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教程
- 格式:ppt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7
生产计划的实施步骤与进度控制生产计划的实施步骤与进度控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制定生产计划:在制定生产计划之前,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和需求预测,以确定产品的市场需求和销售目标。
然后制定生产计划,包括各个生产环节的计划、生产设备的安排、材料和人力资源的需求等。
2. 确定生产资源:在制定生产计划的基础上,需要根据生产能力和生产设备的实际情况,确定所需的生产资源,包括原材料、人力资源、设备和技术支持等。
同时,需要评估资源的可用性和成本,确保生产计划的可行性。
3. 生产调度与监控:生产计划的实施需要进行生产调度和监控,以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的控制。
生产调度包括安排生产任务、分配工作时间、制定生产流程等,以有效利用资源,并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生产监控包括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如产量、质量、效率等,并及时采取调整措施,以达到生产计划的要求。
4. 应对突发情况:在生产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如设备故障、原材料供应延迟等,这些情况可能会对生产计划的实施产生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情况,需要建立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应的人员和资源,以便快速响应和解决问题,并尽量减少对生产进度的影响。
在控制生产计划进度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设置关键路径: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任务和关键环节,即不能延误的任务和环节,以确保生产进度的控制。
可以利用PERT图或甘特图等工具来分析和确定关键路径,从而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和资源。
2. 制定里程碑计划:根据生产任务的优先级和紧迫程度,制定里程碑计划,即在特定时间点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以便实时监控和控制生产进度。
3. 进行生产进度跟踪:通过建立生产进度跟踪系统,及时更新和记录生产进度的信息,包括每个生产环节的完成情况、产量、质量等指标,并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保证生产进度的顺利推进。
4. 建立沟通机制:建立生产计划的沟通机制,包括与生产人员、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沟通,以协调各方的利益和需求,并及时获取和反馈相关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和控制生产进度。
生产控制篇第一章生产与计划控制概论●什么是生产与物料控制(PMC)?PMC代表Product Material Control 的缩写形式,意思为生产及物料控制.通常它分为两个部分:PC:生产控制或生产管制(台、日资公司俗称生管),主要职能是生产的计划与生产的进度控制。
MC:物料控制(俗称物控),主要职能是物料计划、请购、物料调度、物料的控制(坏料控制和正常进出用料控制)等。
●良好的生产与物控管理应该做到哪几点?生产与物控是企业的总调度,整个企业的生产与物料运作都是围绕着这个部门运转的,PMC 部门计划能力、控制能力与协调能力对企业的运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企业要建立良好的生产与物控管理,应做到:1、建立制定完善的生产与物控运作体系(即从销售到出货的整体运作程序)。
2、预测及制定较为合理的短、中、长期销售计划。
3、对自身的生产能力负荷预先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建立完善的资料。
4、生产前期做好完整的月销货计划(生产总排程)和周生产计划。
5、配合生产计划做到良好的物料控制.6、对生产进度及物料进度的及时跟进以及沟通协调。
●PMC管理做得差,容易造成什么现象?PMC的计划能力、控制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做得差,容易造成以下现象:1、经常性的停工待料:因为生产无计划或物料无计划,造成物料进度经常跟不/上,以致经常停工待料。
2、生产上的一顿饱来一顿饥:因为经常停工待料,等到一来物料,交期自然变短,生产时间不足,只有加班加点赶货,结果有时饿死,有时撑死。
3、物料计划的不准或物料控制的不良,半成品或原材料不能衔接上,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一大堆,造成货仓大量堆积材料和半成品,生产自然不顺畅.4、生产计划表仅起形式上的作用,生产计划与实际生产脱节,计划是一套,生产又是一套,生产计划根本不起作用,徒具形式。
5、对销售预测不准或对产能分析不准,不能针对产能进行合理安排,没有空留余地,生产计划的机动性不强,生产计划变更频繁,紧急订单一多,生产计划的执行就成了泡影。
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教程第一节:生产计划的制定一、概述生产计划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情况,确定产品生产数量和生产时间,以保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制度性文件。
制定生产计划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生产能够按时、按量、按质进行,达到企业经营目标。
二、生产计划制定的原则1.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制定生产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情况。
要根据市场需求分析,预测销售量,确定生产任务量。
同时,要了解企业的生产设备、人力资源、原材料等情况,确保能够完成生产任务。
2.合理确定生产时间生产计划要合理安排生产时间,确保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
