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3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探究资料汇编师宗县高良壮苗瑶族乡中心学校:郑清友2020年6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机械名称工作部分带来的方便剪刀刀刃容易剪切东西筷子筷尖夹起食物削笔刀刀刃快速削铅笔门门活页轻松开关探究发现:简单机械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二、在工作时,如果没有下面这些机械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机械的名称所作的事情产生的后果起钉锤撬起钉子省力开瓶器打开瓶子省力菜刀切菜方便筷子夹菜方便压舌板检查口腔、咽喉方便2、怎样移动重物一、下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属于省力杠杆的是(),属于等臂杠杆的是()。
二、.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1、完成上表中空缺的数据。
2、从上表中,你能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是怎样的?(离支点越近,用的钩码越多;离支点越远,用的钩码越少)或。
(1)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
(2)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
(3)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三、画出生活中用到杠杆的事列并标出杠杆的三要素。
(1)(2)3、斜坡的启示一、实验名称测量斜面坡度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斜面坡度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器材弹黄科、小车、光滑的木板、钩码实验过程:1.组装器材。
2.通过测力计将放有钧码的小车提起,用多少力,记录在书上。
3.在桌面立一木块,从桌面到木块依次斜搭准备好的三块光滑木板,通过测力计沿斜面上拉动放有钩码的小车,分别记录小车被抬高的高度,移动的距离及用力多少。
实验结论:斜面可以省力,并且在斜面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坡度越小越省力。
二、大家一定见过用木板斜搭在台阶上就很容易把摩托车推上去的画面吧!木板真神奇呀!斜面是如何省力的?让我们设计实验来研究一下吧!【研究问题】斜面的坡度大小、长度对小车拉力有怎样的影响?【准备材料】弹簧秤、小车(钩码)、斜面(长度分别为30cm、40cm、50cm、60cm)、量角器【研究假设】假设一:斜面角度的大小与所需力量有关系。
苏教版科学(2017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最早提出“2.地球自转形成了,使得生物体内呈现周期性的生理习性,称为“3.地球绕着地轴转动,自转一周的时间。
4.在地球上,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没有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由夜晚逐渐过渡到白天的那段时间是,由白天逐渐过渡到夜晚的那段时间是。
5.地球绕着太阳转动,就是地球的,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o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还绕着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06.地球公转形成了,使得地球上的气温、降水、昼夜长短 ___________________ 等的变化都有一定规律。
7.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得地球上出现的变化,地球两极出现的变化。
二、判断题:()1.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2.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的根本原因。
()3.地球绕着地轴自转一周约需24小时。
()4.合欢的叶和郁金香的花都会出现白天开放、夜晚闭合的现象。
()5.植物会出现随着昼夜交替而变化的现象。
()6.不同物种的花在一天中开放的时间是相对固定的。
()7.蜜蜂和刺猬碰不到,是因为它们的活动时间完全不同。
()8.只有人才有生物钟。
()9.改变光照可以改变生物的生活规律。
()10.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11.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造成的。
()1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所以形成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13.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公转造成的。
()14.所有的花都是白天开放。
()15.当我们这里是骄阳似火的夏天时,世界其他地区也是夏天。
()16.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同一天日出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17.由于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各个地方冷热的差异。
()18.十六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19.植物也有随昼夜交替而变化的生物钟。
