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遗传规律与遗传病第1讲
- 格式:doc
- 大小:603.00 KB
- 文档页数:9
重难点03 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一)(建议用时:30分钟)【命题趋势】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历来是高考的必考重点和难点,而且常考常新,题型可能是实验设计和分析题,综合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即自由组合定律,还可能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显隐性性状的判断等。
作为高考中生物部分的“压轴”大题,一般会在不同小题中设置层层递进的难度,作为选拔尖子生的手段。
【满分技巧】1.在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上,通过足够的练习量,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
2.回归课本,从教材的经典实验中把握遗传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向。
3.注意答题规范,学会正确运用各种遗传符合和图解。
【必备知识】1.基因的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
2.判断或验证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实验方法(杂交、自交、测交的适用生物和应用范围)3.各种异常分离比的产生原因、伴性遗传和从性遗传的特点、判断方法【限时检测】1.(2019全国卷II·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A.①或②B.①或④C.②或③D.③或④【答案】B【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但未确定显隐性,若要判断全缘叶植株甲为杂合子,即要判断全缘叶为显性性状,羽裂叶为隐性性状。
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的方法: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双亲均为纯合子;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杂合子。
让全缘叶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植株甲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①正确;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说明双亲可能都是纯合子,既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或者是双亲均表现为显性性状,其中之一为杂合子,另一个为显性纯合子,因此不能判断植株甲为杂合子,②错误;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只能说明一个亲本为杂合子,另一个亲本为隐性纯合子,但谁是杂合子、谁是纯合子无法判断,③错误;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说明植株甲与另一全缘叶植株均为杂合子,④正确。
第二节遗传咨询与优生1.辨别人类遗传病的类型,说出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
2.简述各种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
3.尝试常见遗传病的家系分析。
4.简述遗传咨询的基本程序。
5.列举优生的主要措施,认同近亲结婚的危害和《婚姻法》中禁止近亲结婚的规定对提高人口素质的深远意义,树立人口优生观。
[学生用书P79]一、遗传病的概念及类型1.概念凡是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发育成的个体患疾病,这类疾病都称为遗传性疾病,简称遗传病。
2.类型遗传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1)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染色体上单个基因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指涉及许多个基因和许多种环境因素的遗传病。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由于染色体的数目、形态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
二、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1.染色体异常的胎儿50%以上不会出生。
2.最容易表现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的是新生婴儿和儿童。
3.各种遗传病在青春期的患病率很低。
4.成人很少新发染色体病,但成人的单基因病比青春期发病率高。
5.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在中老年群体中随着年龄增加快速上升。
三、遗传咨询1.概念遗传咨询是一项社会性的医学遗传学服务工作,又称遗传学指导。
遗传咨询可以为遗传病患者或遗传性异常性状表现者及其家属做出诊断,估计疾病或异常性状再度发生的可能性,并详细解答有关病因、遗传方式、表现程度、诊治方法、预后情况及再发风险等问题。
2.遗传咨询的基本程序病情诊断→系谱分析→染色体/生化测定→遗传方式分析/发病率测算→提出防治措施。
四、优生优生,就是让每一个家庭生育出健康的孩子。
这是一个民族可以强大的基础。
1.为达到优生目的应采取的措施婚前检查,适龄生育,遗传咨询,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妊娠早期避免致畸剂,禁止近亲结婚等。
2.产前诊断通常采用的操作方法羊膜腔穿刺和绒毛细胞检查是两种比较常用的产前诊断方法。
初中生物遗传规律课件遗传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研究个体间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规律。
遗传规律揭示了生物种群及物种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本课件将介绍初中生物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1.1 DNA是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遗传物质的重要分子,由核酸链条组成,每个链条由碱基序列构成。
DNA分子携带着遗传信息,决定了个体的生长和发育。
二、基因的概念和特点2.1 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基因是指可以决定一个性状的DNA片段,每个基因对应着一个具体的生物特征。
2.2 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基因序列的不同排列决定了不同的基因型,而基因型则决定了个体的表现型。
三、遗传规律的基本原理3.1 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孟德尔从豌豆实验中总结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隐性和显性遗传、分离规律以及基因的自由组合等。
3.2 分离规律当杂交个体自交繁殖时,第一代后代(F1代)表现为一种特征,而第二代后代(F2代)则表现出两种特征的比例,符合1:2:1的分离比例。
3.3 隐性和显性遗传某些基因以隐性的方式表现,只有在纯合子状态下才能表现出来。
而显性基因则可以在杂合子状态下表现出来。
四、单基因和多基因遗传4.1 单基因遗传有些性状只由一个基因控制,如血型、耳垂形状等。
这种遗传方式称为单基因遗传。
4.2 多基因遗传大部分性状受多个基因共同作用,如人的身高、眼睛颜色等。
这种遗传方式称为多基因遗传,符合正态分布。
五、基因突变与遗传变异5.1 基因突变的原因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改变,主要由突变原因和突变机制两个方面决定。
5.2 遗传变异的产生遗传变异指的是群体中个体间遗传性状的差异。
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利于物种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的提高。
六、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6.1 遗传工程的定义和应用遗传工程是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改造和调整,以达到特定目的的一种技术。
