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与墨家思想》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34.51 KB
- 文档页数:22
墨子的政治思想一、墨子、墨家学派和《墨子》墨子,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
生卒年不可确考,大约生活于公元前468年至前376年之间。
(一说生活于公元前490年至前403年之间。
还有一说生活于公元前475年至前390年之间)墨子出身于下层,会制造木器,技艺很高。
他的工艺水平与能工巧匠公输般齐名。
木匠这类活是当时下层人干的,所以墨子有时被称为“贱人”(《墨子·贵义》)。
其实,他本人并不贱,曾做过宋国的大夫,又经常到各国游学,很有名气。
楚国曾打算封给他书社五百。
越王邀他仕越,许以五百里封地。
因政见不合,墨子都拒绝了。
墨子起初从学于儒,“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淮南子·要略》)。
后来走到儒家的对立面,对儒学进行了猛烈的批评。
他创立了一个自成体系的学派。
墨子及其弟子形成了一个有严密纪律的团体,称为“墨者”。
墨子在世时,墨子为首领。
墨子死后通过选贤推出新首领,称为“钜子”。
墨者有一套严格的纪律,称之为墨者之法。
其中有一项规定:“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墨者出仕,要由钜子派出。
墨子曾“游耕柱子于楚”(《墨子·耕柱》),“游公尚过于越”,“出仕曹公子于宋”(《墨子·鲁问》)。
墨者不仅学文,也还习武。
墨子曾派他的弟子禽滑鳌率墨者之众为宋守城。
墨者集团文武结合。
墨者出仕所得的俸禄必须交出一部分供墨者集团使用,墨者集团又带有经济合作的性质。
墨子死后,墨家分为三派。
现存《墨子》书中有些篇,同一篇有大同小异三种版本,可能是因三派所传不同而形成的。
《墨子》一书是墨子及其后学著作总汇,全书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从第一篇至第七篇,对墨子思想进行了概述。
第二部分从《尚贤》至《非儒》,共二十四篇,是墨子的讲学录。
第三部分有《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六篇,主要讨论认识论和逻辑问题。
第四部分有《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五篇,记载了墨子的言行。
第五组《备城门》至《杂守》共十一篇,讲城防问题,为军事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