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热力站的节能途径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供热系统节能途径与方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节能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对于供热系统来说,如何寻找有效的节能途径和方法,既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又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就供热系统的节能途径和方法进行探讨,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 系统设计阶段的节能考虑在供热系统的设计阶段,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可以为后期的节能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在系统设计阶段应考虑的节能途径和方法:1.1 合理选择供热设备:选择高效节能的供暖设备,如高效锅炉、节能换热器等,可以降低系统能源消耗。
1.2 配置优化的管网:合理选择管道材料和管网布局,减少能量损失和热量漏失。
1.3 建筑结构优化:尽量减少供热系统与室外环境之间的传热面积,采取良好的保温措施,减少室内能量损失。
1.4 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合理选择供热系统的控制器和传感器,实现智能化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运行阶段的节能措施供热系统在运行阶段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效果。
以下是一些供热系统运行阶段的节能途径和方法:2.1 温度控制与调节:合理调整供热系统的温度,根据不同区域和季节变化进行控制,避免能量的浪费。
2.2 流量控制与调节:根据供热负荷的变化,合理控制供热系统的流量,减少能源的浪费。
2.3 蓄能利用技术:利用蓄能技术对供热系统进行优化,将剩余热能进行储存和利用,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
2.4 水质管理和系统清洗:定期进行供热系统的水质检测和清洗,保证水质纯净,减少管道阻力,提高供热效果。
3. 节能设备的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一些新型的节能设备逐渐被应用于供热系统中,有效地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以下是一些节能设备的应用:3.1 智能温控器:通过智能温控器的应用,可以根据室内温度和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整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避免能源的浪费。
3.2 高效换热器:采用高效换热器,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城市集中供暖的节能技术途径分析【摘要】: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在节能型围护结构的开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建筑供暖系统的节能工作效果不十分明显。
因此,城市集中供暖的节能技术的开发迫在眉睫。
【关键词】:集中供暖节能技术节能分析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目前,我国能源浪费已是非常严重,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其中采暖能耗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采暖能耗一部分是由于供热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及运行管理不到位导致,另一部分是由于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差,热损失严重及用户无自主节能意识,有私自放水放热现象导致。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节约能源已是供热企业的工作重点,它不但要求要有良好的企业管理模式,还要求要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措施及经济的运行方式。
目前,我国供热方式多种多样,集中供热是其中最主要的方式,集中供热系统主要分为热源、热网、换热站和热用户四个技术环节,在供热期即将到来之前,对集中供热各环节的节能进行简要描述。
一、集中供热供暖系统简介住宅的供暖设备和系统,既是建筑节能的很大潜力所在,又是提高居住环境热舒适性的重要环节。
由于能源构成情况的变化,在某些地区,燃用天然气或其它燃料的单户独立式供暖设备和系统,会有所发展,这种设备和系统易于解决用户的直接经济利益与建筑节能的关系,即可通过经济利益机制推动建筑节能。
同时,由于系统规模较小,也易于解决集中系统室温冷热不均而造成能源浪费的难题。
尽管如此,由于其它诸多方面的因素,如能源的总效率、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建筑造价和住宅卫生条件等,决定了以城市热网、区域热网或较大规模的集中锅炉房为热源的集中供热供暖系统,仍将是城市住宅供暖方式的主体。
二、城市集中供暖的节能途径分析1、重视水力平衡、提高水力稳定性室外供热管网各并联环路之间的水力平衡是整个供暖系统达到节能的必要条件,可防止近热远冷、冷热不均现象的发生。
当管路阻力不平衡时,往往近处用户室温过高,需开窗散热,浪费能源。
