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实施发垄断法的国际借鉴以及对我国推进反垄断私人诉讼的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5
反垄断理论分析及其对我国反垄断政策的建议摘要:我国目前的垄断性行业已严重影响到经济的内生性增长,如何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反垄断政策,需要针对形成垄断的各种原因,分别对各种形式的垄断现象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反垄断政策方面的建议,以及开放条件下反垄断政策的一些新的变化,这样才有助于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反垄断政策。
关键词:垄断进入壁垒比较研究中国进入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应对动荡多变的国际局势,寻找自身存在的发展潜力,打破垄断行业壁垒,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提升行业竞争活力,已经成为“十二五”规划中重要一环。
垄断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如何有效降低垄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对各种形式的垄断现象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符合实际的反垄断政策。
一、垄断理论简述垄断(Monopoly) ,通常是指卖方垄断,一般指这样一种情况,在相关产品市场上只存在唯一的卖者,垄断者在市场上,能够按照自身的意愿控制和调节市场价格与产量。
传统经济理论把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四个类型,其中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最高,垄断市场的效率最低。
在垄断市场,厂商可以根据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自行确定市场价格、产量,产品的边际成本低于其市场价格,从而存在效率的缺失。
同完全竞争相比,垄断厂商提供的产品数量较少,但价格却较高。
因此,无论是从经济理论角度分析,还是从政府政策出发都主张对各种垄断现象进行反垄断控制。
但同时另一方面,垄断也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早期,“马歇尔难题”,即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垄断)的两难选择就说明了垄断可以提高效率的一个方面。
之后,又有人指出,垄断可以鼓励和促进创新、技术进步等等。
这使得人们对于垄断的认识进一步复杂化,也更接近现实。
由于垄断对于经济的发展既有促进的一面又有阻碍的一面,因此对于反垄断而言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具体问题分析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垄断类型采取不同的政策。
完善我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的设想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垄断行为已成为影响经济市场公平竞争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自我国《反垄断法》颁布实施以来,对于打击垄断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由于反垄断执法机构相对薄弱,一些垄断行为仍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甚至有的反垄断案例出现了司法和行政执法的不一致情况,造成了法律执行的不稳定性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此,提高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的有效性以保护消费者利益成为当务之急。
二、选题意义本课题的意义在于:1. 促进反垄断执法机构与消费者的合作,提高反垄断法执行的效率和公平性。
2. 推进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的建立和健全,鼓励个人、企业、机构等对垄断行为提起诉讼,推动反垄断法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和惩戒。
3. 增加国内企业和消费者的法律意识,提升其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有利于构建开放的市场环境和推进经济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探讨如何完善我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
研究内容:1. 现行反垄断法私人执行体系的形式与实质。
2. 分析我国反垄断案件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如何完善私人执行制度。
3. 基于国外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现状,借鉴成功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反垄断法的私人执行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方法:1. 理论研究法:对于反垄断法理论、反垄断法实施情况的分析和比较研究等采用理论研究法。
2. 实证研究法:通过民事诉讼案例的实证研究,分析现阶段反垄断法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探索私人执行制度的完善方案。
四、预期结果本研究将的预期结果:1. 对我国反垄断法执行体系现状进行梳理,明确反垄断法需要完善私人执行制度的原因和重要性。
