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
- 格式:ppt
- 大小:515.00 KB
- 文档页数:18
《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分析】初二的学生正值十四五的年龄,都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生在和平年代里,长在安逸的社会环境里。
没有经历过战争,更没有体会到战争给人类造成的伤害和痛楚。
战争、流血、牺牲,这只是电视里的镜头。
而中国在二战中受到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中国人民付出了重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引导青少年学生牢记历史,反思战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让我们懂得:在和平年代,要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
【教材内容分析】《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重点介绍了20世纪上半期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
首先是发生于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侧重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所带来的灾难。
然后,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危害与结果。
【教学目标】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知道他们对历史进程的作用2、培养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意识【教学重点】两次世界大战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教学难点】对两次世界大战和法西斯主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挫折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诉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图片师:通过这张图片你会想到什么?生:战争师:通过战争你会想到什么?生:灾难,惨烈等师:战争似乎离我们非常的遥远,因为我们当今世界总体来说是和平的,但我们经常看新闻也会了解到这个世界的某些地区仍然存在着战争。
而在上个世纪,人类历史上就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对这整个世界的影响、对人类的影响是非常深重的。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两次大规模的战争,一起来感受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
进入新课师:首先,我们来完成一张表格,自学本框,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帮助。
师:通过这张表格,相信同学们对两次世界大战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说这两次世界大战是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呢?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下面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一下这两次世界大战。
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目标导航]一、空前的浩劫1.规模及损失(1)规模空前:战争涉及四大洲及四大洋。
(2)损失巨大:历次战争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军费开支和物资总损失浩大,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
2.法西斯的暴行(1)德国: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性的大屠杀。
(2)日本①在沦陷区进行野蛮大屠杀,南京大屠杀遇难者达30万人以上。
②灭绝人性地使用生化武器,成立了代号为“731”的细菌部队,用活人做细菌试验。
③在马来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日军也犯下了滔天罪行。
思维点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战争中,尽管参加反法西斯联盟的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代表着各自不同的利益和要求,但是,在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的共同目标下,它们互相援助,共同抗击敌人,争取胜利。
二、正义的审判1.纽伦堡审判(1)经过:1945年11月,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纽伦堡对纳粹德国的首要战犯和犯罪组织进行审判。
(2)结果:1946年10月,纳粹党的领导机构及其秘密警察和党卫军等犯罪组织都得到应有的惩罚。
2.东京审判(1)经过:1946年5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正式开庭。
(2)结果:东条英机等战犯受到惩罚。
(3)地位: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审判。
易混易错纽伦堡审判比较彻底,使法西斯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
美国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对许多日本战犯免于起诉,并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度。
三、前事不忘,后世之师1.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是消除战争隐患的关键。
2.绥靖主义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霸权野心,未能阻止法西斯国家的局部侵略战争演变为全面侵略战争。
3.突破陈规,积极创新:在战争中,一些国家墨守陈规,军事思想陈旧落后,缺乏创新精神,结果有的遭到亡国的厄运,有的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4.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是战胜德、意、日轴心国的重要保证,对迅速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 P4商人的地位变了 P7第二课从破思想的牢笼蒙娜丽莎的微笑 P10“教皇的奶牛”的解放 P11近代科学的诞生 P13理性之光 P15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新航路的开辟 P18全球联系的加强 P21黑人是怎样来到美洲的 P23第四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英国) P26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诞生(美国) P27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 P29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最后的盛事 P3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P35专制帝国 P38来自海上的挑战 P41综合探究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历史学家的讨论 P45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兴起 P50“科学的世纪” P52工业革命的新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 P53人在工厂 (工厂制度;标准化生产、流水线生产) P55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地球变小了 P58文明与野蛮相交织 P60挑战与回应 P62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屈辱的岁月(侵略史实)P64悲壮的战争(军民抗击侵略者)P67“师夷长技以制夷”(林则徐、魏源;洋务运动) P68从维新到革命(戊戌变法) P70第四课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工业化和城市化(三大产业;“城市病”) P75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工业化进程出现的事务) P77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P79综合探究六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从交通工具看社会进步 P83工业文明大家谈 P85第七单元走向现代世界第一课全球性的震荡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 P88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 P91第二课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 P93“西亚病夫”的崛起 P95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 P96第三课民族复兴的新道路中华民族的觉醒(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P99历史性的转折(共产党成立) P102从北伐战争到红色根据地的建立(北伐;蒋介石反革命;南昌起义;农村革命根据地;围剿;长征) P105 第四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生活中的变化 P109头脑中的变化 P110第五课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事变,日军罪行) P113全民族的抗战(西安事变) P115第六课新中国的诞生两种命运的决战 P120“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P122综合探究七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历史在这里沉思(人民英雄纪念碑及浮雕、题字)P127重温百年历程 P128让历史告诉未来 P129。
浅谈“模拟上课”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发展,“模拟上课”应运而生,且逐渐被教育界接受和推崇。
在此背景下我们开始思考如何“模拟上课”,以及如何发挥“模拟上课”的重要作用等问题。
而模拟上课更侧重于教师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反映,因此,被成为培训新教师的重要方式,也将成为考核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就培训新教师的一些做法,谈些自己的粗浅体会,与同行分享交流,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概念及特点从字面上理解,“模拟上课”即授课老师模拟上课的情景,把课堂教学中的过程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
它既要体现教学水平,又要灵活驾驭、调控课堂进度;既要熟悉教学预案,又要体现出善于处理课堂生成的能力。
因此,它是一种将个人备课、教学研究与上课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研活动。
它使教学研究的对象从客观实体中直接抽象出来,具有省时高效的特点。
“模拟上课”活动往往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示出教师对课标、教材、学情的理解和把握水平,还能体现出教师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是一位教师综合能力很好的发挥平台。
因而,它能对教师的基本素质、业务水平和组织教学能力等综合素质更真实地进行客观评价。
二、如何上好“模拟课”要想上好“模拟课”,我想先要了解一堂好的模拟课该是怎样的。
考核课堂教学水平,一般从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教学素养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来考核。
而“模拟上课”往往则从语言、板书、教态、教材、教法等方面考察。
而“模拟上课”是真实课堂的“浓缩”,所以,了解课堂教学水平考核标准也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模拟上课”的标准和要求了。
不难看出:首先,处理好教材是上好模拟课的灵魂。
在处理教材时要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还需要注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次,教学设计是上好模拟课的重点。
只有处理好教学设计中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才能更好体现师生的互动。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在“模拟上课”中脱颖而出呢?下面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第七单元第一课《全球性的震荡》为例,结合自己的培训经验,谈些“模拟上课”应该把握的几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