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文郝晶晶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5
依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深入开展德育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小学生的道德体系、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会在小学阶段得到初步确立,对其日后的学习和成长均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而快速地形成良好的精神与道德认知,也能有效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
要想有效开展德育,就应以其为依托,充分挖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在价值,为德育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方法,从而有效提升整体的德育质量。
因此,小学教师必须对学生的道德培养给予充分的重视。
笔者在下文中就如何依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深入开展德育进行了一些深入研究。
一、积极形成科学、务实的课堂德育理念无论做什么事,拥有正确的方向都是必不可少的,能为实践提供方向性指导,教学同样如此。
拥有科学的理论依据是开展高质量教学的必要前提。
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为例,教师首先应正视其在小学课程体系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与重要地位,切实将德育作为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核心,树立“一切为了提高学生道德水准”的目标认知。
小学生虽然还没有真正经历过身心的快速发育,但是由于先天因素、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等方面的作用,不同的小学生在道德基础、认知习惯和价值观以及性格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个体差异,且这种差异对其各种后天行为的影响也是大有不同的。
基于对这一事实的承认与尊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在开展德育过程时坚持“对症下药”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具体结合每个学生的道德状况、行为习惯和认知能力设计、开展具有个性化内容与方式的德育,一方面防止因标准过低、内容过于简单、形式过于浅显而无法产生有效的引导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很好地避免因教学强度过大而导致学生产生抵触乃至恐惧心理,从而真正实现德育的优质化、个性化和效果化提升。
例如,有一些学生的心理比较成熟或家庭教育开展得比较到位,在自律方面表现得比同龄人要好,那么教师就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正确价值观念介绍,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成熟的是非判断体系,不必对学生的行为做过多干涉,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发的形式实现良好道德体系的塑造;而另外一些学生可能因为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原因,自律意识相对较差,很容易在学习和日常交流中表现出种种问题行为,那么教师就要投入更多的耐心和精力,不仅要告诉学生正确的行事准则,还要对学生具体的执行情况做常态化的监督、纠正,并通过对话的形式积极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从根源上解开学生的心结,帮助其慢慢实现思想态度方面的转变。
关于大学生德育工作中“人格教育”的思考
孙晶
【期刊名称】《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年(卷),期】2013(000)009
【摘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本质就在于通过培养人的德性,追求人的价值,不断提高人格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学校教育对于塑造一个人的人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教师工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页数】1页(P4-4)
【作者】孙晶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16
【相关文献】
1.“互联网+”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J], 那贵玲
2.在班级德育工作中渗透健康人格教育 [J], 钟志婷
3.论人格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J], 畅丽萍
4.人格教育——德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J], 郑奇峰
5.论德育工作中的人格教育问题 [J], 张兆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丝路视野为学生撑起一片“爱”的天空——浅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郝璐军(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光明中学,宁夏 石嘴山 753000)【摘要】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教师遇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学生,面对的对象是一个个有思想的“人”,由于他们的年龄、成长环境、学习生活习惯、性格爱好、心理特征等等,都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教学管理中碰到的问题也不一样。
本文就目前高中生普遍存在的躁动、孤独、散漫、叛逆四个方面谈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高中生;日常教学管理;德育教育对一名刚踏上教师岗位的青年人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与热情。
“教无定法”,在教学管理中,教师遇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学生,面对的对象是一个个有思想的“人”,由于他们的年龄、成长环境、学习生活习惯、性格爱好、心理特征等等,都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教学管理中碰到的问题也不一样。
因此,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复制,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采取措施。
下面就试举在日常教学管理中高中生现在普遍面临的几个问题,为了保护学生隐私,文中涉及学生姓名的一律用英文字母代替。
一、青春的躁动——“早恋”高中生的年龄大都处在15~18岁,其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形成,这个阶段的孩子随着性生理成熟引发的性意识觉醒而对异性产生好感,此外再受社会及网络上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这时候他们最善于模仿,因此,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恋爱观”。
【案例1】我所教的一个16岁的女生,她给我写了一封信,向我倾诉她的烦恼。
她喜欢上了其他班一位优秀的男生。
当她向他表白时,那个男生拒绝了,她就感觉自己深深受到了伤害,特没“面子”,心情特别不好。
说句心里话,能得到学生的信任,我非常高兴。
谁都年轻过,将心比心,我非常理解她。
于是我给她写了一段文字劝导她。
“A同学,首先谢谢你对老师的信任。
相信老师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情。
你现在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期。
青春期的躁动,对异性,尤其是对优秀的异性表现出好感,这是一件很正常,也很合理的事情。
德育渗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作者:韩婧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7年第01期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意味着科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育,而且肩负提高学生实践操作、德育、美育等多方面的重任。
因此,在深入挖掘科学教材内容、寻找智育与德育的结合点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思想的渗透,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立德树人德育渗透德育教育对于一个孩子一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特别是小学生,此时正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一定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核心要务。
目前,德育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现行的小学教学用书中,各科教材中都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德育因素,借助课堂教学的力量,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目前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往往忽视了德育教育的挖掘。
对于教材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也是微乎其微。
