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天然气公司天燃气深加工装置火灾事故
- 格式:ppt
- 大小:7.12 MB
- 文档页数:23
t天然气泄露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引言天然气是一种广泛用于生活和工业的清洁能源,然而,由于其易燃且具有一定的毒性,一旦发生泄漏便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天然气泄露火灾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对天然气泄露火灾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来分析天然气泄露火灾事故的原因和应对措施,以期提高人们对该类事故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案例一:美国加州圣布鲁诺天然气泄露爆炸事故2010年9月9日晚,美国加州圣布鲁诺市发生了一起重大的天然气泄露爆炸事故。
当时,一条位于市中心的主要天然气管道爆裂,导致大规模火灾和爆炸,造成8人死亡、58人受伤,超过30幢建筑被烧毁或受损。
此次事故成为美国近年来最严重的天然气泄露爆炸事故之一。
造成事故的原因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管道老化:涉事的天然气管道已经使用了几十年,存在着腐蚀、磨损等老化问题,导致管道强度下降,容易发生裂纹。
2. 管道设计缺陷:事故管道的设计存在缺陷,例如未考虑到地震等外部因素造成的影响,使得管道抗震强度不足,易发生破裂。
3. 管道维护不当:管道运营方长期忽视对管道的维护保养,未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导致了管道老化情况恶化。
4. 监管不力:管道运营方及相关监管部门对管道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事故应对及救援措施当地政府和消防部门迅速展开了灭火和救援行动,同时对周边居民进行疏散和安置工作。
此外,相关部门还启动了应急预案,协调了多方资源,加大了救灾力度。
在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立即对周边区域进行了临时封锁,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事后处理及教训总结此次事故对当地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相关部门在事后进行了深入的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查清了事故原因,并责令管道运营方对相关设施进行了全面检修和加固。
同时,事故也引起了美国政府和全社会对天然气管道安全的高度重视,加强了对天然气管道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了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天然气泄漏爆炸事故案例(一)2010年10月28日,早上7:02左右,XXX油田XXX家园三里3号楼三楼发生天然气泄漏爆炸事故,前后数栋楼房玻璃全部震碎,三楼一户人家大火燃起,浓烟滚滚。
约6分钟后,消防车到达现场进行救火,救护车随后赶到。
最终造成三人死亡,多人受伤燃气爆炸事故。
事故原因分析:该住户没有将燃气报警仪的电源接通,燃气报警仪没有处于工作状态。
住户燃气用完后没有及时关闭表后阀,加上天然气软管老化发生燃气泄漏,导致天然气泄漏达到爆炸浓度后发生闪爆。
事故现场图片:天然气泄漏爆炸事故案例(二)2011年1月17日6时03分,位于吉林市的中石油昆仑燃气公司某分公司发生燃气泄漏,泄漏引发某公司矿区服务部食堂发生爆炸,巨大的冲击波将附近十几栋居民楼的门窗震碎,距离爆炸点100多米外的一栋20多层居民楼的顶楼窗户也被震碎,有的单元门也被炸飞,十几栋大楼几乎没有完整的窗户,附近五十多辆轿车被掀翻,炸得面目全非,事故造成3人死亡,28人受伤。
事故原因分析:该单位食堂的燃气管线老化发生泄漏,食堂管理人员没有定期对管线进行漏气检查,没能及时发现,燃气泄漏,造成食堂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明火引起燃气燃爆。
天然气泄漏爆炸事故案例(三)2012年1月28日21时10分,XXX新园公寓16号楼三单元一居民家中发生天然气爆炸,爆炸造成王某、宫某两夫妇死亡,邻居墙壁轻微裂缝,窗户边形。