要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如设备故障、人员变动等,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如季节性需求、天气因素等。
3.按优先级确定生产顺序生产计划要按照优先级确定生产顺序,以保证重点产品或高利润产品能够首先完成生产。
要考虑短期和长期的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顺序,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
4.定期进行生产计划评估与调整生产计划制定后,需要定期进行评估与调整。
要对实际生产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能够按照最新的情况进行。
第二节:进度控制的方法与技巧一、概述进度控制是指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以保证生产能够按时、按量、按质进行的管理方法。
通过进度控制,可以及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最终能够按照计划完成生产任务。
二、进度控制的方法1.设置关键路径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可以根据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设置关键路径。
关键路径上的任务是影响整个生产进度的关键任务,必须保证按时完成。
2.制定进度表制定生产计划时,可以根据生产任务的时间要求,制定进度表。
进度表可以明确每项任务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完成进度,有助于监控和控制生产进度。
3.进行进度跟踪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进度跟踪。
可以通过现场观察、设备监测和人员考勤等方式,及时了解任务的完成情况,并进行进度控制。
生产进度控制培训教程生产进度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工具,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计划的有效执行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在本教程中,我们将介绍生产进度控制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以帮助您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生产进度。
1. 生产进度控制的基本概念生产进度控制是指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任务和活动进行计划、监控和调整,确保生产按计划进行,产品准时交付的管理方法。
它需要综合考虑生产资源、工期、人力、设备和材料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果。
2. 生产进度控制的方法(1)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工期和订单需求量,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明确每个任务的时间节点和前置条件。
(2) 监控生产进度:通过实时监测和收集生产数据,对比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和延误,进行调整和优化。
(3) 资源调配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和调配生产资源,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环节能够有效地运转。
(4) 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估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确保生产不受干扰和延误。
3. 生产进度控制的技巧(1) 制定合理的生产目标和计划: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任务和工作量,合理分配资源和时间,确保生产的可行性和可控性。
(2)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建立良好的内部沟通渠道和协同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动和沟通畅通。
(3) 做好风险预测和应对: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延误,制定相应的预案和措施,降低风险带来的影响。
(4) 落实执行责任和监督机制:明确每个任务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4. 生产进度控制的效益和影响生产进度控制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延误和资源浪费,提升产品交付的准时率和客户满意度。
同时,它还能优化生产资源的利用,提高生产能力和产能利用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和竞争优势。
本教程介绍了生产进度控制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帮助企业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生产进度。
通过合理的计划、监控和调整,企业能够实现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提高生产效率,并达到客户需求的准时交付。
作者:败转头作品编号44122544:GL568877444633106633215458时间:2020.12.13生产控制篇第一章生产与计划控制概论●什么是生产与物料控制(PMC)?PMC代表Product Material Control 的缩写形式,意思为生产及物料控制。
通常它分为两个部分:PC:生产控制或生产管制(台、日资公司俗称生管),主要职能是生产的计划与生产的进度控制。
MC:物料控制(俗称物控),主要职能是物料计划、请购、物料调度、物料的控制(坏料控制和正常进出用料控制)等。
