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案例示例共34页
- 格式:ppt
- 大小:2.39 MB
- 文档页数:34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爱维龙媒人力资源咨询案例——XXX公司人力资源规划目录一.xxx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一)xxx公司人力资源现状1.xxx公司组织结构xxx公司下设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1个合资公司(电厂),其中一期工程下设3个车间,1个中心化验室,12个管理部门。
2.xxx公司的人力资源结构xxx公司(包括一期、二期)共有正式员工865人,其中包括外聘员工21人。
按职务等级划分:公司高层人员11人,占员工总数1.3%;中层人员33人,占员工总数3.8%;基层管理人员185人,占员工总数21.4%;基层员工636人,占员工总数73.5%。
表1-1员工职务等级分部表岁之间的员工有499人,比例为57.68%;31-40岁之间的员工有173人,比例为20%,41-50岁之间的员工有75人,比例为8.67%,50岁以上员工为57人,比例为6.6%。
公司全体员工年龄结构如表1-2所示:表1-20.7%;专科学历人员50人,占全体员工比例为5.8%;中专学历人员247人,占全体员工比例为28.6%;高中及技校学历人员152人,占全体员工比例为17.6%;初中以下的员工有410人,占全体员工比例为47.4%。
公司员工的学历结构如表1-3所示:表1-30.8%;具有中级职称人数为21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2.4%;具有初级职称人数为28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3.2%;无职称人员809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93.6%。
公司员工的职称结构如表1-4所示。
表1-4公司中高层管理者指的是科室副科长、车间副主任以上人员,共有44人,占全部员工的比例为5.1%。
中高层管理者文化程度:中高层管理者中大专及以上的员工有12人,占公司中高层管理者总数的27.3%,中专及以下有32人,占公司中高层管理者总数的72.7%。
中高层管理者结构如表1-7所示。
表1-5占全部中高层人数的41%;初级职称人数2人,占全部中高层人数的4.5%;无职称人数24人,占全部中高层人数的54.5%。
案例一:小王的绩效考评结果公司年终的绩效考评结束了,小王的绩效考评分数低于他的同事小何。
小王和小何是同时应聘进入这家公司的,两个人又被分配到同一部门,做着同样的工作。
这是她们进入公司后接受的第一次绩效考评,而且这一次的绩效考评结果,可能会影响到下一年度谁能够被提升的问题。
从进入这家公司开始,小王一直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并希望自己的这一付出能够得到上司的认可。
并且,无论从学历来讲,还是工作能力方面,小王都自认为优于小何,这一考评结果令小王产生了困惑。
这时,邻座的电话响了,电话铃声不由得使她想起了一件事情。
刚刚进入这家公司后不久的一个周末,她和小何都在加班,因为有事情需要请示领导,所以小何拨通了上司家的电话。
刚开始接电话的可能是上司家5岁的儿子,上司接了电话后,小何并没有直接谈工作,而是先问“刚才接电话的是亮亮吗,真可爱,让他再和阿姨说几句话?贝贝在叫啊,是不是着急让你带它出去了?”小王觉得奇怪,她怎么会知道上司儿子的名字?贝贝又是谁?事后她才知道贝贝原来是上司家的一条宠物狗。
小王当时的感觉是这件事情很无聊,也很浪费时间,如果是她挂电话,一定会直接和上司谈工作,别人的儿子和狗和工作又有什么关系?现在小王开始明白了,自己恐怕是在人际关系方面出了问题,不仅仅是和上司,和同事之间也是这样。
因为自己过于关注工作,忽视了很多和同事之间的这种沟通,并且在工作中过于认真的态度,也可能会令同事感觉紧张,会给人不够随和的感觉。
但是,人际关系和工作质量有什么关系呢?小王自认为自己的工作质量和业绩是无可挑剔的,从到公司以来,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工作一直勤勤恳恳,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为什么最后的考评结果仍然很低呢?毕竟人际关系也只是考核内容中的一方面而已呀?是不是搞好人际关系是考评的大前提?如果是这样的话,也许自己和公司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那么究竟是应该适应公司的这种方式,改变自己的个性,还是应该考虑重新找工作的问题呢?对绩效考评结果产生困惑的不只是小王一个人。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案例1.背景为实现××公司“未来5年实现××”的目标,更好地实施“人才兴企”战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努力为××公司健康、持续、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和人才队伍保障,特制定《××公司5年人才发展规划方案》。
2.指导思想及原则1)指导思想未来5年,紧密围绕公司5年发展战略目标,以人才驱动业务发展。
人才管理从粗放式管理到精准化管理,人力资源职能从管理驱动向服务客户驱动,构建全员人才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人才能力,牢固树立科学的选、育、用、留的人才理念,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价值。
公司确立人才发展优先的战略布局,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人才,以人力资源开发、调整人才结构为主线,以“5项人才工程”建设为重点,分类统筹推进5支人才队伍建设,全力推进人才工程建设。
2)基本原则(1)遵循人才优先原则,将人力资本作为企业核心资产来经营,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价值。
(2)遵循优化结构原则,主动适应市场竞争需求,重点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分布和人才素质,大力引进能够解决业务瓶颈、具备先进管理经验及高技能的优秀人才。
3.人才的分类及定义根据人才的不同作用,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经营管理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指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人员,包括具体从事规划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资本运作、财务审计、生产管理、法律事务、质量安全环保、行政管理等业务工作的管理人员,以及副经理及以上的管理人员。
经营管理人才可以具体细分为战略企业家、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一般经营管理人才。
2)市场开疆拓土人才市场开疆拓土人才指通晓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法律制度,熟悉并擅于争取国内市场,能够在国际国内进行业务拓展、基地建设、生产经营和市场销售的复合型人才。
