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占中途岛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4
《决战中途岛》的“阿喀琉斯之踵”多个叙事线索如同防空炮打出的串串曳光弹,织就了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情节之网;俯冲轰炸的独特视角,让人喘不过气;大小人物在宏大历史中相互映衬……致力于唤起公众对全球温室效应问题关注的罗兰·艾默里奇导演,在11月再次为大家展现了他最为擅长的“大场面功夫”—《决战中途岛》(以下简称《中途岛》)。
用力,猛对二战史,尤其是太平洋战争不是很熟悉的人,在看这部电影时,一定会犯晕。
美日对决的中途岛海战涉及的政治、经济、人物、装备实在太多,既有火线的激烈搏杀,也有后方的长袖博弈,间杂涉及“杜立特空袭”(Doolittle Raid)、中国抗日军民的舍命救援等等。
可以说,中途岛海战就是一个庞大驳杂的军事信息港。
不了解这段历史背景的,自然会看得吃力。
按理说,《中途岛》的主角应该就是中途岛、中途岛战役,但由于此时的“大事记”以及其中的人物过多,且都星光熠熠,如山本五十六、尼米兹、南云忠一、山口多闻、哈尔西等,每个IP都可以拉出来单独拍电影。
于是,导演可能在一番权衡下,索性“买一送二”,附赠了“珍珠港事件”和“杜立特空袭”。
但这顿操作确实够猛,“珍珠港事件”的戏份过多,以至于我在观影过程中,一直在想:啥时候到中途岛决战呀?这还不算,导演居然把中途岛海战的导火索“杜立特空袭”给不伦不类地夹在了剧情中间。
事实上,“杜立特突袭”是在“珍珠港事件”之后,大大振奋了美国人的士气,虽然轰炸的实际效果不大(被袭击设施目标几天后就复建了),但使日本军部在民众心目中的威信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
日本民间对当局是否真有能力赢得这场战争的质疑,也此起彼伏。
为此,日本军部不得不调回强大的航母编队,用以防卫本土。
美国人的报复性突袭,也令珍珠港事件的元凶之一山本五十六确信,美军太平洋舰队依然具备打击力,“威胁一日不除,帝国一日不得安宁”,遂下定决心,集中力量攻击中途岛—中途岛战役由此爆发。
但经此一战,美国海军于中途岛附近海域连毁4艘日本航空母舰,重创日本海军,成为双方海军力量对比的转折点。
百战经典中途岛战役中途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也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百战经典中途岛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途岛战役战争背景地理位置中途岛,面积只有4.7平方公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该岛距美国旧金山和日本横滨均相距2800海里,处于亚洲和北美之间的太平洋航线的中途,故名中途岛。
另外它距珍珠港1135海里,是美国在中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和交通枢纽,也是美军在夏威夷的门户和前哨阵地。
中途岛一但失守,美太平洋舰队的大本营珍珠港也将唇亡齿寒。
中途岛海战于1942年6月4日展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
美国海军不仅在此战役中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环礁的攻击,还因此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所以这场仗可说是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
日本在珊瑚海海战之后的仅仅一个月就已经把中途岛拟定为下一个攻击目标。
这不仅能报美国空军空袭东京的一箭之仇(当时日本高级将领中有认为空袭东京的飞机是从中途岛起飞的),还能敞开夏威夷群岛的大门。
防止美军从夏威夷方面出动并攻击日本。
日本海军想借此机会将美国太平洋舰队残余的军舰引到中途岛一举歼灭。
为达到该目的,日本海军几乎倾巢而出,投入大半兵力,舰队规模甚至超越后来史上最大海战莱特湾海战时的联合舰队。
是日本海军在二战中最大的战略进攻,然而由于珊瑚海海战的牵制,使联合舰队少派遣两艘航空母舰;;即受伤的“翔鹤”、以及缺编飞行员的“瑞鹤”号,对作战造成极严重的影响。
若日本海军达到所定下的目标,那美国西岸就会直接遭到日本海军的威胁。