据目击者描述,爆炸时发出的声响很大,南面有个窗户直接被爆炸的气浪摧毁并坠落,南面的窗户掉下来以后有一个人在火海里挣扎,浑身都是火,转眼间,他看见一个大火团在楼上坠落,原来遇难者在楼上跳了下了,熊熊大火冲天,大火经过一个小时的扑救才被彻底扑灭。
遇难者家里已经面目全非,乳白的墙面被大火熏得黑乎乎的,一楼至六楼楼道的玻璃全部震碎,地上、车顶上、绿地里到处都是碎玻璃,对面17号楼有一业主家的玻璃被穿了一个小洞,隔壁邻居家的窗户已经变形,墙面上有一道细微的裂缝。
大连输油管道爆炸,5公里范围内有刺鼻气味2010-7-18 来源:新京报消防队员在火灾现场扑救消防队员在火灾现场查看火势火势已基本扑灭大连市开发区通往大连新港的途中设近十个哨卡,严禁非救援车辆进入。
而从里面出来的车辆多数披着黑色的、黏糊糊的“外衣”,像是刚从煤堆里“爬”出来的。
接近事故现场十公里处,空气中已带着燃烧轮胎的气味。
靠近现场5公里的地方,这种气味愈发刺鼻,附近的山头被黑雾笼罩,周围山上的植被全带着黑点印迹。
11时30分许消防车绵延约四五公里大连新港一座储量10万立方米的油罐和东边的地面仍在燃烧,冒着上百米高的黑烟,现场化学气味刺鼻。
周边零星的管线也在冒烟,消防官兵排着队用水龙和泡沫灭火。
接近现场的关卡处,消防车沿一条南北公路两边排开,绵延到海边,共有四五公里。
刚刚被换下来的消防官兵身上带着厚厚的油泥,有的官兵在草地上和衣睡觉。
沈阳军区的数百名官兵也在现场待命。
大连市政府秘书长徐国臣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次扑救工作调集了辽宁省14个市和4个企业消防队的338辆消防车参与灭火,经过2000多名消防官兵连夜奋战,火势基本扑灭,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中午12时许水泥地面踩过后成粉末围绕着正在燃烧的储油罐附近500米半径内,厂房、小油罐、输油管线以及地下涵洞全部被烧,水泥地面被踩过后已成为粉末,多数地面被黑色原油覆盖。
写着“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的院子内,办公楼被烧着一半,后面的房子全被烧毁。
海边延伸入大海的输油管道也被烧毁。
岸边数个水泵一头管道正向大海里放水,另一头管道为消防车供水。
据称向大海内放水起到水泵泄压作用。
据中石油一名员工说,前晚事故发生时,输油管的热油及蒸汽流到海边。
随后里面发生“闪爆”,火焰隔着四五百米在海边燃烧起来。
在附近海域,临近岸边的地方有一片片像污泥一样的漏油。
靠近储油区,旁边近一平方公里的水面被围起来,里面泄漏的油层较厚,露出纹理。
在漏油口处,两艘被烧毁的汽船挡在那里,但仍有原油不断向外流出,靠近漏油口处,油层更加黏稠。
天然气站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引言天然气是一种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
天然气站是将天然气从高压管道中降压、净化、计量、分配到用户的设施,是天然气输配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天然气的特性,如果管理不善或者操作不当,天然气站火灾事故可能随时发生,对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天然气站火灾事故进行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安全管理,对提高天然气站的安全生产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案例1:横须贺市一家天然气站火灾事故2019年8月5日,日本横须贺市一家天然气站发生火灾。
据现场目击者介绍,当时他们看到一股冒着浓烟的火焰从天然气站冒出,随后引起爆炸。
火势迅速蔓延,引发了爆炸,火势凶猛。
经过数小时的扑救,火势得到控制,但由于事故火灾过程中有人员受伤,事故的具体原因和责任归属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分析:1.安全管理不到位:据横须贺市当地媒体报道,天然气站火灾事故发生前,该站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漏洞。
比如,该站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查不够全面,安全警示标识不清晰等问题。
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对设备老化、泄漏等隐患缺乏有效排查和监控。
2.操作不规范:在天然气站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态度、技能、经验等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着运行的安全稳定。