国内供热节能中存在问题与解决途径摘要:本文先分析了目前国内供热系统造成能源损耗的各方面因素,并分别从供热系统的热源、热网、热用户、管理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了节能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供热系统;节能;途径中图分类号tu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6-0105-02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这是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的。
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供暖工作在节能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更要将节能当做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来执行。
在供热节能方面需要在供热系统的热生产、输送、分配及使用等各个环节减少能源浪费,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供热节能工作做得好,这对节约能源,提高国家经济增长,减少污染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1 供热节能中存在问题1.1 热源方面1.1.1 锅炉效率低第一,目前使用的工业锅炉的效率一般在 65%~75%;第二,设备组合不匹配;第三,排烟温度过高;第四,燃料未充分燃烧;第五,管道保温差。
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能源的损耗。
1.1.2 耗电量高在用电设备设计时,考虑到热源设备、热网和热用户的阻力,将阻力放大了,而加大燃气锅炉、鼓引风机、水泵的配置,一层又一层,也有的水泵放的过多,而且国内绝大多数水泵等供暖设备缺乏气象变化调节的能力,不能根据供热期各阶段及每天1、3不能根据气象变化进行灵活调节,大大增加了用电消耗。
1.1.3 不能根据气象变化灵活调节目前的供暖设备缺乏气象变化调节的能力,不能适时根据不同阶段以及每天24小时的不同气象调节参数,致使增加了热能的耗费。
1.1.4 管理上存在漏洞不少供热运行行业缺乏专业的运行人才,有的部分从业人员不懂供热原理和运行规律或是不了解供热设备的习性就上岗。
另外没有制定出科学健全的节能管理机制,调动不了员工的积极性责任心,不能有效地约束员工的行为规范,从而造成的热损。
供暖系统的节能途径及措施探析摘要:随看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应用暖通空调设备的场合越来越多,特别是寒冷和严寒地区,供暖系统的节能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本文结合实际,浅探供暖系统节能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供暖节能途径措施1、概述随看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应用暖通空调设备的场合越来越多,特别是寒冷和严寒地区,家家户户都离不开供暖的需求,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有时甚至成为企业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和大量流失。
因此,采取措施降低能耗将对我们生存的环境带来重要意义,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2、节能的途径及措施2.1 户内控制与户外控制相结合对于一个户内控制设备完善的系统(安装了温控阀和热量表),必须有相应的户外控制保证户内设备正常的工作。
如果户内采取了节能手段,而户外没有配合措施,一方面会引起管网水力热力工况失调现象,导致近端与远端热用户平均室温差异过大,增加整个供热系统的热耗,降低输水系统的热效率,另一方面室内温控阀、热量表也不能在正常工况下工作,节能这一根本目的就不能实现。
因此,户内控制一定要与户外控制相结合。
2.2 热媒参数控制由于供暖用户在室内采取温控措施以及室外气温的变化,使系统热负荷为动态的变数,外网及热源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例如热水网路采取相应的流量调节或质调节方式及气候补偿方式等。
目前许多地方采用根据室外温度自动调节供水温度的方法。
另外,热源热媒温度低会影响传热系统,如集中锅炉房的高温水参数为115~70℃,实际为95~75℃,低温热水锅炉的热媒参数应为95~75℃,实际为70~55℃或更低。
供水温度普遍偏低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大流量、小温差”的落后运行方式,二是散热器计算留有余地过多。
对于一个恒供热量的热源(锅炉或热力站)来说,因循环水泵流量过大,降低了热媒参数,影响了室内散热器的传热。
2.3 水泵变频控制室内采用温控阀是一种变流量调节的方式,利用组装式热力站和三通温水阀也要求改变通过的流量。
我国供热节能中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摘要】目前,我国能源供应年增长约4%,不能满足能源需求增长8%~10%的要求,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供热节能的工作,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供热节能问题解决途径冬季供热涉及千家万户,是我国北方百姓生活中的大事之一。
供热节能是供热生产的核心问题,是我国现阶段供暖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
根据《中国节能纲要》的要求,建筑节能要达到50%,其中建筑材料节能为30%,供暖系统节能为20%。
锅炉房供热系统作为能源的直接消耗者和热能的提供者,如果运行不当,不仅会造成能源和资金的极大浪费,影响供热单位的生产效益与发展,而且影响受供住宅小区民众的切身利益与生活质量,供热不良(不均或过冷)必然引起用户的不满,甚至引发社会矛盾,影响和谐社会建设。
因此,供热节能工作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社会意义。
一、供暖能耗偏高的原因分析(1)建筑保温不良。
我国北方地区建筑外墙传热系数在1 w/(m2·k)左右,外窗传热系数在4w/(m2·k)左右,与北欧国家的外墙0.4 w/(m2·k)、外窗2 w/(m2·k)相比,相差1~2倍。
这直接导致供暖负荷高出1~2倍。
