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及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总结范文(17篇)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总结范文(精选17篇)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总结范文篇1“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是全国性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密切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大行动。
该项活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所取得的预期实效虽然没有临床护理工作那样显而易见,甚至是默默无闻,但相信其实际效应应该是不可低估的。
一、申报依据: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护理模式改变,护理工作已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
即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在护理实践中,人文关怀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生命与健康、患者权利与要求、患者人格与尊严的关心与关注。
优质护理服务是20__年卫生系统护理模式改变的核心,帮助患者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它体现的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并把护理程序人性化、规范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中,“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为患者实施生理、心理、社会性的一种动态、完整、连续的综合护理过程。
手术室积极响应开展这项活动,旨在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基础上,为择期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术中支持的规范化护理服务,使外科患者在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中都能享受到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而不在手术期间出现断层。
二、具体措施:(一)构建患者至尊,服务至馨的护理文化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一个新尝试,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理工作不能仅限于配合手术等单纯的技术操作,而是要转变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流程,每一台手术从术前温馨护理、术中关怀到术后康复随访,使手术流程自始至终充满了人性化,有效提高手术室的服务质量。
1、术前访视延伸至家属根据美国护士协会“手术室护士基本纲领”的内容,手术室护理实践标准的第一阶段是进行术前访视,掌握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状态。
术前访视主要是评估、诊断、计划阶段。
术前访视不仅要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更要和家属多做沟通,家属对手术了解愈多,就愈能协助医务人员减轻病人术前焦虑,一些不便向病人讲明的问题,可向家属交待清楚,取得家属的信任与配合。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实施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方法实行护理的标准化建设和提高技术水平为核心,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为手术患者提供规范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结果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身心接受手术治疗,融洽了护患关系,并且在术后尽快康复。
结论给予手术区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改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标签:围术期;护理;实施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科学的发展,手术室护理工作不能仅局限于单纯的提高护理技术,而应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理念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过程的始终。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手术室择期手术的围手术期患者112例,其中男65例,女46例,年龄19~65岁,初中以上文化69例,小学35例,文盲8例。
1.2方法将患者随即分成两组,即优质护理组和传统组,每组56例。
一组采用优质护理,通过术前访视,了解患者文化背景,心理需求,制定患者围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计划。
另一组采取传统护理,术前常规介绍手术注意事项,巡回护士按传统手术护理配合为主,术后未随访。
2 围手术期护理措施2.1围术前2.1.1术前访问护理加强术前访视,手术前1d下午由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
护士应仪表整洁,端庄大方,向患者作自我介绍,使之产生亲切感,安全感,信任感,依赖感[1]。
向他们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及进入手术室的准备工作,告知在手术期间有手术室护士陪伴他度过手术期并对其进行护理。
护士应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尊重其隐私,细心观察病人情绪变化,与患者交谈时注重技巧与态度。
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重要性,鼓励家属做好患者的支持工作[2]。
收集患者相关手术资料,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除急诊手术外,术前禁食12h,禁饮4~6h,吸烟患者禁烟2w,教会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注意保暖。
患者入手术室前去掉随身携带饰物,义齿,及贵重物品,应穿已消毒病员服,减少对手术造成的污染。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总结4篇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总结篇1随着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各项活动不断推进,手术室作为专业科室也在积极参与中。
根据国家卫生部对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要求,全员踊跃参与,转变服务理念,使病人以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愉快地渡过围手术期,特制定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一、术前访视1、术前访视一般选择在术前1日下午进行,访视者为配合该患者手术的巡回护士。
应尽量避开患者进食或进行其他治疗的时间,访视时间应控制在10~15min为宜,并尽可能提供安静舒适的访视环境,减少噪音。
2、访视前认真阅读医疗和护理病历,了解手术和麻醉方式,病情及各种生化检查结果。
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精神情感、感觉状况、运动神经状况、排泄情况、呼吸、循环、体温、皮肤、水电解质平衡状况等,进行术前评估。
从护理角度预见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手术的全过程做到心中有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