在这起火灾中,有报道指出操作人员可能在天然气输送过程中存在操作错误,导致了爆炸的发生。
3.应急救援不足:在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措施的不足也成为了事故扩大的原因之一。
如果事先没有做好充分的演练和应急预案,那么面对突发火灾事故,救援人员和设备无法迅速到位,火势得不到有效控制。
案例2:俄罗斯一家天然气站发生爆炸2018年11月,俄罗斯莫斯科地区东南部一家天然气站发生爆炸,事故导致多人死亡、大量房屋损毁。
爆炸发生时,火光冲天,随之传出巨大的爆炸声;附近的居民也都被震得手足无措。
分析:1.安全设备不完善:事后调查发现,俄罗斯这家天然气站的安全设备存在问题,比如泄漏探测器故障、自动切断阀失效等,无法有效预警和控制可能发生的危险。
事故12000年2月19日零时06分,山东三力工2000、2、19天然气燃爆事故案例ﻫ业集团有限公司濮阳分公司发生地下废弃天然气管线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56人受伤,其中重伤13人,直接经济损失342、6万元。
一、企业概况ﻫ山东三力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濮阳分公司就是由山东三力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998年8月,在文留镇第二化工厂原厂址上独资建设的高硼硅玻璃企业,有三个车间,设有安全科、生产科等9个科室,其中发生爆炸的三车间共有职工128人,分三班运转。
该公司第三车间位于生产区的东部。
三车间共有5#、6#两座玻璃炉窑,4座退火炉设计规模为年产8000吨玻璃拉管。
每座炉窑建有四条玻璃拉管生产线,有蓄热室、工作池、料道、风机、燃烧系统、电熔化等部门组成;其炉窑所需热能来源于燃烧系统与电熔化两部分产生的热量。
燃烧系统由供风系统与低压天然气(0、05Mpa)系统组成,车间用电为常规用电与电熔化用电。
车间内在5#、6#炉南侧有一条东西走向,长27、6米、深1、53米、宽1、23米的主电缆沟。
在5#、6#炉中间有一条南北走向,长15、8米、深1、52米、宽0、96米的电缆沟。
东西与南北电缆沟相连接,连接处有一个1、2米*0.73米的人孔。
整个电缆沟上覆盖30厘米厚的水泥现浇层地面,共有北、中、西3个人孔。
ﻫ在第三车间建设前,公司发现地下有一条中原油田废弃的529毫米天然气管线,距地面0、77米。
在做5#炉基础时,该公司将废弃的529毫米管线进行了处理,割除20余米,其西北端口在车间外,东南端口距5#炉蓄热室东南角1、25米处,两端口均由三力公司焊工焊接盲板封堵。
2000年2月18日晚10时37分,三车间电缆沟内可燃气体爆燃,二、事故经过ﻫ将车间内电缆沟中间人孔与西侧人孔盖板冲开,车间主任张尤鹤发现后,一边派人通知领导,一边赶往配电室通知停电。
电工申英强与张尤鹤先后到三车间救火。
公司领导接到通知后也相继赶到现场,组织人员继续扑救电缆沟内的火。
事故12000.2.19天然气燃爆事故案例2000年2月19日零时06分,山东三力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濮阳分公司发生地下废弃天然气管线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56人受伤,其中重伤13人,直接经济损失342.6万元。
一、企业概况山东三力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濮阳分公司是由山东三力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998年8月,在文留镇第二化工厂原厂址上独资建设的高硼硅玻璃企业,有三个车间,设有安全科、生产科等9个科室,其中发生爆炸的三车间共有职工128人,分三班运转。
该公司第三车间位于生产区的东部。
三车间共有5#、6#两座玻璃炉窑,4座退火炉设计规模为年产8000吨玻璃拉管。
每座炉窑建有四条玻璃拉管生产线,有蓄热室、工作池、料道、风机、燃烧系统、电熔化等部门组成;其炉窑所需热能来源于燃烧系统和电熔化两部分产生的热量。
燃烧系统由供风系统和低压天然气(0.05Mpa)系统组成,车间用电为常规用电和电熔化用电。
车间内在5#、6#炉南侧有一条东西走向,长27.6米、深1.53米、宽1.23米的主电缆沟。
在5#、6#炉中间有一条南北走向,长15.8米、深1.52米、宽0.96米的电缆沟。
东西与南北电缆沟相连接,连接处有一个1.2米*0.73米的人孔。
整个电缆沟上覆盖30厘米厚的水泥现浇层地面,共有北、中、西3个人孔。
