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 格式:pdf
- 大小:194.76 KB
- 文档页数:3
第八单元知识梳理一、易读错的字跌.倒(diē) 坚持.(chí) 姿.势(zī) 情况.(kuànɡ) 普.通话(pǔ) 联.欢(lián) 胸脯.(pú) 或者.(zhě) 诚.实(chénɡ) 血.丝(xuè) 危险.(xiǎn) 迅速.(sù)二、易写错的字庭:广字头下面是“廷”,不要写成“延”。
跌:右边是“失”,不要写成“夫”。
掌:下面是“手”,不要多写一横。
默:右边是“犬”,不要写成“大”。
男:先写“田”,再写“力”,是分开书写的。
或:不要漏写右部的撇。
雀:下面是四横,不要少写。
冷:左边是两点水;右边是“令”,不是“今”。
三、多音字没 mò淹没调 diào 音调斗 dòu 争斗弹 dàn 弹弓méi 没有 tiáo 调味 dǒu 烟斗 tán 弹性得 dé得到落 luò落后děi 得亏 lào 落色de 过得去 là落空四、形近字司司机登登山跌跌倒众观众弃放弃班班级可可以凳凳子败失败从从前异差异斑斑点默沉默腿前腿调调查烈热烈勇勇敢雀麻雀黑黑暗褪褪色凋凋零裂裂缝涌汹涌省省心郊郊外粉粉末粒颗粒冻冷冻惜可惜庭庭院校学校纷缤纷立站立东东方借借用挺挺拔持坚持掌手掌投投入特特殊堂课堂没没有五、近义词立刻—马上犹豫—迟疑注视—凝视热烈—热切镇定—镇静鼓励—激励消灭—歼灭激烈—猛烈陆续—连续淹没—吞没仍然—依然敏捷—迅捷沉思—深思恳求—请求关心—关怀迅速—快速结束—终结经常—常常本来—原本果然—果真气焰嚣张—肆无忌惮六、反义词犹豫—果断持久—短暂镇定—慌张忧郁—开朗激烈—平稳陆续—中断敏捷—笨拙危险—安全关心—冷落迅速—缓慢结束—开始气焰嚣张—毕恭毕敬七、词语搭配1.填入恰当的动词(讲述)故事肯定地(说) (布满)血丝(接过)镊子(做)手术2.填入恰当的量词一(个)小孩一(位)同志一(只)灰雀一(棵)白桦树一(座)小庙一(块)弹片一(名)战士3.填入恰当的修饰词(红红)的眼圈 (高大)的白桦树(欢快)的灰雀(诚实)的小男孩(气焰嚣张)的日军(热烈)的掌声八、词语归类AABB式词语:自言自语糊里糊涂无边无际自由自在一模一样有声有色百发百中成语集锦:当头一棒争分夺秒九、句子积累1.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部编三年级第八单元知识盘点一、单元语文要素美好品质。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美好品质”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司马光》《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和《一个粗瓷大碗》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故事,感受人物的仁爱之情,学会理解课文的意思。
二、单元课时目标和主题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重点是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
)三、字词盘点1.易读错字。
胸.脯(xōng xiōng√) 仰.望(yǎn yǎng√) 大.夫(dàn dài√)迅速..(xùn shùxùn sù√)联.军(lán lián√)争分夺秒..(duó mǎo duó miǎo√)题例: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仰.望(yǎng)诚.实(céng)列宁.(níng)B.血.丝(xuè)迅速.(sù)撤.退(chè)C.陈列.(liè)联.系(lán)缸.子(gāng)D.高粱.(liang) 一顿.(dùn)侦.察(zhēn)答案:B解析:此题考査字音。
注意认真拼读,找出错误的读音。
A项中“联.”是三拼音;C项中“缸.”读轻声;D项中“粱.”读轻声。
2.易写错字。
(写对字形,并组词)庭:的“廷”不要写成“延”。
登:“”的两撇短而平行。
养:的三个横画长短要有变化,间距要均匀。
弃:上下结构。
上面不要写成“亡”。
跌:足字旁的提和“失”字的长撇,注意穿插避让,长撇要出头。
持:“寸”的竖钩的起笔位置在“土”的竖画的收笔位置的右边一点儿。
提和横要避让,注意几个横画之间距离要均等。
雀:下部是四横,不要多写或少写一横。
离:第九画是“厶”,不是“古”。
取:第六画是提,不是横:左右两部分注意穿插迎让。
匆:最后一笔是点,不要丢掉。
题例:读拼音,写字词。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梳理24 司马光一、读准字音皆.(jiē)跌.(diē)庭.(tíng)二、写对字形(写一写,并组词)提示:“庭”中的“廷”不要写成“延”。
“登”中“”的两撇短而平行。
三、注释戏:玩耍。
于:在。
庭:庭院。
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没:淹没,沉下去。
皆:全,都。
弃:放弃,抛弃。
持:拿。
击:打,敲打。
光:指司马光。
迸:涌出。
四、朗读节奏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五、文意一天,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爬到瓮上,失足落入瓮中没入水里。
其他的小孩都扔下他离开了,(只有)司马光拿起石头砸破水瓮,水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因此得救了。
六、感知课文《司马光》这篇课文通过写司马光砸瓮救落入瓮中的孩子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品质,并告诉我们遇事不宜慌张,只有保持头脑冷静,才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七、文本解读1.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是用文言(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写的文章。
2.课文中提到的“群儿”“一儿”“儿”分别是指谁?“众”又是指谁?群儿:一群孩子。
一儿:一个孩子。
儿:落水的小孩。
众:除司马光外的其他孩子。
3.一儿跌没水中后,其他孩子和司马光的表现。
其他孩子:众皆弃去。
司马光:持石击瓮破之。
