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90.50 KB
- 文档页数:10
(精选)教师资格高中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关于骨骼肌细胞描述正确的是()。
A.只有一个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B.具有自律性C.有多个细胞核位于细胞膜下方D.没有线粒体2.后蹬跑支撑腿蹬伸阶段的原动肌是()。
A.臀大肌和股四头肌B.髂腰肌和缝匠肌C.髂腰肌和股二头肌D.髂腰肌和臀大肌3.下列哪种持哑铃练习方法最适合发展胸大肌的力量?()A.直立持哑铃扩胸B.仰卧持哑铃扩胸C.俯立持哑铃扩胸D.直立持哑铃外展4.长期耐力训练运动员的心脏形态结构会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
A.心房壁变薄B.心室腔增大C.心室壁变薄D.心室腔减小5.关于消化器官正确的描述是()。
A.胃壁平滑肌可分泌胃蛋白酶B.食管壁由平滑肌构成C.胰腺的胰岛可分泌胰蛋白酶D.肝脏具有解毒功能6.在人体正常血压、心率和某些激素水平等指标的维持过程中,哪种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A.前馈调节B.正反馈调节C.反射调节D.负反馈调节7.高乳酸值的间歇训练,主要发展哪种身体素质?()A.灵敏素质B.柔韧素质C.无氧耐力D.有氧耐力8.影响最大摄氧量的主要生理因素是()。
A.肺通气B.心肺功能C.肺换气D.肌纤维类型9.剧烈运动、发生炎症或组织损伤均可引起哪种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肌细胞10.通过长期的3000米跑训练,能有效发展人体的哪种耐力?()A.有氧耐力B.速度耐力C.无氧耐力D.力量耐力11.力量训练可增加骨骼肌中哪种蛋白的含量?()A.血红蛋白B.收缩蛋白C.肌红蛋白D.调节蛋白12.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浓度的变化特点是()。
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确定13.当一次性失血量达到全身血量的百分之多少时,会危及生命?()A.5%B.10%C.20%D.30%14.下列哪一选项容易引起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A.长时间的跑跳运动B.长时间的柔韧性练习C.长时间的游泳运动D.长时间的灵敏性练习15.在400米比赛冲刺后,若立即停止运动易引起休克,这种休克属于()。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成年人全身共有206块骨,其所在部位可分为( )。
A上肢骨和短骨B.下肢骨和长骨C.扁骨和不规则骨D.中轴骨和附肢骨2.在持哑铃屈肘下放的过程中,肱二头肌所做的工作是( )。
A.退让工作B.克制工作C.支持工作D.加固工作3.下列选项中,哪一个关节属于鞍关节( )。
A髋关节B.桡腕关节C.指关节D.拇指腕掌关节4.心脏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双重支配,交感神经兴奋可使( )。
A心率增加、血压降低B.心率增高、血压升高C.心率降低、血压升高D.心率降低、血压降低5.在进行仰卧起坐练习时,合理的呼吸形式是( )。
A.腹式呼吸B.胸式呼吸C.混合呼吸D.憋气6.学生参加下列哪个项目比赛时易出现“极点”( )。
A.跳高B.跳远C.100米跑D.1500米跑7.在纵跳摸高练习中,为了增加股四头肌收缩力量,起跳前的快速屈膝下蹲是运用了下列哪一反射原理( )。
A.屈股肌反射B.翻正反射C.牵张反射D.状态反射8.核心力量通常是指哪个部位的力量( )?A.下肢及足部B.下肢及手部C.腰、腹、背及臀部D.四肢及颈部9.人体在长时间大强度运动时,下列哪一物质增多会引起血液中PH值下降( )。
A.乳酸B.磷酸氢钠C.碳酸氢钠D.丙酮酸10.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 )。
A.生成肌酐B.止血和凝血C.运输氧和二氧化碳D.运输脂肪酸11.人体在剧烈运动后被消耗的磷酸原物质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恢复到原有水平( )。
A.1分钟内B.2~3分钟C.4~5分钟D.5分钟以上12.下列哪种力量训练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骨骼肌的爆发力( )?A.超等长练习B.等张练习C.等长练习D.等动练习13.有利于促进机体骨骼和牙齿钙化的维生素是( )。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示范的目的是()。
A. 讲解体育动作要领B.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C. 让学生了解体育动作的顺序D. 使学生获得视觉上的享受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体育教学中教师示范的目的。
选项A,讲解体育动作要领是通过口头语言进行的,而不是通过示范。
故排除。
选项B,教师示范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动作展示,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正确的动作形态和完成过程,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动作表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故正确。
选项C,虽然示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动作的顺序,但这不是示范的主要目的。
故排除。
选项D,使学生获得视觉上的享受并非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且并非所有示范都能达到这一效果。
故排除。
2、在篮球比赛中,关于“走步”的判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球员在接球后,未运球直接走了两步B. 球员在运球结束后,双手持球并走了两步C. 球员在跳起接球后,双脚同时落地并走了两步D. 球员在运球过程中,因防守压迫而调整脚步但未改变运球状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篮球比赛中“走步”的判罚规则。