由于美国其余的海军军舰已部署到北大西洋,美国在短期内就没有能力有效地在太平洋对日本海军做出反击。
日本深知美国的军事潜力。
美国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一旦完全纳入战争轨道,日本就很少有获胜的希望。
所以日本希望在这种情形出现之前就逼迫美国坐到谈判桌前,迅速结束与美国的战争。
一些军事学者也认为,如果日本海军威胁或者真的攻击美国西岸的话,便会迫使美国把急需送往欧洲前线的军事配备转移到美国西岸,这不但会造成欧洲战区出现军需短缺的现象,甚至可能使欧洲战区再次失守,而让纳粹德国得到最后的胜利。
太平洋战场的关键战役中途岛战役太平洋战场的关键战役——中途岛战役太平洋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具挑战性和重要性的战场之一,许多战役在这片广袤的海洋深处展开。
而在这些战役中,中途岛战役无疑是其中最具关键意义的一场战斗之一。
本文将探讨中途岛战役的背景、重要性以及它对战争进程的影响。
一、战役背景中途岛位于太平洋东部,距离美国本土约2000海里。
它作为一个战略要地,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因为它位于美日两国之间的航线上,并且可以提供极佳的基地用于轰炸日本本土。
因此,争夺中途岛成为太平洋战争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二、战役重要性中途岛战役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打破日本的太平洋制海权在战争初期,日本占据了上风,并凭借其强大的海军力量确立了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
然而,中途岛战役改变了这种局面。
美国海军通过成功地在中途岛击败日本舰队,迫使日本失去了对太平洋深处的控制,这对于美国而言是一次重要的胜利。
2. 阻止日本对太平洋地区的进一步扩张日本对于太平洋地区的进一步扩张一直是盟军的关注焦点。
中途岛的战役成为了盟军阻止日本扩张的重要一环。
通过击败日本舰队,盟军不仅保护了太平洋岛屿上的盟军基地,还迫使日本改变了其扩张政策,并将战略重点转移到其他地区。
3. 形成了盟军进攻日本本土的战略基础中途岛战役为盟军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地,使他们能够从太平洋方向展开对日本本土的进攻。
战役后,盟军成功建立了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优势,这为日本的战略重心直接威胁到了。
三、战役影响中途岛战役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扭转了太平洋战争的态势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的一个转折点。
在战役之前,日本一直保持着较大的优势,并几乎没有受到有效的挑战。
然而,战役改变了这一切,它激励了美国和盟军,促使他们采取更积极的进攻策略,并最终扭转了太平洋战争的态势。
2. 保护了美国本土的安全中途岛战役的胜利保护了美国本土的安全。
如果战役以不利的结局收场,那么日本将有可能近距离打击美国本土,造成巨大的破坏和伤亡。
太平洋战争决战中途岛太平洋战争中途岛的决战是该战争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战役。
本文将探讨这场战役的背景、参与方以及战斗过程,以及其对太平洋战争走势的影响。
一、背景太平洋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重要战争,涉及日本和美国等多个国家。
日本对太平洋地区的野心和对美国的威胁逐渐增长,而美国则采取各种办法制约日本的扩张。
中途岛成为了两军角逐的焦点。
二、参与方太平洋战争决战中途岛的参与方主要是日本和美国。
日本航空舰队,以及美国航空母舰舰队是这场战役的主要力量。
三、战斗过程1942年6月,日本在中途岛附近寻找到了美国海军舰队,并试图消灭其实力。
然而,美国情报部门得到消息并准备进行反击。
双方于6月4日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决战中途岛的战斗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第一波攻击:日本航空舰队派出了航空兵力对美国航母展开袭击,美军遭受重创。
