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允水站建设情况
- 格式:doc
- 大小:104.00 KB
- 文档页数:3
郓城县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节水技术作者:刘明喆来源:《南方农业·下》2024年第02期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农业现代化要求的提高,智能水资源管理技术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
山东省郓城县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却面临水资源短缺、灌溉效率低、农田水土流失严重及农田排水系统不完善等问题。
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农田排水系统,从而推动郓城县乃至更广泛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重点介绍了4种节水技术:智能水资源管理、精准灌溉、水土保持与恢复、农田综合排水系统改造。
关键词智能水资源管理技术;精准灌溉技术;农田水土保持与恢复;山东省郓城县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24.04.037山东省郓城县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面临水资源短缺、灌溉效率低、农田水土流失严重及农田排水系统不完善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采用现代化的水资源管理技术和节水灌溉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有助于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这对于推动郓城县乃至更广泛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平衡农业生产需求和生态保护的关系,确保水资源的高效和合理使用。
通过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农民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同时增强农业系统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促进农业生产和实现环境保护奠定坚实基础。
1 郓城县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郓城县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对水资源有着巨大的依赖。
当地水资源有限,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引自黄河的水源。
地表水涵盖河流、湖泊和水库,而地下水则分为浅层和深层地下水。
为改善灌溉条件,郓城县近年来着力发展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其中城南水库工程作为一项综合性中型水利工程,扮演着灌溉、防洪、供水及发电等多重角色。
该工程建造了容量达1.2亿m3的水库和相关输水灌溉设施,显著提升了南部地区的灌溉保证率,解决了约0.73万hm2农田的灌溉问题,并为城镇和工业提供稳定水源。
水质净化厂生态补水工程泵站工程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茅洲河流域(光明新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一一水质净化厂生态补水工程(光明、公明泵站工程)1.2工程概况光明泵站:新增建筑物吸水井、泵池、泵房上部建筑与泵池合建,辅助用房包括变配电间、控制室及值班室,泵站设计总规模为30万m3/do公明泵站:新增建筑物补水泵房及辅助用房,泵站设计总规模为10万m3/d,泵池采用沉井工艺施工。
1.3工程地质概况1.3.1区域地质深圳地区位于华南褶皱系粤北、粤东北-粤中坳陷带中仍在继续下沉并伴有中小地震发生的珠江三角洲裂陷区,新构造运动比较较活跃,活动方式以断裂及断块差异运动为主;本区域发育有北东向、近东西向、北西向等构造体系,主要为北东向断裂,其规模大,控制着区域构造的格局,其活动性由内陆往沿海逐渐增强,北西向断裂虽然活动时代较北东向断裂新,但断裂规模和下切深度远不如北东向活动断裂大。
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深圳市内的构造活动明显减弱,现今仍在活动,但活动较弱,不会发生重大的突发性构造运动,构造基本稳定。
1.3.2地形地貌场地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已建成道路内,为冲洪积与丘陵台地交互地貌。
场地现状总体高程7〜41m,范围广阔,地势东高西低,地形起伏较小,沿线穿过众多支流、排洪渠、内河等。
场地地下分布有自来水、雨污、燃气等管网,地下管线复杂。
133地层岩性根据现场钻孔岩性鉴定,场地自上而下地层依次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冲积层(Q4al),残积层(Q2el), 下伏基岩为奥陶纪早世加里东期花岗岩(rr/01)。
1.3.4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表水主要为茅洲河支流及各城市内河、排洪渠等,水系众多,水量丰富,雨季时水量变化较大。
地下水主要为填土层中的潜水,中砂②3、粗砂⑤2中的孔隙水及风化岩中的裂隙水。
潜水来源于大气降水及周边水系补给,以蒸发、径流及下渗方式排泄,水量分布不均,总体较少;孔隙水局部略具承压性,为中等〜强透水层,水量丰富。
青龙山灌区完工情况汇报
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青龙山灌区的工程终于完工了。
在这里,我向各位领
导和同事们汇报一下青龙山灌区完工情况。
首先,我要感谢所有参与青龙山灌区工程建设的工作人员,他们的辛勤付出和
专业精神是这个工程能够如期完工的关键。
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青龙山灌区的完工意味着我们成功解决了当地灌溉用水不足的问题,为农田灌
溉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经过工程建设后,灌区的水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农作物的产量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这对当地农民来说是一个喜讯,也将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施工,确保了工程质量。