3、进入病房应先主动做自我介绍,消除护患间的陌生感,然后讲明来意。
简要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的医疗设施;介绍手术医师及麻醉师的大概情况。
4、鼓励患者表达其意愿和担心,告知术中的体位、可能的不适和必要的配合以及入室前的注意事项:禁食、禁饮的时间;术日更换清洁的衣服;如有贵重物品、饰物和义齿等请交家属保管,女性患者勿化妆等。
5、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接受能力,生活习惯以及家庭背景,用亲切温暖的话语安慰、鼓励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并注意保护病人隐私,增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6、根据访视记录单的内容认真作好记录,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术前访视完毕,感谢患者的配合,告诉次日手术一直会陪在其身边安抚患者紧张的情绪。
二、术中护理1、手术当天,由术前访视的护士到病房接患者,减少病人陌生感,与病区护士进行交接,查对无误后,带领病人进入手术室。
2、麻醉前巡回护士再次和术者、麻醉师三方进行核对病人的信息。
3、协助医生摆好患者的体位,同时向患者讲述正确体位对手术和麻醉及避免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性,防止体位不当影响呼吸和循环或肢体引起压疮,要充分利用体位软垫,使手术病人更舒适、术野暴露更清楚,保持胸廓运动和肢体的功能位。
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
方法:按照随机数据表法将400例择期手术患者分为传统护理组和实验组,每组200例,传统护理组对病人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加强术前访视、术中支持、术后随访评价、加强患者围手术期安全管理等,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术前2h和进入手术室5min中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调查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满意度。
结果:传统护理组术前2h和进入手术室5min血压明显高于实验组,心率也明显比实验组快;两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围手术期病人满意度也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优质护理服务,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减少患者应激反应,增强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手术室;护理质量【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40-01根据2010年卫生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指示精神,2010年决定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以“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以及及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其目标是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通过引导、示范、推广,夯实基础护理,全面提高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我院2010年5月手术室通过加强术前访视、术中支持、术后随访评价、加强患者围手术期安全管理等,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00例病例均为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择期手术的患者,其中男239例、女161例,年龄18~82岁,平均(49.6±7.3)岁。
所有患者术前均征求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将400例择期手术患者分为传统护理组和实验组,每组20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职业、文化程度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总结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总结(精选18篇)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总结篇1优质护理开展以来,我科室积极响应此项活动,在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改变了以往只忙于手术而忽略了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围手术期患者享受到了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总结通用7篇写好一篇工作总结,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整体和细节上的认识,工作总结在写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明确表达出自己以往工作期间的种种情况,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总结通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总结篇1伴随着新住院大楼的茁壮成长,我们又兢兢业业地走过了一年。
在这一年里我们始终不忘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用自己的爱心、热心、诚心满足每一位手术病人的需求,努力争创社会满意、病人满意、自己满意,把救死扶伤的工作作风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在医院和护理部领导下,在各科的密切配合支持下,针对年初制定的目标规划,全体医护人员狠抓落实、认真实施、不懈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积极响应医院打造医院文化,树立团队精神的号召,科室坚持每月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医疗法律法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接受爱岗敬业等各种医德医风教育,并有讨论记录。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适应卫生改革、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参加一切政治活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病人满意为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为人民多办实事。
组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为XX老百姓义诊、送医送药、体检、捐款等,并有多人多次无偿献血。
爱心奉献社会,为科室增光添彩。
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时刻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做到凡事都来换位思考假如我是病人。
积极推行年初规划的一对一全程服务,接待好每一个手术病人,做好每一项工作,关心每一个病人,当病人入手术室时,护士在手术室门口热情迎接,做好各项安抚工作,加强与病人沟通,减少病人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护士长经常询问同事的工作技术,态度及病人的要求,对病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能予以重视,及时解决。
有好的管理是优质服务的基础和前提,为了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我们坚持做到周周有计划、月月有小结。
