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优秀课件
- 格式:doc
- 大小:167.00 KB
- 文档页数:9
03有机物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还可能含有氧、氮、硫、磷等元素;无机物则可能包含各种元素。
组成元素有机物分子结构复杂,具有同分异构现象;无机物分子结构相对简单。
结构特点有机物大多具有可燃性、难溶于水、反应速率较慢等性质;无机物性质各异,有些具有与有机物相似的性质。
性质特征有机物与无机物区别古代人们对天然动植物和矿物的利用,如木材、药材、染料等。
萌芽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贝采利乌斯等化学家提出有机化学概念,并合成尿素等有机化合物。
创立时期19世纪中后期,合成染料、香料、药物等有机化合物的出现,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快速发展。
发展时期20世纪以来,随着物理和化学方法的不断进步,有机化学在合成、结构、反应机理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现代时期有机化学发展简史有机化合物分类及命名分类根据碳骨架形状,有机化合物可分为链状化合物和环状化合物;根据官能团类型,可分为烃类、醇类、醛类、酮类、羧酸类等。
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包括选取主链、编号原则、官能团优先顺序等。
常见的命名法有普通命名法、系统命名法和衍生命名法等。
01结构特点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其余价键被氢原子饱和。
02物理性质随碳原子数增加,沸点、熔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03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主要发生取代反应,如卤代反应。
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
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随碳原子数增加,沸点、熔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较为活泼,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等。
030201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三键。
结构特点随碳原子数增加,沸点、熔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物理性质非常活泼,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等。
化学性质1 2 3含有苯环或其他芳香环结构。
结构特点具有特殊芳香味,沸点、熔点较高,密度较大。
物理性质相对稳定,可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
化学性质芳香烃结构和性质卤代烃结构和性质卤代烃的分子结构由烃基和卤素原子组成,卤素原子与烃基通过共价键连接。
2011-2012学年鲁教版化学必修1同步练习第二章第二节电解质一. 教学内容:第二章第二节电解质二. 教学目的1、了解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知道酸、碱、盐发生电离3、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三. 教学重点、难点1、电解质的概念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四. 知识分析(一)电解质的电离、金属导电: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b、化合物(熔融或水溶液):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1、电离:(1)定义: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条件:溶于水或熔化2、电离方程式:用符号来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叫电离方程式。
练习:写出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B a(O H)2=Ba2++2OH-Fe2(SO4)3=2Fe3++3SO42-(NH4)2CO3=2NH4++CO32-3、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4、电解质与非电解质:a、写出CH3COOH、H2CO3的电离方程式(多元弱酸分步电离):CH3COOH⇌CH3COO-+H+H2CO3⇌HCO3-+H+HCO3-⇌H++CO32-b、写出NH3•H2O、Fe(OH)3的电离方程式:NH3•H2O⇌NH4++OH-Fe(OH)3⇌Fe3++3OH-练一练:(1)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弱电解质的是(),非电解质的是()A、KIB、乙醇C、氨水D、蔗糖E、HClOF、硫酸氢钠G、NH3•H2OH、液氯I、CO2J、硝酸K、Na2O(2)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Al2(SO4)3=2Al3++3SO42-B、NH3•H2O =NH4++OH-C、NaHCO3=Na++HCO32-D、H2SO4=2H++SO4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Cl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Cl—B、溶于水后电离出H+的化合物是酸C、HCl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HCl不导电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4)把0.05mol的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ml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A、自来水B、0.5mol/L盐酸C、0.5mol/L醋酸D、0.5mol/LNH4Cl溶液答案:(1)AFJK;GE;BDI (2)C (3)C (4)BD小结:1、电解质必须是本身电离出离子2、常见的强电解质:强酸:HCl HNO3H2SO4强碱:NaOH KOH Ca(OH)2Ba(OH)2盐:NaCl K2SO4KClO3 FeCl3金属氧化物:CaO Na2O常见的弱电解质:弱酸:CH3COOH H2CO3HClO弱碱:NH3•H2O H2O扩展: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溶液的导电性强弱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温度(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1、离子反应:(1)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2)实质:反应物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
(3)发生条件:①生成难溶的物质;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③生成挥发性物质。
2、离子方程式(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2)书写:步骤:a、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即易溶性强电解质)改写为离子形式,难溶物、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等用化学式表示;c、删去等号两边未参加反应的离子;d、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及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例如: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BaCl2+H2SO4=BaSO4↓+2HClBa2++2Cl-+2H++SO42-=BaSO4↓+2Cl-+2H+Ba2++SO42-=BaSO4↓(3)含义:表示一类化学反应。