3)技术创新人才技术创新人才指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和没有专业技术职称但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主要包括从事工程技术、产品研发、工艺控制、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业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战略目标与人力资源规划——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客户行业】电子商务【问题类型】人力资源规划【客户背景】易通(化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中国首批从事航空电子客票开发与销售的合资公司,由某大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与某投资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设立。
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航空公司电子客票售后服务、系统开发、机票直销业务等。
公司成立于2007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客票已经在消费者中推广开来,易通公司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该公司已在多个城市设立了办事处,员工人数近400人。
随着市场环境的竞争日益激烈,公司管理者也在思考如何拓展原有业务,实现利润的逐步增长。
但是,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张,企业内部管理建设的弊端日益明显,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不完善,已经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员工的流动也比较大,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了压力。
企业管理者也不清楚到底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哪里,也无法有效解决问题。
基于此,易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高层管理者邀请华恒智信进驻企业,帮助企业诊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问题所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现状问题及分析】经过对该公司管理现状的深入分析,华恒智信顾问专家团队认为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2、公司战略目标不明确。
公司成立短短几年,处于业务探索、变革时期,再加上传统航空客票销售渠道的历史原因,以及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电子客票销售业务的逐渐发展,公司发展的方向和战略目标并不清晰,基本上只是延续原有业务或是模仿其他竞争对手的策略,更不用提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了。
另一方面,两家合资公司派驻的管理团队的管理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仍在不断磨合,对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尚未形成共识,因而也难以在公司范围内进行贯彻传递。
2、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性不强,缺乏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
与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类似,该公司在成立之初把精力放到了业务开拓和业绩提升上面,欠缺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
案例一:小王的绩效考评结果公司年终的绩效考评结束了,小王的绩效考评分数低于他的同事小何。
小王和小何是同时应聘进入这家公司的,两个人又被分配到同一部门,做着同样的工作。
这是她们进入公司后接受的第一次绩效考评,而且这一次的绩效考评结果,可能会影响到下一年度谁能够被提升的问题。
从进入这家公司开始,小王一直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并希望自己的这一付出能够得到上司的认可。
并且,无论从学历来讲,还是工作能力方面,小王都自认为优于小何,这一考评结果令小王产生了困惑。
现在小王开始明白了,自己恐怕是在人际关系方面出了问题,不仅仅是和上司,和同事之间也是这样。
因为自己过于关注工作,忽视了很多和同事之间的这种沟通,并且在工作中过于认真的态度,也可能会令同事感觉紧张,会给人不够随和的感觉。
但是,人际关系和工作质量有什么关系呢?小王自认为自己的工作质量和业绩是无可挑剔的,从到公司以来,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工作一直勤勤恳恳,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为什么最后的考评结果仍然很低呢?毕竟人际关系也只是考核内容中的一方面而已呀?是不是搞好人际关系是考评的大前提?如果是这样的话,也许自己和公司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那么究竟是应该适应公司的这种方式,改变自己的个性,还是应该考虑重新找工作的问题呢?对绩效考评结果产生困惑的不只是小王一个人。
广告部的员工对金融部员工的成绩普遍高于自己而不满,而公司里有些年纪较大的员工也?衔堑某杉ǖ陀谀昵崛耸且蛭纤救衔约耗昙痛螅ㄐЬ鸵欢ǖ汀?绩效考评结束了,公司却开始变得不平静了。
员工的这些抱怨也传到了老总的耳朵里,他在思考,究竟问题出在哪里?问题:1、为什么小王会得到这样的绩效考核结果?2、公司里其他员工对绩效考核结果的抱怨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在绩效考评中如何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案例二:A 公司的目标管理A 公司自从 2002 年 7 月份开始实行目标管理,当时属于是试行阶段,后来人力资源部由于人员的不断的变动,这种试行也就成了不成文的规定执行至今,到现在运行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了。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联想集团第一篇:联想集团总述一。
概述联想集团公司是一家极富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由联想及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所组成。
作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导企业,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并销售最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及优质专业的服务,帮助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成功。
联想公司主要生产台式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掌上电脑、主机板、手机等商品。
1996年开始,联想电脑销量位居中国国内市场首位,近几年更是发展迅速,一越占据世界电脑销售量第二的宝座。
2011年1月,联想与NEC合作欲改变笔记本电脑行业格局。
二.集团传统联想的创新精神和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不断寻求突破的传统在今天的联想得到了延续,新联想是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IT 巨人。
