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发输变配电系统的二次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867.50 KB
- 文档页数:25
电力系统技术导则SD131-8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电力系统包括发电、送电、变电、配电以及相应的通信、安全自动、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等设施。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与运行的根本任务。
是国家发展计划的统筹规划上,合理开发利用动力资源,用少量的支出(含投资和运行成本)为国发经济各部门与人民生活提供充足、可靠、和质量合格的电能。
第二条为了协调电力系统有关部门与各专业间的工作,使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相互配合,实现了上述根本任务,特制定本导则,各部门应共同遵守。
第三条科研、试验部门应当分析研究各种可行的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和质量的技术措施,经过试验并试点取得经验后,在电力系统中推广应用。
第二章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第四条规划、设计的电力系统,应满足经济性、可靠性与灵活性的基本要求,包括:1.正确处理近期需要与今后发展,基本建设与生产运行,经济与安全,一次系统(发、送、变、配)与二次系统(自动化、通信、安全自动、继电保护)的配套建设和协调发展等主要关系,以求得最佳的综合经济效益。
2.电力系统应当具有《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所规定的抗扰能力,防止发生灾害性的大面积停电。
3.设计与计划部门在设计与安排大型工程项目时,应力求使建设过程中的每个阶段能与既有的系统相适应,并能力电力系统安全与经济运行提供必要的灵活性。
第五条规划设计与运行的电力系统,均应备有必要的有功功率储备。
在规划、设计中应进行可靠性分析,计算电力系统在未来年度的电力不足概率。
第六条规划设计的电网,包括受端系统、电源的接入,联络线等,应从全面着眼、统筹考虑、合理布局、贯彻“分层分区”原则;逐步形成以加强受端系统为主的区域电网;主力电厂一般应直接接入受端系统。
在出现高一级电压网的过渡期间,若在同一路径的建设较低一级电压线路时,应考虑与下一步发展相结合。
第七条电网的安全标准,按不同组成部分,分别提出如下要求:1.对于受端系统网络,当失去任一元件时,应保持系统稳定和正常供电(详见第四章)。
电气值班员(电力调度)-高级工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7题,每题1分,共47分)1.国家提倡农村开发(),建设中、小型水电站,促进农村电气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A、水能资源B、风力发电C、核能发电D、火力发电正确答案:A2.电压互感器在额定方式下可长期运行,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运行。
A、额定电压B、额定容量C、最大容量D、额定电流正确答案:C3.()不需停用线路重合闸。
A、线路有明显缺陷时B、断路器灭弧介质及机构异常,但可维持运行时C、断路器切断故障电流次数未超过规定次数时D、对线路充电时正确答案:C4.直流系统正极接地电压不得超过额定母线电压的(),负极接地电压不得超过额定母线电压的(),否则应及时进行检查处理。
A、60%,60%B、65%,65%C、80%,80%D、50%,65%正确答案:D5.AVC系统在下列情况下不会闭锁()A、保护动作B、自动投切电容器成功C、外部操作D、调节次数达到限值6.变压器安装升高座时,放气塞应在升高座()A、中间B、最高处C、最低D、任意位置正确答案:B7.()是指由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频率特性所固有的能力,随频率变化而自动进行频率调整。
A、一次调频B、二次调频C、自动调频D、手动调频正确答案:A8.母差保护的毫安表中出现的微小电流是电流互感器()。
A、误差电流B、开路电流C、负荷电流D、接错线而产生的电流正确答案:A9.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造成母线失压时,应查明拒动断路器并隔离后才能对母线进行()。
A、强送B、检查C、充电D、试送正确答案:D10.电力系统全停的恢复应首先确定停电系统的地区、范围和状况;然后依次确定本区内电源或外部系统帮助恢复供电的可能性;当不可能时,应很快投入系统()。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A、应急方案B、黑启动方案C、大面积停电方案D、地区电网应急方案1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每相绕组的额定电压为()伏。
书本说明:《电力系统工程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主编:熊信银张步涵第一章绪论电力系统:由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以及用电设备(或发电厂、变电所、输配电线路以及用户),按照一定的规律连接而组成的统一整体。
电能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电压,频率,波形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接地:为了保证电力网或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人为地使电力网及其某个设备的某一特定地点通过导体与大地作良好的连接。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星形连接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小电流接地:★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绝缘)适用范围3kV~60kV的电力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消弧线圈:安装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具有气隙铁芯的电抗器作用:它和装设消弧线圈前的容性电流的方向刚好相反,相互补偿,减少了接地故障点的故障电流,补偿方式:大多采用过补偿方式。
大接地电流:★中性点直接接地380/220V系统中一般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主要是从人身安全考虑问题。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适用范围:配网系统第二章发电系统火电厂由三大主机(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其辅助设备组成。