2. 反击与反袭:美国航空母舰舰队以精准的反击将日本航空舰队打击得措手不及。
3. 日本舰队撤退:在美军反击下,日本舰队陷入困境,被迫撤退。
4. 结束与余波:在战斗结束后,日本方面承受了巨大损失,使其对太平洋战争走势产生了巨大影响。
四、对太平洋战争走势的影响太平洋战争决战中途岛对战争的走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下是几方面的具体影响:1. 扭转了战局:太平洋战争中途岛的胜利重新确立了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地位,并扭转了战局。
2. 削弱了日本实力:日本在这次战斗中损失了大量舰艇和军力,使其实力大打折扣。
3. 鼓舞了盟军士气:美国在这次战斗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决心,极大地鼓舞了盟军的士气。
4. 形成战略转变:太平洋战争决战中途岛结束后,美军开始采取进攻性的战略,逐渐压缩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
结论太平洋战争决战中途岛是该战争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战斗。
这场战斗的胜利彻底改变了太平洋地区的战局,扭转了战争的走势。
同时,它也对太平洋战争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太平洋战争决战中途岛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篇章中。
2019《决战中途岛》电影观后感影评5篇精选_看决战中途岛有感《决战中途岛》改编自1942年6月的中途岛战役,是整个太平洋战争的关键转折点,扭转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后反法西斯盟军节节败退的局面,同时,这也是世界历史上著名“以小搏大”的战役之一。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19《决战中途岛》观后感《决战中途岛》这部电影就跟这里99%的影评一样,初看条理清楚、内容详实、修辞得当,再看其实也就几台复读机、一堆流水账,拿格式当结构、拿矫情当角度、拿点赞当深度。
诚然电影不好拍、文章不好写,但没有才华干嘛不早点回家养猪——难道五六十块钱一公斤的猪肉不香?能吹的点我先说光:情节符合史实、风格硬核热血、场面点面结合、人物干净利落、特效气势恢宏——就像你大姨妈给你介绍的对象:腿长一米八、胸肌顶呱呱、衣服安德玛、尽说甜的话、掏钱买了花。
你以为这电影会是史诗大片,但看完能知道也就大桶装爆米花;你以为那对象会是谁家公子,但约完能明白也就一健身教练。
所有优点乍看上去都无可挑剔,实际上细细品味没一项核心竞争力——真相只有一个,缺文化!一部电影要是有艺术的态度,当然要尊重事实,但也绝不能不作加工和升华。
观众买票看故事,你却签售教科书;你一部美国二战片,讲的东西在遥远东方的中学历史书里都算详细,我们需要你从珍珠岛到中途岛一字不差地再科普一遍?所谓“情节符合史实”,不该是剧情平白、平淡、平庸的免死金牌吧?那么多真人真事真历史改编的艺术作品,难不成我们会强求它们全部按编年体来写?《决战中途岛》在情节上照搬历史时间线,线条上能连上的点尽量都连上——这叫艺术创作?信不信这种作品放头条号、百家号都算原创度不够?我能真诚赞赏“人物干净利落”的思路,毕竟没放我最讨厌的无谓床局、爱情戏,说明大导演艾默里奇不至于媚俗。
但是对比看过的《坦克大决战》、《从海底出发》、《拯救大兵瑞恩》等同样的群戏式战争电影,你真不觉得《决战中途岛》里的群像过于单薄、脸谱?即便是美国电影里从不缺席的俗称“贫嘴”的“美式幽默”,在这电影里也因情感铺垫不足而略显尬贫?更别说那么多没头没尾的故事线、多个全无必要的场景和人物,铺垫半天哈尔西结果讲的是斯普鲁恩斯带混编大队……你是温瑞安吗喜欢凑字数?你是南派三叔吗喜欢随缘挖坑?信我,你拿搞情报的罗彻福特当主角,以他的视角展开整个战争,观众还能多入戏一些,不至于那么多人吐槽乏味。
决战太平洋中途岛海战中的关键战役决战太平洋中途岛海战可谓二战太平洋战场上最具影响力的一场战役。
该战役于1942年6月4日至7日在太平洋中途岛附近展开,美国与日本双方在这场战斗中争夺着战略制空权和海洋霸权。
本文旨在分析决战太平洋中途岛海战中的关键战役以及其背后的重要因素。
一、战役背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迅速扩张着其东亚势力范围。