在第三车间建设前,公司发现地下有一条中原油田废弃的529毫米天然气管线,距地面0.77米。
在做5#炉基础时,该公司将废弃的529毫米管线进行了处理,割除20余米,其西北端口在车间外,东南端口距5#炉蓄热室东南角1.25米处,两端口均由三力公司焊工焊接盲板封堵。
二、事故经过2000年2月18日晚10时37分,三车间电缆沟内可燃气体爆燃,将车间内电缆沟中间人孔和西侧人孔盖板冲开,车间主任张尤鹤发现后,一边派人通知领导,一边赶往配电室通知停电。
电工申英强与张尤鹤先后到三车间救火。
公司领导接到通知后也相继赶到现场,组织人员继续扑救电缆沟内的火。
燃气工程施工事故案例时间: 2021年8月10日地点: 某市燃气公司管道工程施工现场事故描述: 事故发生在该市燃气公司的一处管道工程施工现场。
当天上午,工地上的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管道的焊接工作,以连接新的管道系统。
在一名工人进行焊接作业时,因为焊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高热的废气,然而没有进行有效地通风或者排烟处理,导致工地空气中浓浓的焊接废气。
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人因为长时间在高浓度气体中工作,导致突发晕厥,幸好其他工友及时发现并进行了救护,工人没有生命危险。
事故原因: 经过调查,发现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工地没有进行有效的通风和排烟处理。
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高热废气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排除,导致工地空气中浓浓的焊接废气浓度。
2. 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施工人员对于高浓度气体的认知不足,缺乏对于危险环境的识别和危机处理的能力。
3. 施工工地的管理不到位。
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监督缺乏有效的措施,导致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燃气公司立即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停工整改,并对事故所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进行了问责处理。
另外,公司还对所有的施工人员进行了安全教育和培训,并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排查和整改。
在整改的过程中,该公司还加强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增加了通风设备,加强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力度,确保再次发生类似事故的几率。
同时,通过这次事故,公司也加强了对于燃气工程施工中安全防范的重视,坚持一切以安全为先的原则,力求在各项工程中做到事故零发生。
结语: 燃气工程施工事故的发生,提醒我们燃气工程具有高风险性,需要高度的重视和安全管理。
只有公司和施工人员共同努力,加强对安全风险的认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监督和管理,才能有效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安全第一,生命至上,是我们在燃气工程施工中不可忽视的原则。
天然气管线爆炸事故案例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天然气管线爆炸事故案例2000年2月19日零时06分,山东三力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濮阳分公司发生地下废弃天然气管线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56人受伤,其中重伤13人,直接经济损失342.6万元。
1)事故经过山东三力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濮阳分公司是由山东三力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998年8月,在文留镇第二化工厂原厂址上独资建设的高硼硅玻璃企业,有三个车间,设有安全科、生产科等9个科室,其中发生爆炸的三车间共有职工128人,分三班运转。