八、课外拓展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了著名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2.司马,复姓。
常见的复姓有欧阳、慕容、上官。
3.体现古代儿童聪明的小故事有《曹冲称象》《王冕四岁学画》《王羲之七岁通书法》。
25 灰雀一、读准字音仰.望(yǎng)诚.实(chéng)列宁.(níng)二、写对字形(写一写,并组词)提示:“养”中的三个横画长短要有变化,间距要均匀。
三、形近字四、词语积累 1.含有“言”“语”的词语:自言自语 甜言蜜语 花言巧语2.表示“看”的词语:向上看:仰望 向下看:俯视集中地看:注视 向四周看:环视粗略地看:浏览 生气地看:怒视五、重点句段1.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
第八单元单元备课+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爱”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司马光》这篇文言文通过讲述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友的故事。
《掌声》这篇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的掌声中变得自信的故事。
《灰雀》讲述了列宁、灰雀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
《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以手术台为阵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的动人故事。
本次口语交际意在让学生学会请教。
习作的主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引导学生将自己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经历写下来。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二、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背诵文言文。
4.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5.在生活中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时懂得向别人请教。
6.积累名言警句。
三、单元重难点:重点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能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背诵文言文。
难点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四、单元课时安排:《司马光》1课时《掌声》2课时《灰雀》2课时《手术台就是阵地》1课时24司马光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课文。
3.感悟司马光对朋友的爱,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4.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感悟司马光对朋友的爱,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难点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
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导入: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大家会想起哪个故事呢?学生自由讨论。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汇总第八单元词语汇总掌声文静默默轮流讲台一齐角落慢吞吞刚刚热烈排列持久泪水平息动听勇气面对郊外养病跳动欢快谷粒男孩或者严寒本来肯定诚实城市永远勇气膝xī盖交通珍惜可惜电灯登山迟到坚持冷冻山洞粉红灰雀跳动调查司机投篮庭院跌diē倒众人放弃班车腿脚登高粉红辨字组词多音字近义词注视----注目骤然----突然热烈-----热切镇定-----镇静忧郁-----忧伤鼓励----勉励肯定----一定可惜----惋惜严寒----寒冷婉转----动听本来----原来陆续----连续布满---充满嚣张----跋扈敏捷----灵活匆匆----急忙沉思----深思反扑----反攻争分夺秒----只争朝夕自言自语----喃喃自语黄蹦乱跳----欢呼雀跃反义词持久----短暂镇定----慌张忧郁----开朗鼓励----压制热烈----冷淡歧视----重视仰望----俯视诚实----虚伪严寒----酷暑休息----工作敏捷----笨拙同意----反对继续----中断激烈----平静迅速----迟缓胜利----失败黄蹦乱跳-----死气沉沉争分夺秒----虚度光阴词语搭配热烈的掌声热切的希望热情的服务热情的款待婉转的歌唱尽情的歌唱快乐地歌唱高大的白桦树高大的身躯高大的皂荚树课文回顾1.①戏:玩耍②于:在③瓮: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④没:淹没,沉下去⑤皆:全,都⑥弃:放弃,抛弃⑦持:拿⑧击:打,敲打⑨迸:涌出翻译:一群小孩在院子里玩耍,一个孩子爬到水缸上去玩,失足掉进缸中被水淹没了。
其他的小孩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石头把水缸砸破了,水涌了出来,孩子得救了。
2.《掌声》这篇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同学们鼓励的掌声改变了她的生活态度,使她鼓起勇气,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
课文主要通过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
(《掌声》)日积月累爱人若爱其身----《墨子》不迁怒,不贰(ѐr)过。
----《论语》仁(rén)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单元目标◐复习重点一、字1.易错字梳理司:注意不要遗忘横折钩内的横。