遗传工程已经在农业、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6.2 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前景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体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进行科学研究和应用的新兴技术。
第一单元遗传定律第1讲分离定律1.孟德尔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的原因(1)优点①豌豆是的植物。
②具有易于区分的。
(2)人工杂交实验操作→套袋→→。
(1)遗传图解及解释(2)4.基因的分离定律(1)研究的对象:。
(2)等位基因的存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
(3)发生的时间:。
(4)遗传行为:随而分离,分别进入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本来开白花的花卉,偶然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怎样获得开紫花的纯种呢?1.判断正误(1)用豌豆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 )(2)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3)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4)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5)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6)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 )(7)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比例为1∶1。
( )(8)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 )2.据图思考A B C(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________,发生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
(2)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____________。
(3)适用范围①__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________(填“无性”或“有性”)生殖的________(填“细胞核”或“细胞质”)遗传。
②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的________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理解—深化探究]1.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遗传学实验材料,除豌豆外,通常还有玉米、果蝇等,那么玉米、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具有什么优点呢?2.请图解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3.测交法可用于检测F1基因型的关键原因是什么?4.完成下列有关杂交、自交、测交、正交与反交作用的探讨(1)判断显、隐性的常用方法有。
(2)判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常用方法有,鉴定某生物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当被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法,但要注意后代个体数不能太少;当被测个体为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以,能自花受粉的植物用法,操作最为简单,且纯合个体不会消失。
专题六遗传规律与遗传病[考点与考试要求]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C)2.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C)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B) 4.伴性遗传(C)5.人类遗传病的类型(A)6. 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A)7.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实验:8.调查人类常见的遗传病(a)第1讲遗传的基本规律(第1课时)[课堂导学案]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基因控制性状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
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控制性状;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控制性状。
生物性状除受基因控制外,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2.基因与性状的数量关系一个基因控制一种或多种性状,多个基因共同控制一种性状。
[课后巩固案]一. 单选题:1-10题1.(10安徽卷)4.南瓜的扁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
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aBB和AabbB、aaBb和AabbC、AAbb和aaBBD、AABB和aabb4.(海淀区期末)1960年,法国科学家发现达乌耳黄鼠的黄色基因无法真实遗传。
黄毛老鼠相互交配,总产生黄毛老鼠和黑毛老鼠。
由此可以得出A.黑毛鼠是杂合子B.黄毛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C.纯合的黄毛基因可能致死 D.黄毛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5.对于孟德尔所做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来说,不必具备的条件是A.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B.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C.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D.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6.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
下列能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A.黑光×白光一18黑光:16白光B.黑光×白粗- -25黑粗C.黑粗×黑光一25黑粗:8白粗D.黑粗×白光一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7.将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中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
由此分析可以得出A.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B.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C.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基因型不同D.F2中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8、某种鼠中,黄鼠基因Y对灰鼠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
且基因Y或t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分配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A.2∶1 B.9∶3∶3∶1 C.4∶2∶2∶1 D.1∶1∶1∶19.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你认为杂交结果正确的是A.F1代中雌雄不都是红眼正常翅B.F2代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1代的父方C.F2代雄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相等D.F2代雌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数目相等10.(虹口区)25.西班牙长耳狗的耳聋属于常染色体遗传。