在全球范围内,联想为客户提供屡获殊荣的ThinkPad笔记本电脑和ThinkCentre台式机,并配备了ThinkVantage Technologies软件工具、ThinkVision显示器和一系列PC附件和选件。
在中国,联想个人电脑产品的市场份额达35.2%(Q2/FY2007,IDC数据)。
凭借其领先的技术,易用的功能、个性化的设计以及多元化的解决方案而广受中国用户欢迎。
联想已连续10年保持中国排名第一。
联想还拥有针对中国市场的丰富的产品线,包括移动手持设备、服务器、外设和数码产品等。
三。
研发人才联想集团是一间极富创新性的高科技公司,秉承自主创新与追求卓越的传统,联想持续不断地在用户关键应用领域进行技术研发投入。
联想将最新的研发成果从实验室带到市场,转化为生产力并改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联想集团建立了以中国北京、日本东京和美国罗利三大研发基地为支点的全球研发架构;在中国大陆,联想还拥有北京、深圳、上海和成都四大研发机构.联想为全球PC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联想集团拥有包括众多世界级技术专家在内的一流研发人才,他们曾赢得了数百项技术和设计奖项,并拥有2000多项专利,开创了诸多业界第一.联想研发团队的最终目标是改善个人电脑拥有者的整体体验,同时降低总体拥有成本.四.公司发展目前联想在国内除北京平台外,在香港、上海、深圳、惠阳、沈阳、武汉、西安、成都设有区域平台,在哈尔滨、济南、南京、杭州、广州、郑州、重庆、昆明、乌鲁木齐、长春、兰州、南昌和南宁设有办事处。
人力资源规划的成功案例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它是一种战略性的管理工具,旨在确保组织拥有适当数量和合适资质的员工,以满足组织的长期目标。
以下是一个关于人力资源规划成功案例的讨论。
案例背景:某ABC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技术公司,拥有多个业务部门和遍布全球的办事处。
由于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公司面临着招聘、人员配置、培训和绩效管理等人力资源挑战。
情景分析:ABC公司高层意识到,为了实现公司长期战略目标,他们需要进行全面的人力资源规划。
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的人力资源系统,以确保该公司的组织结构与业务需求相匹配,并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支持。
解决方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ABC公司采取了以下的人力资源规划措施:1.需求预测:公司的高层与各业务部门紧密合作,分析业务目标和战略规划,进一步预测未来几年的人力资源需求。
他们考虑到员工的流动性、退休率、业务增长以及技能短缺等因素。
基于这些预测结果,他们得出了各部门的人员需求量。
2.人才管道建立:公司与多所高等学府合作,开展校园招聘,并与相关行业协会合作,寻求合适的候选人。
同时,他们还建立了一个员工推荐计划,鼓励现有员工推荐优秀人才。
3.绩效管理:ABC公司实施了一套全面的绩效管理制度,用于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并提供晋升和奖励机会。
通过这样的制度,公司能够识别和培养高潜力员工,并为组织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4.培训与发展:ABC公司积极投资于员工培训和发展计划。
公司鼓励员工参与内部和外部培训活动,以提升他们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此外,公司还提供跨部门交流和职位轮岗的机会,以促进员工的个人发展并增加组织的灵活性。
成果与启示: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ABC公司获得了显著的业绩和组织效能提升。
他们能够及时满足各业务部门的人力资源需求,大大减少了员工招募和培训的成本。
此外,公司的员工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员工绩效稳步上升,对组织的归属感也增强了。
人力资源公司战略规划案例第一章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第一节指导思想编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五年发展战略规划,必须按照国家关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业优先战略和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决策部署,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人力资源开发配置的需要,抓住推进政府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离改革的历史机遇,在完成县域充分就业和配置人力资源,充分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优化社会管理成本结构,理顺各种人事关系,缓解专业人员紧缺问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成为豫西南知名的人力资源服务整体供应商,为具备在省内外竞争实力奠定基础。
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五年发展战略规划应在全面分析其优势和劣势基础上,根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所制定的发展蓝图,在公司战略、业务拓展、市场竞争、人力资源开发和组织结构优化等诸多方面,作出总体部署,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基础和行动指南。
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五年发展战略规划必须适应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以管理创新为突破口,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坚持开放、合作的发展道路,使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在五年内能够发展成为立足人力资源服务业,为全社会提供综合人力资源服务的、具有鲜明经营特色的人力资源服务整体供应商。
第二节基本原则一、市场驱动,效益优先根据客户需求快速适应市场变化,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迅速占领市场高地,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管理的共同目标是取得和提高企业效益,包括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企业经营计划必须围绕这个中心来制定和展开,要从合理处理局部与全局、近期与长期、内部与外部、微观与宏观等方面关系出发,统筹兼顾,权衡利弊,以促进效益最大化。
二、重视人才,持续发展人才是企业发展重要的战略资源。
重视人才就是重视引进与培养,就是不断聚集和持续造就高素质人才,提高公司生产力和竞争力。
依靠领军人才,带动团队建设,确保公司持续发展。
三、制度创新,服务至上以企业制度创新为核心,推进组织结构转型和运营模式优化,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和政策环境;要不断使创新者获得追加或额外利益,同时要充分利用制度优势,提升服务品质,追求卓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