庭:注意“廷”的“壬”第一笔是撇,第二笔的横长,第四笔的横短。
登:上下结构,注意上部分“癶”的书写。
跌:左部分最后一笔是提,右部分“失”的撇要出头。
弃:上部分的两个点不要遗忘。
下部分第二笔是撇,不要写成竖。
持:“扌”的最后一笔是提,右部分横较多,注意书写。
郊:右部分是“阝”,注意和“效”的区分。
养:注意一共是三横。
谷:注意上部分的写法,不要忘记上面的一撇和一点。
或:不要忘记左下部“口”下有一提。
冷:左部分是“冫”,右部分是“令”,不是“今”。
肯:注意上部分是“止”。
下部分的“月”第一笔撇变竖。
术:不要遗忘最后一点。
斗:注意两点的写法,方向要一致。
烈:下面的四点底,点的方向要注意。
离:点居中,“凶”稍扁,下框内是“厶”。
仍:注意右部分是“乃”。
取:注意“耳”的最后一笔变为提。
匆:注意和“勿”的区分,不要忘记点要穿过两撇。
险:注意右部分是“佥”。
单元目标课文目录考查重点能力要求1.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2.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司马光》《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一个粗瓷大碗》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的心情(动作、神态、语言、环境)⭐⭐⭐⭐⭐概括人物品质⭐⭐⭐⭐⭐好词好句的赏析和仿写⭐⭐⭐⭐联系生活实际,表达想法⭐⭐⭐⭐整体感知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推断解释能力评价赏析能力实际运用能力2.形近字梳理【温故知新】(1)看拼音,写词语。
sījīhuòzhělěng dòng chéng sh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āng lièjīng xiǎn cōng máng jiāo q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音1.易错音梳理司(sī)马光登瓮(wèng)足跌(diē)众皆(jiē)弃(qì)去持(chí)续水迸(bèng)列宁(níng)婉(wǎn)转招惹(rě)仰(yǎng)望或者(huòzhě)面包渣(zhā)诚(chéng)实可惜(xī)战斗(dòu)嚣(xiāo)张棒(bàng)子小庙(miào)齐会镇(zhèn)白求恩(ēn)大(dài)夫血(xuè)丝硝(xiāo)烟镊(niè)子敏捷(jié)撤(chè)走腹腔(fùqiāng)恳(kěn)求危险(xiǎn)形势(shì)布帘(lián)瓦(wǎ)片陈(chén)列革(gé)命抢夺(duó)袭(xí)击联(lián)合政(zhèng)治迅速(xùn sù)日寇(kòu)通讯(xùn)缸(gāng)子搪瓷(táng cí)归还(huán)顿(dùn)时灶(zào)台高粱(liáng)酒炊(chuī)烟吭(kēng)声侦(zhēn)察曼(màn)妙眨(zhǎ)眼眼眶(kuàng)瞪(dèng)眼怒目圆睁(zhēng)瞅(chǒu)见耳闻目睹(dǔ)馒(mán)头沐(mù)浴液(yè)秒(miǎo)针枕(zhěn)头胸脯(xiōng pú)2.多音字梳理【温故知新】(2)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炊(chuī)烟战斗(dòu)列宁(nìng)B.可惜(xī)迸(bèn)发硝(xiāo)烟C.诚(chéng)实婉(wǎn)转持(chí)续D.灶(zào)台血(xiě)丝腹(fǔ)腔三、词轮流——轮换立刻——立即热烈——强烈激烈——猛烈讲述——讲解恳求——请求忧郁——忧虑鼓励——鼓舞监督——监视欢迎——迎接果然——果真可惜——惋惜迅速——快速诚实——老实敏捷——敏锐沉思——思索2.反义词梳理犹豫——果断热烈——冷清忧郁——开朗欢迎——拒绝喜爱——讨厌仰望——俯视欢快——忧伤镇定——慌张敏捷——缓慢危险——安全胜利——失败3.表修饰的词语(高大)的白桦树(婉转)地歌唱(自言自语\肯定)地说(欢快)的灰雀(粉红\深红)的胸脯(布满血丝)的眼球(诚实)的男孩(嚣张)的日军(激烈)的战斗(镇定)地站着(敏捷)地取出(不断)地吼叫(迅速)地转移(争分夺秒)地做手术(令人感动)的故事(鼓鼓)的挂包急得(直叫)4.四字词语自言自语欢蹦乱跳当头一棒争分夺秒怒目圆睁目瞪口呆耳闻目睹5.词语分类(1)“自X自X”式词语:自言自语自吹自擂自给自足自由自在自怨自艾(2)表示开心的词语:欢蹦乱跳欢呼雀跃喜不自胜喜形于色欣喜若狂眉开眼笑心花怒放喜笑颜开(3)表示珍惜时间的词语: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分秒必争通宵达旦惜时如金(4)带有身体部位的词语:怒目圆睁目瞪口呆耳闻目睹忠肝义胆头重脚轻【温故知新】(3)请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详细解读
(八个单元)
本文档旨在提供对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的详细解读,包括八个单元的内容概述和重点理解。
第一单元:小动物与我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一些小动物的特点和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研
究这些小动物,帮助学生培养对动物的爱护之情和观察动物的能力。
第二单元:爸爸妈妈爱我
本单元围绕家庭生活展开,通过课文和练,让学生了解父母对
孩子的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孩子对家庭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第三单元:美丽的校园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学校的环境和研究生活,通过课文和练,让
学生了解学校的重要性和研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校园环境的热爱
和珍惜之情。
第四单元:四季之美
本单元通过介绍四季的变化和自然景观,让学生了解四季的特
点和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欣赏之情。
第五单元:人物故事
本单元介绍了一些人物的故事,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让学生了解人物的品质和故事的教育意义,培养学生对人物故事的
理解和思考能力。