在一窝正常的长耳狗中发现下列情况:母狗A同雄狗C交配所得后代都是正常狗,母狗B同雄狗C交配所得后代中有耳聋狗。
若该育种专家想淘汰耳聋基因,不宜选择配种的狗是()A.A和B B.B和C C.A和C D.只有C二.多选题:11.(盐城摸底)右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设为D、d)、乙(基因设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Ⅱ6的基因型为DdX E X e,Ⅱ7的基因型为DDX e Y或者DdX e YC.Ⅱ7和Ⅱ8生育一个两病兼患的男孩的几率为1/8D.Ⅲ13所含有的色盲基因来自Ⅰ2和Ⅰ312. (南通期末1)1966年,苏格兰科学家在一群小鼠中偶尔发现了一种全身无毛小鼠(称作裸鼠)。
该鼠生长不良,繁殖力低下,易发生严重感染;1968年科学家对裸鼠进行解剖时发现,裸鼠体内胸腺缺失;通过杂交实验发现:裸鼠×正常鼠→正常鼠(F1),而F1个体间自由交配后代(F2)中裸鼠大约占1/4,并且雌雄个体比例为1:1。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裸鼠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重组B.裸鼠易感染疾病的原因可能与它特异性免疫力差有关C.裸鼠性状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F2正常鼠中与亲代正常鼠基因型相同的几率为1/4第1讲遗传的基本规律(第2课时)[课后巩固案]一. 单选题:1-10题1.(广州综合2)右图为舞蹈症家系图,若图中7和10婚配,这对夫妇生一个患舞蹈症孩子的概率为A.5/6 B.3/4 C.1/2 D.100%2. (湛江测试2)现有一粒黄色玉米,请从下列方案中选取一个既可判断其基因型又可保持其遗传特性的可能方案A.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分析其化学成分B.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上玉米粒色C.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上玉米粒色D.让其进行自花传粉,观察果穗上玉米粒色3. (湛江测试2)玉米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的是雄花序,侧生的是雌花序。
已知玉米中有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T与t,B与b)可以改变玉米的性别,即把雌雄同株转变为雌株或雄株。
当基因b纯合且t不纯合时,植株没有雌花序成为雄株;当基因t纯合时,植株没有雄花序成为雌株。
现将基因型为BBTt植株与bbtt植株相间种植,子代基因型不可能为A.BBTT B.BbTt C.BBtt D.bbtt4.(湛江二模)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某种皮肤病遗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要选择单个基因控制的皮肤遗传病进行调查B.在调查该皮肤病的发病率时,选取的样本越多,误差越小C.在调查该皮肤病的遗传方式时应注意随机取样D.在调查该皮肤病的发病率时应选取患者家庭进行调查5. (湛江二模)下列有关纯合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由相同基因的雌雄配子受精发育而来 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C.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D.不含等位基因6.电泳分离限制酶切割的DNA片段,与探针杂交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如图Ⅰ所示)。
根据该特性,就能将它作为标记定位在基因组的某一位置上。
现有一对夫妇生了四个儿女,其中1号性状表现特殊(如图Ⅱ),由此可推知四个儿女的基因型正确的是(用A、a表示一对等位基因)A.1号为X a X a B.2号为X A Y C.3号为Aa或AA D.4号为AA 7.(佛山调研)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为纯合体B.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为纯合体C.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为杂合体D.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纯合体8.(佛山调研)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粘连的称为粘皮,不粘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粘连的称为粘核,不粘连的称为离核。
已知离皮(A)对粘皮(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b)为显性。
现将粘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粘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
由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A.aaBb、Aabb B.aaBB、AAbb C. aaBB、Aabb D.AABB、aabb9.(广东五校)一种生物个体中,如果隐性个体的成体没有繁殖能力,一个杂合子(Aa)自交,得子一代(F1)个体,在F1个体只能自交和可以自由交配两种情况下,F2中有繁殖能力的个体分别占F2总数的:A.2/3 1/9 B.5/6 8/9 C.8/9 5/6 D.1/9 2/310.(龙湖区联考3)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
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有关于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wYy、WwYy的个体表现为白色B.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wyy、wwyy的个体表现为绿色C.有3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12∶3∶1D.有4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9∶3∶3∶l二.多选题:11-12题11.(淮安调研4)右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设为D、d)、乙(基因设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B.Ⅱ6的基因型为DdX E X e,Ⅱ8的基因型和Ⅱ6相同C.Ⅱ7和Ⅱ8再生育的男孩两病兼患的几率为1/8D.Ⅲ13的乙病基因,最初分别来自Ⅰ1和Ⅰ312、(顺德检测)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和两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B、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分别是5种和4种C、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D、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形态分别是5种和4种三.非选择题:13-14题13.(10全国1)33.(12分)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
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9 :6 :1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9 :6 :1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 :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扁盘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长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
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扁盘:圆= 1 :1 ,有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10山东高考理综)26.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