作为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
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就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
”科学课教学中的思想内容也是极其丰富的,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学中的教育因素,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把德育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效的达到育人的目的。
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在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实践,说说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环保意识的培养教科版五年级科学《生物与环境》单元,本单元最后一课是“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之前,对本节课的德育教育进行了挖掘。
课前,我搜集了有关生态失衡的一些案例。
首先,联系前几节课的知识。
向学生出示草兔鹰的图片,引导孩子们讨论草原上鹰、兔、草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并根据书中的提示,讨论食物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变化,都会影响整个草原上生态系统的失衡,进而影响到了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状况。
行动研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施路径
郝晶晶
【期刊名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35)005
【摘要】文章论述了行动研究的含义、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意义以及在商务英语课堂中进行行动研究的步骤和过程,并且认为教师参与行动研究具有促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总页数】4页(P198-201)
【作者】郝晶晶
【作者单位】齐鲁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5
【相关文献】
1.浅探行动研究法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运用
2.行动研究在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3.合作性行动研究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
4.浅探行动研究法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运用
5.行动研究在农村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托起心中的太阳,发出更多光和亮【提要】一个学生,一个班集体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班主任的正确的教育和管理。
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紧抓常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耐心做好后进生工作。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习惯教育榜样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培育者,对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成长的质量和速度。
一个学生,一个班集体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班主任的正确的教育和管理。
一、紧抓常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班风与学风的形成,与班主任善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分不开的。
班级是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主要阵地。
学习生活常规管理得好,可以培养优良的学风,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因此我将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上。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规章制度和严格严肃的规范训练。
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
因此我从课堂常规、读书习惯、写字习惯、坐姿、注意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对学生一一加以规范训练。
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同时具有较强的模仿性,根据他们这种心理特征,我时刻注意做到身体力行,用自己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去感染和影响每一个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给学生树立榜样。
比如,在班级活动,我热情投入其中,想方设法努力与同学们共创佳绩。
班级形象受损,我会勇于承担责任,并没有一味地责备学生,相反还应鼓励和正确引导。
班级事务中,自己能做的,都努力动手去做。
班主任走进教室,看见同学们都在认真学习,地上有纸屑、灰尘,课桌上很乱,我会弯弯腰,动动手,擦一擦,拖一拖,这样,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然会潜移默化。
学生无形中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力,并模仿着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的心灵在极其敏锐地触摸着老师内心的情感,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一步步地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引导着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德育论文张清5篇第一篇:德育论文张清实施“兴趣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武汉市鲁巷实验小学张清开展“兴趣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是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
我校以“生活化教育,体验式成长”的理念,组织开展“兴趣教育”实践活动,在实施“兴趣教育”过程中学校紧紧围绕一个核心“让每一个学生快乐、和谐,有个性的成长,结合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兴趣教育”实践活动,不断丰富了“兴趣教育”内涵。
一、围绕“让每一个学生快乐、和谐,有个性的成长”为核心,开展“兴趣教育”“兴趣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着力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心、感恩之心和责任感、正义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开展“兴趣教育”中,学校以“让每一个学生快乐、和谐,有个性的成长”为核心,全体教师以爱育爱,让学生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得到和谐发展。
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张扬,促使孩子们加倍努力去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功。
让学生在体验中树立自信,感受自己生命的价值,从而热爱生命、学会生存、快乐生活。
二、突出实践体验,实施“兴趣教育”学校是实施“兴趣教育”的主阵地,“兴趣教育”既是行动教育,就要通过开展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有效的帮助学生构建“兴趣教育”知识体系,从而带动学生感受生命的价值,学会生存,快乐生活。
1.节日教育,茁壮成长“兴趣教育”立足于帮助个体成长,因此,学校引导学生过好值得纪念的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节日。
“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为妈妈、爸爸分担家务,“重阳节”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献花,“感恩节”制作贺卡感谢给予我们帮助的人,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感受长辈的辛苦和伟大,树立孝敬长辈,服务他人的意识,增强孩子的责任感。
在活动中我们注意引导孩子在家去发现父母的爱心,体会父母爱心背后的艰辛,以父母对自己的爱心为榜样,学会去爱父母,体会父母在自己爱心面前的喜悦,享受付出爱心带给自己的快乐。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2017届毕业德育论文
题 目: 我的大学 指导教师:
系 别 信息工程系
专 业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班 级 信管二班
姓 名 郝晶晶
装
订
线
德育论文
时间如梭,眨眼间两年就过去了,来不及细细回味,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了。
回首这期间的点点滴滴,使我收获了很多。
虽然大学的生活我已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一个终点意味着另一个起点,不应该有太多的伤感,太多的失落,因为我们也曾有过精彩,因为青春与我们同在。
年轻的生命不应该屈服于生活的磨难,而应该在风雨中傲然前行!