选项A,球员在接球后,未运球直接走了两步,这构成走步违例,因为球员在接球后应直接传球或投篮,或至少进行一次运球后再进行移动。
故排除。
选项B,球员在运球结束后,双手持球并走了两步,这符合“走步”的定义,因为球员在运球结束后,若不再进行运球,则不能随意走动,只能以中枢脚为轴进行转身或跨步等动作。
故正确。
选项C,球员在跳起接球后,双脚同时落地并走了两步,这通常被视为合法的两步上篮或投篮动作,只要第二步起跳时球已离手,则不构成走步。
故排除。
选项D,球员在运球过程中,因防守压迫而调整脚步但未改变运球状态,这是合法的运球动作调整,不构成走步。
故排除。
3、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中,采用慢跑和徒手操相结合的方式,其主要目的是()。
体育教师证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增加课堂难度B.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C. 减少学生运动时间D. 仅教授理论知识2. 运动训练中,以下哪项是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关键因素?A. 运动时间B. 运动强度C. 运动频率D. 运动方式3. 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评估学生的运动表现?A. 仅根据运动成绩B. 结合运动成绩和学习态度C. 仅根据学习态度D. 仅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4. 以下哪项不是体育教学的目标?A. 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B. 增强学生的体质C.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D.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5. 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A. 忽视差异,统一教学B. 根据差异,调整教学方法C. 只关注优秀学生D. 只关注后进学生6.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正确使用运动器材B. 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C. 忽视运动前的准备D. 学习正确的运动技巧7. 以下哪项不是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内容?A. 运动器材的使用安全B. 运动场地的安全检查C. 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D. 运动后的放松活动8. 体育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A. 完全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B. 严格监督,不允许学生自主C. 指导学生制定运动计划D. 仅关注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9. 以下哪项不是体育教师的职责?A. 制定教学计划B. 组织体育活动C. 维护运动场地设施D. 教授数学课程10.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A.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B. 限制学生的运动方式C. 仅教授传统运动项目D. 避免学生尝试新的运动答案:1-5 B,B,B,C,B;6-10 C,D,C,D,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描述体育教师在运动损伤预防中的作用。
3. 阐述体育教学中如何平衡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和身体健康。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答案:A。
学记。
2.答案:B。
环境。
3.答案:C。
人口变化。
4.答案:B。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5.答案:B。
等级性。
6.答案:A。
学科课程7.答案:C。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8.答案:D。
以传授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能力为主9.答案:A。
形成性评价10.答案:D。
榜样示范11.答案:A。
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12.答案:A。
无意注意13.答案:C。
可控的内部归因14.答案:A。
中等偏下水平15.答案:C。
逻辑记忆16.答案:D。
普遍伦理17.答案:B。
性格18.答案:A。
强迫观念19.答案:A。
两极性20.答案:D。
学生21.答案:B。
替代强化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22.【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课程计划是指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因此,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而不是课程计划,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23.【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但并不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是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具体地讲:(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题目:主动收缩发力直接引起环节运动的肌肉称作()。
