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岗位知识复习(二十五)
- 格式:pptx
- 大小:219.06 KB
- 文档页数:7
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1、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P12、环境的基本特性:P2(1)整体性与区域性整体性:又称环境的系统性,是指各环境要素或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因有其相互确定的数量与空间位置,并以特定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
区域性:指的是环境特性的区域差异。
具体来说就是环境因地理位置的不同或空间范围的差异,会有不同的特性。
(2)变动性和稳定性变动性:指在自然的、人类社会行为的、或两者共同的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中。
稳定性:指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的特性,也就是说,环境结构与状态在自然状态的和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不超过一定限度时,环境可以借助于自身的调节功能使这些变化逐渐消失,环境结构和状态得以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
(3)资源性与价值性资源性: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要求环境有相应的付出,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投入,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这就是环境的资源性。
价值性:环境具有资源性,当然就具有价值性。
3、环境影响: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P54、环境影响的分类:P5(1)按影响的来源分类: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直接影响及间接影响:指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而对人类社会或其他环境的直接作用,而由这种直接作用诱发的其他后续结果则为间接影响。
累积影响:指当一项活动与其他过去、现在及可以合理预见的将来的活动结合在一起时,因影响的增加而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
(2)按影响效果分类: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不利影响是指对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发展或其他环境的状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影响。
反之,对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发展或其他环境的状况有消极的阻碍或破坏作用的影响,则为不利影响。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1、生态影响调查结论与建议中,总结的内容主要是( )。
A.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要求的落实情况B.建设项目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C.建设项目执行环境保护标准的情况D.建设项目对环保措施的投入运行情况【答案】 A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某省新建电子企业排放一种无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特征污染物,该污染物排放限值应优先采用( )。
A.地方标准B.国际通用标准C.欧盟标准D.某跨国企业标准【答案】 B3、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是指满足环境质量目标的前提下污染物的()。
A.最佳排放总量B.最小排放总量C.允许排放总量D.排放总量【答案】 C4、(2014年)下列关于环境标准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标准体系由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构成B.国家环境标准由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两类构成C.国家环境标准由水、气、土壤环境要素标准构成D.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由行业性排放标准和综合性排放标准构成【答案】 D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监测点布置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
A.60°,240°B.120°,240°C.60°,180°D.90°,180°【答案】 D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A.一级B.二级C.三级D.一级或二级【答案】 C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适用新建、扩建、改建及已建成投产的()贮存、处置场的建设、运行和监督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知识考点总结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是一项旨在评估和预测新项目或政策对环境的潜在影响的过程。
在进行EIA时,评估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
下面是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中的一些重要考点总结。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和目的2. 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和基本流程3. 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和层次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和政策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相关规定2. 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和管理办法3. 地方性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和政策文件三、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和工具1. 环境评价调查和监测技术2. 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估方法3.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和审查要求4. 环境影响评价工具和软件的使用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领域和重点问题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指标2. 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指标3. 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指标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指标5. 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五、环境影响评价的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1. 不同项目类型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2. 环境影响评价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3. 环境影响评价的效果评估和监测方法六、环境影响评价的国际经验和合作机制1. 国外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和管理模式2. 国际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和组织3. 环境影响评价的跨境合作和信息交流机制以上是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的一些重要考点总结。
在实际工作中,环境影响评价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了解最新的政策和技术要求,提高评估能力和水平,为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七、环境影响评价的监督和监测1. 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监督和验收2.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公众参与和意见反馈3. 环境影响评价的后评价和跟踪监测八、环境影响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 环境影响评价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2. 环境影响评价与经济发展的平衡考虑3. 环境影响评价与社会责任的关联性九、环境影响评价的挑战和发展方向1. 多种评价方法的综合应用和技术创新2. 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的协同发展3. 环境影响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整合总结: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所涉及的知识考点包括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法律法规和政策、技术方法和工具、关键领域和重点问题、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国际经验和合作机制、监督和监测以及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复习资料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复习资料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是一项重要的职业,他们负责评估和预测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复习资料,帮助考生准备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