然而,美国对于日本的扩张野心并不满意。
为了保护其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美国决定采取决定性行动,收复已被日本侵占的一些重要岛屿,并实施重要的反击。
而中途岛,作为一个战略位置重要的岛屿,成为了日本和美国双方争夺的焦点。
占据中途岛可以为任何一方提供重要的海上控制力量,因此中途岛的争夺战变得至关重要。
二、战役概述决战太平洋中途岛海战的关键战役即是双方航空母舰的激战。
美国以约瑟夫·罗伯茨中将为指挥官的中途岛保卫战,利用自身的情报和空中优势展开了一场精巧的战略布局。
在战斗初期,日本航空母舰队发动了强力的空袭并取得了一定的优势。
然而,由于日本情报犯了严重的错误,他们并没有发现罗斯福号航母和企业号航母的存在。
这使得美国有机会展开反击,并成功发动了一系列的空袭,重创了日本航空母舰。
双方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持续互有胜负,但随着日本航空母舰的损失越来越多,他们的实力逐渐被削弱。
最终,日本不得不放弃对中途岛的进攻,并且由于美国不断的反击,日本在该战役中损失了重要的军舰和航空母舰。
这场战役可谓是美国太平洋战争取得重要胜利的转折点。
三、关键因素1. 情报战:决战太平洋中途岛海战中,情报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美国通过解密日本的通信与舰队部署情报,成功掌握了日本的行动计划,并且能够有针对性地部署舰队。
而日本方面则因航母修理和通信系统等问题,无法获得真实情报,导致行动规划不够准确和协调。
2. 空中优势:美国的航空母舰在战斗中展示了强大的空中实力,不仅有效地破坏了日本航母,还为地面部队提供了强有力的空中支援。
二战时期,美军在太平洋的两次经典之役【摘要】在二战时期,美军在太平洋展开了两次经典之役:珍珠港事件和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这两次重要的战役不仅展示了美军的实力和决心,也对二战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珍珠港事件激起了美国民众的愤怒和决心,促使美国正式加入二战。
中途岛海战则是美国海军一次全面胜利,击溃了日本海军,并扭转了太平洋战场的局势。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则是美军在岛屿战场上的胜利,巩固了美国在太平洋的地位。
这两次战役的意义重大,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战局,也对日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胜利,为盟军在欧洲战场取得更大胜利奠定了基础,对整个二战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二战时期, 美军, 太平洋, 两次经典之役, 引言, 背景介绍, 珍珠港事件, 太平洋战场, 中途岛海战,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重要意义, 结论, 美军胜利, 二战局势影响, 历史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二战时期,太平洋战场是世界战争的焦点之一。
太平洋地区的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海域广阔,岛屿众多,控制太平洋意味着控制整个亚洲和大洋洲地区。
美国作为二战中的重要参战国之一,面对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侵略行为,不得不全力以赴对抗日本军队,保卫自己的利益和同盟国的利益。
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经历了许多激烈的战役,其中有两次被认为是经典之役,即珍珠港事件和中途岛海战。
这两次战役对于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战略布局和战争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珍珠港事件是美国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珍珠港遭受日本袭击的事件,震惊世界,也激起了美国人民的爱国情绪,激励他们为保卫国家而战。
