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6
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一、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2.掌握物体浮力与物体重力之间的关系;3.熟悉物体的浮沉实验方法。
二、知识回顾在前几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浮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请回忆一下,浮力的定义是什么?它与物体的重力有何关系?三、新知引入1. 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是指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推力。
根据物体是否能够浮起,我们可以将物体分为三类:浮体、沉体和悬浮体。
浮体是指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由于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而能够浮起的物体。
例如,船、浮子等都是浮体。
沉体是指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由于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而无法浮起的物体。
例如,铅块、石块等都是沉体。
悬浮体是指浸在液体中,既不会全部浮起,也不会全部沉下的物体。
例如,粉末、烟雾等都是悬浮体。
根据实验观察,我们可以总结出物体的浮沉条件:•若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物体将沉入液体中;•若物体的重力等于浮力,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若物体的重力小于浮力,物体将浮起来。
2. 物体的浮力计算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物体浸入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挤液体的重量。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浮力的计算公式如下:浮力(F)= 液体密度(ρ)× 浸液体中的体积(V)× 重力加速度(g)其中,液体密度是指液体的质量除以液体的体积。
液体密度通常用符号ρ表示,单位是千克/立方米。
3. 物体浮沉的应用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物体浮沉的原理。
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船的浮力使其能够浮在水面上,实现人们的水上交通;•潜水艇利用调节浮力和沉力,实现在水中的上浮和下沉;•飞机利用空气的浮力和升力,实现在空中的飞行;•游泳圈和救生衣利用浮力,帮助人们在水中浮起。
四、过程探究请同学们结合上面的知识,思考下列问题,并进行讨论:1.水果为什么能够浮在水中而不沉下去?2.如果一只小船上装满了石头,船会发生什么变化?3.确定物体的浮沉状态时需要考虑什么因素?4.如何用正式的实验方法来确定物体的浮沉状态?五、知识总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图1第十章浮力 第三节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导学案八( )班 学号( )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1)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2)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 学习重难点: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运用物体的沉浮条件解释生产或生活中的现象。
一. 学点预习:1. 根据物体的重力与浮力的大小来判断物体的浮沉;①物体上浮:F 浮 G 物 ,上浮的物体最终要 浮;②物体漂浮:F 浮 G 物; ③物体下沉:F 浮 G 物 ;④物体悬浮:F 浮 G 物其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和 。
处于非平衡状态的是 和 。
2.根据组成物体(实心)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来判断物体的浮沉;(1)若ρ物_______ρ液,物体上浮。
(2) 若ρ物_______ρ液,物体漂浮。
(3)若ρ物_______ρ液,物体悬浮。
(4)若ρ物_________ρ液,物体下沉。
3. 轮船、潜水艇、气球利用浮力的方法:(1)轮船:采用 的方法增大排水体积,从而增大浮力(轮船的大小用 表示);(2)潜水艇:采用改变自身的 利用浮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3)气球:采用内充密度 空气密度的气体,通过改变自身的 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升和降落。
二、合作探究:活动一、根据物体的重力与浮力的大小来判断物体的浮沉。
阅读课本P57,观看演示实验,1、实验:将木块、塑料筒、石块分别浸没水中,观察他们浮沉的情况,并分析为什么? 画出图中物体所处几种状况下受力的情况。
2.根据浸在液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浮沉:当把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物体受到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作用:(1)当 时,物体受力 ,物体上浮.上浮的结果是漂浮.漂浮时物体也受力的作用.(2)当 时,物体受力_______,会悬浮在液体中.(3)当 时,物体受到 力的作用,物体下沉.活动二、根据组成物体(实心)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来判断物体的浮沉; 1.观看演示实验(如图1): 取一只新鲜鸡蛋,放在清水中,观察它在水中沉浮的情况,向水中慢慢加些盐,并轻轻搅拌,观察到鸡蛋怎样运动?如果再加些清水,观察到什么现象?①鸡蛋放入清水后,鸡蛋 ,说明鸡蛋所受浮力 重力,鸡蛋密度 水的密度。
《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进修,学生将能够掌握物体浮沉的条件,了解浮力的观点以及应用,进一步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规律。
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同砚们回想一下,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物体浮在水面上,而有些物体则会沉到水底,这是为什么呢?2. 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浮力吗?为什么有些物体能够浮在水面上,而有些物体却会沉到水底呢?二、观点讲解(15分钟)1. 物体浮沉的条件:a. 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等于其重力时,物体会浮在液体表面;b. 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其重力时,物体会沉到液体底部。
2. 浮力的观点:a. 浮力是一种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所产生的向上的力;b.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体积成正比,与液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3. 物体浮沉的应用:a. 船只设计:根据物体浮沉的条件,设计出船只的形状和体积,以保证船只在水面上浮起;b. 水泵原理:利用浮力原理,设计水泵来抽水,实现液体的输送。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实验一:测量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力a. 准备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物体,如木块、塑料球等;b. 浸入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大小;c.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2. 实验二:观察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情况a. 准备不同密度的液体,如水、酒精等;b. 将相同物体分别放入不同液体中,观察其浮沉情况;c. 总结不同液体对物体浮沉的影响。