2. 介绍国外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的成功案例,提取成功经验,结合国情提出完善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3. 为我国反垄断法执行提供可行性方案和方法,帮助完善反垄断法的执行制度,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浅议我国反垄断法私人实施的困境及完善对策作者:张瑜来源:《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24期摘要反垄断法的实施有助于构建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鼓励公平竞争,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而私人实施又是我国反垄断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因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反垄断法私人实施的涵义以及其优越性,并分析了目前我国反垄断法私人实施存在的困境以及相应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反垄断法私人实施公共实施作者简介:张瑜,菏泽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反垄断法在国外被称为经济大宪章,从表面上看他是一部维护市场机制的法律,通过反垄断执法机构对于实施垄断的行为进行的一些行政处罚等措施,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促进竞争和公平的交易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反垄断法的实施机制分为公共实施和私人实施两大部分,公共实施相关问题是反垄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私人市场参与者在反垄断法的执行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私人实施有助于加强打击非法垄断行为的法律效果。
因此,在关注反垄断法公共实施的基础上,重视私人实施的重要性显得十分有必要。
一、反垄断法私人实施的涵义法律的实施,也称为法律的执行,是法律从文字转为行动、从应然状态转入实然状态的一种过程,是人们将法律规范的抽象可能性转变为具体现实性的一种能动性行为,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实际贯彻和施行法律规范的一个动态过程。
反垄断法的实施主要包括两种方式:法律的公共实施和法律的私人实施。
公共实施主要是指是法律赋予特定的行政主管机构对违法行为实施相关法律的权力,私人实施则是指私人参与者(自然人、法人或其他实体)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违法行为的侵害或弥补自己所受到的损害,直接开展反垄断法的实施。
一般而言,公共实施主要运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财政来维护公共利益;而私人实施则是在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进行理性选择,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护私人的个体利益,但同时也能起到部分维护公共利益的作用。
反垄断法论文范文借鉴(共4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交流的持续增加,反垄断逐渐成为对外经贸易中的焦点。
在国内市场条件下,垄断企业的不断扩大不仅给其他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了阻碍,也对消费者的正当权益的实现产生了不良影响。
我国现行《反垄断法》和司法解释对规制市场公平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依然存在着原告资格规定不明、损害赔偿力度不足等问题,因此,本文认为对我国反垄断立法进行完善势在必行。
第1篇:反垄断法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思考消费是市场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从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只有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充足保护,市场活动才能有序进行。
垄断行为的作出者往往是占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垄断行为具有隐蔽性、特殊性的特点,而消费者作为市场活动中的弱势群体,仅仅依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事后救济,并不能在根本上改变其在经济实力、交易信息获取以及救济寻求等方面的弱势地位。
随着2012年《关于审理因垄断行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出台,反垄断民事诉讼案件数量增多,同时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使类似“3Q大战”的新型反垄断案件逐步走进司法视野,我国反垄断法面临着诸多严峻考验。
一、我国反垄断法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不足(一)反垄断法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实现机制存在漏洞《反垄断法》第38条规定反垄断执法机构有权对涉嫌垄断的经济行为进行调查,单位和个人有权利向反垄断执法机构进行举报。
据此可以看出,反垄断执法机构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两种,一是执法机构主动进入行业内部调查,二是接受消费者举报后调查。
法律赋予国家机关设立专门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权利,使国家公权力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加大了对垄断行为的禁止力度,但是由于公共执法机构保护公众利益的目的,对消费者个体的保护、赔偿力度有较大的稀释和削弱。
且由于实施垄断行为的企业往往是在本行业领域内具有较高的市场控制力和社会影响力,因此公共执法在执法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渎职、监管不力等现象。
