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 格式:pptx
- 大小:2.32 MB
- 文档页数:10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基础主干落实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东罗马帝国:(1)版图范围:涵盖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2)繁荣时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延续下来,进入“黄金时代”。
2.《罗马民法大全》:(1)目的: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2)时期:查士丁尼统治时期。
(3)构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4)影响:①消极:仍然承认奴隶制。
②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5)地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帝国地位: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帝国灭亡:(1)原因:7世纪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9世纪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版图不断被蚕食十字军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人的不断进攻(2)灭亡: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拜占庭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3.帝国贡献:(1)对基督教、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2)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重点任务驱动【史事会说话——瞰帝国时空】材料一大事年表①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②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③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④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⑤2世纪,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⑥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⑦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的皇帝⑧528年开始,编纂《罗马民法大全》⑨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1)若进行研究性学习,这则材料可用于探究哪些历史课题?(写出三例)(6分)列出探究课题中你所使用到的材料。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1 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教学难点: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之后帝国不断扩张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若干年后,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西罗马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但后来却逐渐衰落、灭亡了,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走近这个曾极度繁荣的古老帝国,感受它的辉煌,了解它的衰亡。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图片展示:《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2.教师提问:拜占庭盛极一时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地理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继承和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东西文明交汇,互相影响。
3.教师讲述: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4.材料展示:《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5.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说《查士丁尼法典》的概况。
《罗马民法大全》包含哪几部法律? 提示: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和《查士丁尼法典》。
6.问题思考: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提示:《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具体内容包括:拜占庭帝国兴起、查士丁尼法典制定背景、法典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解拜占庭帝国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
2. 掌握《查士丁尼法典》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3. 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对法律文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拜占庭帝国历史地位、《查士丁尼法典》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 教学重点:拜占庭帝国兴衰过程、《查士丁尼法典》制定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历史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拜占庭帝国地图,引导学生解其地理位置,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兴趣。
2. 讲解新课:(1)拜占庭帝国兴起:讲解其背景、建立过程和衰落原因。
(2)查士丁尼法典制定背景:分析当时社会状况、查士丁尼一世政治理念。
(3)查士丁尼法典主要内容:详细讲解法典各个部分,如民法、刑法、诉讼法等。
(4)查士丁尼法典历史意义:阐述其对后世法律制度影响,如罗马法对现代法律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段与查士丁尼法典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法律问题。
4. 例题讲解:针对课堂内容,设计一道选择题,讲解解题思路和答案。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简答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拜占庭帝国兴起与衰落2. 查士丁尼法典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历史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拜占庭帝国兴衰过程。
(2)分析《查士丁尼法典》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2. 答案:(1)拜占庭帝国兴衰过程:兴起于公元4世纪,衰落与15世纪,其间历经多次兴衰变革。
(2)《查士丁尼法典》主要内容:包括民法、刑法、诉讼法等,对后世法律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其历史地位:是欧洲中世纪最重要法律文献之一,对罗马法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