()20.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公转,且地轴始终是倾斜的造成的。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
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一、填空。
1. 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2. 、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3.1665年,英国科学家用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上面有许多小孔,看上去像一个个规则的小室。
他把这些小孔画下来,并把它们称为细胞。
4.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小,要借助才能看清。
但有些细胞却很大,如。
5.我们的身体都是由一种叫作的微小结构组成的,它们就好像是构成生命体的“”。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植物和人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
2.所有的细胞都非常小,无法用肉眼看到。
()
3.微小的生物只有一个细胞,大一些的生物有亿万个细胞。
()
4.同一种生物各个地方的细胞结构和形状都相同。
()
5.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形态是不同的。
()
三、我认识。
请将下列细胞按观察方式进行分类。
(填序号)
①红细胞②蛋黄③神经细胞
④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⑤鱼卵
需借助显微镜观察:()肉眼可以看见:()
四、科学探究。
在显微镜下,我们观察了很多生物的细胞,如图所示。
1.属于植物细胞的有
2.属于动物细胞的有、。
3.属于人体细胞的有、、
、。
苏教版(2017)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脑是人体的“()”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大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身体各部分。
2、物体的各种形状,大多数是由()、()、()、()_这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3、地质学家按照岩石的生成方式,把岩石分成()、()、()三类。
4、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做(),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做()。
5、观察下面两幅图的装置,甲是(),其特点是();乙是(),其特点是()。
6、桥梁的承受力跟桥梁的()有关,拱桥桥最结实,平板桥最不牢固。
7、质疑就是有根据地对自己的和别人的探究是否合理提出()。
8、科学家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发表研究论文进行(),常常因对复杂事情的看法不一致而展开科学()。
9、矿物的透明度分为()、()、()。
10、地球上的资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资源,如水资源、气候资源和土地资源等;一类是()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和各种矿物资源等。
11、青少年在成长时期,睡眠非常重要。
它可以消除(),恢复脑的()。
12、能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叫做()。
13、神经中枢包括()和(),()是低级的低级的神经中枢。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1、支点不论在什么位置,杠杆都省力。
()2、水仙和生姜都是用茎繁殖。
()3、动物的繁殖行为是动物的本能。
()4、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关系。
()5、传出神经又叫感觉神经,负责吧神经信号从神经中枢传到身体各处。
()6、冷热、疼痛的感觉是大脑接受皮肤的刺激后产生的。
()7、口语交流方式有讨论、辩论和电子邮件等。
()8、花岗石的颗粒有粉红、白和黑等三种颜色。
()9、鸡蛋的承受力强是因为蛋壳较厚。
()10、国旗是利用定滑轮升上去的。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每题2分,共30分)1、埃菲尔铁塔、高压电线塔、鸟巢体育馆这些建筑的共同特点是运用了( )结构的稳定性原理。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经典实验题实验一:水的沸点材料:- 烧杯- 水- 温度计- 火源步骤:1.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2. 将温度计放入水中。
3. 将烧杯放在火源上加热。
4. 观察温度计的指示,记录水开始沸腾的温度。
实验二:物体的浮力材料:-- 水- 物体(例如小玩具、果实等)- 弹簧瓶塞步骤:1. 在中倒入适量的水。
2. 将物体放入水中,并观察它的行为。
3. 将弹簧瓶塞固定在物体上,并再次将它放入水中。
4. 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力是否有所变化,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三:磁铁的吸引力材料:- 磁铁- 各种物体(例如纸夹、小石子、木片等)步骤:1. 将磁铁放在桌子上。
2. 将不同的物体分别靠近磁铁。
3. 观察物体与磁铁之间的吸引力,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四:光的传播材料:- 手电筒- 白纸步骤:1. 关掉房间的灯。