我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的改进与完善我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的改进与完善摘要:反垄断法的私人执行是法律实施的具体延伸。
私人执行相较于公共执行有其自身的优势,并已经成为反垄断法执法的潮流。
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了私人执行制度,其立法也相对完善,但在实施过程中也经历了诸多困难。
我国《反垄断法》也规定了私人执行制度,但是内容还过于原则,相关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厘清。
有必要借鉴国外相关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的实际情况对该制度进行改进与完善。
关键词: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原告资格竞争文化1反垄断法的公共执行与私人执行1.1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界定反垄断法的执行可以分为公共执行和私人执行两种。
反垄断法公共执行是指反垄断执法机构针对反竞争行为行使公权力来执行反垄断法的行为;一般认为,反垄断法公共执行的特点是动用公共财政资源和权力资源,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和集体等公共利益。
而私人执行则是利益受侵害的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基于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来决定执行投资和努力的程度、范围和强度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个人利益,但有时也可以起到维护公共利益的作用。
反垄断法的私人执行,也称为私人实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在狭义上,反垄断法私人执行是指反垄断法的私人诉讼;而在广义上,私人执行则是指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据反垄断法律规范对垄断行为进行举报、干预、诉讼、裁判、制裁和监督等活动。
这样,广义的反垄断法私人执行不仅仅包括私人损害赔偿诉讼,还包括私人想主管机关举报或控告反垄断违法行为以及私人向行政主管机关提起反垄断调查申请,这些都可能引发反垄断主管机关对违法主体进行调查、处理及提供相关信息支持。
由此可见,广义上的反垄断法的私人执行并不等同于私人诉讼,私人诉讼只是私人执行的一种途径和方式,但同时也是其最主要的一种途径,两者在实体内容上具有一致性。
遭受反竞争行为侵害的私人主体可通过诉讼追究违法主体的民事责任,这是私人实施制度的主要内容。
论国际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对中国执法的启示摘要:法律的有效实施在于执法,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私人执法。
美国反托拉斯法重视私人执行,强制性3倍赔偿制度、单方诉讼机制使其蓬勃发展,维护了该法的稳定性。
我国反垄断法对私人执行制度只做了原则性规定,今后应重视私人执行制度的发展,使其成为公共执行的有力补充。
在私人执行具体操作模式上,还应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选择直接执行模式。
关键词:反垄断;私人执行;中国;国际经验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和基本法则,但市场本身并不能保证竞争的自由和公平。
“要是竞争发挥作用,不仅需要适当的组织某些制度安排,如货币,市场和信息渠道——他们之中有些是私人企业从来不能充分提供的——而且它尤其依赖于一种适当的法律制度的存在,这种法律制度的目标在于既维护竞争,又使竞争尽可能有利的发挥作用”[1]反垄断法是维护市场竞争的法律,但“如果法律规定的内容仍停留在纸上,而不影响人的行为,那么法律只是一种神话,而非现实”[2]。
要把“纸面上的”反垄断法变成“行动中的”反垄断法,是反垄断法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守护神,必须建立科学的反垄断法执行模式。
反垄断法的执行可以动用公共和私人两种资源,由此形成公共执行(public enforcement)和私人执行(private enforcement)两种执行方式。
反垄断法的公共执行是指反垄断主管机关以公共利益代表者的身份通过行使公权力来执行反垄断法,而私人执行则是指那些自身利益受到反竞争行为影响的法人或自然人通过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通过仲裁等方式来执行反垄断法。
[3]我国《反垄断法》于2008年8月1日正式施行,《反垄断法》虽然就私人执行制度进行了规定,但是相关条文过于简化,过于抽象,操作性不强。
我国有必要借鉴外国先进立法和司法经验,结合我国国情,逐步建立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
一、私人执行制度和公共执行制度的关系反垄断法要得到有效实施不仅需要执行机构的行政执法,同时也要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
反垄断法论文: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建构【中文摘要】反垄断法立法的真正贯彻实施依赖反垄断执法制度的有效性,世界反垄断法执法制度可以分为公共执行与私人执行两种。
我国颁布的《反垄断法》对公共执行规定的比较具体,而对私人执行,我国《反垄断法》仅规定了垄断行为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具体执行的可操作性不强。
因此,对反垄断法的私人执行制度进行深入探讨,对我国反垄断法的学术理论发展和司法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界定、历史起源、制度价值入手,通过横向比较,借鉴国外反垄断先进立法与司法实践,为建立我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提供参考。
论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从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界定入手,阐述了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历史起源,分析了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独特制度价值。