●良好的生产与物控管理应该做到哪几点?生产与物控是企业的总调度,整个企业的生产与物料运作都是围绕着这个部门运转的,PMC部门计划能力、控制能力与协调能力对企业的运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企业要建立良好的生产与物控管理,应做到:1、建立制定完善的生产与物控运作体系(即从销售到出货的整体运作程序)。
2、预测及制定较为合理的短、中、长期销售计划。
3、对自身的生产能力负荷预先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建立完善的资料。
4、生产前期做好完整的月销货计划(生产总排程)和周生产计划。
5、配合生产计划做到良好的物料控制。
6、对生产进度及物料进度的及时跟进以及沟通协调。
●PMC管理做得差,容易造成什么现象?PMC的计划能力、控制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做得差,容易造成以下现象:1、经常性的停工待料:因为生产无计划或物料无计划,造成物料进度经常跟不/上,以致经常停工待料。
2、生产上的一顿饱来一顿饥:因为经常停工待料,等到一来物料,交期自然变短,生产时间不足,只有加班加点赶货,结果有时饿死,有时撑死。
3、物料计划的不准或物料控制的不良,半成品或原材料不能衔接上,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一大堆,造成货仓大量堆积材料和半成品,生产自然不顺畅。
4、生产计划表仅起形式上的作用,生产计划与实际生产脱节,计划是一套,生产又是一套,生产计划根本不起作用,徒具形式。
5、对销售预测不准或对产能分析不准,不能针对产能进行合理安排,没有空留余地,生产计划的机动性不强,生产计划变更频繁,紧急订单一多,生产计划的执行就成了泡影。
生产计划及进度控制培训第一部分:生产计划概述一、生产计划的定义和意义生产计划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目标和满足市场需求而制定的生产活动计划。
生产计划的制定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是企业实施生产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协调各项生产活动的桥梁,也是为了使生产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而进行的合理布置。
同时,生产计划还是企业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桥梁,通过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生产计划的目标1. 实现生产目标: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完成生产目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2. 保障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计划,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及时满足市场需求,维护客户关系。
3. 合理利用资源:根据企业的资源情况和生产能力,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做到资源的最大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4. 增强企业竞争力:通过制定优质的生产计划,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发展空间。
三、生产计划的内容生产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生产目标:对本期生产计划的目标进行明确的表述,包括生产数量、产品质量、生产周期等内容。
2. 生产任务: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计划,确定本期的生产任务,包括产品种类、生产数量、生产周期等。
3. 生产计划:按照生产任务,编制生产计划表,包括生产任务的时间安排、生产车间、生产线等内容。
4. 资源分配:对生产所需的人力、物料、设备等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调配。
第二部分:生产计划的编制流程一、生产计划的依据1. 销售计划:生产计划的制定首先要根据市场销售计划来确定生产任务需求。
2. 市场需求:要了解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情况,包括产品种类、数量、质量标准等,作为制定生产计划的依据。
3. 生产能力:对企业生产能力进行全面评估,确定生产计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二、生产计划的编制流程1. 收集信息:了解市场需求和销售计划,收集相关的市场信息和销售数据,为生产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2. 制定生产任务:根据销售计划和市场需求,确定本期生产的任务需求,包括产品数量、种类、质量标准等。
如何制定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摘要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制定生产计划和进行进度控制是确保生产流程高效运转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如何制定生产计划和实施进度控制的几个重要步骤和方法。
引言在制造业中,制定生产计划和控制生产进度是确保生产活动按计划进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和有效的进度控制,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满足客户需求。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生产计划制定、进度控制等方面介绍如何制定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
1. 需求分析在制定生产计划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确定生产的产品种类、数量和交付时间。
同时,还需考虑原材料供应商的情况和生产设备的可用性。