2. 将手电筒打开,将光线照射到白纸上。
3. 观察光线在白纸上的传播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五:植物的生长条件材料:- 花盆- 肥料- 植物种子步骤:1. 在花盆中放入适量的土壤。
2. 播种适量的植物种子。
3. 给植物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4. 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肥料。
5. 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六:声音的传播材料:- 铃铛- 绳子步骤:1. 将铃铛系在一根绳子的一端。
2. 拉紧绳子,让铃铛悬挂在空中。
3. 用手轻轻拉动绳子,产生声音。
4. 观察声音的传播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七:电路的通断材料:- 电池- 电线- 电灯泡步骤:1. 将电池的两端分别用电线连接到电灯泡上。
2. 观察电灯泡是否亮起。
3. 分别拔下一根、两根甚至全部电线的连接,并观察电灯泡的反应。
4. 记录电路的通断情况和观察结果。
实验八:水的凝固材料:- 玻璃杯- 水- 冰箱步骤:1. 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2. 将玻璃杯放入冰箱内。
3. 观察水在冰箱中的变化,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九:空气的压力材料:- 空塑料瓶- 水步骤:1. 在空塑料瓶中倒入适量的水。
苏教版科学(2017 )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总复习(知识点+探究实验)一、知识点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显微镜下观察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
人体表皮是由许多不规则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即没有细胞壁。
洋葱表皮是由多个近似于长方形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即有细胞壁。
2.动物、植物、细菌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3.英国科学家胡克是第一位发现细胞的。
4.植物、动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
不同的人体细胞也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5.神经细胞是放射状,红细胞是双凹面圆盘形,白细胞是无稳定形状;肌细胞是纺锤形。
6.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
但有些细胞很大,如动物的卵黄。
2.微小的生命体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脚、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2.167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为人类敲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
3.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4.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
有的微生物还能生活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地方,如火山、岩石里。
5.有些微生物并不微小,如蘑菇、木耳、银耳、灵芝等把它们归为微生物, 是因为它们的生存方式与某些微生物相似。
3 .发霉与防霉1.观察不同物品上的霉,霉菌形状各异,呈现红、黄、绿、白等多种颜色,能看到许多丝状物。
2.馒头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最容易发霉。
3 .防霉方法及其依据4.微生物的“功”与“过”1 ,微生物的“功”与“过”:“功”(1)可以利用微生物生产新的食物:例如,制作馒头和面包,离不开酵母菌;制作泡菜和酸奶,离不开乳酸菌。
(2)可以利用微生物生产调味品:例如,酿酒离不开一些曲霉和酵母菌,制醋要用醋酸菌,制酱要用多种霉菌。
动滑轮实验简五年级下册科学一、实验题1、再设计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实验中,(1)所用器材:铁架台、弹簧秤、滑轮、钩码、线绳(2)请你画出你的实验简图:(3)通过实验,你的实验结论是: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用力方向。
动滑轮的作用是:省力实验名称比较不同形状的承受力实验目的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材料双面胶、打印纸、剪刀、书本实验过程把书放在纸折成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纸筒上,比较承受力的大小。
实验结论棱柱越多,纸筒的承受力越强;圆柱的承受力最强定滑轮实验简实验名称研究那种形状最稳固实验目的了解三角形的支架最稳固实验材料吸管、绳子、剪刀实验过程1、用剪刀把吸管剪成3厘米大小;2、拿绳子把吸管串成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个结;3、向两边拉拽,检查稳固性,比较记录。
六边形,两头结实地打支架形状预测固定性实际固定性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实验结论三角形支架3最稳固、结实实验名称建桥梁实验目的比较平板桥、拱桥、斜拉桥的特点与承受力实验材料书本、打印纸、粗绳、筷子、胶带、钩码、小车实验过程1、用书本、纸搭成平板桥、拱桥;2、用书本、纸、绳子搭成斜拉桥;3、把盒子封面别放在桥面上,盒内逐个放入钩码,直到桥面无法承受为止。