第二部分分别对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外反垄断私人执行的立法和实践发展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希望能为我国建立和完善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提供借鉴。
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反垄断法》关于私人执行制度的具体规定,结合目前我国国情现状,得出在我国建立私人执行制度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四部分分别从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执行模式、私人执行的主体、私人执行的管辖以及私人执行的损害赔偿责任等方面,为构建我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提出具体建议。
【英文摘要】The real purpose of antitrust legislation requires the effectiveness of antitrust enforcement. Antitrustenforcement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kinds of public enforcement and private enforcement. China’s “anti-monopoly law”on public enforcement provisions more specific, while the private enforcement, China’s “anti-monopoly law” only provides for civil liability, operability is not strong. Ther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of private antitrust-depth study and judicial practice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us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from the definition of private antitrust laws, history, origin, value to start by drawing horizontal comparison the world’s major countries, antimonopoly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practice, to establish a system of private enforcement of antitrust laws provide a reference.Paper consists of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meaning from the antitrust laws and the definition of private enforcement, elaborates the history of private enforcement, analysis of the unique value of private enforcement. The second part is the world’s major private national and regional antimonopoly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third part of the country’s regulations, combined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resulting in the system of private enforcement ofantitrust laws to establish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Thefourth part is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o build a system ofprivate enforcement of antitrust laws.【关键词】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建构【英文关键词】Antimonopoly Law Private Enforcement Construct【目录】建立我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的研究内容摘要4-5英文摘要5引言8-11第一章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概述11-19第一节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界定11-12第二节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历史起源12-14第三节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制度价值14-19一、从违法者角度分析14-15二、从受害人角度分析15-16三、从公共执行的角度分析16-17四、从社会竞争文化角度分析17-19第二章国外反垄断私人执行的立法和实践19-26第一节美国反垄断私人执行的立法和实践19-22一、直接执行模式19二、绝对三倍损害赔偿19-20三、禁令救济20-21四、集团诉讼制度21-22第二节德国反垄断私人执行的立法和实践22-23第三节日本反垄断私人执行的立法和实践23-26第三章在我国建立私人执行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26-34第一节我国《反垄断法》关于私人执行制度的规定26-28第二节在我国建立私人执行制度的必要性分析28-31一、我国反垄断法法律本身的要求28二、弥补我国公共执行缺陷,防止“政府失灵