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 河流(第一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3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外流区为主【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中国主要的河流,能归纳中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运用资料,会分析归纳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记住我国主要淡水湖和咸水湖的名称、位置。
【学习导航】读中国的外流区与内流区图,找出主要河流,观察注入的海洋通过探究活动归纳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布通过探究活动探究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自主学习中国的湖泊【学习过程】河流基本概念1.流域、水系、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区2.河流基本特征(1)水系特征包括:(2)水文特征包括:(3)水文特征的描述..与影响因素....流量:水位变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流速:航运价值:水能:学习活动一河流概况【自主学习】1.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为。
2.外流河所在的区域称为,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
3.澜沧江注入,怒江、雅鲁藏布江注入,额尔齐斯河注入。
(填写大洋名称)4.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合作探究】我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读中国的外流区与内流区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分别找出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河流。
2.归纳中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提示:从河流分布的方位及干湿地区两方面分析)3.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与气候有什么关系?学习活动二河流的水文特征【自主学习】外流河的水文特征1.中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的影响。
随着的加强,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
随着的加强,雨带南撤,河流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河流进入。
2.列表比较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水量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河水主要来自,大部分属于河流。
【合作探究】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及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气候对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地理《河流》知识课件地理《河流》知识课件地理(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
地理《河流》知识课件【目标】读图了解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
【学习重点】内、外流区的水文特征。
【学习难点】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学法指导】1.将预习时有疑问的或不能解决的用红笔标记,在课堂上认真学习。
2.按要求积极互动,积极思考,展示规范,点评到位,大胆质疑。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我国河流大多分布在部区内,这里河流多而且长,夏季易形成期。
2、(山脉)---- (河流)一线以北河流,冬季易,普遍形成期。
3、世界长度最长、开凿时间最早的人工河流是。
它全长千米,自北向南依次经过二市四省;贯通河、河、河、江、江五大水系。
年货运量仅次于(河流),在工程中,还将作为水北上到达的输水通道。
4、内流河流经的区域称为区,其间的湖泊称为湖,基本上是湖。
【合作探究】1、读图找出我国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及注入的大洋,我国没有流入海洋的主要河流及最终流入哪里?2、读长江、西江、黄河、松花江的年径流量图,回答问题(1) 写出A、B、C、D各自代表那条河流?A B C D(2)B图表示的河流水文特征是:水量,含沙量。
(3)四图中,含沙量最大的是图,水量最大的是图,结冰期最长的是图,汛期最长的是____图。
3.根据课本内容填下表。
外流区内流区河流特征湖泊性质面积水量【当堂检测】1、天气越干旱,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越盼望出太阳,其原因是( )A 气温越高,冰雪融水越多 B气温越高,瓜果越甜C天气越干旱,太阳能越丰富D天气干旱,河流断流,吸引游人观光2、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A 黑龙江B 额尔齐斯河C 雅鲁藏布江D 塔里木河3、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流量大 B 汛期长 C含沙量小 D 冬季河水结冰4、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咸水湖分别是()A 洞庭湖、青海湖B 洪泽湖、鄱阳湖C 洞庭湖、鄱阳湖D 鄱阳湖、青海湖5、塔里木河的河水主要来源于()A 夏季降水B 地下水 C泉水 D 冰雪融水6、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A 雅鲁藏布江B 额尔齐斯河C 塔里木河D 黑龙江7、下列河流最早进入汛期的是()A长江 B 黄河 C 珠江 D 黑龙江8、下列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是流向国外的河流就是外流河B我国没有河流注入北冰洋C我国西北的河流都是内流河D 怒江、雅鲁藏布江均流向国外,最后注入印度洋下载全文。
高三地理河流河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水体之一,不仅对地理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本文将介绍高三地理中关于河流的相关知识,包括河流的定义、形成、分类、重要性以及全球范围的河流案例。
一、河流的定义与形成河流是指地表径流在较宽阔的河床内向低处流动的水流现象。
它由流域的降水和地下水供应而形成。
当雨水或融雪聚集成小溪,数量足够多时,就会形成河流。
降水和地下水的供给形成了河流的水源,而河床是河流的道路。
二、河流的分类根据河流的水系以及流向,河流可分为湖泊河流、内流河流和外流河流。
湖泊河流是指河流进入湖泊并在湖泊中形成回水的河流,如我国的长江与其支流洞庭湖;内流河流是指没有流入海洋或湖泊的河流,仅流入内陆的河流,如我国的塔里木河;外流河流是指由内陆水域流入海洋的河流,如我国的黄河。
三、河流的重要性1. 提供水资源:河流是人类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在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工业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形成水陆交通的动脉:许多河流贯穿着城市和乡村,是人们交通运输的重要通道。
