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看图写算式以内的加减法
- 格式:docx
- 大小:36.83 KB
- 文档页数:2
加法求什么用加法?你一定会说:求总数。
不错,在看图列式中,求总数用加法的情况也是最多的。
图示中什么可以表示求总数呢?A. 箭头往里用加法。
B.看问题示意用加法求花有几朵?用加法计算。
为什么用两条横线呢?两个加数可以交换位置呀!C. 什么标识也没有就是用加法。
减法说到减法,那花样比加法要多一些。
飞出去,裂开来,划去,求部分数,比多少……别急,别急,我们一个个来看。
对了,这里特别提示,当我们确定是减法图以后,就要用到一句口诀,那就是“做减法,先数总数”。
也就是先要把图上所有的总数作为被减数。
我们来看例子。
1、飞出去,裂开,划去用减法。
虽然理论上,如第三幅图也可以用6-4=2求出荷叶上还有4个青蛙。
但是一般情况把动态的作为减数。
2、求部分数,用减法。
3、比多少,用减法。
看到这样的虚线,就表示求两种图形相差几个,用减法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1、连加:箭头往里用加法,如果分两部分那就是用连加。
(加数位置可交换)2、连减:箭头往外,划去,剪去等都用减法,如果分成两部分那就是连减。
(两个减数位置可交换)注意:做连减也是先数总数。
3、加减混合:当一幅图中既出现加法图示,又出现减法图示,那就是用加减混合了。
加减混合算式容易错的就是第一个数怎么找。
一般在大框中的数就是第一个数,也就是原来的总数。
如图一中的7,图二中的6,图三中的7。
其他看图列式1、没有特别符号提示,一般表示加法,但是如果类似下图给了我们四条横线,要求列式,那就是加减法四式。
2、按要求列算式。
当算式中本身出现要求,就要看清求什么,根据要求列式了。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9课《看图列式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9课《看图列式计算》。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列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数学运算,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但是,对于通过观察图片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的能力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找出图片中的数学信息,然后列出相应的算式进行计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图片中的数学信息,列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
2.培养学生通过图片进行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图片中的数学信息,列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图片进行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算能力。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计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算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图片,包括水果、动物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计算。
2.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算式卡片,用于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3.教学课件:制作相应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动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提出问题:“图片中有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初步感受图片中的数学信息。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带有数学信息的图片,并提问:“图片中有几只动物?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数学信息,并列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2、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看图写数。
二、想一想,做一做。
1、写出上的数。
2 3 5 4 3 1 2、3、看图填数。
比少;比多。
4、从左边起涂颜色。
涂 2 个:☆☆☆☆☆涂第2个:☆☆☆☆☆三、画一画,你能行!¤¤¤¤(可以画你喜欢的任何简单的图形)1、比¤多画1个。
2、比¤少画2个。
3、和¤画同样多。
四、从小到大排一排。
3 04 15 2五、在□里填数。
六、请你先认真地看图,然后想一想,再填数。
七、登山。
*请你试一试。
1、□-□=3 □+□=5 4-□=□【拓展资料】(一)小学数学知识:百分数。
1.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
2.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3.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二)小学数学知识:数的整除。
1.整除的意义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 能整除a。
除尽的意义甲数除以乙数,所得的商是整数或有限小数而余数也为0时,我们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或者说乙数能除尽甲数)这里的甲数、乙数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乙数不能为0)。
2.约数和倍数(1)如果数a能被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2)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小学数学知识:分数知识。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