答案:原动肌解析:原动肌是指在完成某一特定动作时,主动收缩发力并直接引起环节运动的肌肉。
它是完成动作的主要动力来源。
2.题目: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
A:人体解剖学B:体育测量学C:运动生理学D:体育保健学答案:A解析: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揭示人体各系统、各器官及细胞的正常形态结构特征、位置毗邻关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
3.题目:支配身体对侧骨骼肌随意运动的中枢是()。
答案:大脑皮层中央前回解析:大脑皮层中央前回是控制身体对侧骨骼肌随意运动的中枢。
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其中中央前回皮层是躯体运动中枢,主要管理对侧半身的4.题目:在田径运动项目中柔韧素质对运动成绩至关重要,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柔韧素质的是()。
A:关节结构B:韧带C:肌肉体积D:肺活量答案:D解析: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以及关节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和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即关节和关节系统的活动范围。
关节结构、韧带和肌肉体积都直接影响柔韧素质,而肺活量主要反映人体的呼吸功能,与柔韧素质无直接关系。
二、简答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第1题:题目:请简述长期从事耐力性训练对人体心脏形态结构的影响。
答案:长期从事耐力性训练会对人体心脏形态结构产生显著影响。
具体来说,这种长期系统的运动训练会使运动员的心脏发生明显的增大,这种现象被称为运动性心脏肥大。
这种肥大不仅表现为心室和心房的增大,而且以左心室为主。
耐力性运动员的心脏肥大具有独特的项目特点,即全心扩大,同时伴有左心室壁厚度的轻度增加,这种肥大模式被称为离心性肥大。
这种心脏结构的改变是心脏对长期耐力训练的适应性反应,有助于提升心脏的泵血效率和运动能力。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完成体操中两侧平举的运动肌是( )。
A. 胸大肌B. 背阔肌C. 冈下肌D. 三角肌答案:D解析:三角肌位于肩部前、后、外方。
其主要功能是近固定时,前部纤维收缩使上臂屈、水平屈和内旋;后部纤维收缩使上臂伸、水平伸和外旋;中部或整块肌肉收缩使上臂外展。
在体操的两侧平举动作中,三角肌的中部或整块肌肉收缩起到关键作用。
2.肌腱色白坚韧,具有附着和传递力的作用,其主要构成是( )。
A. 肌肉组织B. 疏松结缔组织C. 致密结缔组织D. 网状结缔组织答案:C解析:致密结缔组织是一种以纤维为主要成分的结缔组织,纤维粗大,排列紧密,以支持和连接为主要功能。
肌腱和韧带均由此类结缔组织构成,它们色白坚韧,能够传递力量。
3.学生做撑哑铃屈肘练习时,原动肌是肱二头肌,对称肌是( )。
A. 肱肌B. 肱三头肌C. 胸大肌D. 背阔肌答案:B解析:在屈肘动作中,肱二头肌作为原动肌收缩,而肱三头肌则作为对称肌或对抗肌放松。
两者在屈肘和伸肘动作中起到相互对抗的作用。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体消化系统的是( )。
A. 肝脏B. 胰脏C. 胃D. 喉答案:D解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
消化管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到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其中经过的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而喉是呼吸系统的组成部分,不属于消化系统。
二、简答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第1题:简述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运动技能教学?答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效实施运动技能教学是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高中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卷二、辨别题(下列观点是否正确,正确的在下表中相应题号下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学校体育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教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
( x)2.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
( v )3.高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评价应采用等级评定。
( v)4.人体每天消耗的能量来自营养素,营养素包括糖、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 v)5.水平六是对全体高中学生的共同要求。
(x )6.田径运动径赛中,判定运动员到达终点的名次顺序是以运动员躯干的任何部分触及终点后沿垂直面的先后为准。
( x )7.淡化体育教学中的竞技化倾向就是淡化技术教学。
(v )8.分组教学有分组轮换和分组不轮换。
(v )9.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由美国麻省奈·史密斯在1891年发明的。
( v )10.足球比赛中罚间接任意球可以直接射门得分。
( v )三、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相应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0分)。
1.新课程标准下,单元教学计划是指( a )A.某一技术动作的教学方案。