2000年2月18日晚10时37分,三车间电缆沟内可燃气体爆燃,将车间内电缆沟中间人孔和西侧人孔盖板冲开,车间主任张尤鹤发现后,一边派人通知领导,一边赶往配电室通知停电。
电工申英强与张尤鹤先后到三车间救火。
公司领导接到通知后也相继赶到现场,组织人员继续扑救电缆沟内的火。
由于火源在电缆沟内,难于扑救,公司打电话通知文留镇政府,请求支援。
文留镇政府立即与中原油田采油一厂消防队联系,晚10时50分,油田采油一厂消防队赶到现场投入救火。
控制住火势后一名消防队员从中间人孔下到电缆沟内用水枪扑救电缆沟内的火,随着火势的减弱,看见电缆沟北墙缝隙处有火苗窜出。
晚11时58分火被扑灭。
由于车间停电,供风系统无法运转,炉窑燃烧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公司员工为防止炉窑内高温玻璃液降温过快引起生产事故,按操作规程利用供气备用系统加热护炉。
2月19日0时06分,三车间5#炉东侧发生爆炸,当场死亡12人,受伤59人,在送往医院途中又有一人死亡,抢救过程中,因伤势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2人。
2)事故原因根据现场勘查及物证技术鉴定结果可以确定,529毫米管线在废弃时管道内存有残留天然气,在该公司三车间施工处理管线时又进入了部分空气。
由于电缆沟着火,火焰烘烤横穿电缆沟内的废弃529毫米管线外壁,使管线内温度达到了天然气和氧气的反应温度,管线内的天然气和氧气发生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致使管线内气体压力升高,超过了废弃529毫米管线端口焊接盲板的承受压力,盲板炸飞,可燃气体冲出529毫米管线。
输气站天然气管道爆炸着火事故案例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某输气站“1.20”天然气管道爆炸着火事故案例2006年1月20日12时17分,某油气田分公司输气管理处仁寿运销部富加输气站发生天然气管道爆炸着火事故,造成10人死亡、3人重伤、47人轻伤。
一、基本情况富加站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富加镇马鞍村4组,是集过滤分离、调压、计量、配气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输气站场。
输气管理处两条干线威青线和威成线通过富加站,设计日输气量950×104m3/d,设计压力4.0MPa,其中威青线(管线直径Ф720mm)建成投产于1976年,威成线(管线直径Ф630mm)建成投产于1967年。
事故前威青线的日输气量为50×104m3,运行压力为1.5~2.5MPa。
事故发生时,该管段的日输气量为26×104m3、压力1.07Mpa,气流方向为文宫至汪洋。
威青、威成线建成投产30多年来,由于城乡经济建设发展,该地区已由一、二类地区上升为三、四类地区,管道两侧5米范围内形成了大量违章建筑物等安全隐患。
2005年该油气田分公司组织实施威成线三、四类地区(钢铁一汪洋段)安全隐患整改和威青、威成线场站适应性大修改造。
工程由某工程公司设计、某输气分公司承建、某监理公司负责监理。
于2005年9月1日正式动工,原计划12月15日主体工程结束。
因从意大利进口的球阀推迟到货(原计划2005年11月30日到货,实际到货时间为2006年1月10日),变更计划为2006年1月19日进行威青线的碰口作业。
二、事故经过1月19日7时30分,开始施工,18时30分施工完毕;1月20日8时30分,组织从富加至文官方向置换空气;1月20日lO时30分,完成置换空气作业,开始缓慢升压:1月20日l0时40分、11时40分,作业人员两次巡检无异常。
压力缓慢升至1.07MPa,恢复正常流程。
天然气安全事故案案例(总8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天然气泄漏爆炸事故案例(一)2010年10月28日,早上7:02左右,XXX油田XXX家园三里3号楼三楼发生天然气泄漏爆炸事故,前后数栋楼房玻璃全部震碎,三楼一户人家大火燃起,浓烟滚滚。
约6分钟后,消防车到达现场进行救火,救护车随后赶到。
最终造成三人死亡,多人受伤燃气爆炸事故。
事故原因分析:该住户没有将燃气报警仪的电源接通,燃气报警仪没有处于工作状态。
住户燃气用完后没有及时关闭表后阀,加上天然气软管老化发生燃气泄漏,导致天然气泄漏达到爆炸浓度后发生闪爆。
事故现场图片:天然气泄漏爆炸事故案例(二)2011年1月17日6时03分,位于吉林市的中石油昆仑燃气公司某分公司发生燃气泄漏,泄漏引发某公司矿区服务部食堂发生爆炸,巨大的冲击波将附近十几栋居民楼的门窗震碎,距离爆炸点100多米外的一栋20多层居民楼的顶楼窗户也被震碎,有的单元门也被炸飞,十几栋大楼几乎没有完整的窗户,附近五十多辆轿车被掀翻,炸得面目全非,事故造成3人死亡,28人受伤。