而中途岛海战则是太平洋战场上一场决定性的海战,美国海军在此战中取得了重大胜利,瞄准了日本海军的要害,为后续的战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更详细地探讨这两次经典之役,以及它们在二战历史中的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珍珠港事件和太平洋战场珍珠港事件是二战中太平洋战场上最具象征意义的一次战役,也是美国参与二战的导火索。
美媒炒作:中国为何研究中途岛海战作者:来源:《新传奇》2017年第24期1942年,日本之所以在中途岛失败,主要是缺乏“战略洞察力”,使得东京迅速地丧失了军事上有利的地位。
近日,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一位学者发文指出中国正在热衷于研究中途岛海战。
事实真的如此吗?中途岛海战:美军的24小时作战奇迹6月4日,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中国海事研究所副教授莱尔·戈德斯坦在美国《国家利益》网站上撰文纪念中途岛海战。
中途岛海战的经过是这样的:珍珠港事件后,罗斯福总统决定由切斯特·尼米兹出任美太平洋舰队的司令。
临危受命的尼米兹到任后,很快组织了只有4艘航空母舰及其护航舰的舰队。
这支舰队袭击了在中太平洋岛屿上的日军,紧接着实施一项令人震惊的作战计划——轰炸东京。
1942年4月18日,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16架B25式轰炸机飞临东京上空,投下炸弹和燃烧弹后顺风直飞中国。
这次空袭震动了日本朝野,也刺激了日军指挥官山本五十六,使他更加坚定了要进攻中途岛的决心。
4月28日,山本确定了进攻中途岛的具体作战计划。
正当山本谋划此次行动时,1942年5月7日,珊瑚海战斗爆发,这是人类历史上航空母舰的首次大规模交锋。
美国海军情报局通过破译,联军得悉了日本海军的下一个攻击目标便是中途岛。
尼米兹立即召回了在太平洋西南方的航空母舰企业号、大黄蜂号以及因为参与珊瑚海海战而正在珍珠港进行重大维修的约克城号。
他准备以三艘约克城级航空母舰为主力,再加上约五十艘支持舰艇,埋伏在中途岛东北方向,攻击前往中途岛的日本舰队。
在珊瑚海海战受重伤的约克城号返回珍珠港,经过24小时不眠不休的抢修,飞行甲板已重新铺平,内部也装上新的钢条支撑架,舰载机组成新的舰载机队。
尼米兹上将不惜一切地违反了许多海军条例,就为了达成让约克城号随行的目标。
在约克城号入港的仅仅三天后,便奇迹般地随着美军舰队奔向中途岛,展开最后一次作战任务。
尼米兹以手头中可用的所有航空母舰为主力,再加上约五十艘支援舰艇,在中途岛东北方向等候伏击前往中途岛的日本舰队。
鏖占中途岛作者:岳峰来源:《百科探秘·航空航天》2015年第05期中途岛战役于1942年6月4日爆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
美军不仅在此战役中成功击退日军对中途环礁的攻击,还因此得到太平洋战区主动权,这场战役可以说是太平洋战事转折点。
中途岛,面积4.7平方千米,距美国旧金山和日本横滨均相距2 800海里,处于亚洲和北美之间太平洋航线的中途,故名中途岛。
另外它距珍珠港1 135海里,是美国在中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和交通枢纽,也是美军在夏威夷的门户和前哨阵地。
中途岛一旦失守,美太平洋舰队的大本营珍珠港也将唇亡齿寒。
战役背景日本自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开始,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在以后3个多月的时间里几乎完全控制整个西太平洋。
然而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将在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后就曾冷静而清醒地指出:必须在“巨人”尚未起身之前,完成偷袭珍珠港未竟之事业,彻底击毁美太平洋舰队。
因此,山本五十六亲自主持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部制定了中途岛作战计划,作战目的一是占领中途岛,夺取航空兵前进基地:二是引诱并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
