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看见你的眼睛》公开课整理版
- 格式:ppt
- 大小:1.84 MB
- 文档页数:31
关于北师大版《我只看见你的眼睛》公开课教案(优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我只看见你的眼睛》这首诗,感受诗歌中描绘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真善美的追求。
3. 通过对诗歌的深入解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体会诗歌中“只看见你的眼睛”的意境美。
2. 学会从诗歌中感悟生活,提炼生活中真善美的元素。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细腻情感的把握。
2. 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歌的美。
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共鸣。
3. 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件:诗歌文本、图片、音乐等。
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
3. 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诗歌,了解诗歌背景。
第一章:导入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世界。
2. 介绍诗歌背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3. 导入本课主题:《我只看见你的眼睛》。
第二章:诗歌品读1. 让学生自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分析诗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主题。
3. 深入解读诗歌中的意象,让学生体会“只看见你的眼睛”的意境美。
第三章:情感体验1. 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感悟生活,提炼生活中真善美的元素。
2. 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会用心去感受生活。
3. 开展情感交流活动,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四章:合作探究1. 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合作探讨诗歌中的奥秘。
2. 汇报探究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第五章:创作实践1. 引导学生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进行诗歌创作。
2. 展示学生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3.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本教案旨在通过深入解读《我只看见你的眼睛》这首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真善美的追求。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1、谜语导入:师生问好,师:同学们今天可真精神,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面,谁来读读?(出示课件:谜语)浅浅池塘左右开,池中人影两边排。
有时纵是天晴日,也会凭空涨水来.(打一人体器官)猜一猜,它是什么?(一双眼睛)生答2、初读课题:师:同学们的反应可真快啊。
就是眼睛,生活中,你们最喜欢谁的眼睛,生答。
师: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老师(妈妈)的眼睛?生答。
师:你们还知道那些关于眼睛的成语。
生答。
师:厚积薄发,可见同学们平时在积累上没少下功夫,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眼睛,我们看到了多彩的世界,也是眼睛,让我们认识了美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眼睛有关的诗歌。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请同学们美美的读一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
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读完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生答:为什么说我只看见你的眼睛?看见的到底是谁的眼睛呢?师:学贵有疑,敢于提出问题,这是思考的结果。
带着的心中的疑问,请同学们随着镜头,回到2003年,在那里找一找答案吧,看看那一年,人们面临着一场什么样的灾难,又是谁冲在了最前面。
3、解决疑问,了解写作背景师:谁来回答老师刚才问题?人们面临一场什么灾难?生答。
师:2003年,我们面临着一场突如而来的灾难,那就是——非典。
师:谁冲在了最前面。
生答师:非典是一种比甲型流感,手足口病,传染性更强,致命率更高的疾病。
和病人近距离接触更有可能被传染。
大家都害怕自己被感染上“非典”,难道医护人员就不怕吗?生答,师:可他们仍冲在了抗击“非典”的第一线。
在几十个日日夜夜里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诗人刘五云,在“非典”一线上,看到医护人员用辛勤的汗水和大无畏的精神与病魔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深受感动,他用优美的文字写下这首赞歌。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课题中的我指的是刘五云,你又指的是谁呢?生答师:为什么只看见眼睛呢?生答师:是的,由于非典的传播方式特殊,和非典病人近距离接触的医护人员,被防护衣、帽、口罩裹得严实,只露出那双美丽的眼睛。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医护人员救死扶伤、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激发对医护人员的敬佩之情。
2.能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相关背景,在此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
3.通过自主质疑、学习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结构和内容层次,提升学生的感悟和诵读水平。
4.自主学习字词,理解本文新词,继续练习做好摘录笔记。
教学重难点:1.能够多层次、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结合背景资料学习文本,了解医护人员的高贵精神。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音。
三、全班交流自己对“非典”的了解四、多媒体介绍非典的相关资料及非典时期的情景资料。
五、回答质疑1.课题中的“我”“你”指的是谁?2.为什么说“我只看见你的眼睛”?3.轻声朗读诗歌,在诗歌中找一找,作者在描写医护人员的眼睛时用的最多的词语是哪一个?4.作者笔下,这双美丽动人的眼睛里都流露出哪些情感。
(师板书:愤怒冷静坚毅信心温柔的深情)六、分段讲解1.学习第一节(1)什么时候,白衣天使的眼中会充满愤怒和冷静呢?(2)诗中的病魔指的是谁?(3)为什么把非典称为病魔?(4)诗中不但把非典称为病魔,而且说它是肆虐的病魔。
你是如何理解肆虐这个词的?(5)想想还有什么能够用“肆虐”形容?(狂风、暴雨、洪水……)(6)师总结:这些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而文中用肆虐来形容非典,说明这个非典病魔怎么样?(7)出示课件:非典感染人数,死亡人数。
是谁造成这样的后果,就是那肆虐的病魔——非典,谁能强调肆虐读。
(8)看到这么多人被这肆虐的病魔夺去了生命,我们在白衣天使的眼中看到了什么?(9)谁能读出这种愤怒?(10)面对病魔他们退缩了吗?恐慌了吗?他们的内心怎么样?(11)白衣天使在非典病魔面前很冷静,他们不能容许病魔肆虐、残害人类,他们要用自己的学识和技术同病魔作殊死搏斗。