事故原因分析:该单位食堂的燃气管线老化发生泄漏,食堂管理人员没有定期对管线进行漏气检查,没能及时发现,燃气泄漏,造成食堂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明火引起燃气燃爆。
天然气泄漏爆炸事故案例(三)2012年1月28日21时10分,XXX新园公寓16号楼三单元一居民家中发生天然气爆炸,爆炸造成王某、宫某两夫妇死亡,邻居墙壁轻微裂缝,窗户边形。
据目击者描述,爆炸时发出的声响很大,南面有个窗户直接被爆炸的气浪摧毁并坠落,南面的窗户掉下来以后有一个人在火海里挣扎,浑身都是火,转眼间,他看见一个大火团在楼上坠落,原来遇难者在楼上跳了下了,熊熊大火冲天,大火经过一个小时的扑救才被彻底扑灭。
遇难者家里已经面目全非,乳白的墙面被大火熏得黑乎乎的,一楼至六楼楼道的玻璃全部震碎,地上、车顶上、绿地里到处都是碎玻璃,对面17号楼有一业主家的玻璃被穿了一个小洞,隔壁邻居家的窗户已经变形,墙面上有一道细微的裂缝。
天然气加气站事故案例河北东照能源LNG加气站设备中最大危险性来自于LNG低温储罐。
LNG加气站设备低温储罐一般采用双层结构的立式或卧式真空粉末绝热低温储罐,内筒为30408奥氏体不锈钢,外筒为Q34MnR容器板材制造,内外筒之间用珠光砂填充并抽真空绝热,如果真空层破坏,绝热性能下降,会导致低温深冷储存的LNG因受热而气化,低温储罐内压力剧增,安全放散阀开启,产生大量的天然气放空;其次可能出现危险性的还有低温储罐根部阀门产生泄漏。
液态天然气(LNG)低温储罐发生“泄漏”。
加气站站长应果断采取措施,立即关闭压缩机、停止加气作业,切换设备运行模式;在第一时间封锁现场,对周边主要道路实施管制,疏散加气车辆、乘客及周围群众;向上级报告险情;工作人员携专用工具以及可燃气体测漏仪进入低温储罐区,确认泄漏部位,测量泄漏天然气体浓度。
消防中队官兵赶到,开启2部消防车的消防水枪喷射,稀释空气中的天然气浓度,并在罐区与加气区之间设置水幕墙,防止天然气扩散。
3名抢修人员身着抢险战斗服、防护鞋、防冻手套进事故现场,经查,探明储罐差压液位计根部针型阀出现裂缝,伴有轻微漏液声,阀体已结霜。
由于泄漏点位置特殊,且储罐压力高,无法抢修,抢修人员打开泡沫发生器将泡沫覆盖在泄漏处,控制泄漏量扩大。
抢修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采取倒罐(将储罐中的液态天然气(LNG)卸到槽车上)更换针型阀的方案。
此时一辆LNG槽车开进LNG加气站设备,槽车驾驶员、押运员戴上防冻手套、面罩,娴熟地连接好输气软管,利用潜液泵卸液倒罐。
20多分钟,储罐中的天然气被卸空,20吨液态天然气(LNG)全部转移到槽车上,检测人员再次用可燃气体测漏仪检测空气中天然气浓度,确定在安全范围内,槽车驶离加气站。
3名抢修人员再次进场,先排空储罐余液降压,然后更换针型阀,恢复生产。
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典型事故案列分析门站工艺管道爆炸事故属于一起典型的化学性燃爆事故。
1.1事故经过2007年9月7日下午17时50分左右,某燃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城东门站搬迁工程新建天然气门站调压区工艺管道,自检气密试验过程中发生一起工艺管道燃爆事故,造成2死1伤。
1.2 事故基本情况新建门站调压区工艺管道段四处工艺管道和阀门燃爆,断口为熔状,其中一根抛出距断口1.5米左右处横倒在地面,断口一端为熔状,另一端为塑性撕裂状。
1.3事故原因分析工艺管道在试压过程中违章使用氧气试气密,且阀门内存有油脂和管道内存有焊渣、颗粒状物是导致发生爆炸的根本原因。
从事故后掌握的情况进行分析推断,事故的发生过程是由于管道内部在富氧、纯氧状态下遇到激发能量后,引起激烈的化学反应(燃烧),在温度的影响下,管道内的气体迅速膨胀和管道材质机械性能的下降致使管道燃爆。
燃爆后大量氧气喷出,反应释放出大量热能,喷射火喷射的高温致使钢管熔化、燃烧反应更加激烈,导致大面积管线、阀门烧毁和人员伤亡。
1.4防止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1)坚决执行化工部颁发的有关有腐蚀性物料的设备、管道安全检修的决定;(2)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应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负责;(3)加强对全厂干部、工人的安全思想和安全技术教育,以使广大职工自觉遵章守纪,杜绝违章违纪的现象。