第三章输变电系统第一节概述输变电系统: 包括变电所和输电线路★电气主接线发电厂和变电所中的一次设备,按照一定规律连接而成的电路,称为电气主接线,也称为电气一次接线或一次系统。
★一次设备发电厂或变电所中直接通过大电流或接于高电压上的电气设备称为电气主设备或一次设备。
★二次设备发电厂或变电所中用于对一次设备或系统进行监视、测量、保护和控制的电气设备称为二次设备,由二次设备构成的系统称为二次系统。
第二节输变电设备★电流互感器运行特点:二次绕组不能开路,二次侧必须接地二次接线:单相接线;星形接线;不完全星形接线★电压互感器运行特点:二次绕组不能短路,二次侧必须接地分为电磁式和电容式两种第三节电气一次接线(重点)第一大类有汇流母线接线1. 单母线接线简单、清晰、设备少2. 单母线分段接线减少母线故障或检修时的停电范围3. 单母线分段加装旁路母线接线旁路母线的作用是不停电检修进出线断路器4. 双母线接线具有两组母线W1,W25. 双母线分段接线工作母线分成2段,即母线II,III段,备用母线I不分段6. 双母线带旁路母线接线任一进出线的断路器检修时可不停电7. 一台半断路器接线在母线W1,W2之间,每串接有三台断路器,两条回路,每二台断路器之间引出一回线,故称为一台半断路器接线,又称二分之三接线。
与监测监控、通讯、人员定位、图像监视等系统有关条款第十四条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下列图纸:(一)矿井地质图和水文地质图。
(二)井上、下对照图。
(三)巷道布置图。
(四)采掘工程平面图。
(五)通风系统图。
(六)井下运输系统图。
(七)安全监控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图。
(八)压风、排水、防尘、防火注浆、抽采瓦斯等管路系统图。
(九)井下通信系统图。
(十)井上、下配电系统图和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
(十一)井下避灾路线图。
第一百六十条严禁主要通风机房兼作他用。
主要通风机房内必须安装水柱计(压力表)、电流表、电压表、轴承温度计等仪表,还必须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并有反风操作系统图、司机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
主要通风机的运转应当由专职司机负责,司机应当每小时将通风机运转情况记入运转记录簿内;发现异常,立即报告。
实现主要通风机集中监控、图像监视的主要通风机房可不设专职司机,但必须实行巡检制度。
第一百八十四条抽采瓦斯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抽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采空区瓦斯时,抽采管路应当安设一氧化碳、甲烷、温度传感器,实现实时监测监控。
发现有自然发火征兆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
第四百三十九条采区变电所应当设专人值班。
无人值班的变电所必须关门加锁,并有巡检人员巡回检查。
实现地面集中监控并有图像监视的变电所可以不设专人值班,硐室必须关门加锁,并有巡检人员巡回检查。
第四百三十八条对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 电所和采(盘)区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线路,不得少于两回路。
当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应当承担全部用电负荷。
向局部通风机供电的井下变(配)电所应当采用分列运行方式。
主要通风机、提升人员的提升机、抽采瓦斯泵、地面安全监控中心等主要设备房,应当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受条件限制时,其中的一回路可引自上述设备房的配电装置。
向突出矿井自救系统供风的压风机、井下移动瓦斯抽采泵应当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
XXXXXX电力公司电力检修及新设备投运调度管理规程(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电力生产的特点是“发、供、用”同时完成,要求电网必须统一调度管理。
为此,根据《电力法》、《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四川动力系统调度管理规程》,结合本公司电网实际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实用于本公司电网,凡是接入本公司电网的发、输、变、配电设备必须服从本公司电网调度管理机构的统一调度管理,以保证安全、可靠、不间断供电。
本公司电网的统一调度管理机构为公司生产调度部,在调度业务上受宜宾电力局调度中心(以下简称“地调”)领导,对内负责县调管辖范围内所有发电厂(站)、变电站、开关站、供电所发、输、变、配电的统一调度管理工作。
第三条凡属本公司电网内的各级运行人员、调度人员、检修试验人员必须熟悉贯彻本规程。
本公司各生产部门的负责人和其他负责继电(微机)保护、技安、通讯、基建、用电管理等与电网运行有关的专业人员也应熟悉并遵守本规程。
第四条本公司电网内各生产部门的现场规程、有关制度与本规程有矛盾的,应以本规程为准;本规程与上级规程、有关制度有矛盾的,应以上级规程、制度为准。
第二章电力检修管理第五条电力检修的分类电力检修分为计划检修(包括节日检修)和非计划检修(包括临时检修和事故检修)。
1、计划检修是指纳入年度、季度、月度检修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的电力设备、线路的检修、维护、试验。
2、非计划检修是指因电力设备、线路缺陷、故障、事故处理,以及事故后检查等,临时安排进行的检修、维护、试验。
第六条电力检修安排的原则1、检修的工期与间隔应符合国家有关检修规程规定。
2、发输变配电设备的检修应根据电网特点安排,尽量避免重复停电。
安排原则:发电厂机组设备和并网线路的计划检修主要安排在枯水期进行,非计划检修尽量安排在平段或谷段进行(事故除外);输变配电设备的检修应配合发电厂机组设备的检修进行;辅助设备的检修应配合主设备的检修进行;二次设备的检修配合一次设备的检修进行;低压检修配合高压检修进行;局部检修配合整体检修进行。
安全教育培训知识目录第一章公司简介、燃气基础知识及城镇燃气输配系统(2)第二章室内外燃气管道的安全技术要求(10)第三章安全事故预防和消防知识(22)第四章安全检查与整改(33)第五章用户用气安全检查内容和隐患处理(37)第六章门站常见故障的发现和排除(39)第七章巡检常识(43)第八章抢修和维护的停气、降压、动火及通气(46)第九章抢修(50)第十章 CNG加气站的主要工艺流程和设备说明(54)第十一章 CNG加气站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60)第十二章聚乙烯焊机的操作规程(73)第十三章带气接线作业的安全技术(80)第十四章燃气事故及案例分析(83)附:城网调压箱、阀井控制分布表;安全术语(89)安全教育培训知识第一章公司简介、燃气基础知识及城镇燃气输配系统第一节公司概况兰州市红古区鑫源天然气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于2001年9月18日,是一家经营天然气管道运营和辅助材料销售的民营企业。