如果实现战役目标,将极大消耗美军的有生力量,沉重打击美军的战斗意志,并能将美军在太平洋上发动战略反击的时间至少推迟到1944年以后,为日本赢得宝贵的时间,从而积蓄起充足的力量来保持有利而稳定的战略态势。
占役关键日本海军主要通信系统JN-25密码信息被美军成功破译是中途岛战役的关键。
美国海军情报局在与英国以及荷兰相关单位紧密的合作下,得悉“AF方位”将会是日本的下一个攻击目标,然而美军就偏偏破解不到“AF方位”的具体指向。
一些美军高层将领认为“AF方位”便是中途岛,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是阿留申群岛。
正在美军高层为此伤脑筋的时候,一位年轻军官想到了一个能够确认“AF方位”是不是中途岛的妙计。
他要求中途岛海军基地的司令官以无线电向珍珠港求救,说中途岛的食水供应站出现了问题,导致整个中途岛面临缺水的危机。
不久后,美国海军情报局便截获到一则JN-25信息,内容果然提到了“AF方位”出现缺水问题。
“AF方位”便被证实为中途岛。
战役直击6月4日凌晨,黎明的一抹曙光出现在海天之际,日军4艘航空母舰上的探照灯全部打开,照亮宽敞的飞行甲板。
4艘航空母舰上配备的飞机分别是:“赤城”号54架、“加贺”号63架“飞龙”号54架、“苍龙”号56架。
此刻这4艘航空母舰位于中途岛西北240海里,正迎风全速行驶,朝着目标步步逼近。
4时30分,日军第一波攻击机群的108架飞机——俯冲轰炸机、水平轰炸机和“零”式战斗机各36架,从4艘航空母舰上同时起飞。
它们以壮观的环形队列轰鸣着绕行舰队一周,向着东南方的中途岛扑去。
第一波攻击机群刚刚起飞完毕,南云忠一中将立刻命令第二波攻击机群做好出击准备。
与此同时,南云忠一突击舰队的7架水上侦察机,受命前往东面和南面搜索美军航空母舰。
其中5架侦察机顺利地飞走了,但是重型巡洋舰“利根”号上的2架侦察机,却因故障耽误了半小时。
这一耽误,给日军舰队带来意想不到的厄运。
中途岛上的美军此时已有准备,正严阵以待南云忠一的攻击。
5时50分,中途岛上的雷达发现来袭的日军机群,此时友永丈市大尉率领的108架攻击机群离中途岛大约还有150千米,尼米兹上将命令岛上所有的飞机立即起飞迎击敌机群,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飞往海上去寻歼日军舰队。
6时16分,美军战斗机遭遇日军机群。
双方的飞机俯冲,跃升,相互紧咬追逐。
日军战斗机不但在数量上超过迎击的美军战斗机,且在性能上也优越。
结果美军战斗机17架被击落,7架被击伤。
日军“零”式战斗机未受损失,也没有让美军击落1架轰炸机。
没有了美机拦截,日军直扑中途岛。
轰炸机轰炸了20分钟,炸毁了中途岛上的油库和一个海上飞机库。
可日军想要在中途岛消灭对方航空力量的企图却落空了。
它们所能找到的轰炸目标,不过是空空的飞行跑道和几座空机库,岛上所有飞机都已飞上高空。
就在南云忠一的突击舰队向中途岛发动第一波空袭的同时,美军也在积极准备发动对日军入侵舰队的反击。
7时02分,美军29架“毁灭者”式鱼雷攻击机、67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在20架“野猫”式战斗机的护航下,离开“企业”号和“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远程奔袭日军舰队。
前线指挥官斯普鲁恩斯少将只留下8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和36架“野猫”式战斗机来保卫自己编队的安全。
此时的南云忠一还沉浸在刚刚轰炸的快感中,他得意地望着初升的红日和飘扬在太平洋海面上的日本国旗。
7时10分,处于日军舰队最前方的一艘驱逐舰打出旗语:“发现敌机”。
6架“复仇者”鱼雷攻击机和4架B-26轰炸机在“赤城”号航空母舰右舷出现。
这是从中途岛起飞的第一批美军攻击机群。
它们闪电般从1 200米高度的云层中钻出。
日军主力战舰重炮齐鸣,20多架“零”式战斗机升空阻击。
美军攻击机群列成单行,自知难以生还,仍视死如归地朝着“赤城”号扑来,最后只有3架飞机返回中途岛。
对日军来说,坏消息接踵而至-7时30分,10艘美国军舰正向东南方破浪前进。
7时45分,不由日军喘息,美军第二波攻击又开始了。
领头的是16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接踵而至的是15架8-17“空中堡垒”轰炸机和11架“守护者”俯冲轰炸机,虽美军多机型的轮番攻击未突破日军防线,但却打乱了日军作战计划。
8时15分,南云忠一收到侦察机发来的报告:美军舰队里确实有航空母舰的存在。
南云忠一下令各舰停止装炸弹,飞机送回机库改装鱼雷,日军航空母舰的甲板上一片混乱。