”的要求28-29三、规制跨国公司垄断行为的要求29-30四、树立竞争理念,培植竞争文化的要求30-31第三节在我国建立私人执行制度的可行性分析31-34一、我国具有建立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的法律法规基础31二、我国具有建立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的社会群众基础31-32三、我国具有建立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的行政执法体制基础32-34第四章构建我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的建议34-42第一节我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执行模式34-36第二节我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主体36-38第三节我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管辖38-39第四节我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损害赔偿责任39-42结语42-43致谢43-44参考文献44-46摘要46-48Abstract48-51【索购全文找】1.3.9.9.3.8.8.4.81.3.8.1.1.3.7.2.1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
关于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思考董治邦摘要:反垄断法是现代国家调节社会经济的基本法律之一,是经济法体系一个重要的基本构成。
在很多国家,它被称为"市场经济的宪章","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石",并长期居于经济法体系的核心地位。
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不制定这种法律。
我国的反垄断立法,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又要研究中国的国情,使之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障其健康运行。
关键词:反垄断;立法;思考;问题一.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意义与现状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建立和保持一个有效的竞争政策。
中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样离不开有效的竞争政策。
竞争政策的目标与任务就是保护和促进竞争,使市场竞争与价格机制发挥有效的调控功能。
当然,保护和促进竞争政策的目标与任务,是在法律的基础上实现的,贯彻实施竞争政策的主管部门也要依法行事。
因此,建立和完善各项有关市场竞争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反垄断法律制度,就成为建立有效竞争制度、保护和促进竞争的基础和起点,这对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中国目前尚无一部专门的反垄断法。
但是,现行的法律规定中已对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作出一系列法律规范,分布在不同的法律、法规、规章之中,主要有《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相关的《价格法》、《招标投标法》、《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等,它们涉及到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禁止卡特尔(限制竞争协议)和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等方面。
虽然这些法律规定是不系统和零乱的,但表明中国的竞争法规范已具有雏形或者说已经初步形成。
二.我国反垄断立法面临的问题(一)垄断的界定如何界定垄断是中国反垄断立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它关系到反垄断法的调整范围。
对垄断的定义,存在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垄断立法中,垄断的定义都是指经济性垄断,我国的立法应与国际惯例接轨。
行政性垄断是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问题,可通过在适用范围中增加相关规定加以解决,不必给垄断自制一个新的定义。
对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的思考摘要:自2008年8月1日反垄断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反垄断私人诉讼已取得初步成就,但也存有诸多不足之处,如成功率低、案件类型单一、损害赔偿的象征性等。
为了发展我国的反垄断私人诉讼,必须树立优先理念,借鉴国外经验,考虑它的特殊性,不能按民事诉讼法或民法的原则去制定反垄断私人诉讼制度。
关键词:反垄断;私人诉讼一、反垄断为什么需要私人诉讼反垄断法有两种实施方式,一是公共实施,二是私人实施,公共实施是指反垄断执法部门动用权力资源和公共财产对垄断行为施加行动,如工商总局、发改委和商务部所采用的措施都是公共实施。
私人实施是反垄断执法部门以外的由私人当事人进行的反垄断法实施,有举报、诉讼和仲裁多种方式,最主要的是私人诉讼。
私人诉讼在许多国家的反垄断法中都有明确规定,已经成为反垄断法有效实施的中流砥柱。
1.私人当事人是直接受害者。
在法治社会,受害者是有诉讼权的,尤其对消费者来说,他们是最终受害者,反垄断执法部门虽处罚了违法行为,却往往忽视了对受害者的经济赔偿,这是对反垄断法立法宗旨的私人颇偏。
2.和公共实施相比,私人实施更经济更便捷。
在合同、财产权、侵权之类的法律中,对法律的执行,一般都由私人完成。
当私人发现自身权益遭受侵害时,可直接提起诉讼,经法院审理、国家强制力保障,以实现其请求。
如此,私人诉讼要比公共执行快捷的多,在反垄断法领域同样如此。
由于财政预算有限,也不可能所有的违法行为都会受到反垄断机关的处理,在那些受益大于成本的案件中,私人诉讼能节约更多资源。
3.激活自动实现机制。
如果法律全部由公共部门实施,只要这些部门稍有违反,就足以使某部法律失效。