首先,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规划、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工程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系统和科学的评价。
它包括环境基线调查、环境影响预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内容。
考生需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其次,复习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技术方法,包括环境监测、环境模拟、环境风险评估等。
考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教材和参加培训班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此外,还可以参考一些实际案例,了解不同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三,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和实施过程也是必要的。
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管理和实施。
考生需要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步骤,包括项目申报、初步评估、详细评价、公众参与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评价报告的编写和审查要求,以及评价结果的监督和管理。
除了上述内容,考生还可以通过刷题来提高自己的复习效果。
有一些专门的考试辅导书籍和网上题库可以供考生参考。
通过刷题,考生可以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熟悉相关知识点,并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最后,考生还可以参加一些模拟考试和讲座,与其他考生交流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模拟考试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试的流程和环境,提前感受考试的紧张氛围。
讲座则可以帮助考生了解最新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技术动态,拓宽自己的视野。
总之,成为一名合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需要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复习资料的学习和实践,考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复习效果,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希望以上的复习资料对考生有所帮助,祝愿大家都能顺利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需熟练掌握的公式一、大气部分:1、等标排放量计算公式:(导P33)(m3/h)Qi—单位时间排放量,t/h;记住<2.5×108和≥2.5×109为界。
平原取上限,复杂地形取下限。
2、源强计算公式:(技P38、技P125)QSO2=G×2×0.8×S×(1-ηs)Q烟尘=G·A·ηA ×(1-η)Qi(kg/h)= QN·C i×10-6QN—废气体积流量,m3/h;(常用引风机风量)3、抬升高度公式:有风,中性和不稳定条件(1)Qh≥21000KJ/s,且ΔT≥35K时:城市、丘陵(城市及近郊区):Qh=0.35PaQvΔT/Ts平原农村(农村或城市远郊区):(2)当2100KJ/s≤Qh≤21000KJ/s,且ΔT≥35K时:城市、丘陵(城市及近郊区):平原农村(农村或城市远郊区):(3)当Qh<2100KJ/s,或者ΔT<35K时:4、污染源下风向轴线浓度公式:He—排气筒有效高度。
He =H+ΔHQ—单位时间排放量,mg/s;U—排气筒出口处平均风速,m/s;P—分城市和乡村,E、F在一类。
σy—垂直于平均风向的水平横向扩散参数,m;σz—铅直扩散参数,m;σy =γ1Xα1,σz =γ2Xα2 为取样时间0.5h时。
σy1 =σy0.5(τ1/τ0.5)q 时间修正。
1h时q取0.3。
α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α2——铅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γ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γ2——铅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X——距排气筒下风向水平距离。
5、气温垂直递减率:γ<γd,稳定;γ>γd,不稳定;γ=γd时,中性。
二、地表水部分:1、混合过程段长度公式:B—河流宽度;H—平均水深;u—河流平均流速m/s;g—重力加速度,9.81m/s2; I—河流底坡,m/m。
2、完全混合模式(零维稳态模式)3、一维稳态模式K1—耗氧系数;K3—沉降系数。
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知识考点总结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进行重要建设项目前,对于项目在环境上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评价和指导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保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培训考核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下面将结合大量实例,从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法规要求、影响评价方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实务案例等方面对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应掌握的知识和考点进行总结。
一、基本概念1、环境影响评价是什么?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进行重要建设项目前,对于项目在环境上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评价和指导的一项重要工作。
2、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什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按照国家要求编制的,详细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报告文书。
3、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概况、环境质量、环境特征、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对策等。
二、法规要求1、环境评价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国务院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并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定了管理办法。
2、水环境及水污染防治方面的法规是什么?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环境水质标准》等。
3、大气环境及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法规是什么?有《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4、固体废物及其污染防治方面的法规是什么?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
三、影响评价方法1、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有哪些?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定量预测、判断评价等方法。
2、环境影响评价定量预测方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环境影响评价定量预测方法主要包括:环境质量目标的制定、选择和设计适宜的影响评价指标、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环境影响定量分析和预测。
3、调查评价方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调查评价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评价对象的选择与确定、调查方案的制定与设计、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数据的整合与分析、影响评价的判断与预测等。
四、环境影响评价实务案例1、申报B级或C级环境影响评价是否真的必要?对于大部分建设项目,申报B级或C级环境影响评价是必要的。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资料第一部分环评概述1、环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怎样理解?环境的基本特点是:(1)整体性和区域性:环境要素或环境各组成之间,因有其相互确定的数量及空间位置,并以特定的相互作用而构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
而环境的区域性则是由于地理位置或空间范围的差异,出现不同的特征。
(2)变动性和稳定系性:在自然或认为或两者的共同作用下,环境处在不断的变化中。
但环境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当认为或自然作用不超过一定的限度,环境就能通过自我调节让这些变化逐渐消失,回复到变化前的稳定状态。
(3)资源性和价值性:环境就是资源。
人类生存发展都离不开环境。
环境具有资源当然就具有价值,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空间以及物资和能量。
2、了解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制性)及其功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
其基本功能有:判断功能、预测功能、选择功能和向导功能。
3、现行环境标准体系及相互关系。