名称可承受的钩码数量(个)平板桥拱桥斜拉桥实验结论平板桥的承受力最差,拱桥可以向桥梁两侧分解压力,承受力最大;但如果桥的距离长,那么斜拉桥的承受力相对大些。
实验名称模拟变质岩的形成实验目的体会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的变质过程实验材料各种颜色的橡皮泥、白纸、硬板实验过程1、把颜色不同的橡皮泥搓成大小不同的圆球堆在白纸上;2、把这些橡皮泥用硬板反复加压;3、观察压力下橡皮泥的状态。
实验结论加压好比是地球内部的强大压力,变质岩在高温高压下形成实验名称神经实验目的研究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实验材料两块橡皮、秒表实验过程1、用两块橡皮在同高同时落在对方的手背和脚背上,看他最早感受到哪一个橡皮落在身体上的。
10.昼夜对植物的影响一、填空。
1.在自然界中,有些花和叶子白天张开,;有些花和叶子,白天收拢。
2.白天,郁金香随着东升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
像郁金香这样,会随着昼夜交替而变化的植物还有、、等。
3.开花植物不仅有一定的花期,有的花还会在一天中的固定时间开放或闭合。
200多年前,瑞典生物学家根据这一现象编排出一个富有情趣的。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从花钟图上看,丝瓜花大约在上午9点开放。
()2.植物之所以有不同的开花时间,是它们适应外界环境的结果。
()3.太阳能够发光发热,对植物的影响都是正面的,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4.“花钟”的现象表明,植物是受昼夜交替规律的影响的。
()5.昼夜交替会对植物产生影响,是因为气温、光照等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6.夜晚开放的花不需要动物传粉。
()三、我会连。
请将下列的花与其对应的开花时间用线连起来。
夜来香凌晨开花万寿菊上午开花牵牛花下午开花芍药花晚上开花四、科学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字信息,分析数据和图表,回答问题。
文字信息:昼夜交替现象对动植物的影响很大,例如植物的开花时间不同。
名称蛇麻花蔷薇花芍药花大爪草开花时间3:00 5:00 7:00 11:00 参考上面的文字信息和表中植物的开花时间,选择合适的植物名称填写在下面“花钟”的空格里。
花钟五、分析运用。
植物有不同的生长习性,你知道哪些“夜开昼闭”的植物?你知道昼夜交替对植物有什么影响吗?10.昼夜对植物的影响一、填空。
1.在自然界中,有些花和叶子白天张开,夜晚收拢;有些花。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复习探究实验(一)实验名称: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实验器材:干面片、塑料盒、水、滴管、冰箱。
实验步骤:1.提出问题:面片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假设和制订验证方案,明确实验要素与实验步骤。
2.取4个塑料盒分别贴上1-4序号,取4片大小相同的干面片对应4个塑料盒。
3.将1、3号干面片用水浸湿。
4.将四块面片分别装入塑料盒中。
5.将1、2号放在温暖的室内,3、4号放在冰箱里。
6.几天后,观察四块面片,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序号模拟环境实验条件1 潮湿+温暖面片浸湿温暖的室内2 干燥+温暖干面片温暖的室内3 潮湿+寒冷面片浸湿冰箱4 干燥+寒冷干面片冰箱实验现象:1号塑料盒中的面片开始发霉,2、3、4号塑料盒里的面片没有发霉。
实验结论:物品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二)实验名称:做酸奶实验器材:鲜牛奶、温度计、酸奶、勺子、保温杯、白糖、玻璃碗、奶锅。
实验步骤:1.事先对实验所用到的物品进行沸水消毒(放入沸水中煮沸3-5分钟)。
(如在家实验,需请家长完成)2.在鲜牛奶中加入1-2勺白糖,用勺子搅拌均匀,加热至60℃左右。
(目的是让糖充分溶解,给乳酸菌准备“食物”);3.利用温度计测温,待温度降到37℃左右,往半奶中加入2勺酸奶,搅拌均匀。
(在适合乳酸菌生存与繁殖的温度时,注入乳酸菌菌种)4.倒进消毒过的保温杯,盖上盖子。
保温杯可以用开水烫几遍进行消毒,此过程学生要注意安全,防止烫伤。
(一定要消毒,防止或减少其他菌种的存在和繁殖)5.保温8-10小时,酸奶就做成了。
(充足的时间,适宜的环境,让乳酸菌大量繁殖)实验结论:酸奶中含有乳酸菌,在合适的温度(35-40℃)和一定的时间(8-10小时)进行大量的繁殖发酵,把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从而降低发酵液酸度,形成细腻的凝冻,黏度增加,形成酸奶。
(三)实验名称: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实验名称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实验器材A4纸、双面胶、书本实验猜想圆形纸筒承受力最大,三角形纸筒承受力最小。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一)探究定滑轮的作用实验目的:研究定滑轮的作用实验器材:定滑轮、细绳、钩码、铁架台、弹簧秤、直尺、笔和记录纸实验猜想:可以省力实验步骤:1、将滑轮固定悬挂在铁架台上,用测力计测得勾码的力为1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2、细绳穿过定滑轮吊住勾码,用测力计测得细绳上的力为1N,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实验结论:定滑轮不省力,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二)探究动滑轮的作用实验材料:动滑轮、细绳、勾码、测力计。