公司现有员工98人,其中党员25人。
公司投资的民和-海石湾-连城铝业30KM天然气长输管线,2003年12月开工,2004年9月投产,年输气能力为1.1亿标方,建成调压站3座,阀室1座;投资建成海石湾城区主管网40KM,小区管线55KM,发展居民用户12000多户,公福用户121家。
投资建成的日压缩5万标方天然气的汽车加气母站一座,降低了红古地区公交车及出租车运营成本,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提升了海石湾城区的城市品味。
截止2011年7月,我公司已向中国铝业连城分公司,供气1亿多标方,完成城市供气1200万标方,安全运营2500多天。
形成固定资产近亿元,实现利润1200多万元,累计上缴税金500多万元。
为红古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第二节公司精神公司宗旨公司目标公司精神科学务实团结进取公司宗旨诚实守信安全稳定热情周到服务用户公司目标建立一流的民营企业树立一流的公司形象培养一流的公司员工创造一流的经济效益第三节燃气知识一、天然气天然气是指在地下多孔地质构造中发现的自然形成的烃类气体和蒸气的混合气体,有时也含有一些杂质,常与石油伴生。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电压质量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与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对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与经济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保证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电压质量,降低电网损耗,向用户提供电压质量合格的电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及相关技术标准,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各级电网企业。
所属发电机组并网运行的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各电网有限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可根据本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订实施细则。
第二章电压质量标准第四条本规定中电压质量是指缓慢变化(电压变化率小于每秒1%时的实际电压值与系统标称电压值之差)的电压偏差值指标。
第五条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允许偏差值(一)35kV及以上用户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
(二)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
(三)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10%。
第六条电力网电压质量控制标准(一)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母线电压允许偏差值1.500(330)kV及以上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最高运行电压不得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10%;最低运行电压不应影响电力系统同步稳定、电压稳定、厂用电的正常使用及下一级电压的调节。
2.发电厂220kV母线和500(330)kV及以上变电站的中压侧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10%;事故运行方式时为系统额定电压的-5%—+10%。
3.发电厂和220kV变电站的110kV—35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3%—+7%;事故运行方式时为系统额定电压的±10%。
4.带地区供电负荷的变电站和发电厂(直属)的10(6)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7%。
第一章输电线路(一)导线单位载荷及比载μ见《线路手册》P179表3-2-3,电线风压不均匀系数α和电线体型系数sc P174表3-1-14和P175表3-1-15。
(二)导线应力弧垂计算注:用综合比载。
最大弧垂不等于最低点弧垂。
(三)代表档距计算、临界档距计算1、代表档距:《线路手册》P182式3-3-4,考虑悬挂点高差见式3-3-5。
2、临界档距:《线路手册》P186~187式3-3-19及3-3-20。
(四)水平、垂直档距计算《线路手册》P183~184式3-3-9等。
注:悬挂点高差正负规定 (五)架线观测档弧垂计算《线路手册》P210 (六)塔头间隙尺寸1、悬垂子串摇摆角ϕ(或称悬垂子串风偏角)计算:《线路手册》P103 注:分裂导线要乘分裂数,因为绝缘子自重无法忽略。
2、导线风偏角η的计算注:个人认为,用以上2个比载算出来的只是最大风偏角,如题目问实际情况下的风偏角,要用给定风速下的比载。
(七)一般档距的档距中央,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查GB50545-2010式7.0.15 1012.0+≥L S ,式中L ——档距(m ) 档距较大时,中央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还要符合DL/T620表10。
表10 防止反击要求的大跨越档导线与避雷线间的距离(八)导线的线间距离(水平、垂直、等效水平线间的距离)(九)大档距导线与避雷线间距离的确定:查DL/T620-1997附录C ,C13式(C26):S 2=700)2.01(90-⨯I ≈0.1 I《手册》P119如按上述两式选定的导线与地线间距离过大,致使大跨越杆塔在结构上发生困难或在经济上很不合理时,可考虑用几根横连线在档中将两根地线连接起来。
此时,导线与避雷线之间的距离可以减小到下列数值I S 06.01=' (2-6-64)(十)线路过电压相关计算:1、雷电流幅值的概率: DL/T620-1997附录C 式C12、Td=40地区每100km 每年的雷击次数:3、电晕对雷电波波形的影响:DL/T620-1997附录C 式C124、雷击有避雷线路杆塔顶部时耐雷水平的确定:DL/T620-1997附录C ,5、绕击率的确定:DL/T620-1997附录C 式C8。