关于北师大版《我只看见你的眼睛》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我只看见你的眼睛》,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亲情的伟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家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朗读、表达、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学会关爱家人,珍惜亲情。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我只看见你的眼睛》及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课文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情感。
2. 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人的关爱,引入课题。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交流对家人的爱意。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2. 学生讨论如何关爱家人,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小组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亲情故事,分享自己的亲情经历。
2. 各小组选取代表进行汇报,全班交流。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家人、珍惜亲情的主题。
2.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亲情卡片,表达對家人的爱意。
3. 教师推荐相关阅读资料,拓展学生视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我只看见你的眼睛》,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人的关爱,感受亲情的伟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了朗读、表达、交流的能力。
本节课也让学生认识到关爱家人、珍惜亲情的重要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设计有关课文内容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七、情感体验(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最亲爱的家人,感受他们的陪伴和关爱。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教案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1、课题中的“你”指的是谁?2、为什么说“我只看见你的眼睛”?)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师要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方法及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反思,下面是关于《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大家喜欢!2、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音。
3、指名“开火车”读课文,师生评议。
4、分组再读课文,想想各小节所表达的意思。
5、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三、全班交流自己对“非典”的了解。
四、播放“非典”时期医护人员拯救病人情景的录像资料。
五、讨论:为什么诗中说“我只看见你的眼睛”?(通过背景介绍和讨论,使学生了解因“非典”传播方式特殊,医护人员无一例外地穿着隔离服,戴着口罩,病人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各种情感交流都来自于“眼睛”,所以说“我只看见你的眼睛”。
)识字写字是二年级教学的重点,本课的11个生字只有认读的任务,所以这一环节是本课的一个着力点。
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记字方法,对于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有效地促进。
因此,我创设交朋友情境进行识字教学。
先通过学生自主识字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识字过程体现循序渐进,先认读带拼音的,再进入"词语连线"的游戏中认读不带拼音的字,最后,由小老师带读有生字词的长句巩固识字教学,为阅读课文打下基础。
六、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读懂的地方和不明白的地方,记录员做好记录,以备汇报。
3、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小节。
(第一小节写医护人员面对“非典”病魔时愤怒的心情和冷静的态度。
)(2)面对病魔,医护人员眼中流露的是什么样的眼神?画出描写医护人员眼神的词语。
(面对肆虐的病魔,医护人员的眼中充满着愤怒和冷静。
)(3)理解“肆虐”的含义,体会“非典”对人类的危害,以及抗击“非典”的紧迫性。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1、谜语导入:师生问好,师:同学们今天可真精神,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面,谁来读读?(出示课件:谜语)浅浅池塘左右开,池中人影两边排。
有时纵是天晴日,也会凭空涨水来.(打一人体器官)猜一猜,它是什么(一双眼睛)生答2、初读课题:师:同学们的反应可真快啊。
就是眼睛,生活中,你们最喜欢谁的眼睛,生答。
师: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老师(妈妈)的眼睛?生答。
师:你们还知道那些关于眼睛的成语。
生答。
师:厚积薄发,可见同学们平时在积累上没少下功夫,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眼睛,我们看到了多彩的世界,也是眼睛,让我们认识了美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眼睛有关的诗歌。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请同学们美美的读一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
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读完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生答:为什么说我只看见你的眼睛?看见的到底是谁的眼睛呢?师:学贵有疑,敢于提出问题,这是思考的结果。
带着的心中的疑问,请同学们随着镜头,回到2003年,在那里找一找答案吧,看看那一年,人们面临着一场什么样的灾难,又是谁冲在了最前面。
3、解决疑问,了解写作背景师:谁来回答老师刚才问题?人们面临一场什么灾难?生答。
师:2003年,我们面临着一场突如而来的灾难,那就是——非典。
师:谁冲在了最前面。
生答师:非典是一种比甲型流感,手足口病,传染性更强,致命率更高的疾病。
和病人近距离接触更有可能被传染。
大家都害怕自己被感染上“非典”,难道医护人员就不怕吗?生答,师:可他们仍冲在了抗击“非典”的第一线。
在几十个日日夜夜里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诗人刘五云,在“非典”一线上,看到医护人员用辛勤的汗水和大无畏的精神与病魔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深受感动,他用优美的文字写下这首赞歌。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课题中的我指的是刘五云,你又指的是谁呢?生答师:为什么只看见眼睛呢?生答师:是的,由于非典的传播方式特殊,和非典病人近距离接触的医护人员,被防护衣、帽、口罩裹得严实,只露出那双美丽的眼睛。
