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老师课件详细的XRD

  • 格式:pdf
  • 大小:867.92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数 晶系 立方
菱方、六方
H00 0K0 00L HHH HH0 HK0 0KL H0L HHL HKL
P 6 6 4 2 2 2 4 2 2 2 8 12 6 4 8 4 2 24 12 8 24 48 24 16 8 4 2
正方 斜方 单斜 三斜
粉末多晶体衍射强度表示为:
小结: 1、晶体的 X-射线衍射,只有同时满 足布拉格定律和结构因子 F≠0时才能 出现。 2、X-射线衍射的消光包括点阵消光 和因附加原子造成的结构消光。
• 体心点阵
– 分析
• 当H+K+L为偶数时, • 当H+K+L为奇数时,
结论: 在体心点阵中,只有当 H+K+L为偶数时 才能产生衍射
• 面心点阵
– 每个晶胞中有 4个同类原子
• 面心点阵
– 分析
• 当H、K、L全为奇数或偶数时,则(H+K)、 (H+K)、(K+L)均为偶数,这时:
• 当H、K、L中有2个奇数一个偶数或2个偶数1个奇数 时,则(H+K)、(H+L)、(K+L)中总有两项为 奇数一项为偶数,此时:
ຫໍສະໝຸດ Baidu
H、K奇偶混 杂 H+K+L为奇 H+K+L为偶数 体心点阵 数 H、K、L奇偶 面心点阵 H、K、L全为奇数或全为偶数 混杂
�结论:在简单点阵的情况下, 在简单点阵的情况下, FHKL不受HKL的 影响,即HKL为任意整数时,都能产生衍射
• 底心点阵
– 每个晶胞中有 2个同类原子,其坐标分别为 000 和1/2 1/2 0,原子散射因子相同,都为 fa
产生衍射的充分条件: 满足布拉格方程且FHKL≠0。 由于FHKL=0而使衍射线消 失的现象称为系统消光, 它分为:点阵消光 结构消光。 四种基本点阵的消光规律 (图表)
其中:Xj、Yj、Zj是j原子的阵点坐标; H K L是发生衍射的晶面。 所以有: n 2
2 ⎧ ⎫ FHKL = ⎨∑ f j cos 2π (HX j + KY j + LZ j )⎬ ⎩ j =1 ⎭
• 面心点阵
– 结论
• 在面心立方中,只有当H、K、L全为奇数或全为偶 数时才能产生衍射。如Al的衍射数据:
• 消光规律与晶体点阵
– 结构因子中不包含点阵常数。因此,结构因子 只与原子品种和晶胞的位置有关,而不受晶胞 形状和大小的影响 – 例如:只要是体心晶胞,则体心立方、正方体 心、斜方体心,系统消光规律是相同的
其中f与θ有关、与λ有关。散射强度:
Ae 、f2 Ae 、f3
I a = Aa = f 2 ⋅ I e
(f总是小于Z)
Ae ...fn Ae ;
各原子与O原子之间的散射波光程差为:
Φ1 、Φ2 、Φ3 ... Φn ;
则该晶胞的散射振幅为这n种原子叠加:
n
结构因子FHKL 的讨论
Ab = Ae ∑ f j ⋅ e
I p = I0 ⋅
e4 1+ cos2 2θ ⋅ 4 4 mC R 2
2
Eox X
X
推导过程: 1. 强度为I0且偏振化了的X射线作用于一个 电荷为e、质量为m的自由电子上,那么 在与偏振方向夹角为Φ、距电子R远处, 散射强度Ie为:
2.
而事实上,射到电子上的X射线是非 偏振的,引入偏振因子,则有:
�X射线的相干作用只能在嵌镶块内进行,嵌 镶块之间没有严格的相位关系,不可能发生 干涉作用
TEM照片
TEM照片
�整个晶体的反射强度是一个晶块 的衍射强度的机械叠加
那么,已知一个晶胞的衍射强度(HKL晶面)为: 认为:小晶体(晶粒)
I HKL = FHKL ⋅ I e
若亚晶块的体积为VC,晶胞体积为V胞,则:
Vc V胞 这N个晶胞的HKL晶面衍射的叠加强度为: N =
2
由亚晶块组成
由N个晶胞组成
⎛ Vc ⎞ ⎟ Ie ⋅ ⎜ ⎜ V ⎟ FHKL ⎝ 胞⎠
2
2
粉末多晶体衍射强度
考虑到实际晶体结构与之的差别,乘以一个因 子: λ3 1 ⋅ Vc sin 2θ 最后得到:
粉末多晶体的 HKL衍射强度
• 参加HKL晶面衍射的晶粒的百分数:
• 结构消光
– 密堆六方结构
• 结构消光
– 密堆六方结构
• 结构消光
– 密堆六方结构 – 不能出现 ((h+2k)/3为整数
�结论: �密堆六方结构的单位平行六面体晶胞中的两个原 子,分别属于两类等同点。所以,它属于简单六方 结构,没有点阵消光。只有结构消光
且l为奇数的晶面 衍射
一个小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
第六节晶体衍射强度
1.一个电子对 X射线的散射 2.一个原子对 X射线的散射 3.一个单胞对 X射线的散射 4.一个小晶体对 X射线的散射 5.粉末多晶体的 HKL面的衍射强度
Z
一个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
Eoz Ez’ E0 r I0 O 2θ E P Ex Y
一 束 X 射 线 沿 OX 方 向 传 播,P点碰到电子发生散 射,那么距O点距离OP=R、 OX 与 OP 夹 2 θ 角的 P 点的散 射强度为:
• 底心点阵
– 分析:
• 当H+K为偶数时,即H,K全为奇数或全为偶数:
• 当H+K为奇数时,即H、K中有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
�结论 �在底心点阵中, FHKL不受L的影响,只有当 H、 K全为奇数或全为偶数时才能产生衍射
• 体心点阵
– 每个晶胞中有 2个同类原子,其坐标为 000和 1/2 1/2 1/2 ,其原子散射因子相同
j =1
F HKL =
i⋅φ j
引入结构参数 :
Ab = Ae
n

