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情景式默写及答案之欧阳光明创编
- 格式:doc
- 大小:26.03 KB
- 文档页数:3
《出师表》情景式默写(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班级姓名学号8、体现“白帝城托孤”的句子是:,。
1、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2、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3、诸葛亮向后主提议对违犯法纪或做善事的人应该严明赏罚的语句是:,,;,。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哪两句一致?,。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陟罚臧否,不宜异同.6、陈述出师北伐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7、诸葛亮借先汉兴隆和后汉衰颓来提醒刘禅的语句是:,,;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9、诸葛亮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10、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1、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2、作者受命以后,“夙夜忧叹”的原因是:,。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13、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中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愿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的语句:,。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4、《出师表》表明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义无反顾为国效力原因的语句是15、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情景式默写(二)7、指出“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的语句是:,,班级姓名学号,。
《出师表》情景|理解性默写1、《出师表》中表示作者感恩图报的句子是:,。
2、《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是(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3、《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的原因是:,,,,。
4、《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
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______________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
7、《出师表》中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
8、《出师表》中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 ,9、《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10、《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哪两句一致?,。
11、(《出师表》中,诸葛亮表明自己效忠蜀汉的赤心,让后主刘禅放心的句子;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12、《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②,,,③,13、《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
14、《出师表》中作者是怎样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
15、《出师表》中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16、“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18、《出师表》中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
两句写自己临危受命、勇于担当。
)《出师表》中哪一句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中艰难险阻,也表达了20、《出师表》中严明赏罚的句子是:,,,21、《出师表》中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政治愿望):,,,,,。
22、《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②,。
高三情景式默写检测《出师表》姓名:班级:座位号:得分:12.《出师表》中,诸葛亮表明自己身份的句子是:两句写出了自己所受先帝之殊遇。
14.《出师表》中,诸葛亮阐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15.《诸葛亮《出师表》中体现“白帝城托孤”的句子是:16.《出师表》中,诸葛亮受命以后,“夙夜忧叹”的原因是:17.《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18.“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表》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是:。
19.《出师表》中表达作者一定要实现北定中原决心的句子是:“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20.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醒后主刘禅征求、询问治国良计,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言论的句子是:。
高三情景式默写检测 14 (答案)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2.亲贤臣,远小人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陟罚减否,不宜异同。
7.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8.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9.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10.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11.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13.三顾臣于草茅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1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5.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16.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17.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1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于陛下之职分也19.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20.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情景式默写(一)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1、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________,_______”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2、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
3、诸葛亮向后主提议对违犯法纪或做善事的人应该严明赏罚的语句是:,,;,。
4、《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
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哪两句一致?,。
6、陈述出师北伐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7、诸葛亮借先汉兴隆和后汉衰颓来提醒刘禅的语句是:,,;,,。
8、体现“白帝城托孤”的句子是:,。
9、诸葛亮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
10、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
11、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12、作者受命以后,“夙夜忧叹”的原因是:,。
13、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中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愿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的语句:,。
14、《出师表》表明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义无反顾为国效力原因的语句是15、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
16、文尾处与文首“开张圣听”意思一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出师表》情景式默写(二)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文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是:。
3、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
4、《出师表》中表达作者一定要实现北定中原决心的句子是:,,。
5、“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原文中的相对应的语句是:,,,。
6、概括了诸葛亮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的句子是:,,,。
7、指出“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的语句是:,,,。
8、为保证“兼听则明”,避免“偏听则暗”,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后主发扬先帝品德,广纳雅言的句子是“,”。
诸葛亮《出师表》情景式默写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自己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两句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陈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规劝刘禅“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免堵塞了忠臣劝谏的道路。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道出了“开张圣听”是为了“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出师表》默写专题(解析版)一、直接默写(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出师表》)(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出师表》)(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6)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出师表》)二、理解性默写1.《出师表》中表示作者感恩图报的句子是:“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2.《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亲贤臣,远小人”。
3.《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4.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7.《出师表》中作者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8.《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9.《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0.《出师表》中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1.《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出师表》情景|理解性默写1、《出师表》中表示作者感恩图报的句子是:,。
2、《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是(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3、《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的原因是:,,,,。