B.学期教学计划。
C.是水平教学计划的细化,是一种教学内容集合的表述。
D.课时教学计划。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分成几个运动技能系列。
( a )A.4 B.5 C.6 D.73.双人拦网“心跟进”防守战术中,一般是几号位跟进(c )A.4 B.5 C.6 D.14.直观教学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 a )A.运用各种语言,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进行练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B.借助视觉、听觉、肌肉本体感觉等感观感知动作的一种教学方法。
C.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进行教学的方法。
D.是指根据教学任务,有目的地反复做某一动作的教学方法。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1.【单项选择题】手持哑铃在做前臂屈的动作时,肱二头肌所做的工作是( )A. 支撑工作B. 固定工作C. 离心工作D(江南博哥). 向心工作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手持哑铃在做前臂屈的动作时,肱二头肌缩短,所做的工作为向心克制工作。
故本题选D。
2.【单项选择题】人体肺部实现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A. 气血屏障B. 毛细血管网C. 肺泡D. 肺小叶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气体交换。
人体肺部实现气体交换的结构是肺泡,肺泡和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
故本题选C。
3.【单项选择题】窦房结是正常人体的心脏节律性收缩的起搏点,它位于( )A. 下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B. 左心室壁C. 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D. 右心室壁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窦房结位于下腔静脉与右心房之间的界沟内,表面覆盖有心外膜和脂肪,并被厚度不一的心房肌覆盖,很难与周围心房肌区别,其形状呈长梭形。
故本题选C。
4.【单项选择题】骨是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功能,它不包括( )A. 支架和杠杆B. 储存钙和磷C. 保护和造血D. 运输功能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骨的功能有支持功能:骨与骨连接构成人体的支架,具有支持人体的软组织和承担身体局部及全身重量的功能。
运动功能:骨在骨骼肌收缩时被牵引,绕关节运动轴转动,使人体产生各种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骨起着杠杆的作用。
因此,骨是人体运动的杠杆。
保护功能:骨借助骨连结形成腔隙,保护人体重要的器官。
造血功能:红骨髓具有造血的功能。
储存钙和磷的功能:骨是人体内钙磷的储存仓库。
故本题选D。
5.【单项选择题】下列哪一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使血钙升高?()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松果体A. 甲状腺B. 甲状旁腺C. 肾上腺D. 松果体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人体有两对甲状旁腺,棕黄色,形似大豆,分别位于左右两叶甲状腺背面(或埋在其中)的中部和下部。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二(高中体育)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答案】D。
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称为心泵功能贮备,或心力贮备。
健康人有相当大的心力贮备,而某些心脏疾患的病人,静息时心输出量与健康人没明显差别,尚能够满足静息状态下代谢的需要,但在代谢活动增强时,输出量却不以相应增加,最大输出量较正常人为低;而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心脏的最大输出量远比一般人为主。
2.【答案】D。
解析:姿势反射包括,状态反射、翻正反射、直线或旋转加速度反射屈肌反射属于脊髓反射。
3.【答案】A。
解析:ATP和CP组成的供能系统。
ATP以最大功率输出供能可维持约2秒;CP以最大功率输出供能可维持约3-5倍于ATP。
剧烈运动时CP含量迅速下降,但ATP变化不大。
其特点是能总量少,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最快,不需要氧气,不产生乳酸等物质。
短跑、跳跃、举重只能依靠此系统。
4.【答案】B。
解析:依据肌群在完成动作中的作用,可将参与完成动作的各种肌群分为:原动肌、拮抗肌、固定肌与中和肌。
原动肌是指在主动收缩发力,直接参与完成动作的肌群。
原动肌中起主要作用的肌群称为主动肌,起次要作用的肌群称为次动机。
在仰卧举腿动作中,髂腰肌是原动肌,而缝匠肌、股直肌则是次动肌。
此处髂腰肌和腹直肌易混淆需要重点掌握和区分。
5.【答案】A。
解析: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会产生反射性收缩,这种反射称为牵张反射。
6.【答案】C。
解析:扁骨,宽扁呈板状,位于人体中轴或四肢带部。
它常构成容纳重要器官的腔壁,起保护作用。
有的以其宽阔的面积提供肌肉附着,对肢体运动起着重要作用。
7.【答案】C。
解析:关节内软骨:由纤维软骨构成,位于关节腔内,多在运动频繁而相连骨关节面又不相适应的关节中。
分为关节盘和半月板两种。
它们除使关节面彼此适应,还可缓冲震动,增加关节活动幅度。
8.【答案】C。
解析:斜方肌瘫痪时,产生“塌肩”、少年儿童时期,注意发展斜方肌和伸脊柱肌的力量,可预防和矫正驼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