湖南电网调度控制管理规程(修编征求意见稿)二〇一四年八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调控机构的任务及职责........................................... 第三章调度管辖与设备监控范围.........................................3.1一般原则........................................................3.2调管范围........................................................3.3监控范围........................................................ 第四章调控运行管理...................................................4.1基本原则........................................................4.2调度运行管理....................................................4.3监控运行管理....................................................4.4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管理..........................................4.5集控中心调度运行管理............................................ 第五章电网稳定管理...................................................5.1一般原则........................................................5.2安全稳定计算....................................................5.3稳定限额管理....................................................5.4涉网稳定管理....................................................5.5稳控装置管理....................................................5.6其他要求........................................................ 第六章无功电压运行管理...............................................6.1一般原则........................................................6.2电网无功电压管理主要内容........................................6.3电压允许偏差范围................................................6.4变电站电压控制要求..............................................6.5发电厂电压控制要求.............................................. 第七章频率及电压调整运行管理.........................................7.1频率调整运行管理................................................7.2电压调整运行管理................................................7.3AGC运行管理 ....................................................第八章电网运行方式编制和管理.........................................8.1一般原则........................................................8.2电网年度运行方式编制............................................ 第九章调度计划管理...................................................9.1调度计划管理原则................................................9.2年度停电计划....................................................9.3月度停电计划....................................................9.4日前调度计划....................................................9.5负荷管理........................................................ 第十章新设备投运管理.................................................10.1一般原则.......................................................10.2工程前期管理...................................................10.3新设备投运前调度管理...........................................10.4新设备启动及试运行调度管理.....................................10.5新设备启动条件.................................................10.6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新设备不应接入系统运行.......................10.7设备退役管理................................................... 第十一章并网调度管理.................................................11.1一般原则.......................................................11.2协议签订.......................................................11.3新机组投运管理.................................................11.4并网机组运行管理与技术要求.....................................11.5网源协调管理................................................... 第十二章水库调度管理.................................................12.1水库调度管理基本原则...........................................12.2水电调度的主要工作.............................................12.3水库调度运行管理...............................................12.4直调和省调委托水电厂的汇报要求................................. 