后,根据仪器的提示,进行校正操作。
例如,在校正车身偏离时,可以通过调整车身部位来纠正偏差。
6. 检查校正结果在完成校正操作后,需要检查校正结果的准确性。
可以使用车身校正仪的测量功能来测量校正后的车身方位和几何尺寸。
通过与标准参数进行比较,可以判断校正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校正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进行校正操作。
7. 保存和记录校正数据在校正完成并确认准确后,需要保存并记录校正数据。
可以将校正数据保存在仪器的存储设备中,或者导出到计算机进行进一步分析和管理。
同时,也可以记录校正日期、车辆信息和校正结果等信息,以备后续参考。
8. 清理和维护校正仪在使用车身校正仪完成后,需要进行清理和维护工作。
首先,清理仪器表面的污垢和灰尘,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
第1篇一、概述车体校正设备是汽车维修过程中用于修复车身变形、矫正车身几何尺寸的重要设备。
为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操作前的准备1. 确认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无异常噪音、震动、漏油等现象。
2. 检查设备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确保操作过程中设备稳定。
3. 检查电源线路、接地线等是否符合要求,确保操作过程中无安全隐患。
4.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工作服、手套、安全帽等防护用品。
5. 熟悉设备操作规程,了解设备性能、结构及注意事项。
三、操作步骤1. 将车辆驶入校正设备,确保车辆停放在指定位置,并拉紧驻车制动。
2. 检查车辆底部是否有油污、杂物等,清理干净。
3. 检查车辆底部是否存在与校正设备干涉的部件,如悬挂、排气管等,必要时进行拆卸。
4. 将车辆用专用夹具固定在设备上,确保夹具与车辆接触良好,无松动。
5. 检查校正设备各部件,确保无异常情况。
6. 打开设备电源,启动设备。
7. 根据车辆变形情况,调整校正设备的位置,确保校正部位与设备对准。
8. 启动校正程序,设备开始工作。
9. 观察校正过程,确保校正效果。
10. 校正完成后,关闭设备电源,停止校正程序。
11. 检查车辆车身,确保校正效果满意。
12. 将车辆从设备上卸下,检查夹具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13. 清理现场,收拾工具。
四、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严禁站在校正设备下方,以防设备突然下坠造成伤害。
2. 操作过程中,严禁触摸校正设备运转部件,以防夹手。
3. 操作过程中,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区域。
4. 校正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检查设备原因。
5. 校正完成后,确认车辆无异常情况,方可让车辆离开。
6. 定期对校正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7.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中安全、准确。
五、操作后的保养1. 关闭设备电源,拔掉电源插头。
2. 清理设备各部件,擦拭油污、杂物。
3. 检查设备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如有松动,及时拧紧。
60·July-CHINA 中国汽保30年栏目编辑:臧允浩 ******************车身校正设备:汽修业的“正骨”利器文/本刊记者 臧允浩往往,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不仅会给车辆带来磕磕碰碰的皮外伤,许多车辆因此“伤筋动骨”,它们像一堆废铁般被送去维修。
不久之后,这辆车却奇迹般地“重生”。
在当下的汽修界,这已不是偶然。
汽车维修技术的日臻成熟与人类的医学发展如出一辙,从简单的修补到零部件的更换、车身的校正,这就好比从流行感冒的治疗到器官移植技术的攻克。
这背后实际是一场以器械为载体的技术大跃进。
正如现代医学离不开高精尖的仪器,汽车维修业也离不开同样高精尖的设备。
这些设备种类繁多、作用各异,皆出于为各种疑难杂症对症下药之所需。
例如,当汽车遭受碰撞出现形变时,就需要用到车身校正设备,对遭受碰撞的“骨折”车辆进行“正骨”,使之矫正。
其在车身修复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精准、高效、便捷,无不说明车身校正设备是汽修业中名副其实的“正骨”利器。
前世今生车身校正设备,主要由车身固定装置和矫正系统两部分组成,是事故车辆维修时不可缺少的一种设备。
业界对其称谓各异,主要有大梁校正仪、车体矫正机、大梁矫正架等。
其工作原理是将事故车辆在校正台上进行夹紧定位,通过拉伸系统的方式,对车身施加与碰撞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使车身变形得以恢复。