而对于私人,基于自身利益,就会避免这些情况发生。
如此一来,法律非但不会形同虚设,还能通过私人自动发挥其效力。
在我国,反垄断法采用的执法模式是双层次多部门模式,为使各部门互相监督更好配合,私人诉讼必不可少。
4.私人诉讼可以减少违法者的不良影响。
私人实施发垄断法的国际借鉴以及对我国推进反垄断私人诉讼的思考【摘要】私人实施对于反垄断法而言有何利弊,如何才能在激励私人实施反垄断法的同时,尽量减少其可能产生的弊害,如何认识和处理反垄断私人实施机制的价值冲突,本文围绕私人实施反垄断法的主要方式——反垄断私人诉讼与私人监督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主要对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制度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总结,试图籍此揭示私人实施反垄断法的一般模式和制度经验,克服中国反垄断法现行和可预期实施机制的缺陷,必须在借鉴外来经验的同时,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反垄断法私人实施机制。
【关键词】反垄断法;私人实施;私人监督关于“反垄断法的私人实施”这一术语的界定,学者观点可分为两种。
这两种观点主要来源于美国的学者以及欧洲的学者。
对于前者来说,他们是从广义上来理解这一术语,也就是由私营企业主在该垄断法的有关规则下进行与经营有关的行为,比如说监督、诉讼等;而后者主要是从狭义上来理解这一术语,也就是指只要是私人企业家都可以有权利参与到该法则的实践活动中,而且倘使某一方面有违背这一法律的经营活动,那么私人企业家可以作为审判过程中的当事人。
①不过,也有欧洲学者在美国学者主张的广义语境下使用该术语。
一、国外反垄断法的私人实施制度概述(一)美国的反垄断法的私人实施立法和司法实践在发垄断法的相关实践活动中,涉及到私人企业家都较为成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在该部法律出台的背景中设立了倾向于私人企业家的法律法规,因此,一旦由私人企业家提出诉讼要求,那么他们很可能在法律判决中取得胜算。
其中,比较有特色的制度有:第一,《克莱顿法》第4条规定了强制性的三倍损害赔偿制度,该制度起到了惩罚和威慑反托拉斯违法行为的双重作用。
第二,美国在出台反垄断法中涉及到了相当多的方面,然而,这种其中,涉及到集团诉讼机制则是该部法律的最为凸显的领域。
藉此原告分担诉讼成本,直接促使私人反托拉斯诉讼大量增加。
第三,证据公开制度给原告举证责任带来便利,极大提高胜诉几率。
第四,为了配合该垄断法律的顺利实施,也出台了配套的法律,比如说《克莱顿法》,在这部法律中非常详尽的确定了涉及到某一方面在诉讼方面的规则,具体来说就是倘使提出诉讼的人在审判过程中获得胜利,那么该诉讼支出就将由败诉的一方来支付;相反,如果提出诉讼的人在审判过程中没有获得胜利,那么被诉讼的一方无法要求该诉讼的支出由提出诉讼的一方来支付。
因此,从这些规定中我们可以开出这一机制的确定对于提出诉讼的一方面相当便利,因此,提出诉讼的人在诉讼过程中很少会遇到风险,并且,该法律的出台也将对损失的弥补程度越发加重了。
②(二)英国的反垄断法的私人实施制度和司法实践上面我们讲述了美国的反垄断法,这里我们将讲述英国在反垄断法方面的有关进展。
英国是于1998年开始着手这个领域,并在这一年出台了以这一年命名的发垄断法,即《1998年竞争法案》,在该部法律中详细的规定了如何赔偿的力度,然而,不幸的,这部法律最终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首肯,因此,无法在实践中发挥效用。
五年后,也就是2003年,又出台了一部反垄断法,即《企业法案》,这部法律是对1998年出台的反垄断法的继承和完善,因此,在这部法律中新增了许多规定,举其要端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首先,从全球各个国家来看,应该是率先将如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予以明文规定的,因此消费者可以依据有关程序来提出诉讼。
这种形式主要是指作为代表的有关组织必须在获得两个或者多于两个的对涉及到相同的触犯消费者权益的有关问题提出诉讼,并要求其予以一定的补偿。
③该起诉代表权对违法行为有一定程度威慑,能够促使市场有序竞争。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鉴于当时英国的整个社会环境,因此,英国的司法部门在该领域还是获得了相应的进展,因此,由私人来提出有关的诉讼乃是处理该问题的最适应的对策。
④其次,在这一年,英国的有关法律部门处理了一个案件,这个案件也被称之为Provimi v.Aventis案,这个法律案件的处理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因为它预示着英国法律机构的权力开始逐渐增大,并且,管辖的范围也逐渐增大,这种结果有非常积极的效果,即它可以妥善处理因各个国家的不同而可能带来的在流程上的麻烦。
(三)德国的反垄断法的私人实施立法和司法实践上面讲述了美国和英国在反垄断法中的有关进展情况,这里我们将论述德国在这个领域的有关进展情况。
1957年,德国就出台了反垄断的法律文件,这一文件也被称之为《反限制竞争法》,后来这部法律在实践活动中也得到后续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截止到2005年7月1日,这部法律已经完善了七次,在第七次完善的时候,这部法律较之以往已经有了相当显著的变动,因此,这部法律进一步鼓励了对于私人之间的白热化竞争。
先将其最后一次的变化概述如下:首先,经过第七次修改后的这部法律在第33条新增了一个规定,这个规定明确表示只要具备提出诉讼权利的,那么它所涉及到是全社会的人。
这无疑扩大了私人实施者的范围。
第二,修订后的德国竞争法的赔偿金额以企业违法所获得的利润为基准来计算,相较修订前按照德国《民法典》第249条计算来说,大大简化了损害赔偿计算。
第三,这部法律在第33条也新增了一条规定,即新增了再进行审判之前,利息如何规定的机制,在这部法律中,它明确规定利息的计算时从侵犯开始实施的时候纳入计算的范围。
因反垄断纠纷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因而利息往往数目巨大,这无疑威慑被告,鼓励原告起诉。
第四,这种法律也新增了处理竞争的负责人的责任承担问题,也就是这些负责人在触犯法律的客观情况下对审判这一案件的法律部门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因此,这一规定将使得提出诉讼的人在责任承担方面较之以往小了些,因此,也间接鼓励了这些人进一步的提出诉讼要求。