4、《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
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______________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
7、《出师表》中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
8、《出师表》中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 ,9、《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10、《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哪两句一致?,。
11、(《出师表》中,诸葛亮表明自己效忠蜀汉的赤心,让后主刘禅放心的句子;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12、《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②,,,③,13、《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
14、《出师表》中作者是怎样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
15、《出师表》中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16、“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18、《出师表》中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
两句写自己临危受命、勇于担当。
)《出师表》中哪一句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中艰难险阻,也表达了20、《出师表》中严明赏罚的句子是:,,,21、《出师表》中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政治愿望):,,,,,。
22、《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②,。
《出师表》默写复习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总结出的后汉衰败的经验教训是,,。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
3.《出师表》中用对比方法论述汉室兴亡原因的句子是:,,;,,。
4.古代的贤士仁人对于治理国家都有自己的看法,诸葛亮同样向刘禅殷切地阐明“亲贤远佞”是: ,,;,,。
5. 《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本志的句子是:,。
6. 《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
7. 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担重担,可用" ,"来形容.8.《出师表》中哪几句话表明了诸葛亮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的耿耿忠心:,。
9.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 .10.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一致。
,。
1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12. 《出师表》中作者为刘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应该广开言路,其原句是:,, .。
13.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14.诸葛亮向刘禅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治国的贤能,在接近文章结尾处,也规劝他应该自行谋划:,,深追先帝遗诏。
(诸葛亮《出师表》)15.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16.分析蜀国(益州)当时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 ,,,。
17.作者分析蜀国当时有力的主观条件: ,。
18.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
19.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0.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 ,。
21.请默写《出师表》中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
,,,,,。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总结出的后汉衰败的经验教训是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中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语句是: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中用对比方法论述汉室兴亡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参考答案《出师表》情景式默写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5、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6、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7、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9、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10、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2、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1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4、(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1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16、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桃花源记》情景式默写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①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③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0、初极狭,才通人1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12.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13、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闻讯。
14、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三峡》情景默写1、《三峡》中写山连绵不断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三峡》中描写两岸悬崖陡峭雄伟险峻,不容易看到天空、太阳和月亮的一句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三峡》中写水势凶险,夏天江水漫丘,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路都被阻挡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出师表》情景默写要求:必须抄题,再填写。
1. 在《出师表》的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2. 《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3.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显示刘禅公正严明的治理要“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一致。
4.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的心态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 《出师表》中诸葛亮给刘禅关于用人的建议最重要的一条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出师表》中写诸葛亮在艰难时期承当重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7. 《出师表》中一开篇就说明蜀国开国不顺的政治形势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8. 《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国内有利的主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9. 《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刘禅如果能跟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商量宫中大小事情,然后实施,可以达到的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0. 《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毫不懈怠,奋不顾身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1. 《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刘禅如果跟将军向宠商讨军队中的事情,就会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理解性默写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具体指的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 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政治愿望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3. 向后主推荐向宠将军的原因是: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4.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体现了诸葛亮写奏折时复杂矛盾的心情。
5. “诚宜开张圣听”提出了“广开言路”的建议。
目的是: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6. 诸葛亮在“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的志趣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明确了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
8. “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造成的结果是:以塞忠谏之路也。
9.诸葛亮给刘后主的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10.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表明诸对宫中府中的官员,赏罚要坚持同一的标准。
1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
13.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的句子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4.“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主“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的意思一致
15. 诸葛亮叙述自己追随先帝任其驱驰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6.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是任用“郭攸之”这些贤臣带来的好处。
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 )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 ( )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 ,察()纳( )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 )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参考答案先帝创(创建)业(事业)未半而中道(道路)崩(帝王之死)殂(死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确实,实在)危急存亡之秋(时候)也。