3. 促进经济发展:河流周边的沿岸地区往往是经济繁荣的地方,河流资源的利用有助于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4. 维持生态平衡:河流系统可以维持水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提供了众多生物栖息地,对生态环境起到重要的稳定作用。
四、全球范围的河流案例1. 尼罗河(非洲):尼罗河是世界第一大河,全长约6,650公里,是埃及的母亲河。
尼罗河的流域范围广泛,流经包括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刚果(金)、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在内的9个国家。
2. 亚马逊河(南美洲):亚马逊河是全球水量最大的河流,全长约6,400公里。
河流流经包括秘鲁、哥伦比亚和巴西等南美洲国家,河流流域范围内拥有广阔的热带雨林和众多生物多样性。
3. 小江(亚洲):小江流经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和缅甸等国家。
它是世界第三大河流,全长约6,300公里。
小江是中国南部地区的重要水资源,在农业灌溉和水运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专题四:河流(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梳理有关河流的基础知识:1.基本概念(干、支流;河流的流域面积;分水岭)2.河流的特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3.特殊水文现象(凌汛;地上河等)4.河流的开发利用(水能资源;航运条件)5.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分析和判断。
分析河流的自然背景,进而对河流及流域的开发治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预习案
基础构建:1.理清河流的基本概念(干、支流、流域面积、分水岭) 2.整理河流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水文特征、水系特征)3.整理河流的补给类型、汛期及主要分布区 4.整理特殊水文现象(凌汛、地上河等)发生的原因、危害及解决措施。
我的疑惑:
课堂探究案
典型案例1(河流的基本概念)
(2015安徽卷)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
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
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
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
(10分)典型案例2(河流特征的描述):读甲、乙两国水系图及气候信息,回答问题。
(14分)
(1)结合题中信息,分析甲国中流经A、B两城市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
(2分)
(2)结合题中信息,分析乙国流经路易港和C地两河的水文特征的共同点。
(6分)
(3)描述两国水系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形成原因。
(6分)
迁移案例
(2015浙江)材料一: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图2为图1中甲地气候统计图和河流水位年变化图。
图1中丙地广泛栽植可作为优良造纸原料的辐射松,生产纸浆出口。
月份A城平均降水量(mm)B城平均降水量(mm)
一月58.2 210.3
七月121.9 41.4
A
B
甲
800820
100
80
60
河流
城市
1 4 7 10月
140
100
60
20
30
气温/℃
20
10
降水量/mm
1 4 7 10月
300
200
100
30
气温/℃
20
10
降水量/mm
路易港
C地
乙
C
路易港
57030′57045′
20000′
20015′
20030′
简述甲地河流水位特征,并分析成因。
(12分)
典型案例3(特殊水文现象)
(2015新课标II)圣劳伦斯河(下图)是一条著名“冰冻之河”。
图3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据此完成1—3题。
1.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2.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3.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①加深河道②绿化河堤③分段拦冰④拓宽河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09 四川)阅读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和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
4.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
(12分)
课后训练案
(2014天津)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7、图8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
请答出三项。
(9分)
参考答案——河流 (第一课时)
图8 气候统计图
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20
4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60
降水量(mm)
-15
-10
-5
5
10
15
20
25
气温(℃)
140
降水量(mm)
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20
40
80
100
120
160
180
60
-15
-10
-5
5
10
15
20
25
气温(℃)
1
500
1000
1500
高度表(m)
国界
森林
城市
河流
图例
B
0 50km
图7
B城:14.3°E,50.1°N,海拔364(m)Q城:123.9°E,47.4°N,海拔146(m)
课前预习案
我的构建(参考)
课堂探究案
典型案例1
(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
分析:描述图是区域河流干流流向。
学生解答可能存在问题:审题不清,忽视“干流”答成“向心水系”;无法正确判读“干流”;即使判读出干流,却不知流向;即使判读出干流流向,分河段表述仍然可能出现问题。
典型案例2
(1)A城汛期为夏汛(6—7月) B城汛期为冬汛(1—2月)
(2)流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流速快;夏汛
(3)水系共同特征:河流流向均由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河流众多,水系发达;河流短促。
成因: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岛屿面积狭小,(地势起伏较大。
)
迁移案例
全年水位高(全年水位在3m以上);高水位在冬季(6月至7月),低水位在夏季(12月至次年1月);水位年内变化较为和缓。
降水量丰富;河流的上游有大面积沼泽,滞留径流使高水
位比多雨季节推迟数月;调节径流使水位变化和缓。
典型案例3
1.C
2.B
3.C
4.成因不同:
长江“地上河: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容易沉积(2分)。
黄河“地上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水流平缓,泥沙大量沉积(2分)。
治理措施差异:
长江“地上河”:裁弯取直工程(2分);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2分)。
黄河“地上河”:黄土高原打坝建库(或打坝淤地),抽引水灌溉(或引黄淤灌)(2分)黄河
中游地区种草植树(2分)。
课后训练案
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流速较缓;汛期较长。
(答出其中三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