同时,我们还注重环保工作,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这充分显示了我们的施工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识。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青龙山灌区的运行情况,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灌区农民的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灌溉设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我们也将加强对灌区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青龙山灌区的完工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它将为当地农业生产和
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灌区设施,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好的灌溉条件,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们对青龙山灌区工程建设的支持和关心,我们将不负重托,继续努力,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带一路土地治理民生灌溉工程,张掖水库3标段摘要:1.一带一路土地治理民生灌溉工程简介2.张掖水库3标段项目背景3.工程意义和目标4.项目实施内容和进展5.对环境和民生的影响6.未来展望和挑战正文:一带一路土地治理民生灌溉工程,是我国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下,实施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
其中,张掖水库3标段项目作为工程的组成部分,备受关注。
张掖水库3标段项目位于我国甘肃省张掖市,项目背景源于当地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长期以来,张掖市面临着水资源分布不均、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等问题,导致当地民生和经济受到影响。
为此,我国政府决定投资建设张掖水库3标段项目,以解决水资源问题,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土地治理和民生灌溉条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建设水库、输水管道等设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为周边农田和居民提供充足、稳定的水源。
同时,项目还注重环境保护,采取一系列生态措施,减轻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实施内容和进展方面,张掖水库3标段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开始发挥效益。
工程包括一座水库、两条输水管道以及其他配套设施。
水库容量为1.8亿立方米,输水管道总长约120公里,设计灌溉面积达10万亩。
自项目投入使用以来,周边农田灌溉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农民收入逐年增加。
在环境和民生方面,项目的实施取得了积极成果。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工程在满足灌溉需求的同时,有效减轻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项目还带动了当地就业,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
然而,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
展望未来,张掖水库3标段项目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借鉴。
在应对水资源短缺、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等方面,我国将不断探索创新,推动一带一路土地治理民生灌溉工程取得更多成果。
同时,我们也应关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挑战,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全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人类福祉作出贡献。
总之,张掖水库3标段项目作为一带一路土地治理民生灌溉工程的一部分,不仅为我国解决了水资源问题,也为全球类似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
守护绿水青山,赋能美丽新宁夏——宁夏水土保持助力乡村振兴南部山区行■撰文、摄影/郭存阳近年来,自治区水利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以农民富、乡村美为目标,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着力推进水土流失治理与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相结合,与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相结合,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取得了显著成效。
┃ 高质量发展 ┃246月,虽然渐入盛夏,但宁夏六盘山脚下的固原市西吉县依然清凉怡人,汽车沿着宽敞平整的山路盘旋向上,来到吉强镇龙王坝村,标有“龙王坝村”字样的火红灯笼错落有致地悬挂在树上,一间间颇具特色的窑洞客房一字排开。
2013年以前,龙王坝村是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半山腰上种啥啥不成,放眼只有望不尽的苍凉”是当时村民最真切的感受。
然而,经过近10年的退耕还林和小流域治理,龙王坝村发生了巨变。
