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1 大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大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设计思想】依据新课标,紧扣新教材,立足学生实际,把握时代脉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渗透新课程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对大数的读写、比较、改写、求近似数等知识有个系统全面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整理、小组探索、归纳比较等方法,来进行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对实际资料的分析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在合作探究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感受人生的美好。
【教具学具准备】师生各准备写有0—9的数字卡片若干张、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掌握了大数的一些知识。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对这单元进行整理复习。
(板书:大数的认识整理复习.)二、归纳整理师:在本单元里,你学会了哪些大数的知识?先自己整理一下,再说给同学听一听。
(学生活动交流后,指名汇报,教师板书以下内容:大数的读法大数的写法大数的大小比较大数的改写大数的近似数)师:在复习这些知识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数位顺序表,哪位同学上来在黑板上把老师已经准备好的但不完整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学生补充,教师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本单元知识内容,一方面为本节课复习具体知识细节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逐渐进入到课堂中来。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整理的能力。
三、基本练习1。
大数的读法和写法师:大数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把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大数的资料给大家说一说。
(指名几个学生汇报,对有价值的资料给予肯定和表扬。
)课前我也搜集了一些有关大数的资料,咱们一起来看看。
(1)放映幻灯片,出示资料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
0级大地震,造成69227名同胞遇难,17923名同胞失踪。
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01.教材与学情分析: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对这节课的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迅速地读写大数,为以后更好地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1.关注知识结构的梳理。
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回忆知识并进行复习,把已学的、分散的知识纵横联系,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整个数的认识过程中,十进制计数法贯穿于计数、读数、写数、数的大小比较之中。
2.关注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中,针对所复习的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使学生由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的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信息,而且还蕴含着热爱科学,低碳环保等教育意义。
让教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02.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回忆和整理,熟练运用数位顺序表正确地读、写大数,灵活运用数的改写和省略的知识解决问题。
2、在交流共享中巩固大数的相关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提高自我整理的能力。
3、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03.教学重难点通过对大数相关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能灵活地运用本单元的知识,培养学生反思意识。
04.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师:大家都知道古诗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有的古诗却能和数学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老师进行了创编,请大家欣赏《山村咏怀》。
你们还能读出来吗?谁来试一试。
在这首诗里出现了什么数字?(算筹、中国数字)还有第二首《飞雪》,谁来读一读?这首诗里出现了什么数字?(罗马数字)师:这些都是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里的知识,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不但知道了数的产生和发展,还知道大数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为了更好地运用大数的知识,这节课我们把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二、回顾梳理,形成知识体系1、回顾再现课前大家已经独立地初步地进行了整理,说说本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点?(全班交流)2、归纳整理了解知识结构图的种类,及在整理复习中的重要性师介绍:表格法网状图知识树“大括号”法问:你们觉得这些方法好不好?好在哪里?(简洁明了、很清晰)师:所以它们是我们复习时常用的手段,是整理复习的好帮手。
人教四上《大数的认识》整理复习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整理复习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从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改写和省略等方面让学生对较大的数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在一、二年级已经学习了100以内、万以内数的认识,大数的认识是整数认识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后,应该让学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有关整数的知识体系,密切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学情分析: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学生会读、写较大的数,比较数的大小,把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但是学生的知识是零乱的,没有建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回忆和整理,熟练运用数位顺序表正确地读、写大数,灵活运用数的改写和省略的知识解决问题。
2.在交流共享中巩固大数的相关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提高自我整理的能力。
3.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对大数相关知识的复习,进一步掌握“整理”复习的方法。
深化对数的认识,使学生能灵活地运用本单元的知识。
教学难点:带0的多位数的写法;改写和省略的区分。
设计思考本单元的核心素养就是培养数感,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迁移类推能力。
因此,本课从社会、科学等方面选择数据,结合现实情境和实际活动,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数感,比如以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民生数字、人口数引入学习内容,让学生知道大数有着广泛应用,突出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使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数感。
其次,本课给学生充足的探索和再创造的空间,从而培养归纳总结迁移类推能力。
先由亿以内数启动读数、写数活动,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放手让学生去尝试,然后让学生通过讨论归纳总结读数、写数的方法。
又如大小比较的方法是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总结的,亿以上数的读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都是在亿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类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一《大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大数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大数,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大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大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小数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可能对大数的概念和应用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地读写和比较大数。
2.让学生理解大数的概念,认识到大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大数的读写方法,大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教学难点:对大数概念的理解,大数的比较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实践活动法:通过操作和实践,让学生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大数的读写方法、实例和实践活动等。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大数学习材料,如大数的卡片、练习题等。
3.教学环境: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准备必要的教学工具和设备。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天气预报中提到的人口数量或车辆数量,引出大数的概念。
引导学生关注大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大数的读写方法,如整数和小数的读写规则,以及大数的读写规则。
同时,给出一些大数的实例,让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练习大数的读写。
整理和复习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4.了解算盘和计算器,会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及探索规律。
学习重点
1.巩固掌握亿以内、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
2.能正确将非整万或整亿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学习
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
知识点1:认识大数的计数单位、进率及数级、数位。
课件出示教材第31
页练习五第1题。
填空。
(1)631020500是()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
3在()
分析:找对
数字所对应的
数位、数级及其
计数单位。
答案:
填空。
(1)千万位的右边
一位是(),左边
一位是()。
(2)10个十万是
(),1亿里有10
位上,十万位上是
()。
(2)5个千万、7个十万和8个千是()。
(3)38204000000里有()个亿和()个万。
(4)
930701000=900000000+3 0000000+()+()(1)九亿
千万 0
(2)50708000
(3)382 400
(4)700000
1000
个()。
(3)2091837
是一个()位数,
最高位在()位,
9在()位上,
表示();2在
()位上,表示
()。
答案:
(1)百万位亿位
(2)一百万一千万
(3)七百万万
9个万百万
2个百万
知识点2:大数的比较大小。
课件出示教材第32
页练习五第5题。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
个数的大小。
260800○27万
500000000○5亿
4000000○40万
297860000○3亿
分析:先将
整万、整亿的数
改写成带零的
数再进行比较,
位数多的数大
于位数少的数;
位数相同从最
高位开始比起
比较大小。
74560○74650
四千万○九百九十万
99999999○1亿
617000○62万
240万○2396000
5800000○589999
答案:< > < < > >
按规律填出下面算式的得数,并用计算器验算一下。
999×2=1998 999×3=2997 999×4=3996 999×5=4995
999×6= 999×7= 999×8= 999×9=
四个算式结果的规律,根据规律写出后面几
个算式的结果。
然后用计算器计算检验。
答案:5994 6993 7992 8991 出规律后再完成最后
一道题。
3×4=
33×34= 333×334= 333333333×3333333
34=
答案:12 1122 111222 111111111222222222
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32页第6,8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课堂小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
实际问题中有哪些
需要注意或不太熟练的地方。
1.说说本节课
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教学反思
本节课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以及多位数的读写方法,能正
确熟练地读写多位数,会正确将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在复习中我根据复习课的本质,引导学生系统整理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在《义务教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灵活地整理知识点,设计练习题,学生在教师引领下积极地完成了复习内容。
本节课的思路清晰,感觉还不错。
不足之处:在带领学生复习大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时,学生不能很好地区分大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异同。
这些以后将注意,以免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学习。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