第六单元:童年趣事
本单元通过介绍童年的趣事和游戏,让学生回忆起自己的童年
生活,培养学生对童年回忆的珍惜和对游戏的喜爱之情。
第七单元:劳动美
本单元介绍了一些劳动的场景和劳动的价值,通过课文和练,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第八单元:美丽的祖国
本单元通过介绍祖国的山川、江河和名胜古迹,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美丽景色和多样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的欣赏之情。
以上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的详细解读,希望能够对教材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每课知识点归纳《司马光》知识点01我会写司sī(司机、司令、各司其职)庭tíng(庭院、家庭、大庭广众)登dēng(攀登、登报、五谷丰登)跌diē(跌倒、跌落、跌跌撞撞)众zhòng(众人、众多、众志成城)弃qì(丢弃、抛弃、自暴自弃)持chí(坚持、主持、坚持不懈)02我会认皆jiē(比比皆是、人人皆知、皆大欢喜)03多音字得děi (得亏)dé (得救)没mò(沉没)méi(没有)04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
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05注释戏:做游戏于:在庭:庭院登:爬瓮:缸足:失足跌:掉进没:沉没众:大家皆:全,都弃:丢弃去:离开持:拿击:击打破:被打破之:瓮迸:涌出06诗意一天,一群小孩在庭院里嬉戏。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 一个小孩爬到瓮缸上,失足掉进缸里沉没到水里。
家都丢弃他失足者离开了。
司马光立刻拿起石块击打瓮缸,瓮缸被打破了,水从破口处喷涌出来,失足掉入水里的人才能够活下来。
07问题归纳课文讲了怎样的小故事?作者写了司马光的表现,还写了其他孩子的表现,为什么这样写?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的故事。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司马光的不慌张,沉着冷静。
08课文主题本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司马光解救伙伴沉着冷静的表现的赞颂之情。
09教材课后习题1.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课文。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借助注释,想一想怎样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生动,然后讲给别人听。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单元解读和教学建议一、要点解读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人文主题,编排了《司马光》、《掌声》、《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4篇课文。
其中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
《司马光》还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
这4篇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来自古今中外,有普通孩子,也有历史名人,有古代政治家、史学家,也有近代革命家。
机智勇敢地救出小伙伴的司马光,用鼓励的掌声帮助下英子走出忧郁和自卑的同学们,知错就改、及时放回灰雀的小男孩,用温暖感化小男孩、保护了小男孩自尊心的列宁,忠于职守、富有献身精神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
他们的身上都闪烁着美好品质的光辉。
阅读这组课文,孩子们能够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
编者在这个单元安排了两项语文元素的学习训练,一项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另一项是“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其中第一项语文要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指向默读能力的培养。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多次接触默读。
二年级下学期,对孩子们默读的要求是“默读,试着不出声”。
本单元则对默读这一能力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在这个表述中,有三个词语值得关注。
第一次词语是“问题”。
“问题”从哪里来?除了课后提示的问题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带着阅读期待进行默读,也可以边读边想,在默读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
也就是说,这问题,可以是别人提出来的,也可以是自己在读书之前、读书中产生的。
第二个词语是“理解课文的意思”里的“理解”,也就是说,带着问题默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读明白课文写了什么,想说明什么。
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则从“速度”和“质量”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全面地梳理默读的学习经验。
教师在教学中,读前要给出明确清晰的方法提示,读中要进行细致的巡视辅导,读后要进行及时的反馈交流,以此训练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提高默读的效果和默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