按照环境标准的性质、功能和内在联系进行分级、分类,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称为环境标准体系。
分为两级,7种类型。
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4、何谓环境影响评价?何谓环境质量评价?两者之间有何区别?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众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
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
环境质量评价是指;:确定具体的环境质量要素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用评价结果表征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质量评价区别:前者是指某活动对未来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先估计;后者则是对现有的环境状态进行评定和预测,主要为环境规划与环境质量管理服务。
5、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分为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及范围,编制评价工作大纲。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基础复习考点汇总1.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基础复习考点汇总篇一噪声污染对人的危害:噪声会干扰睡眠。
噪声可引起多种疾病,会引起人体紧张的反应,刺激肾上腺的分泌,因此而引起心率改变和血压升高。
噪声还会使人的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易患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一些研究指出,某些吵闹的工厂企业里,溃疡症的发病率比安静环境高5倍。
噪声对人体的内分泌机能也会产生影响。
在高噪声环境下,会使一些女性的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孕妇流产率增高。
噪声对人心理影响主要是使人烦恼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
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容易引起工伤事故。
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基础复习考点汇总篇二地面沉降的危害主要有:(1)毁坏建筑物和生产设施;(2)不利于建设事业和资源开发。
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属于地层不稳定的地带,在进行城市建设和资源开发时,需要更多的建设投资,而且生产能力也受到限制;(3)造成海水倒灌。
地面沉降区多出现在沿海地带。
地面沉降到接近海面时,会发生海水倒灌,使土壤和地下水盐碱化。
对地面沉降的预防主要是针对地面沉降的不同原因而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3.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基础复习考点汇总篇三湿地的效益:(1)湿地的生态效益:维持生物多样性。
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依赖湿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其中有许多是珍稀特有的物种,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重要地区和濒危鸟类、迁徙候鸟以及其它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地。
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物种种群的存续,筛选和改良具有商品意义的物种,均具有重要意义;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
湿地在控制洪水、净化水质、调节水流方面功能十分显著。
此外,湿地的蒸发在附近区域制造降雨,使区域气候条件稳定,具有调节区域气候作用;降解污染物。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人类其它活动以及径流等自然过程带来农药、工业污染物、有毒物质进入湿地,湿地的生物和化学过程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攻略考试题目类型:1填空1’*20=20’2选择、判断10’+10’=20’3名词解释2’*5=104简答题4’*5=205计算题(简单)2*5’=10’6案例分析(背已有复习资料)20’一、概论基本概念、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评价依据的体系和标准1、名词解释:环境容量:指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环境影响评价: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
环境质量标准:在保障人体健康,维持生态良性循环和保障社会物质财产的基础上,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或因素所做的限制性规定。
污染物排放标:根据环境质量要求,结合环境特点和社会技术经济条件,对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的各种因素所做的控制。
2、各类标准之间的关系1地方>国家2行业性>综合性3国内>国外4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主体3、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1建设项目(1)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2)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3)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2规划环境一地(土地利用规划)三域(区域流域海域)十专治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主要针对拟议中的规划制定和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组成。
二、程序与方法管理程序(根据文件的审批,如何重新报批?)、工作程序、和差表法、类比法、指数法1、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分为管理程序(用于指导环境影响评价的监督和管理)和工作程序(指导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具体实施)2、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收到报告书60日内,报告表30日内作出审批。
自批准之日超过5年,要重新审批,10日内返交审批意见书3、管理程序:应当重点审查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环境影响分析评估的可靠性、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工作程序:分为制定阶段、评价阶段、编制阶段4、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结论应包括哪些方面?答;①评价区的环境质量现状;②污染源评价的主要结论,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③建设项目对评价区环境的影响;④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的主要结论及建议;⑤从三个效益统一得角度,综合提出建设项目的选址,规模、布局等是否可行。
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环境: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它包括人类已认识到的和尚未认识到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2、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两个层次。
3、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
并提出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
5、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含义:按照一定的评价目的,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总体上综合起来,对环境影响进行定性或定量评定6、无组织排放;是指生产装置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废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或排气筒低于15米排放源的无规则排放。
7、大气污染源:一个能够释放污染物到大气中的装置(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设施或者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建筑构造8、大气环境容量:在给定区域内,达到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而允许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总量。
9、生态影响评价:通过定量揭示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影响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作用的分析确定一个地区的生态负荷或环境容量。
二、填空:1、环境质量表述环境优劣的程度,它是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
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建设期、运营期、服务后3、环境要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质量4、环境影响程度识别:[1]不利影响:按环境敏感度划分,可划分为5级:(1)极端不利;(2)非常不利;(3)中度不利(4)轻度不利(5)微弱不利[2]有利影响也可分为5级:(1)微弱有利、(2)轻度有利、(3)中等有利、(4)轻度不利、(5)微弱不利[3]短期影响、长期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是否具有累积效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