降低供暖能耗必须大幅度改善建筑保温,降低建筑物本身的耗热量。
(2)集中供热系统冷热不均,部分过热,导致热量损失。
我国大部分集中供热系统的建筑物内采用单管串联方式或改进的单管串联方式,基本不具备末端调节手段。
由于同一供热系统内的建筑物各房间的散热器面积与房间的热负荷之比并不完全一致;实际流量与设计流量不完全一致;流量与供水温度不能准确地随气候变化而改变;以及建筑物内部区域由于太阳得热及其他热源造成局部过热等原因,系统普遍存在不同建筑间的区域失调,建筑物内的水平失调,以及不同楼层间的垂直失调。
根据模拟分析计算,当满足最冷房间温度不低于16℃要求时,由于部分区域的过热导致的多供出的热量为总供热量的20%~30%。
谈集中供热的节能途径摘要:集中供热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城镇人民的生活中。
由于我国能源结构的限制,煤作为应用最广的一次能源,仍是集中供热的主要燃料,因此,如何在供热运行中保护环境,同时节约燃料,已经成为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集中;供热;节能talking about the heating wayyuan taoxinjiang urumqi road stadium 2 thermal corporation( thermal design institute ) 830002abstract: the central heating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urban people’s life. as a result of china’s energy structure, coal as the most widely used one time energy, remains the central heating is the main fuel, therefore, how to protect environment in heating operation, saving fuel,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problem.key words: central heating; energy-saving;一、合理控制炉膛,燃料充分燃烧炉膛燃烧工况主要是指着火点位置、火床长度、火床平整度、火焰颜色、燃烬段长度等几个方面。
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燃烧工况,可以节约燃料。
合理控制炉膛需要从多个环节入手,逐一调整,并随时观察炉膛燃烧工况,一旦发现偏差,立即做出调整。
1、确定炉排上煤层厚度。
一般控制在7~8cm之间。
但是煤层厚度又不能一成不变,而是应根据负荷的变化适当调整。
供热系统节能降耗优化措施(通⽤5篇)供热系统节能降耗优化措施 ⼀、节能降耗的回收⽅法 烟⽓余热回收途径通常采⽤⼆种⽅法:⼀种是预热⼯件;⼆种是预热空⽓进⾏助燃。
烟⽓预热⼯件需占⽤较⼤的体积进⾏热交换,往往受到作业场地的限制(间歇使⽤的炉窑还⽆法采⽤此种⽅法)。
预热空⽓助燃是⼀种较好的⽅法,⼀般配置在加热炉上,也可强化燃烧,加快炉⼦的升温速度,提⾼炉⼦热⼯性能。
这样既满⾜⼯艺的要求,最后也可获得显著的综合节能效果。
当前,煤电油运全⾯紧张,价格⼤幅度上涨,⽯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能源供应紧张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
但另⼀⽅⾯,我国能源利⽤效率低、浪费⼤、污染重。
我国能源利⽤率为33%,⽐国际先进⽔平低10个百分点,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国际先进⽔平⾼40%。
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约为美国的1/3,居世界第⼆位,仅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0,但能源供给和能源安全问题已经显现。
能源形势告诉我们,全⾯实现⼩康社会的征程,也将是克服能源制约的历程,中国特⾊的现代化道路必须是节能之路。
另⼀⽅⾯⽤电效率低、浪费⼤的问题仍然⼗分突出。
我国单位产值电⼒消耗⾼于美国和⽇本等发达国家。
电动机、泵类、风机、空⽓压缩机、⼯业电炉等主要终端⽤电设备平均能效⽔平较低,⽤电管理粗放,企业、机关、居民都还存在很多不良消费习惯,节电潜⼒很⼤。
必须⾼度重视节电⼯作,采取节电措施,提⾼电能利⽤效率,降低电⼒消耗。
节约⽤电,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我们要动员社会各界⼒量,深⼊开展节约⽤电⼯作,以实际⾏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与⾃然和谐发展做贡献。
⼆、供热系统节能降耗优化措施(通⽤5篇)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我们可以接触到措施的地⽅越来越多,措施是⼀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针对某种情况⽽采取的处理办法。
我们应当如何写措施呢?下⾯是⼩编为⼤家收集的供热系统节能降耗优化措施(通⽤5篇),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供热系统节能降耗优化措施1 1、热⽹的节能 热⼒供热管⽹的任务是把集中供热系统热源的热量通过管⽹输送到热⼒站或热⽤户,这相当于⾼压电⽹送电,热⽹在热能输送的过程中,如何能⾼效率安全的输送,是集中供热管⽹设计中的⼀个重要问题。
供暖热力站的节能途径
【摘要】热力站是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热网与用户的连接站,是城市供热的枢纽环节。
它根据热网工况和用户的不同条件,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将热网输送的供热介质加以调节、转换,向用户系统分配,以满足用户需要。
热力站的可靠运行,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供好热,服务好;热力站的经济运行,更是一个企业节能降耗,降低运营成本的关键。
【关键词】热力站;节能降耗;经济运行
一、热力站系统优化