1.1 市场需求调研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情况,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和市场趋势,以便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1.2 客户需求分析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的具体需求和交付时间要求。
根据客户需求,制定生产计划和调整生产进度。
1.3 原材料供应和设备状况了解原材料供应商的情况,确保原材料供应充足和及时。
同时,评估生产设备的状况和可用性,确保生产进度的可行性。
2. 生产计划制定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目标制定生产计划。
2.1 产品生产排程根据产品种类、数量和交付时间要求,制定产品的生产排程。
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和生产周期,合理安排生产顺序和工艺流程。
2.2 人力资源调配根据生产计划,确定所需的人力资源和相应的岗位职责。
确保生产线上的工人和相关人员能够按计划进行生产活动。
2.3 生产设备安排根据生产计划,评估所需的生产设备和设备的可用性。
安排生产设备的使用时间和生产线的布局,以提高生产效率。
3. 进度控制制定生产计划只是第一步,必须进行有效的进度控制,以确保生产活动按计划进行。
3.1 生产进度监控通过设立关键生产节点和指标,及时监控生产进度。
使用生产管理软件或系统,实时追踪生产进度,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调整。
生产计划的实施步骤与进度控制生产计划的实施步骤与进度控制是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按时交付产品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生产计划实施步骤与进度控制的示例:1. 确定生产目标:首先,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确定生产目标,包括需要生产的产品数量和交货日期等。
2.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生产目标,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包括工序、工艺流程、物料需求、机器设备配置等。
同时,考虑到资源供应、产能限制和人力需求等因素。
3. 分配资源:根据生产计划,进行资源分配,包括原材料采购、设备调度和人员安排等,确保生产所需的资源能够及时满足。
4. 实施生产计划:根据生产计划安排,开始实施生产工作,确保每个环节按照计划有序进行。
5. 监控进度:在生产过程中,及时监控生产进度,记录实际完成情况与计划进度进行比对,以确保生产进展符合预期。
6. 解决问题:如果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瓶颈或延误,需要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确保生产计划不受影响。
7. 评估进度:定期评估生产进度,与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原因,为后续生产计划的调整提供依据。
8. 调整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避免资源浪费和交付延迟。
9. 完成产品:随着生产过程的推进,确保按照计划完成所需的产品数量,并进行质量检验。
10. 交付产品:按照预定交付日期,把产品交付给客户,确保及时满足客户需求。
11. 回顾总结:在生产计划实施完毕后,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生产计划提供参考。
在控制生产进度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详细的时间节点:在生产计划中,确定关键工序、重要任务和关键节点,并设定明确的交付日期和时间窗口。
2. 建立进度追踪系统: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记录,及时了解实际进度情况,避免延误或提前交付。
3. 风险评估与应对:分析可能导致延误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应对措施,减少风险对进度的影响。
4. 沟通与协调:与相关部门和供应链合作伙伴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调,及时解决可能影响进度的问题。
生产计划与生产进度控制课程目标:1、熟悉公司订单运作流程,了解生产计划(主计划、装配计划等的内涵与运用);2、掌握生产准备管理、生产进度控制、生产过程控制等具体内容,掌握相关的技巧和方法,能灵活运用来指导解决目前生产中常见相关问题。
培训对象:拉长培训方式:采用讲授—启发式、基础理论与实际状况结合的讲解方式培训时间:2小时课程提纲:一、生产计划1、生产计划的定义与方式2、生产计划的作用3、生产计划制定方式与依据4、产能分析与运用5、生产计划调整对生产的影响6、订单运作流程概述二、生产准备管理1、生产准备的内容2、生产排拉3、人员安排三、生产进度控制1、作业分配或生产派工2、进度偏差的处理3、生产进度信息的取得与分析四、生产过程控制1、事前控制2、事中控制3、事后控制4、基本控制程序。
课程内容:前言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1. 经常性的停工待料:因为生产无计划或物料无计划,造成物料进度经常跟不上,以致经常性的停工待料。
2. 生产上的一顿饱来一顿饥:因为经常停工待料,等到一来物料,交期自然变短,生产时间不足,只有加班加点赶货,结果有时饿死,有时撑死。
3. 物料计划的不准或物料控制的不良,半成品或原材料不能衔接上,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一大堆,造成货仓大量堆积材料和半成品,生产自然不顺畅。
4. 生产计划表仅起形式上的作用,生产计划与实际生产脱节,计划是一套,生产又是一套,生产计划根本不起作用,徒具形式。
5. 对销售预测不准或对产能分析不准,不能针对产能进行合理安排,没有空留余地,生产计划的机动性不强,生产计划变更频繁,紧急订单一多,生产计划的执行就成了泡影。
6. 计划、生产及物料进度协调性不强,影响交货期,降低公司声誉。
7. 生产经常紊乱,品质跟着失控,造成经常性的返工,经常返工又影响生产计划的执行,造成恶性循环-------------------------这些问题都与我们今天讲的内容有关。
第一章生产计划【本讲重点】生产计划的重要性订单运作程序【本讲内容】1、生产计划的定义生产计划,是关于工业企业生产系统总体方面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