实验过程:1、固定细绳的一头,中间穿过挂了勾码的滑轮,另一头用测力计勾住,测得力为0.5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2、垂直测的勾码的力为1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实验结论:使用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三)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实验仪器:支架,平衡尺,勾码实验过程:(1)某同学在调节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时,发现杠杆的右端翘起,他可以调节右端的螺母,使它向右移动,或者调节左端的螺母,使它右移动(选填“左”或“右”),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
(2)操作时,左10厘米的地方勾上10克的钩码,右边5厘米的地方需要勾上20克的钩码才能保持平衡。
3实验结论:力臂越长,需要的力越小,也就越省力。
力臂越短,需要的力量就越大,越费力。
(四)实验名称:探究斜面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的影响器材准备:小车、木板、弹簧测力计、书本若干等实验步骤:1.提出假设: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2.进行猜想:斜面坡度越大越费力,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3.设计实验;(1)保持不变的小车的重力、斜面的粗糙程度(2)改变的量有:斜面的坡度4.进行实验:(1)第一次斜面下垫3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面匀速上升,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第二次斜面下垫上6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面匀速上升,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斜面可以省力,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五)轮轴是否省力?实验材料:轮轴,测力计,勾码实验过程:(1)用测力计垂直测得两个勾码的力为1N;(2)用测力计钩住轮拉动勾码,测得力为0.5N。
五年级实验探究题目1.用一盒不同颜色的橡皮泥以及两块塑料垫板做模拟变质岩形成的实验:(1)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把它们搓成大小不同的圆球,堆在一起,它们分别表示岩石中的(不同成分)。
(2)把橡皮泥放在两块塑料垫板之间,不断(加压)。
(3)观察不同压力下橡皮泥的状态,我们会发现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变形变扁了)。
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论:当地球表面的(岩石)被深埋于地下时,往往会在(高温和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变质岩)。
2.选择条形磁铁进行研究磁铁磁极的相互作用时,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当我们把磁铁的N极和N极靠近时,会发现磁铁(相互排斥);当我们把磁铁的S极和S极靠近时,会发现磁铁(相互排斥);当我们把磁铁的N极和S极靠近时,会发现磁铁(相互排斥);当我们把磁铁的S极和N极靠近时,会发现磁铁(相互排斥);综上分析得出结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3.在探究滑轮作用的实验中: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是(定滑轮),在实验中发现使用这种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是(动滑轮),在实验中发现使用这种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组成(滑轮组),在实验中发现使用这种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4.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相同点:都可以(改变运动速度);不同点是:齿轮传动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较长距离)传力;链条传动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但能(较长距离)传力。
5.在“探究纸筒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实验”中,我们发现: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而且,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边数越多)的形状物体的承受力(越大),即圆形,圆柱体的承受力最强。
6.将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形支架,用力往两边拉拽,通过实验,我认为(三角形)支架最稳固,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
(一)探究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目的: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器材:定滑轮、细绳、钩码、铁架台、弹簧秤、直尺、笔和记录纸
实验猜想:可以省力
实验步骤:
1、将滑轮固定悬挂在铁架台上,用测力计测得勾码的力为1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2、细绳穿过定滑轮吊住勾码,用测力计测得细绳上的力为1N,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实验结论:定滑轮不省力,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二)探究动滑轮的作用
实验材料:动滑轮、细绳、勾码、测力计。
实验过程:1、固定细绳的一头,中间穿过挂了勾码的滑轮,另一头用测力计勾住,测得力为0.5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2、垂直测的勾码的力为1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实验结论:使用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三)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实验仪器:支架,平衡尺,勾码
实验过程:
(1)某同学在调节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时,发现杠杆
的右端翘起,他可以调节右端的螺母,使它向右
移动,或者调节左端的螺母,使它右移动(选填
“左”或“右”),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
(2)操作时,左10厘米的地方勾上10克的钩码,
右边5厘米的地方需要勾上20克的钩码才能保持平
衡。
3实验结论:
力臂越长,需要的力越小,也就越省力。
力臂越短,需要的力量就越大,越费力。
(四)实验名称:探究斜面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的影响
器材准备:小车、木板、弹簧测力计、书本若干等
实验步骤:
1.提出假设: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2.进行猜想:斜面坡度越大越费力,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3.设计实验;(1)保持不变的小车的重力、斜面的粗糙程度
(2)改变的量有:斜面的坡度
4.进行实验:
(1)第一次斜面下垫3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面匀速上升,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第二次斜面下垫上6本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面匀速上升,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斜面可以省力,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五)轮轴是否省力?
实验材料:轮轴,测力计,勾码
实验过程:(1)用测力计垂直测得两个勾码的力为1N;
(2)用测力计钩住轮拉动勾码,测得力为0.5N。
实验结论:轮轴能省一半的力
(六)动手制作搭建“瓜皮桥”。
制作材料:西瓜皮、刀子、纸巾、重物、
制作步骤:
(1)把西瓜(或其他瓜)纵向切成两半,再横向切开。
( 2)把瓜瓤吃掉,留下瓜皮(拱形),每块按4~5厘米宽切下。
(3)在每两个小块之间夹一片纸巾,然后摆成拱形。
(4)在“瓜皮桥”上加重物,试一试它的承受能力。
结论:经过切割、重新组装的拱形能够承受更大的力。
(七)研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
问题:把纸折成不同边的桶形,竖直放,比较它们的承受力会怎样?
猜想假设:圆筒形的承受力最强。
实验控制量
保持不变的量:纸的规格、每一个重物的大小
改变的量:纸折成的形状
实验材料:A4纸、胶棒、书本。
实验过程:(1)把不同的A4纸卷成不同的形状,有圆筒形、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等,粘住的边是一样宽的。
(2)在纸筒上大同样的书本,看看哪种纸筒的承重力最强。
实验结论:圆筒状的纸承受力最强。
(八)、小亮家里有些品种极好的胡萝卜,他想大量繁殖这种胡萝卜,可是找不到好的办法。
请帮他设计实验,实现他的想法。
实验名称:用植物的根繁殖后代。
实验材料:胡萝卜、小刀、盘子、水
实验方法:把胡萝卜的头部切下一段,浸在盘子里的水中;当长出小芽之后,用小刀切下带芽的小块,埋入土中。
(九)、春天到了,能不能利用茎来繁殖植物呢?请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实验名称:用植物的茎繁殖后代。
实验材料:一棵菊花、剪刀、一盆土、水
实验方法:从一棵健康的菊花的主茎上剪下一根枝条,将它插入一盆松软的土中,并及时浇水。
(十)、实验探究各种矿物的性质。
实验材料:各种矿物、放大镜、钥匙、小刀、玻璃等。
实验过程:(1)颜色不同:把赤铁矿和石墨在纸上划一下,赤铁矿是棕红色的,石墨色的。
(2)透明度不同:冰洲石和小晶是透明的,方解石和白云母是透明的,田黄石和闪锌石是半透明的,褐铁矿和磁铁矿是不透明的。
(3)光泽不同:黄铁矿像金属一样,石棉像丝绸一样,水晶像玻璃一样。
(4)硬度不同,分别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玻璃测试,发现矿物硬度不同。
(5)形状不同:石英八面六角形,萤石是六个面的立方体。
(十一)模拟变质岩的形成。
实验名称:模拟变质岩的形成
实验材料:一盒不同颜色的橡皮泥,两块塑料垫板。
实验过程:1、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把它们搓成大小不同的圆球,堆在一起,它们分别表示岩石中的不同成分。
2、把橡皮泥放在两块塑料垫板之间,
不断加压。
3、观察不同压力下橡皮泥的状态,我们会发现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变形变扁了。
实验结论:当地球表面的岩石被深埋于地下时,往往会在高温和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变质岩。
(十二)、神经在身体各部位的分布是否均匀呢?请你设计实验来探究?