为了优化集中供热区域的系统布局,降低供热区域过大的热力站供热规模,将供热面积过大的热力站分为几个供热面积在6~12万㎡的热力站,减少由于管网不平衡造成的热量分配不均从而导致热能浪费,达到按需供热,减少能源的浪费。
二、主要设备的选型配置
1、换热器
热交换设备的选型直接影响着换热效率及能耗大小。
在设计热力站时,间接连接的热力站应选用结构紧凑,传热系数高,使用寿命长的换热器。
2、循环泵
水泵的实际工作点不是有水泵本身决定的,而是由水泵和管路系统共同决定的。
循环泵的流量应与采暖系统的就算流量相匹配,扬程应与管网系统的总阻力损失相符合。
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水泵
的运行效率。
选择循环泵时首先应对各个厂家样本的参数进行对比,选择高效节能型,即在相同流量和扬程的前提下,配用的电机功率较低的泵型。
3、水处理设备
一般换热站目前使用的电脑程控常温过滤式除氧器和离子交换器,让含有氧气的水通过特制的海绵铁滤料,该滤料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可使水中氧气与铁发生彻底的氧化反应,从而保证出水溶解氧含量在0.05mg/l以下,其化学反应式为:
反应生成物fe(oh)3为松软絮状物,当其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即通入反洗水将其冲洗掉,恢复到初始的除氧能力。
使用阳离子交换剂钠离子(na+)将水中的钙离子(ca++)、镁离子(ma++)替换出来,以达到水的软化目的。
但该除氧器和离子交换器每采暖季需购置大量树脂和食盐且排出的酸碱废液污染环境。
应更换为智能感应水处理系统。
智能感应水处理仪水处理选择最简单易行的感应电磁场结构,由主机输至多组电感线圈上的若干脉冲信号群首选按一定规律进
行分段,然后对检测出的有效分段再进行逐点扫描,使扫描周期里对应于某个流速的最佳脉冲频率信号总能出现2次,即使流速有所变化也会给出并扫描到相对应的最佳共振点,高频脉冲信号群在电感线圈上产生电磁场并形成磁场线(如图示),磁场线不断切割水中流动的离子,从而达到改变钙、镁盐晶体结构的目的。
三、安装气候补偿仪
气候补偿仪安装在供暖热力站系统中,能够起到根据室外气象温度自动控制调节供热量的作用,使用户需用的热量和供热量之间达到平衡,在满足用户舒适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约热量。
所以安装气候补偿仪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节能措施。
四、加装变频
在采暖期的初期和末期由于供热量相对小,系统运行的负荷也较小。
而设备按供暖最大负荷选循环泵,传统的电机启动柜一但启动电机,电机就按期额定转速运行,会产生过剩的流量、扬程,造成电能和热能的浪费。
采用变频泵后,控制器控制根据回水设定值,相应控制变频器频率在10赫~50赫之间运行,可以降低运行频率,泵的流量成1次方的减少,电机功率成3次方的减小,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效果。
在投入多台循环泵同时运行,往往大于当时的流量需求。
采用变频泵后,控制器控制根据供水和回水设定值,相应控制变频器频率在10赫~50赫之间运行,可以降低运行频率,泵的流量成1次方的减少,电机功率成3次方的减小,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效果。
采用变频泵后,能实现供热量的调节并可以实现质调和量调同时进行,提高控制质量、节约能源。
式中:
tn——室内设计温度,我国标准为18℃;
t’g——二次供水温度给定计算值,按设计为90℃;
tg——设计二次供水温度,作为在某一室外温度下供水温度给
定值;
th——设计二次回水温度,作为在某一室外温度下回水温度给定值;
t’h——二次回水温度给定计算值,按设计为65℃;
tw——冬季室外计算温度;
t’w——冬季室外平均温度;
b——放散系数,一般多用柱形和m-132散热器,b=0.3,1/(1+b)=0.77;
——热负荷比,在室外温度tw下的热负荷与设计室外温度t’w 热负荷比;
——流量比,在室外温度tw下的热负荷与设计室外温度t’w
下流量比;
——分段流量质调节下的流量比成为常数,可取0.6~1。
循环泵变频调速后,所有的一次水阀门开度最大,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来调节热源循环泵变频器的转速,根据室外温度和一次水流量来调节供热量,从而大大减少循环泵的流量,节电率可按
gb12497《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监督指南中的计算公式计算。
经实践证实,循环水泵加装变频器,节电率可达20%左右。
综合鼓风机、引风机和循环泵加装变频设备,能节约大量电能,其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
五、加强运行管理节能
热力站的运行管理和我们能否保证供热质量及节能运行关系很大。
应对热力站的管理运行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操作水平;系统在初次运行时,应先分别关闭换热器一二次侧的进出口阀门,打开旁通阀门,循环运行若干小时后待管道内的水干净后,在关闭旁通阀门,打开换热器的进出口阀门运行,以免管道的杂物堵塞换热器。
换热器进出口压差和温度变化比正常运行时加大,应及时拆检换热器清除板片间的污垢。
其次应做好站内设备、管道及阀门附件的保温,减少热损失。
六、结语
供暖热力站的节能改造潜能是很大的,随着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不断深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日益显得重要。
现状供热急需更高层次发展,充分利用供热资源,节约能源,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经过对换热站节能改造可以使大气环境污染将得到改善;提高供热质量,提高供热安全保障度。
参考文献:
[1]《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gjj34-2010)
[2]《城市热力网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04
[3]《城镇供热系统安全运行技术规程》cjj/t8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