“利根”号巡洋舰上的侦察机,如果不是推迟起飞,本来会在鱼雷机降到下层甲板去换挂炸弹之前发现美军舰队的。
那样,日军鱼雷攻击机此刻就可能正朝美国航空母舰飞去了。
而现在,就在日军手忙脚乱地给飞机卸装武器时,丧失了取胜的机会。
8时30分,袭击中途岛返回的第一批突击飞机一一降落在“赤城”和“加贺”号甲板上,还有保护航空母舰的“零”式战斗机也降落加油。
当最后一架的轮子触到甲板时,已是上午9时18分。
这时,南云忠一命令暂时撤离美军舰队所在的方向,等舰上飞机重新装备好,再给美军致命打击。
由于时间紧迫,日军来不及把卸下的炸弹送到弹药库,而是匆忙地堆在了一边。
日军没想到,他们这样卖劲地摆弄鱼雷和炸弹,恰恰是在安排自己的坟场。
10时整,南云忠一舰队遭到美军舰载鱼雷机第三次攻击。
俯冲到500米的美军加拉赫上尉,瞄准画在“加贺”号飞行甲板上的太阳旗,投下第一颗炸弹,然后急剧拉起飞机。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投下的炸弹,终于看到它在“加贺”号甲板后部炸开。
接着,又有3颗炸弹飞往这艘航空母舰,“加贺”号几分钟内被彻底摧毁。
此刻,“赤城”号也遭受同样的厄运——炸弹让它的飞行甲板顿时火焰乱窜,浓烟四起。
几秒钟后,炽烈的火焰从舱内腾起,四下蔓延,吞没了这艘之前还威风凛凛的航空母舰。
而“苍龙”号很快也成了一座爆炸燃烧的地狱。
美军飞机的袭击于10时30分结束,南云忠一突击舰队只剩“飞龙”号1艘航空母舰了。
10时40分,18架“九九”式俯冲轰炸机,在6架“零”式战斗机护航下,从“飞龙”号起飞,前去搜寻攻击美军航空母舰。
这一反扑威力确实不小,有3颗炸弹命中“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炸弹在巨舰体内爆炸。
随后日军发射的鱼雷又击中了它的右舷和中部,破坏了舰上的全部动力、照明和通信设备。
“约克城”号剧烈地向左侧倾斜摇晃,听任风浪的摆布。
舰长不得不发出弃舰命令。
美军决心为“约克城”号报仇。
下午2时45分,斯普鲁恩斯将军集结起所有还能作战的飞机向“飞龙”号奔袭而去。
它们从耀眼的太阳方向钻出,呼啸着向“飞龙”号冲去。
炸弹就落在舰旁,激起一柱柱水浪。
最后,接连投下的4枚重磅炸弹穿透飞行甲板,相继轰然爆炸。
“飞龙”号从头到尾都淹没在火海中。
经过整夜燃烧,一切都付之一炬。
直视不平静的海面,山本五十六的心境也不平静。
他不得不痛苦地暗自承认,这次战役已告失败。
他的4艘航空母舰全部被击沉,而美军还有2艘航空母舰,中途岛还远未被征服。
6月5日凌晨2时55分,山本五十六下令:“取消中途岛占领行动。
”但双方战斗并未结束。
次日,中途岛起飞的美军战机追击日军“三隈”号及“最上”号巡洋舰。
“三隈”号被击沉,“最上”返回基地。
转日,日军发现“约克城”号正被“哈曼”号驱逐舰拖走。
日军击沉了“哈曼”号,同时也击中“约克城”号。
到了夜间,美军逐渐接近天候恶劣的海域,决定停止追击。
中途岛这场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海空大战,到此宣告结束。
战役影响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从此一蹶不振,再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海空作战,也拱手交出从珍珠港事件后日本人一直拥有的太平洋战区的战略主动权。
对日军来说,更严重的是他们妄自尊大的自信遭到了无情的打击。
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的决定性战役,它在根本上扭转了自珍珠港事件后盟军节节败退的局面,为下一步的反攻奠定了基础。
知识链接名称:中途岛战役地点:中途岛附近海域时间:1942年6月4日-6月7日参战方: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美国太平洋舰队结果:美军取得决定性胜利损失和伤亡:美国“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哈曼”号驱逐舰沉没,147架飞机损毁,307人阵亡。
日本 4艘航空母舰(“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和“三隈”号重巡洋舰沉没,332架飞机损毁,3 057人阵亡。
主要指挥官:山本五十六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前线将领:南云忠一斯普鲁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