四年级下册我只看见你的眼睛公开课教案设计四年级下册我只看见你的眼睛公开课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我只看见你的眼睛]公开课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卷《我只看到你的眼睛》教案设计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肆虐”等词在文中的意思;重点指导书写“毅”理解“肆虐”。
2、恰当流利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背景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品味“美丽动人”的含义,体会医护人员的精神;
3、继续练习写批注笔记。
利用背景资料,品味“美丽动人”的含义,体会医护人员的精神。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眼睛走进医护人员的内心。
1、引入揭题:2021年,当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席卷神州大地时,存有一双双眼睛还
给中国人太多的敬佩,作者刘五云深情地写出这样一首颂歌——《我只看到你的眼睛》。
(同学齐读,再深情地...)2、检测复习效果:课题中的“你”所指谁?(医护人员)
3、交流资料了解背景:为什么只看见你的眼睛?(指名说)你是怎么知道的?(评价:你真善于学习。
是呀,结合背景资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读懂文章)(出示
图片及资料)
4、小结:作者把握住眼睛这一独有的角度,通过眼睛去来到人物内心,。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精品教案一、设计理念:1、全面提升: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听所读写思问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2、少教多学:指导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通过把握课文层次,突出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感知人物形象,体会文本表达的情感.3、读写结合:通过指导学生抓课文关键词句进行表达训练,体现阅读效果,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材解析:《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眼睛”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是一首展现“非典时期”医护人员崇高医德的诗歌,表达了人们对医护人员的感激、爱戴和崇敬之情.诗歌结构严谨,词语富有感染力,易于诵读,是学生结合背景资料学习文本、展示朗读能力的好范本。
三、生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自主识字的能力和一定的诵读能力,能够结合主题搜集相关的资料,产生自己的合理化见解.对于文本的发现和感受能力较强,有较强的质疑意识和解疑能力,情感表现力强。
生活经验丰富,善于联想和想象,具有一定的语言模仿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医护人员救死扶伤、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激发对医护人员的敬佩之情。
2、能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相关背景,在此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3、通过自主质疑、学习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结构和内容层次,提升学生的感悟和诵读能力.4、自主学习字词,理解本文新词,继续练习做好摘录笔记。
五、教学重点:1、能够多层次、有感情地诵读课文.2、抓住重点词句、结合背景资料学习文本,了解医护人员的高贵精神。
六、教学难点:结合文本内容和背景资料体会医护人员的眼睛为什么“美丽动人”。
七、教学方法:质疑引导法、理解诵读法、结构品析法、拓展表达法;八、教学学法:阅读批注法、诵读品味法、合作交流法;九、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搜集资料了解“非典”及医护人员的动人事迹二、教学过程:(一)直入课题,质疑激趣1、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诗歌,题目是《我只看见你的眼睛》。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教学设计之二引言《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曲,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通过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情感,提高他们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教学设计主要针对初级英语学生,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和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听力、口语和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了解《我只看见你的眼睛》的歌词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出对这首歌的个人感受和解读教学内容和步骤1.歌曲导入在课堂开始时,播放《我只看见你的眼睛》的音乐,让学生先听歌曲,并让他们谈谈自己对这首歌的第一印象。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歌曲中的重要词汇和情感表达方式。
2.歌词理解给学生发放《我只看见你的眼睛》的歌词,在学生听歌的同时,要求他们跟读歌词,并尝试理解歌词中的单词和句子。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解释歌词中的重点内容和表达方式。
3.歌曲欣赏让学生再次聆听《我只看见你的眼睛》的歌曲,这次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全神贯注地聆听。
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歌曲中听到的情感和意象。
4.情感表达在学生理解歌词和音乐之后,要求他们个别或分组,通过写一段话或一篇短文的方式,表达对《我只看见你的眼睛》的个人感受和理解。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展开思路,比如:“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在歌中听到了什么?”等等。
5.口语交流让学生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写作,通过口语交流的方式,互相倾听和表达对彼此文本的理解和分享。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如“你听说过类似的故事吗?”或“你如何感受到歌曲中的情感?”等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
6.写作展示选取几篇学生优秀的写作,进行展示和点评。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彼此欣赏和学习他人的写作,提供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
教学评估•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
•学生的口语交流和写作表达能力。
扩展活动•学生可以尝试用英语翻译歌词,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翻译。
•学生可以自行寻找其他类似的歌曲,并汇报给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