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道路状况较差、车身制造工艺相对落后等原因,车身修理主要是针对锈蚀部位进行贴补或者挖补。
随着道路状况的改善、私家车保有量的增加、司机非职业化等原因的出现,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车身修理的工作重点逐渐向事故车修理进行转移。
本刊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汽车钣金专家臧联防告诉记者:“车辆碰撞后车身内部存在应力,需要通过拉伸令其释放,此时便需要用到车身校正设备”。
臧联防在汽车钣金行业拥有23年的从业经历,是这一行业内为数不多的资深人士之一。
起初,在专业化设备缺位的情况下,车身校正修复是通过大树、水泥柱等作为固定设施,使用手拉葫芦(图1)对车身进行拉伸而进行的,然而,这种方法需要不断的调整车辆位置才能控制拉伸方向,操作过程繁琐,劳动强度较大,而其拉伸精度、校正效果便更难以保证了。
车身的校正6、能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处理使用过的辅料、废气液体及损坏零部件。
在车身构造中,大多数的控制点实际上都为孔洞,而测量尺寸也是中心点至中心点的距离,如图4-13。
如果所测的孔不是同一尺寸,它们通常也是同一类型的孔:圆孔、方孔、椭圆孔等。
由此,要测出孔中心点间的距离,先要测得孔内缘间距,而后再测得孔外缘间距,如图4-14。
然后将两次测量结果相加再除以2即可。
1、上部车身的尺寸测量上部车身损伤也可用导轨式量规或刻度尺来确定,下部车身的评估方法也是一样。
2、前部车身的尺寸测量在测量之前必须检验变形的程度。
图4-15给出了典型的前部车身控制点,对照汽车厂家车身尺寸表就可对其进行检验。
3、车身侧板的尺寸测量车身侧边结构的任何损伤都可以通过车门开关时的不规则性来确定。
找出车身变形所在位置,应把注意力放在漏水的可能性上。
这样,必须进行精确的测量。
车身侧板的测量主要使用导轨式量规,其测量点见图4-16。
利用车身的左右对称性运用对角线测量法可检测出车身的翘曲,如图4-17a 所示。
在检测汽车两侧受损或扭转情况时,使用对角线测量法是不适当的,因为测量不出这两条对角线间的差异,如图4-17b 。
如果汽车左侧和右侧的变形相同,对角线长度相等,如图4-17c 。
此法更不宜使用。
1、具备与客户的交流与协商能力,能够向客户咨询车况,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初步评定车辆技术状况;2、能独立制定维修计划,并能正确操作设备和仪器同时遵守安全规程;3、能进车身尺寸的测量;掌握车身校正设备操作及安全事项;4、能遵守相关法律、技术规定,按照正确规范进行操作,保证维修质量;5、能检查车身修复后的情况,并在汽车移交过程中向客户介绍已完成的工作;图4-154、 后部车身的尺寸测量后部车身的变形大致上可通过后备箱盖开关的不平衡性估测出来。
为了确定损伤及漏水的可能性,有必要对图4-18中的测量点进行精确测量。
在使用轨道式量规时,要认真注意以下事项; (1)汽车上固定点如螺栓、柱销孔的测量。
车身校正仪操作规程
一、使用前应检查各举升架系统中的油缸、油管、气液泵的性能,确保各部件性能良好,检查牵引系统中的油缸、油管、气液泵的性能,保证各部件性能完好。
二、举升机配套的气液泵的气源压力不允许超过8个大气气压。
工作台升高至某一位置停止,一定使机械自锁装置的棘齿有效地顶在固定齿条上。
三、举升架装置下降前,应先将机械自锁装置脱开。
四、牵引装置与工作台的联接一定要牢固可靠,拉拨羊应进行检查。
五、拉拨羊应检查链条,以确保链条完好无损。
六、拉拨前,夹钳务必将车可靠夹紧。
七、链条、夹具和夹持部件的联接一定要可靠。
八、矫正操作过程中,立柱后及链条受力方向严禁站人,以确保安全。
九、有关操作使用的详细步聚应严格遵循本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车身校正仪操作规程
《车身校正仪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准备
1. 将车身校正仪放置在水平稳定的地面上,插上电源线并接通电源。
2. 打开仪器开关,等待系统自检完成,确保仪器工作正常。
3. 检查仪器各部分连接是否牢固,确保没有松动或损坏。
二、基准线标定
1. 使用专用的标定工具,将车身校正仪放置在车辆的基准位置上,如轮拱上方的固定点。
2. 确保车身校正仪的位置与车辆的基准线平行。
3. 按下仪器上的“基准线标定”按钮,系统将自动记录基准线。
三、测量车身数据
1. 将车身校正仪放置在需要测量的位置。
通常需要进行前后轴的测量、左右侧倾斜度的测量以及车身高度的测量。
2. 按下相应的测量按钮,系统将自动开始测量,并在屏幕上显示测量结果。
四、校正车身数据
1. 根据测量结果,确定需要调整的位置和数值。
2. 使用专用的维修工具,对车辆进行调整,将车身数据调整至标准范围内。
3. 在调整完成后,重新测量车身数据,确保调整效果符合要求。
五、记录和确认
1. 在完成校正后,记录车辆的车身数据和调整过程。
2. 经过校正的车辆需进行确认测试,确保车身数据符合要求。
六、操作结束
1. 关掉车身校正仪的电源,将仪器清洁整理好。
2. 将操作记录保存,作为日常维护和检测的记录文档。
以上就是《车身校正仪操作规程》,希望大家在使用车身校正仪时能够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确保车辆的检测和校正工作能够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