两年前,我背负着父母热切的期望,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我踏进了这所曾经陌生的校园。
现在依然清晰记得大学报到的那时候的点滴。
跨出高中,迈入大学的校门,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简直就是从魔鬼式教育的地狱进入了自由自在的天堂。
在这里,同学友爱,室友志同道合,老师对我们的学习很是看中,导员对我们的生活更是无微不至。
本以为到了大学,就可以有自己的计划了,可当入学的心情还没有平静,残酷的军训生活就要开始了,每天面对着炎炎烈日,听从着教官的指挥,完成一个接一个的命令,直到最后我们完美的完成了汇报演出,结束了军训的生涯。
但仍有接二连三的社团活动热烈展开,大家又开始的忙碌了起来。
两年的生活,说起来也可以用“平淡”两个字形容,生活的中心还是学习。
每天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坚持不迟到,不早退,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完成考试,B级,A级,以及四六级,计算机国家二级证书。
两年的生活就是在不断地实现着一个又一个的阶性的目标,浸泡在自习室里每一个日子虽然单调却充实。
上了十几年
的学,不敢说喜欢,但绝对不是讨厌学习,除了温馨的宿舍,我也喜欢自习室里拥挤又安静的氛围。
成长是一个抵制诱惑的过程。
我们迷茫过,徘徊过,然而时间从不会停下它的脚步,正象朱自清写的那样“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时间犹如流水。
走过迷茫的岁月,走过困惑,我们学会成长。
我们不再为偶尔的逃课而窃喜,不再为课外的作业而心烦,不再为食堂的饭菜而抱怨,不再为网络的自在而沉沦。
当思考的方式发生改变,我们学会体谅,学会宽以待人,这也许就是成长的第一步。
我们不再是高中生,不再未成年,不再有父母在你前面为你遮挡所有的风雨。
曾经稚嫩的脸庞如今已变的坚毅,曾经青涩的心态如今已变得淡然,心中的目标也日渐清晰和坚定。
每个人都开始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道路,或是步入职场,或是继续深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大学两年的生涯,我是快乐的,但真正让我觉得自习成熟了却是决定专升本并为之努力奋斗的那一年。
专升本,是我做的重要的决定,我也知道,既然是自己决定的,那就要对自己负责,真的为自己努力一次。
即使身边的朋友说升本没用,浪费时间,现在好多公司也招大专的,但我仍要努力,因为我并不是为了那张本科证而努力的,而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为将来的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同时,我又是一个怕被孤立的人。
表面上看我大大咧咧,同谁都能谈得来,但遇到生人,我是紧张的,害羞的,总是躲在室友的身后。
但在大学这两年中,在室友的激励下,我变得
自立了,遇到生人也可以微笑面对,不再脸红、不好意思、说话磕磕巴巴了。
而相比较之下,我的室友们就很能说,是她们打开了我枯燥的壳子,让我感受到大学是多么的美好。
我们每天一起起床,相伴着去上课,挤在一个床上看电影(即使我们有好几台电脑),欢呼着出去吃饭,逛街,也互相掩护着躲过老师的点名,还有晚上精彩的卧谈会………。
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的都是充满欢笑的,我们有只有我们才能听懂的语言,有我们共同的秘密。
几年来一直那么亲密的室友,虽然马上就分开了,可这几年积下的友谊却早已深深刻在每个人的心里,是一辈子的财富。
大学的时光使我懂得了很多,成长了很多,成熟了许多,写一些我对大学生活的一种理解和总结。
第一,每周给家里打电话,因为我们的成长却意味着父母的年老。
第二,珍惜给你欢笑陪你难过的朋友,因为毕业时你就会知道是多么的不舍。
第三,永远不要忘了学习,即使上了大学我们还是学生,学生的学习永远是第一要务
第四,充分利用图书馆,知识的海洋里永远充满魅力。
时间就像是细沙,看似漫长,却顺着指尖的缝隙不停地悄然流逝。
每一天,我们都会有意无意的再逛逛校园,看看它今天的样子,想一想两年前它如何迎来稚气未脱的我们。
走了两年,似乎又走回到了起点。
突然觉得两年的同窗,身边的朋友,比想象中的和善,可爱的多!
星光下的夜晚,每一个都温柔如风。
自习室的门还开着,晚自习时候奋斗了一年的那个屋子,如今又换了新的血液,一直对那段满头苦读的日子心存感激,她让我收回了很多。
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烂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和过往,也见证着我们的友情和爱情!未来就像天空中一朵飘忽不定的云彩,而我们,从毕业这一天起,便开始了漫长的追逐云彩的旅程。
明天是美好的,旅途却可能是崎岖的,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有一份弥足珍贵的回忆,一种割舍不掉的友情,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