第十三章新能源调度管理...............................................13.1新能源调度管理基本原则.........................................13.2新能源并网管理.................................................13.3新能源优先调度................................................. 第十四章气象信息管理.................................................第十五章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15.1基本原则.......................................................15.2定值管理.......................................................15.3运行及检验管理................................................. 第十六章调度自动化管理...............................................16.1调度自动化管理基本原则.........................................16.2调度自动化运行管理.............................................16.3调度自动化检修及异常管理....................................... 第十七章电力通信管理.................................................17.1电力通信管理基本原则...........................................17.2通信检修与异常管理............................................. 第十八章设备监控管理.................................................18.1设备监控一般原则...............................................18.2设备监控信息管理...............................................18.3变电站集中监控许可管理.........................................18.4集中监控缺陷管理...............................................18.5监控运行分析评价管理........................................... 第十九章调控运行操作规定.............................................19.1调度倒闸操作基本原则...........................................19.2调度操作制度...................................................19.3监控远方操作制度...............................................19.4调度倒闸操作指令票.............................................19.5并列与解列操作.................................................19.6合环与解环操作.................................................19.7断路器操作.....................................................19.8隔离开关操作...................................................19.9变压器操作.....................................................19.10线路操作......................................................19.11母线操作......................................................19.12冲击合闸操作..................................................19.13零起升压操作..................................................19.14融冰操作...................................................... 第二十章事故处理规定.................................................20.1事故处理基本原则...............................................20.2频率异常处理...................................................20.3电压异常处理...................................................20.4线路事故处理...................................................20.5母线事故处理...................................................20.6变压器、高压电抗器及互感器事故处理.............................20.7发电机事故处理.................................................20.8断路器及隔离开关事故处理.......................................20.9输电断面潮流异常事故处理.......................................20.10电网振荡事故处理..............................................20.11调度通信中断事故处理..........................................20.12调度自动化异常事故处理........................................ 附件1:发电厂、变电站、线路命名规定及设备编号原则 (73)附件2:主要设备调度标准名称表 (76)附件3:调度术语表 (78)附件4:逐项操作指令票、综合操作指令票及委托操作单的格式及举例 (88)附件5:保护装置调度运行规定.......................................... 附件6:新设备接入电力系统需向调控机构提供的资料...................... 附件7:湖南电力系统调控机构代号......................................第一章总则第一章1.1 为加强湖南电力调度控制管理工作,执行国家节能环保政策,保障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维护发电、供电(包括输电、变电、配电,以下简称供电)、用电等各方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