《出师表》名句默写之阳早格格创做1、《诸葛明集》中有那样的话:“赏出有成出有服,奖出有成出有均.”那取《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二句意义普遍.2、《出师表》中表示做家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出师表》中掀穿先汉兴隆本果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正在前一段时间,您们班上课顺序很治,教习结果很好,您被临时任命为一班之少,对付于新上任的您,用诸葛明正在《出师表》中的话道,那便是:________,________.5、做家的志趣是(标明做家浓泊名利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做家认为不妨出师北伐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出师的战术目标(诸葛明的政事希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做家的感情可用六个字综合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9、《出师表》中标明侍卫之臣战忠志之士义无反瞅为国效力本果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10、刘备三请诸葛明的故事耳生能详,用《出师表》中的话去道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出师表》中的对付奇句是:____,____12、《出师表》中,诸葛明用履历体味报告后裔惟有“_________,_________”国家才搞政事腐败,兴旺兴盛.13、诸葛明分解目前场合,指出不利的客瞅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的主瞅条件是: _______,______.14、诸葛明分解目前场合,提出广启行路修议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表文末端,精确各圆责任,对付后主谆谆告诫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诸葛明期视后主出有要随便瞅沉自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17、诸葛明背后主提出宽明赏奖修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出师表》中道述诸葛明逃随先帝驱驰本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通过对付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本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诸葛明正在《出师表》中逃行黑帝乡托孤之事,接代此次出师的履历基础及思维前提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1)诸葛明劝刘禅对付宫中、府中官员的赏奖要脆持共一尺度的句子是:陟奖臧可,出有宜同共;(2)诸葛明期视后主出有要随便瞅沉自己的句子是:出有宜妄自菲薄;(3)诸葛明背后主提出宽明赏奖修议的语句是:若有做奸不法及为忠擅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仄明之理;出有宜偏偏袒,使内中同法也.(4)《诸葛明集》中有那样的话:"赏出有成出有服,奖出有成出有均".那取《出师表》中的二句“出有宜偏偏袒,使内中同法也”普遍.(5)《出师表》中道述诸葛明逃随先帝驱驰本果是:先帝出有以臣亢鄙,猥自枉伸,三瞅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6)标明做家志趣的句子是:苟齐性命于治世,出有供闻达于诸侯;(7)指出出师战术目目标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本,嫡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皆;(8)做家背后主提出的三条修议是:①启弛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奖臧可,出有宜同共;③亲贤臣,近小人.(或者:广启行路,宽明赏奖, 亲贤近佞.)(9)诸葛明给刘禅修议中最要害的一条是:亲贤臣,近小人(或者:亲贤近佞).(10)正在华夏男子脚球队冲打天下杯屡遭波折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那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易之间”.(11)《出师表》中证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事场合的句子是:先帝创业已半而中讲崩殂,(12)表示做家奇尔于功名的句子是:苟齐性命于治世,出有供闻达于诸侯(13)诸葛明正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正在刘备“三瞅茅庐”前躬耕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苟齐性命于治世,出有供闻达于诸侯.(14)报告做家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易之间.(15)通过对付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本果的句子是:亲贤臣,近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近贤臣,今后汉所以倾颓也.(16)诸葛明正在刘备险些旗开得胜的处境下,出任军师,逃随刘备创业.他正在《出师表》中写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易之间.(17)诸葛明正在《出师表》中逃行黑帝乡托孤之事,接代此次出师的履历基础及思维前提的语句是:受命今后,夙夜忧叹,恐托付出有效,以伤先帝之明.(18)宽明赏奖的句子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奖臧可,出有宜同共.(19)诸葛明《出师表》中写做家回忆先帝出有吝落矮身份考察自己的句子是.由本文道述某件事综合而去的成语是,其本文是 .本文中做家认为西汉所以兴隆的本果是 . 文中下度综合郭攸之、费袆、董允等人的语句是 .。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出师表》情景式默写(一)
欧阳光明(2021.03.07)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
1、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________,_______”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2、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3、诸葛亮向后主提议对违犯法纪或做善事的人应该严明赏罚的语句是:,,;
,。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哪两句一致?,。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6、陈述出师北伐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7、诸葛亮借先汉兴隆和后汉衰颓来提醒刘禅的语句是:,,;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8、体现“白帝城托孤”的句子是:,。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9、诸葛亮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10、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1、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2、作者受命以后,“夙夜忧叹”的原因是:,。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3、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中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愿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的语句:,。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4、《出师表》表明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义无反顾为国效力原因的语句是
“,”。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15、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16、文尾处与文首“开张圣听”意思一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情景式默写(二)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
1、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
,。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文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是:。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
,,;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出师表》中表达作者一定要实现北定中原决心的句子是:,,。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5、“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原文中
的相对应的语句是:,,
,。
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概括了诸葛亮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的句子是:,,
,。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中,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7、指出“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的语句是:,,,。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8、为保证“兼听则明”,避免“偏听则暗”,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后主发扬先帝品
德,广纳雅言的句子是“,”。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9、封侯拜相也许并非诸葛亮的本意,我们可以从《出师表》中的“,”看出。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10、诸葛亮总结出的后汉衰败的经验教训是:,,。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1、《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殷切希望后主能自行谋划,采纳群言,追念先帝留下的教诲的语句是:
,,,。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12、诸葛亮表明自己身份的句子是:,。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13、能体现刘备具有宽宏的气度,求贤若渴,知人善任的品德的句子是:
,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14、诸葛亮提出要严明赏罚,标准一致的句子是:,
,,。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5、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6、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的句子
是:,。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出师表》情景式默写(一)参考答案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5、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6、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7、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9、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10、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2、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4、(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1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16、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情景式默写(二)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5、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中,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7、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8、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10、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1、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1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1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5、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6、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