四、讨论与总结(15分钟)1. 小组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物体浮沉的条件以及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 总结归纳:总结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规律,并讨论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3. 提出问题:你觉得在设计船只时应该思量哪些因素?为什么水泵能够实现液体的输送?五、作业安置(5分钟)1. 完成教室笔记: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物体浮沉的条件、浮力的观点和应用;2. 阅读拓展: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浮力和物体浮沉的知识,写一份读后感。
初中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导学案教材分析:本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是在学习了上节《浮力》,知道浮力的产生及其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浮沉的条件,知道物体浮沉条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是如何改变浮力或重力,来实现浮沉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就在我身边,初步学会用浮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应用实验归纳总结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随着实验的总结、拓展,真正发挥了学生的正常思维潜能,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搜集整理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学习活动教学指导与评价【情景导入】多媒体显示,浮在水上的树叶和木块,在水中下沉的石块,视频展示潜水艇,引出探究的问题。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小实验,分析受力,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2.知道浮力的应用;了解轮船能够漂浮、潜艇下潜、气球升空的原因。
3.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学习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轮船、潜艇、气球的工作原理。
学习难点:物体的浮沉条件的理解、控制物体浮沉的方法。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物体的浮沉条件(一)合作探究实验:1.大烧杯中装适量的水,把塑料小瓶放入水中2.向塑料瓶中装入少量沙子,放入水中3.把塑料瓶装满莎子放入水中。
4.多媒体展示物体在水中悬浮状态观察现象,然后对照下图,分析物体受力,完成下面题母。
1. 画出图中物体所处几种状况下受力的情况2.物体上浮:F浮 G物上浮的物体最终要漂浮,通过小实验观察,物体重力改变时,在水中状态的改变。
引导学生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
物体漂浮:F浮 G物物体下沉:F浮 G物物体悬浮:F浮 G物其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和。
处于非平衡状态的是和。
(二)合作探究根据物体浮沉条件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请同学们推导出上浮,漂浮,悬浮和下。
沉时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关系物体上浮: ρ物_______ρ液物体漂浮:ρ物_______ρ液物体下沉: ρ物_______ρ液物体悬浮: ρ物_______ρ液物体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液面时,F浮(不变、变大、变小),露出液面后F浮(不变、变大、变小)直到F浮 G物时,物体漂浮在液面上。
导学设计流程:一、教学目标: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会对生活中浮力的现象加以解释。
3.知道轮船、密度计、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浮力应用。
【学习难点】通过调节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得到或增大可利用浮力,初步建立应用科学技术的意识。
三、导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都吃过饺子,但你们煮过饺子吗?谁能说一下饺子下锅后,浮沉情况的变化?为什么饺子下锅后先下沉,悬浮再上浮,最终漂浮在液面上,它所受力的关系又是怎样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自主学习•质疑交流阅读教材内容,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
合作探究•展示反馈小组讨论完成相关内容,教师检查各小组完成情况。
归纳总结•训练检测教师根据各小组讨论的结果对本节内容作出总结,并用一些典型习题对学生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
编号:013第十章浮力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主备:王征时间:2013-05-03 课时:1 班级:姓名:目标导航(1分钟)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会对生活中浮力的现象加以解释。
3.知道轮船、密度计、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
自主学习•质疑交流(12分钟)1、物体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改变”或“不变”)。
2、一木块静止在平静的水面上,竖直方向上受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力,另一个是竖直向的力,这两个力(“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3、密度:ρ= 变形式:m= ;阿基米德原理:F浮= = g=ρ液g。
合作探究•展示反馈(15分钟)1、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如图1 所示,鸡蛋在盐水中的状态和受力情况。
(1)鸡蛋在盐水中受到力和力的作用。
往水中加盐,是增大了液体的密度,从而增大了力,鸡蛋处于不同状态是由于力发生了变化。
(2)在上图中,(a)漂浮:V物V排(b)悬浮:V物V排(3)归纳物体的浮沉条件:F浮G,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就会上浮;F浮G,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就会下沉;F浮G,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或漂浮在液面。
第十章 第三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导学案 授课人:李传河 审核:陈晶丽 授
课时间: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 会对生活中浮力的现象加以解释。
3. 知道轮船、密度计、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
4. 以极度热情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重点: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浮力应用。
难点:通过调节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得到或增大可利用浮力,初 步建立应用科学
技术的意识。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吃过饺子,但你们煮过饺子吗?谁能说一下饺子下 锅后,浮沉情况的变
化?为什么饺子下锅后先下沉,悬浮再上浮, 最终漂浮在液面上, 它所受力的关系又是
怎样的?下面我们就一起 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问题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但是有的物体要上浮, 有的却要下沉,
这是为什么?你能画出图中物体所处几种状况下受 力的情况吗?