练一练: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铁与稀硫酸②碳酸钙与盐酸③钠与水④澄清石灰水与硝酸⑤小苏打溶液与苛性钠溶液⑥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⑦氢氧化铜与硫酸⑧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答案:①Fe+2H+=Fe2++H2↑②CaCO3+2H+=Ca2++CO2↑+H2O③2Na+2H2O=2Na++2OH-+H2↑④H++OH-=H2O⑤HCO3-+OH-=CO32-+H2O⑥H++OH-=H2O⑦Cu(OH)2+2H+=Cu2++2H2O⑧Ca2++CO2+2OH-=CaCO3↓+H2O(4)书写原则:a、合事实b 、须二“恒”c 、“号”符实d 、“拆”合理(5)检查a 、符合物质反应的客观事实b 、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 、必须遵循电荷守恒原理d 、必须遵循定组成规律(三)物质的检验 1、不用外加试剂方法:观察法、加热法、借用试剂法、相互作用法练一练:不用外加试剂鉴别四种溶液:NaOH 、KCl 、CuSO 4、MgCl 2答案:先观察溶液呈蓝色的为CuSO 4溶液,再用其与剩余无色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的为NaOH 溶液,再用NaOH 溶液与剩余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Cl 2溶液,剩余的是KCl 溶液。
2、限用一种试剂练一练:限用一种试剂鉴别三种无色溶液:KCl 、Na 2CO 3、Ba (NO 3)2 答案:硫酸 3、任选试剂 练一练:(1)鉴别稀硫酸、澄清石灰水、NaOH 溶液 答案:碳酸钠溶液(2)某溶液中含有SO 42-、CO 32-、OH -、Cl -,请分别检验①先检验OH -,加入酚酞试剂。
②后检验CO 32-,加入HNO 3试剂,离子方程式2H ++CO 32-=CO 2↑+H 2O③再检验SO 42-,加入Ba(NO 3)2 试剂,离子方程式Ba 2++SO 42-=BaSO 4↓④最后检验Cl -,加入AgNO 3试剂,离子方程式Ag ++Cl -=AgCl ↓(四)离子共存问题凡离子间能发生离子反应的,均不能大量共存。
练一练: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K +、Ag +、NO 3—、Cl —B. Ba 2+、Na +、CO 32-、OH -C. Mg 2+、Ba 2+、OH -、NO 3-D. H +、K +、CO 32-、SO 42-E. Al 3+、Fe 3+、SO 42-、Cl -F. K +、H +、NH 4+、OH -2、在某无色透明的pH =0的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A. NH 4+、NO 3-、Al 3+、Cl -B.Na +、S 2-、K +、NO 3-C. MnO 4-、K +、SO 42-、Na +D.K +、SO 42-、HCO 3-、Na +3、在pH =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 Na + K + -3H C OCl -B. NH 4+ Mg 2+ -24SO Cl -C. K + Na + -24SO SO 32-D. K + Na + ClO --3NO 4、某强碱性溶液中,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K +、Na +、-3HCO 、-3NOB. Na +、-24SO 、Cl -、ClO -C. H +、Mg 2+、-24SO 、-3NOD. Ag +、K +、-3NO 、Na +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酸性溶液Na +、K +、-4MnO 、NO 3-B. 酸性溶液Fe 3+、NH 4+、S 2-、-3NOC. 碱性溶液Na +、K +、Ag +、-24SOD. 碱性溶液Ba 2+、Na +、-23CO 、Cl - 6、在pH =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Al 3+、Ag +、-3NO 、Cl -B. Mg 2+、NH 4+、-3NO 、Cl -C. Ba 2+、K +、Cu 2+、Cl -D. Zn 2+、Na +、-3NO 、-24SO7、在溶液中能共存,加OH -有沉淀析出,加H +能放出气体的是( )A. Na +、Cu 2+、Cl -、-24SOB. Ba 2+、K +、OH -、-3NOC. H +、Al 3+、+4NH 、-23COD. Na +、Ca 2+、Cl -、-3HCO 8、在pH =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Al 3+、Ag +、-3NO 、Cl -B. Mg 2+、NH 4+、-3NO 、Cl -C. Ba 2+、K +、S 2-、Cl -D. Zn 2+、Na +、-3NO 、SO 42-9、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pH =1的溶液里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 ( )A. -4MnO 、K +、Na +、SO 42- B. Na +、K +、SO 32-、Cl -C. Mg 2+、+4NH 、Cl -、-3NOD. Ba 2+、K +、S 2-、-24SO10、某强碱性透明溶液里所含的离子可能是( )A. Na +、Cl -、Al 3+、Ca 2+B. K +、S 2-、-3HCO 、+4NHC. Al 3+、Mg 2+、Cl -、-24SO D. Fe 2+、Na +、K +、Cl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1)K +、NH 4+、HCO 3-、OH - (2)SO 32-、SO 42-、Cl -、OH -(3)Fe 3+、Cu 2+、SO 42-、Cl - (4)H +、K +、Al 3+、HSO 3-(5)Ca 2+、Na +、SO 42-、CO 32-12、某饱和溶液中含有三种阳离子:Ag +、Ba 2+、Al 3+,同时测知此溶液中pH =3,则该溶液中所含有的阴离子可以是下列中的( )A. CO 32-B. SO 42-C. NO 3-D. S 2-13、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Ag +、Ca 2+、Br -、SO 42-B. H +、SO 32-、SO 42-、Ba 2+C. Na +、Cl -、SO 42-、SO 32-D. H +、Na +、Cu 2+、S 2-1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 + 、OH - 、Cu 2+ 、Cl -B. HCO 3- 、Na + 、OH - 、K +C. K + 、CO 32-、Br - 、SO 42-D. H + 、Cl - 、Na + 、SO 32-15、向0.1 mol ·L -1 NaOH 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 ( )A. Na +、-23COB. Na +、-3HCOC. -3HCO 、-23CO D. Na +、OH -答案:1、E2、A3、B4、B5、A6、A7、D8、AC9、C 10、C11、2、3 12、C 13、C 14、C 15、B小结:(一)正确判断离子间能否大量共存的关键是看离子间能否发生反应.如:能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生成弱电解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氢离子与弱酸的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CO32-、HCO3-、CH3COO-、HS-、S2-、F-、SO32-、HSO3-、PO43-、HPO42-、H2PO4-等都不能与H+大量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