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夜宿山寺完美版1
- 格式:pptx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16
《夜宿山寺》说课稿一、说教材这一环节,我将从本课的教材地位、文本解读、教学价值三方面来说。
教材地位:《夜宿山寺》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里的第一首古诗。
文本解读:《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本诗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夸张手法的运用。
本诗借用“百尺”极言山寺之高。
其实,借用数字百、千、万表示事物之高、深这样的用法,在李白的诗中很常见。
这一用法要让学生了解。
二是想象的运用。
如摘星辰、惊天人……这些奇特的想象,美丽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教学价值:《夜宿山寺》的教学价值在于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这一环节,为教学目标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建立在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也需要考虑单元目标和编写意图。
本课属于第七单元,单元主题是“想象”,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同时,新课标指出古诗教学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6个生字,书写“危、敢、惊”3个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
教学难点想象画面,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和教法学法在遵循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基础上,我准备在这一环节说清两个问题:一是准备带着学生怎么学这首古诗;二是说清为什么要这么学。
第一板块:简介作者,破解课题先出示李白图像,顺带简介李白,再回忆以前学过他的诗作,后引出课题《夜宿山寺》。
然后,引领学生读准课题,理解题意。
这一板块里,课题中的“宿”字,学生可能会不理解。
我将通过出示甲骨文“宿”字作,对其进行形象化的讲解来破解此问题。
【设计意图】李白是学生熟悉的诗人,一年级曾经学过他的诗。
夜宿山寺体裁:诗题文: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作者:名字:李白年代:唐代描述: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翻译:原文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原文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李白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便登了上去。
凭栏远眺,星光闪烁,于是便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赏析二:思想内容这是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记录了李白夜游寺庙的有趣经历。
赏析三:艺术特色全诗没有一个生僻字,从头到尾用“夸张”的手法,形象而又逼真地写出了山寺之奇高,星夜之奇妙。
诗人借助大胆的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
此诗寥寥数笔,就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了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直。
赏析四:语言赏析“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第一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
发端一个“危”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
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
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部编版小学语文《夜宿山寺》课文原文及赏析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课文原文如下: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夜宿高山寺的景象和感受。
首句“危楼高百尺”中的“危楼”是指高山上的寺庙,形象地描绘出寺庙的高度。
诗人用“百尺”这个夸张的数字,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高耸入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第二句“手可摘星辰”则是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星辰,这种夸张的手法既展现了寺庙的高度,也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星空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第三、四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则转为抒发诗人的情感。
在如此高的寺庙上,诗人不敢大声说话,生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
这既表现了诗人对神灵的敬畏之心,也反映出他对自然和宇宙的深深敬畏。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夜宿高山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同时,诗中的夸张手法和富有想象力的描绘,也展示了李白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诗歌才华。
古诗首夜宿山寺课文第课小学级语文上册部编人教版教学课件 (一)《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这首诗被收录进了小学语文上册的课文中,是一首非常具有文化内涵的古诗,同时也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夜宿山寺》这一课文进行解读。
首先,我们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这首诗作的价值。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这首古诗,为小学生培养起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展示古代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可以拓宽学生们的阅读视野,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其次,我们可以从文化角度出发,探究《夜宿山寺》这首诗作代表的文化内涵。
这首诗刻画了杜甫在山寺夜宿的亲身经历,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人在面临低潮时的心路历程,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信念和人文精神。
这也为我们了解唐代文化、领悟古人智慧提供了重要素材。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语言角度去深化理解这首古诗。
杜甫在这首诗作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如对偶、对仗等,使得古诗更具吸引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探究这首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杜甫在诗中表现出对一切生命的尊敬和怜悯,表达了他那颗仁慈的心。
这个情感也是贯穿着整篇古诗的主题。
最后,再从时代背景的角度,更好地理解《夜宿山寺》这首诗作。
杜甫在唐朝时期生活,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同时也是文化和艺术繁荣的时期。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杜甫能够创作出这样优美的古诗,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天赋,更体现了他对当时环境的思考和总结。
综上所述,古诗首《夜宿山寺》既是一首能够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课文,也是一个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文化瑰宝,同时也具有语言深度和情感深度,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才华和情感。
更重要的是,这首古诗作中所表达的人文精神和信仰,对于现代人以及未来的子孙后代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说课稿第1篇】一、说导入背古诗比赛:你们会背哪些古诗?今天要学的古诗《夜宿山寺》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刚才背的有哪些是李白写的?二、说理解诗题。
诗题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理解每一个词,再把意思连起来。
相机学习生字:宿寺三、说理解诗意。
照着理解诗题的方法,理解诗意。
不懂的词语可以猜一猜,问同桌,问老师。
自己练说。
同桌互说。
指名说。
你懂了一句就说一句,全部懂了可以全部说。
学生:你认为他解释得怎么样?相机强调:危高百尺星辰恐百尺:桃花潭水深千尺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相机学习生字:危百尺惊。
重点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
组词。
记忆。
如果要你把这首诗画下来,你会画些什么景物?四、说品读诗句看课件品读。
第一句:读出楼的高。
你登过高楼或高山吗?什么感觉?回忆:铁塔高,铁塔尖。
尖尖铁塔入云天。
第二句:读得轻柔。
为什么诗人写“恐惊天上人”而不是“地上人”?五、说背诵古诗。
表演背诵。
六、说拓展学习。
《登鹳鹊楼》七、说学写生字。
百尺:注意把字写好,占格位置。
摘:注意右边不要写错了。
惊:忄的写法。
形声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说课稿第2篇】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45号参赛选手。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夜宿山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进行本次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想象”,编排了3篇讲读课文和语文园地二部分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夜宿山寺》是本课的教学内容。
该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全诗用夸张的手法、绝妙的想象,表达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
本课的编排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验诗人的感受。
二、学情分析本诗短小易读,学生容易背诵,然而学生对其诗的意思不能完全理解,对其意境不能完全领会。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夜宿山寺|人教部编版《夜宿山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
3、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一导入:师:古诗对对碰的游戏床前明月光,()桃花潭水深千尺,()小时不识月,()看,我们积累的古诗还真不少呢!孩子们这些古诗的作者是同一个人,知道是谁吗?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一首关于李白的诗《夜宿山寺》【设计意图】本课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以古诗对对碰的游戏轻松自然地进入本课的学习,既复习了旧知促进了积累,又巧妙地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初读古诗,扫清文字障碍(一)自读课文读准字音1.师:请大家打开书83页,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生自读(二)理解古诗题目,利用“宿”的字理理解宿字,并且用“宿”组词(三)去拼音读古诗【设计意图】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结合重点字理解诗题。
通过朗读古诗,培养语感,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三、读文品句,理解感悟(一)小组互读出示自学提示:【自学提示:借助插图,结合自己的想象,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小组交流。
有不懂的提出来,全班一起交流。
】(二)理解“危楼高百尺”1.理解“危楼”孩子们,你们都懂了什么?从哪里看出楼高?(1)字卡:危楼,指名读,(2)出示“危”的五种解释(3)指导写“危”字,强调“厂”不带钩板演,学生书空2.理解“高百尺”观察书上的插图,说说你对高百尺的理解3.理解夸张出示:《望庐山瀑布》中句子: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示《赠汪伦》中句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示《秋浦歌》中句子: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你们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手法吗?4.指名读“危楼高百尺”【设计意图】随文识字理解“危”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通过出示李白古诗中的数字的虚指,让学生认识夸张的写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