f j ⋅e
i ⋅φ
j
j =1
可知晶胞中(H K L)晶面的衍射强度
• • • •
关于结构因子 产生衍射的充分条件及系统消光 结构消光 结构因子与倒易点阵的权重
I a = FHKL
2
⋅Ie
关于结构因子:
因为ϕ .
j
= 2π (HX j + KY j + LZ j )
• 结构消光 • 结构消光
由两种以上等同点构成的点阵结构来说,一方 面要遵循点阵消光规律,另一方面,因为有附 加原子的存在,还有附加的消光,称为 结构消 光 这些消光规律,存在于金刚石结构、密堆六方等 结构中 – 金刚石结构
• 每个晶胞中有8个同类原子,坐标为000、1/2 1/2 0,1/2 0 1/2,0 1/2 1/2,1/4 1/4 1/4,3/4 3/4 ¼, 3/4 ¼ 3/4 ,1/4 3/4 3/4
• 结构消光
– 金刚石结构
• 前4项为面心点阵的结构因子,用FF表示,后4项可 提出公因子。得到:
• 结构消光
– 金刚石结构
• 用欧拉公式,写成三角形式:
• 分析:
– 当H、K、L为异性数(奇偶混杂)时,
• 结构消光
– 金刚石结构
– 当H、K、L全为偶数时,并且 H+K+L=4n时
• 结构消光
�结论 �金刚石结构属于面心立方点阵,凡是H、K、
一个单胞对X射线的散射
讨论对象及主要结论:
I = FHKL ⋅ I e
这里引入了
2
I a = (Z ⋅ Ae ) = Z 2 ⋅ I e
2
FHKL ――结构因子
其中Ae为一个电子散射的振幅。
推导过程: (2)实际上,存在位相差,引入原子散射 因子:
f =
Aa Ae
2
即 A a =f A e 。
假设该晶胞由n种原子组成,各原子的散射因 子为:f1 、f2 、f3 ...fn; 那么散射振幅为:f1
– 当H、K、L全为偶数且H+K+L≠4n时
L不为同性数的反射面都不能产生衍射 �由于金刚石型结构有附加原子存在,有另外 的3种消光条件
• 结构消光
– 密堆六方结构
• 每个平行六面体晶胞中有2个同类原子,其坐标为 000,1/3 2/3 1/2
• 结构消光
– 密堆六方结构
• 结构消光
– 密堆六方结构
• 材料晶体结构
– 材料晶体结构不可能是尺寸 无限大的理想完整晶体。实 际上是一种嵌镶结构 – 镶嵌结构模型认为,晶体是 由许多小的嵌镶块组成的, 每个块大约10-4cm,它们之 间的取向角差一般为 1~30分。 每个块内晶体是完整的,块 间界造成晶体点阵的不连续 性
• 材料晶体结构
– 在入射线照射的体积中可能 包含多个嵌镶块。因此,不 可能有贯穿整个晶体的完整 晶面
I晶粒 = I e
λ3 1 V 2 ⋅ ⋅ ⋅ FHKL Vc sin 2θ V胞
∆q ∆S 2πr ∗ Sin(90 − θ ) r ∗ dα Cosθ = = = dα q S 4π (r ∗ ) 2 2
• 多重因子
各晶面族的多重因子列表
在多晶体衍射中同一晶面族{HKL} 各等同晶面的面间距相等,根据布拉格 方程这些晶面的衍射角2 θ都相同,因 此,等同晶面族的反射强度都重叠在一 个衍射圆环上。把同族晶面{HKL}的等同 晶面数P称为衍射强度的多重因子。各晶 系中的各晶面族的多重因子列于表中。 各晶面族的多重因子列表.
⎧n ⎫ + ⎨∑ f j sin 2π (HX j + KY j + LX j )⎬ ⎩ j =1 ⎭
2
四种基本点阵的消光规律
布拉菲点 阵 简单点阵 底心点阵 出现的反射 全部 H、K全为奇数或全为偶数 消失的反射 无
• 简单点阵的系统消光
– 在简单点阵中,每个阵胞中只包含一个原子, 其坐标为000,原子散射因子为 fa – Fhkl为:
⎛ ⎞ e2 2 Ie = I0 ⋅ ⎜ ⎜ 4πε mRC 2 ⎟ ⎟ ⋅ sin φ 0 ⎝ ⎠
2
⎛ ⎞ 1 + cos 2 2θ e2 Ie = I0 ⋅ ⎜ ⎜ 4πε mRC 2 ⎟ ⎟ ⋅ 2 0 ⎝ ⎠
(θ表示强度分布的方向性)
2
公式讨论:
可见一束射线经电子散射后,其散射强 度在各个方向上是不同的:沿原X射线方 向上散射强度(2θ=0或2θ=π时)比垂 直原入射方向的强度(2θ=π/2时)大一 倍。 若只考虑电子本身的散射本领,即单位立 方体里对应的散射能量,OP=R=1, e 4 1 + cos 2 2θ 则有公式:
一个原子对X射线的散射 • 讨论对象及结论: 一个电子对X射线散射后空间某点 强度可用Ie表示,那么一个原子对X射线 散射后该点的强度: 2
Ia = f ⋅ Ie
这里引入了f――原子散射因子
I p = I0 ⋅
m 2C 4

2
推导过程: 一个原子包含Z个电子,那么可看成Z个 电子散射的叠加。 (1)若不存在电子散射位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