1.5 评价小结通过事故案例分析中可以看出:物料泄漏是化工生产最基本的事故形式,违规操作和设备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因此,一定要定期对装置以及相关设备进行检查,消除事故隐患;严格设备质量检查和规范岗位操作规程,强化安全管理,加强全员的责任心,杜绝“三违”(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是预防灾害性泄漏、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
安全事故案例统计序号 时间地点事故过程描述 事故后果 事故原因分析及教训20 1 1年 11月1日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11月1日,一名警察在爆炸现场执勤。
当日,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境内发生一起爆炸事故,初步统计。
目前已造成8人死亡,约300人不同程度受伤;爆炸现场附近的房屋就像经过一场地震,部分房屋甚至出现楼板垮塌的情况,收费站的公厕洗手盆、便池全被“震碎”。
收费站旁约300米处的一个修理厂,多出两个10多米的深坑。
;爆炸现场附近的房屋就像经过一场地震,部分房屋甚至出现楼板垮塌的情况,收费站的公厕洗手盆、便池全被“震碎”。
收费站旁约300米处的一个修理厂,多出两个10多米的深坑。
事故具体情况和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4月13日22时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喇嘛甸镇富鑫化工厂发生爆炸的厂房是一栋两层建筑,从现场的一片狼藉即可推断爆炸威力之大。
所有门窗全部被炸毁,内部墙体焦黑,设施几乎完全损毁。
在厂房外地面,玻璃碎片、损毁的设备零件随处可见,还横着几只空置的蓝色原料桶,空气中弥漫着化学品气味和物体燃烧的焦煳味。
现场作业人员共计14人,9人当场死亡,另5人安全无恙。
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非法生产偶氮二异丁腈过程中发生爆炸燃烧。
爆炸原因是由生产过程中可燃甲醇蒸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引起爆炸。
5.10广州黄埔区石化厂下午一点多,厂区内传出震天一声响,宿舍的窗户玻璃都有明显震感,接着只见厂区内一处油罐冒出冲天浓烟。
他用手机拍摄了起火后的5名伤者,其中4人伤势严重。
经初步调查,是油罐在进油过程中发生油气泄漏,闪燃引发事故。
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到,远处的油罐顶部有明显火苗,浓密黑烟卷上几十米高空。
“当时整个天空都是黑的。
”在厂区内做活的外来工李先生也听到了爆炸声,他还看见几十米高的油罐起火后,浓烟遮天蔽日,直到一个小时后才逐渐散去。
火灾发生后,不断有消防车和救护车赶往失火位置。
大批工人被疏散到车间外,不少等着上班的工人被堵在了西门外,厂区大门只许出不许进,聚集了数百人。
LNG安全事故案例手册第一起案例:杨凌一LNG液厂发生管道泄漏闪爆起火事故过程:2017年11月24日晚8时50分许,陕西液化天然气LNG加注站发生管道轻微液体泄露,并起火引燃管道外保温材料。
事故发生后,该加注站已关闭液化天然气管道。
事故造成两人轻伤,现场明火已经扑灭。
事故原因分析:这次LNG加注站发生设备闪爆起火的主要原因为:液化天然气LNG加注站管道泄漏,闪爆起火,引燃管道外保温材料。
而结合以往的天然气加气站发生的同类事故分析,引起管道泄漏的原因主要有:长期运行的管道出现的腐蚀穿孔泄漏;管道法兰密封失效导致的泄漏;冬季管道冻裂引起的泄漏及生产作业时工况的波动引起管道振动导致管道泄漏等等。
而从易燃易爆气体发生火灾爆炸的三条件分析,LNG加注站存在LNG泄漏;与空气混合聚集达到气体爆炸极限;处在引火源,其中在冬季,引火源无处不在,静电、作业流速,明火等等,从而满足着火爆炸三条件,引起了这次燃气闪爆火灾事故。
同时,生产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缺失;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薄弱,应急处置能力等也是极易引起安全事故的原因。
事故启示和建议:通过对这次LNG加注站设备闪爆起火事故的原因分析,让我们清晰认识到LNG加注站生产设备设施的腐蚀、损坏、维护检查不到位,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体不健全,及各安全附件、报警仪等没有起到安全保护及报警作用等是极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