我把眼睛闭起来,让同学用两支铅笔笔尖轻触我的身体不同部位,我发现有的地方可以感到两个笔尖,有的地方感觉只有一个笔尖,我发现神经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为什么用两个笔尖轻触身体不同部位,体验到的笔尖个数不同?
因为分布在全身各处的神经是不同的,有些部位分布多,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敏感;有些地方分布少,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模糊。
(十三)实验名称味觉和嗅觉的联系
实验目的知道味觉和嗅觉是密切相关的。
实验器材吸管、杯子、醋、盐水、糖水、苦丁茶叶、橘子汁
实验过程:
1、两个同学合作,甲同学蒙起双眼,乙同学先给甲同学尝一尝
准备好的各种液体,然后让甲同学捏住鼻子再尝一尝准备好的各种液体。
看看用这两种方法能正确判断出几种液体。
2、小组内两同学轮流做实验。
实验结论:
捏着鼻子时,嗅觉失灵,味觉能力就会下降。
(十四)实验名称观察矿物的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性状
实验目的从多方面认识矿物
实验器材几种常见矿物,萤石、石墨、金刚石、黄铁矿、滑石、
赤铁矿、方铅、白去母、方铅、石英等
实验过程:
1. 用赤铁矿、石墨分别在白色无釉瓷板上刻划。
2. 观察几种矿物的透明度,并作好记录。
3. 用放大镜观察方解石、白云母矿石标本的形状。
4. 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仔细观察各种矿物的亮度有什么不同。
5. 用手指甲、铜钥匙、水果刀、玻璃依次去划不同的矿石。
看看哪种矿石比较软,哪种矿石比较硬。
(十五)用放大镜分别观察食盐、石英、萤石。
实验结论:
不同的矿物颜色不同,赤铁矿粉末是红色的,石墨粉是黑色的。
冰洲石是透明的,田黄石是半透明的,褐铁矿不透明的。
方解石、白云母是透明的矿石,由一层一层的薄片组成,像书本里一页一页的纸张。
有的矿物闪闪发光,有的矿物黯淡无光。
不同种类的矿石,它们的硬度不同。
滑石是所有矿石中最软的一种,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矿物。
石英晶体有八个面,呈六角形,萤石晶体多为六个面的立方体。
大多数矿物都像粗盐粒那样有一定的的形状,各种矿物的形状有很大的差别。
(十六)实验名称根、叶、茎繁殖
实验目的实验探究可以用植物的根、茎、叶繁殖后代
实验器材菊花的主茎、宝石花、红薯、松软的土
实验过程:
1. 从一棵健康的菊花的主茎上剪下一根枝条,将它插入一盆松软的土中,并及时浇水。
2. 从宝石花上摘下一片叶,插入土中。
3. 把红薯的头部切下一段,浸在盘子里的水中,当长出小芽后,用小刀切下带芽的小块。
实验结论:
不用种子,植物也能繁殖,宝石花是用叶子进行繁殖;红薯是用“芽眼”进行繁殖;菊花是用茎繁殖。
说明营养繁殖能更快更高效地进行繁殖,同时也能比较好地保留母本的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