“2020年,龙泉湾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项目区以龙王坝村为中心,延伸到上堡子和袁家河2个自然村,通过实施坡改梯、沟道造林、行道树,修建沟头防护、谷固原市西吉县吉强镇龙王坝村的窑洞民宿游客游览龙王坝村┃ 高质量发展 ┃25坊等措施,将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做到工程、林草与农业措施相结合,预防、治理与管理相结合,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结合,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
”西吉县水务局局长冯建洲介绍,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推动了村民发展休闲农业,彻底改变了这个贫困小山村的生态面貌。
此时,大学毕业后外出打工的当地人焦建鹏看准了家乡山地的景观资源,毅然返乡创办了西吉县心雨林下产业合作社,在各级政府的关怀和各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合作社依托本地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以“农村变景区、农民变导游、民房变客房、产品变礼品”为发展思路,以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切入点,创新发展乡村脱贫模式,带领村民发展林下经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龙王坝村的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坚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玉林市龙云灌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8.08•【字号】桂发改农经〔2022〕836号•【施行日期】2022.08.08•【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玉林市龙云灌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玉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报来《玉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请求审批广西玉林市龙云灌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玉发改农经报〔2022〕12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玉林市龙云灌区工程已纳入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广西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2020~2022年推进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清单,属于国家级规划明确的水利项目。
新建龙云灌区工程可改善玉林市周边地区农业灌溉条件,为发展热带特色农业提供基础,可保障城乡生活及工业用水需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可退还被挤占的河道内生态用水,改善南流江水生态环境。
因此,新建玉林市龙云灌区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二、项目名称:玉林市龙云灌区工程。
三、建设地点:玉林市玉州区、福绵区、北流市、陆川县四、项目业主:广西玉林市龙云水利工程有限公司五、项目代码:2020-450000-76-01-053196。
六、原则同意所报玉林市龙云灌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任务为:主要解决灌区农业灌溉、城乡生活及工业园区供水问题,并为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创造条件。
灌区工程建成后,可改善226万人的供水条件,其中,城镇人口184万人,农村人口42万人。
工程设计灌溉面积54.0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21.0万亩,恢复灌溉面积为8.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为24.2万亩。
工程范围涉及玉林市玉州区、福绵区、北流市、陆川县等 4 个县(区、市)。
龙云灌区共有龙门、蟠龙、云良、茂林、苏六、罗江等6 个灌片。
南通市防洪规划南通市水利局南通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六月项目名称:南通市防洪规划设计阶段:规划设计编号:2012G001委托单位:南通市水利局承担单位:南通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证书编号:工咨甲11120060040报告编写:季巍唐广发吴国泉张守贤金炜刘谭琴黄莉陈旭坤项目负责:金炜报告校核:朱炼刘华审核:陶晓东批准:陆伟编制时间:2012年6月目录前言 (1)提要 (3)第一章基本情况 (6)第一节自然概况 (6)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 (9)第二章防洪、治涝现状和存在问题 (18)第一节洪涝灾害 (18)第二节洪涝灾害特征 (26)第三节防洪、除涝现状 (28)第四节存在问题 (37)第三章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42)第一节规划编制依据 (42)第二节规划指导思想 (43)第三节规划目标 (45)第四章防洪减灾体系 (47)第一节总体框架 (47)第二节建设任务 (52)第五章沿江、沿海防洪工程 (56)第一节沿江防洪 (56)第二节沿海防洪 (84)第六章区域防洪、除涝工程 (100)第一节通南地区 (100)第二节江海平原区 (104)第三节斗南垦区 (109)第四节里下河地区 (113)第七章城市防洪除涝工程 (122)第一节南通市城区 (122)第二节县市城镇 (128)第八章非工程措施 (138)第一节现状及存在问题 (138)第二节防洪治涝决策系统规划 (140)第三节防洪、防涝预案 (144)第四节工程设施管理 (149)第五节水利现代化 (160)第九章保障措施 (163)第一节管理体制保障 (163)第二节运行机制保障 (164)第三节法制保障 (167)第四节宏观决策和技术支撑 (169)第十章环境影响评价 (172)第一节环境现状 (172)第二节规划方案对环境的影响 (177)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 (179)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181)第一节投资估算的依据和方法 (181)第二节规划方案投资估算 (182)第三节近期工程投资 (185)第四节资金筹措意见 (188)第五节评价依据 (189)第六节费用 (190)第七节效益 (191)第八节经济评价 (192)第十二章规划实施意见和建议 (194)主要参考文献 (196)前言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在桂中治旱中的建设进度汇报引言本文档旨在汇报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在桂中治旱中的建设进度,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工程概述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是为了解决桂中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而进行的一项重大工程。
该工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引水灌溉系统,将乐滩水库的水源引入桂中地区,提供稳定的灌溉水源,以促进农业发展和缓解当地的旱灾问题。
建设进展截至目前,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的建设进展如下:1. 前期调研和规划:在项目启动初期,我们进行了详尽的前期调研和规划工作,包括地理勘测、水资源评估和工程可行性研究等。
通过这些工作,我们明确了工程的可行性和具体实施方案。
2. 水库建设:水库是该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水库建设已经顺利完成。
水库的建设包括水坝、泄洪口和蓄水池等设施的建造。
我们采用了高标准的施工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水库的安全可靠。
3. 引水系统建设:引水系统是将水库水源引入灌区的关键部分。
目前,引水系统的建设正在有序进行中,包括输水管道、泵站和调节闸等设施的建造。
我们将确保引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以实现可靠的水源供应。
4. 灌溉系统建设:灌溉系统是将水源合理分配到各个农田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已经开始了灌溉系统的建设工作,包括渠道、喷灌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
我们将根据农田的需求和灌溉技术的最佳实践,确保灌溉系统的高效运行。
5. 监测和评估: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后续的维护管理,我们将建立完善的监测和评估体系。
通过定期的水质监测、设备检查和工程评估,我们将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计划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按照原定计划推进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的建设。
下一步的主要计划包括:1. 完成引水系统建设:确保引水系统的各项设施按时完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调试,以确保引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2. 着手灌溉系统建设:加快灌溉系统的建设进度,确保灌溉设施的按时安装和投入使用,以满足农田的灌溉需求。
芒允水电站项目建设情况
1. 工程概况及建设内容: 盈江县芒允水电站位于盈江县太平镇境内,为大盈江下游右岸一级支流户宋河流域开发的第三个梯级电站,电站的开发任务主要以发电为主,利用户宋河电站尾水发电。
本电站为引水式开发电站,水库正常水位944.20m,最高水位947.585m,径流调节性能;电站装机16000kW,安装两台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8000kW。
保证出力55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7715万kw.h,年利用小时数4822h。
2.工程投资规模及目标:工程总占地为94875m2,其中永久占地48575m2,临时占地46300m2;地块中河滩地22115m2,水田6620m2,旱地3730m2,有林地62140m2。
占地区无住户移民,征地费用补偿静态总投资费用187.51万元。
工程总投资11944.13万元,静态总投资1149
3.73万元,建设期还贷利息450.40万元,单位千瓦投资7465.08万元。
经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济评价项目资本金的内部收益率10.0%,投资回收期13.03年。
3.工程进展情况:电站总工期18个月,其中施工准备期2个月,主体工程施工期16个月。
2010年9月13日,经《德宏州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同意开展芒允水电站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德发改基础【2010】620号文),同意盈江芒允河电力有限公司开展芒允水电站前期工作。
公司内部就组建了工程项目部、财务部、综合部、监理部等机构成员。
目前已按国家基础建设程序逐步完善电站建设任务,实体工程上已按设计规划内容完成进厂道路修缮及新建户宋河大桥、临时用电架设、施工炸药库房等工程量,实物工程投资260万元(详见财务报表)。
4.下一步工作计划:加快建设进度,于2012年6月份前完成土建工程一期施工阶段任务,主要有大坝、厂房、渠道;9月份完成引水隧洞、钢管道及尾水渠、升压开关站所有土建工程;2012年10月~2013年2月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与厂房升压站机电设备安装;2013年3月联合试运行投产发电。
5.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根据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程序对盈江县芒允水电站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