因此,以这次事故为引子,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和建议为:我们应该充分了解LNG加注站生产运行主要存在的安全风险,并从中拿出针对性的防范解决措施,确保LNG加注站的安全生产运行,防范和避免燃气事故的发生。
第二起案例:LNG槽车大灯起火过程:2015年6月15日20时50分,某承运商LNG槽车到达装车站门口等待办理进站充装手续,安检人员在对车辆进行安检时,发现车辆右侧灯罩处冒烟起火,随后立即拿起灭火器将火扑灭,并组织车辆退至空旷地带。
事故原因分析:初步勘查判断,是右侧大灯的近光电路短路,导致大灯总承外壳起火。
天然气爆炸事故案例
天然气是一种常用的清洁能源,然而,由于其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一旦发生
泄漏或操作失误,就可能引发严重的爆炸事故。
下面将介绍一起真实的天然气爆炸事故案例,以警示我们在使用天然气时要格外小心谨慎。
这起事故发生在一家化工厂,工厂内部使用天然气作为生产原料。
当天,由于
管道老化未及时更换,导致天然气泄漏。
在没有及时发现泄漏情况的情况下,一名工人在附近进行电焊作业,不慎引燃了泄漏的天然气,导致了一起严重的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后,现场一片混乱,大量的火焰和浓烟冲天而起。
工厂内部的设施和
设备受到了严重破坏,许多工人被火焰和烟雾困住,无法逃生。
最终,造成了多人死亡和伤亡,给工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起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的:
首先,工厂管理层对于管道设施的维护不力,导致管道老化泄漏。
其次,工人
在未进行安全检查的情况下进行电焊作业,没有意识到附近存在天然气泄漏的危险。
最后,事故发生后,现场应急救援措施不够及时和有效,导致伤亡和损失加剧。
从这起事故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首先,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设施设备
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
其次,工人在进行作业时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最后,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减少损失。
通过这起天然气爆炸事故案例的分析,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天然气的危险性,也
明白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
燃气事故案例
近年来,燃气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燃气事故案例。
一、2018年龙岩市火灾爆炸
2018年7月15日,福建省龙岩市市区一座三层商铺突发火灾爆炸,造成24人死亡,21人受伤。
经过调查,该商铺内燃气管道泄漏,最终导致了火灾爆炸。
二、2019年大连燃气事故
2019年12月3日,大连市甘井子区某小区内发生燃气泄漏事故,导致多栋楼房发生爆炸和火灾。
该事故共造成至少20人死亡,70余人受伤,其中有10多名消防员。
三、2020年吉林燃气管道泄露
2020年11月13日,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龙泉路某小区内燃气管道泄露,导致多栋楼房发生爆炸和火灾。
此次事故共造成2人死亡,8人受伤,其中包括4名消防员。
四、2021年广州番禺火灾
2021年9月19日,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道一家酒楼内发生火灾,导致18人死亡,5人受伤。
经初步调查,该火灾是由于充气瓶漏气引起的燃气爆炸。
以上几起燃气事故案例,都是由于不当使用或管道老化等原因导致的。
为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必须警惕燃气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和处理。
同时,对燃气管道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更新老化管道,提高抗震能力,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