物体上浮:F 浮 G 物 上浮的物体最终要漂浮,物体漂浮: F 浮 G 物
物体下沉:F 浮 G 物
物体悬浮:F 浮 G物 (根据上图你能说出什么是悬浮吗? 其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的是 和 。处于非 平衡状态的是 和 。
问题 2:利用上浮、悬浮、下沉时 F 浮和 G 物的关系推导:
物体上浮 : ρ物 _______ρ液
物体下沉 : ρ物 _______ρ液
物体悬浮 : ρ物 _______ρ液
物体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液面时, F 浮 (不变、 变大、 变小 , 露出液面后 F 浮
(不变、变大、变小直到 F 浮 G物时,物体漂浮在液面上。
问题 3:如图新鲜的鸡蛋在清水中要下沉,为什么?你能想办法让 它悬浮吗?大家
动手做做看。这是通过哪种方法来增大浮力, 从而 调节浮力和重力关系来实现悬浮
的呢?增大浮力还有什么方法?
针对训练:1. 一个质量是 50g 的鸡蛋悬浮在
盐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 _______N。(g=10N/kg
2. 某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 将重为 100g 的 物体放入盛满
水的盆中 , 有 90g 水溢出 , 则(
A. 物块会浮在水面上 B.物块会悬浮在水中
C. 物块会沉入盆底 D.不能据此判断出物块的沉浮
探究点二:浮力的利用:
问题 1: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浮力 — 轮船的发明
(1观察课本图 10.3-5思考怎样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2橡皮泥为什么能漂浮在水面上?
(3 轮船原理:采用 ________的办法, 增大可以利用的 ________, 使密度大于水的
钢铁能漂浮在水面上。
合作探究
1、同一艘轮船从河流驶入海里的过程中,轮船的重力、轮船受到 的浮力、轮船
的排水量、轮船排开液体的体积、轮船的吃水线这几 个量中哪些没有变化?哪些有
变化?怎样变化?
2. 同一艘轮船从河流驶入海里是浮起一些还是沉下一些?
问题 2:改变自身重力来调节浮力和重力关系实现浮沉 - 潜水艇 1. 潜在水下的
潜水艇受 _____力和 ______力作用。
2. 潜水艇原理:潜水艇是利用改变 __________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合作探究:
潜在水面下的潜水艇在上浮和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 是否变化? (写出判断依据
问题 2:气球和飞艇
气球里充的是 的气体。 高空探测气球充的是 ,热气 球充的是 。飞艇充的是 。
合作探究:假如由你来设计一个可以载人的带吊篮的气球, 气球里 充的是氦气,
为了使乘客能降回地面,你打算采用什么办法?如果 气球里充的是热空气,你又打算
用什么办法 ?
拓展延伸: 1.解释煮饺子的原理。
针对训练:
1. 一艘船的质量为 5×105t ,最大载重量是 1.3×106t ,则它满载时 的排水量为
________t, 受到的浮力是 ________N, 如果卸下 2×105t 的货物,它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__N。 (g取 10N/kg
2. 潜水艇是靠改变 ________________实现上浮和下沉的;轮船是 采用
________的办法, 增大可以利用的 ________, 使密度大于水的 钢铁能漂浮在水面
上。
3. 三国时代,诸葛亮曾放出一种“会飞”的灯笼,
后人称其为“孔明灯” ,如图 7.5-2所示.它上升的
主要原因’是:灯笼内的热空气密度 ________空气密
度,导致灯笼受到的浮力 ________灯笼的重力,所以
灯笼才上升.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请同学们总结一下。
五、当堂检测:
1. 把一个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
的液体中,情况如图 7.5-3中甲、乙所示,
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这个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较大
B .这个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较大
C .甲种液体的密度较大
D .密度计在 B 处的刻度值应大于在 A 处的刻度值
2. 某农户生绿豆芽时,将绿豆倒人盛水的容器中, 发现成熟饱满的
绿豆沉入水底,干瘪、虫蛀的绿豆漂浮在水面上,产生这二现象的 原因是 (
A .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 力大于重力
B .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 力等于重力
C .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 力等于重力:
D .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 力小于重力
3. 漂浮和悬浮是物体在液体中时所能处的两种状态,它们的相同 点是 ________;
而从 V 排 和 V 物 的关系上来区别,物体漂浮时 V 排 ________V物 ,而物体悬浮时
V 排 ______V物 ;从物体密度和液体密 度的关系上来区别,能漂浮的物体, ρ物
________ρ液 ,而悬浮的物 体, ρ物 ________ρ液 . (填“ >” 、 “ <”或“ =”
4. 用手将一重为 6N 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 10N ; 则 此 时 物
体 受 到 的 浮 力 为 ________N; 放 手 后 物 体 将 ________(填“上浮” 、 “下沉”或
“悬浮” ,待物体静止时所受的 浮力为 ________N。
附加题:
如图 7.5-1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在水面;把 它放入另一种液
体中,它却沉人底部, 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玩具 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 (
A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 .在另一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 .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 .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六、布置作业:教材 60页 3、 4、 5题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