二、构建我国反垄断法私人实施机制的思考要想使得反垄断的美好愿景真正落到实处,那么就必须从两方面入手,即建立有关的法律条文,其次能建立保障这些法律条文落到实处的执法部门。
对于前者,前面已有了很多的表述,这里主要将执法问题。
对于该领域来说,即便有了尽善尽美的法律条文,然而如果这些法律条文无法落到实处,那么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⑤就我国来说,在该领域的实施中,总是过于注重采取用行政来落实这一法律条文,并且以国家有关强制机关来保障它的落实,因此,希望以这种方式来真正实现初衷,而没有将可操作性、可行性纳入衡量的范围,或者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这种方式没有将私人与国家联合落实这个法律条文的现实性纳入衡量的范围。
⑥因此,在我国对该领域的处理方式上,过多的看重采用公共性方式来落实这一方面,而这种方式与国际上所通常采用的方式是背道而驰的。
纵观在反垄断法方面比较成熟的美国和欧盟国家的实践来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经验:(一)构建反垄断法的私人实施机制要采取平衡的方法在处理反垄断问题上,一般会有许多部门来加入进来,然而,必须明确的是,尽管有很多部门,然而这些部门不是独立来处理,而是应该相互配合,协调运转。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处理这个问题必须统筹结合公共性有关部门与私人性的有关部门来齐心协力的落实相关的法律条文;其次,可以提倡采用私人方式来提出诉讼,但是必须要尽量规避一些私人来扭曲这些法律。
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种权衡之策。
(二)构建反垄断法的私人实施机制对公正和效率关系要妥善处理对于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实施来说,它必须追求两大目标,那就是公平与办事速度。
而这两大目标恰好也是处理反垄断法时必须考虑的目标。
因此,在落实有关法律条文时,首先必须明确,公平就是一视同仁,没有谁有特权,办事速度就是在保证处理问题的质量上尽量追求办事的高效率。
然而,这种美好的愿景在现实中也会碰壁,因此,它有时会出现只能追求两者中的某一者。
从欧盟对这个问题处理方式上我们可以得知,其法律在出台上除了兼顾公平这一原则下,更多的是关注办事速度问题。
(三)构建反垄断法私人实施机制要结合我国实际在出台反垄断法的时候,也要综合考虑该国所固有的国情,因为任何法律的出台都是该国特有的产物。
如果拿美国来说,我们就可以明白,美国之所以如此提倡私人提出诉讼,主要是因为美国整个社会文化都比较喜好提出诉讼。
⑦但是,我国不同,政府干预的方式是广泛存在的。
有鉴于此,要想真正落实反垄断法,就必须认真考虑各国国情不同所产生了潜移默化的问题。
对于我国来说,首先必须承认有很多国家在这些方面发展的比较成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我们可以积极学习这些国家的成功心得,但我们也要明确任何一种措施都必须结合我国特有的情况,而不能完全照搬,否则,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三、总结综上所述,美国的经验在于从私人自身角度出发,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私人实施的反垄断法。
德国和英国虽然旧有的私人实施反垄断法制度都不甚发达,但经过不断改革,从实体和程序上都为反垄断法的私人实施开启了方便之门。
因此,通过对上述国家经验的介绍,可以看出,颁布或修改法律为反垄断私人实施扫除实体和程序障碍是各国的共同选择。
注释:①李俊峰.反垄断法的私人实施[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②王健.反垄断法的私人执行——-基本原理与外国法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07.③王晓晔.反垄断法立法热点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④兰磊.英文判例阅读详解[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161.⑤理查德A·波斯纳.反托拉斯法[M].孙秋宁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313.⑥徐昕.法律的私人执行[J].法学研究,2004(1)⑦Walter K.Olson,The Litigation Explosion:What Happened When America Unleashed the Lawsuits,published by E.P.Dutton/Truman Talley books in 1991.参考文献:[1]王晓晔.反垄断法专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2]王健.反垄断法的私人执行:基本原理与外国法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3]李俊峰.反垄断法的私人实施[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4]王先林.竞争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Clifford A.Jones,Private Enforcement of Antitrust Law in the EU,UK and USA,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6]Daniel Klerman,Private Prosecution of crime in Thirteenth Century England.Mimeo,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School,1997.[7][美]格伯尔.二十世纪欧洲的法律与竞争[M].冯克利,魏志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8]李俊峰,张颖.反垄断法草案损害赔偿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J].经济评论,2006(6).[9]赵万一,魏静.论我国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界定及制度框架[J].社会科学研究,2006(1).[10]徐昕.法律的私人执行[J].法学研究,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