优质护理应用在白内障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白内障手术的护理体会,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
方法 224例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知识宣教,专科护理指导,生活护理协助。
结果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取得满意效果,加快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关键词】优质护理;白内障;围手术期2011年4月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五官科作为第一批试点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现将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一年来把优质护理应用在白内障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24例,其中男98例,女126例,年龄2岁-101岁,老年性白内障205例,先天性白内障11例,外伤性白内障8例,糖尿病性白内障22例,手术均由同一医师进行。
改变过去传统的护理模式,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白内障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
2 方法2.1 入院宣教入院时患者对环境及医护人员的陌生,语言交流障碍,易产生不信任感。
护士尽可能采用方言与患者交流,使患者有亲切感,安全感,详细介绍医院环境,本科室医护人员配备及手术医师2.2 心理护理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对手术有神秘感,担心术后复明效果,出现紧张、焦虑情绪,影响患者的食欲、睡眠和休息,老年患者易引起血压升高的危险。
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病情和心理特点,用通俗的语言进行启发、开导、稳定患者情绪。
耐心讲解白内障的产生原因,预防、治疗以及手术基本过程,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而积极配合治疗。
2.3 前护理告诉患者注意保暖,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并讲解感冒咳嗽对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危害。
术前1日教患者做深呼吸,协助患者洗头,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含粗纤维多的新鲜食物。
对糖尿病患者耐心说明饮食对血糖控制的重要性,要做到按时、按量、定餐,忌甜食和高糖量水果。
手术室优质护理工作总结篇一: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总结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为患者实施生理、心理、社会的一种动态、完整、连续的综合护理过程,是20xx 年医院护理模式转变的核心,手术室优质护理总结。
我科室积极响应此项活动,于20xx年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活动,成立了“创优”工作领导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并亲自组织会议,通过科室晨会进行宣传发动。
在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改变了以往只忙于手术而忽略了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围手术期患者享受到了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自活动启动以来,我科室积极行动,稳步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总结如下:一、统一了思想,做到广泛动员自活动开来展以来,我科室成立了以护士长为组长、副护士长为副组长、专科组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召开全科护士动员大会,以多种形式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卫生部、医院下发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相关文件,认真听取一线护士的心声,集思广益,制定了具有手术室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人人都以主人翁的态度来积极参与。
二、转变了观念,改革护理模式1、改变了排班模式传统的排班方式:根据次日手术量合理安排人员班次,取消8:00—12:00、14:00—17:30排班模式。
每个手术间护士除手术时间过长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接班外均不接班,直到手术全部结束。
根据护士人员数量合理安排休息,必要时排半天休息。
另外增加机动班,确保白天与夜间急诊手术的顺利完成。
2、加强后勤保障:术前一天将次日手术情况与供应室物品配送人员沟通,做好特殊物品准备,及时将连台手术常规敷料、器械下送至手术间。
此外,针对手术所需特殊物品,在术前一天及时与主管医师沟通确认,并于库房工作人员联系,统一配送,确保了手术顺利进行。
3、改革护理文书书写:以卫生部印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为指导,简化手术室护理文书。
手术室护士只需填写手术物品清点单、临床护理记录单、手术安全核查与风险评估表,采用表格化护理文书,缩短书写时间,把护士的时间还给患者和手术团队。
优质护理服务心得体会(6篇)在这九个月的优质护理服务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如何与患者和家属更好的进行沟通交流。
在以前的工作中,我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因为年龄的差距,地域及文化水平的差异产生了隔阂,把他们当作来求医看病的陌生人。
我很少与患者进行生活上的沟通,只是在治疗过程中,给予一些康复治疗护理的解释与建议。
通过优质护理这次活动,现在我能和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患者进行深入有效的沟通。
我们对病人的称谓也由以前的几床或,转变成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或张老、李老,病人听起来觉得亲切,有犹如在家的感觉。
在沟通和交流中,我们增进了医患感情,减少了矛盾,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从沟通中了解患者的需求,患者的心理变化,能及时有效的根据患者的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并能很好的实施。
为了落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科室引进了上万元的全自动多功能洗头车,并且邀请厂家的专业人士来示教如何正确使用洗头车,推出为卧床患者床上洗头服务,深受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用洗头车给患者洗头,整个洗头过程,患者躺在床上,无需自己动手,感觉非常舒适。
床上洗头可以增进头皮血液循环,除去污秽和脱落碎屑,使头发清洁、整齐、舒适,维护患者自尊。
术后卧床制动的患者肖武肃成为全自动洗头车的第一位受益者。
当我们帮他把头发洗干净,吹干的时候,他激动的说:这么洗头真舒服呀,这里的护士真好!李斯斯护士作为我们优质示范病房的组长,起着带头作用,她对患者如亲人,常下病房与患者唠家常、安抚患者手术前后的紧张情绪,指导患者术后的康复锻炼。
患者钟克婆是她的患者,常向我们说,李护士好啊,李护士对我贴心的好啊。
钟克婆奶奶出院当天,不停的问斯斯在不,我们轮番告诉她斯斯今天不上班,明天上班。
手续办好了,奶奶磨蹭着不肯走,一会儿说我再坐会儿,一会儿问东西收完没有,最后走到护士站,拉着护士长的手,用老年人特有的缓慢颤抖的语调说:麻烦你跟李斯斯护士说,我走了,帮我跟她说谢谢哈。
从她的眼神里充满了不舍和她不能亲自跟李护士道谢的遗憾。
开展优质护理效劳心得体会
开展优质护理效劳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纯熟
地进展各种护理操作。
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以跟上医疗行业的开展和
最新的护理技术。
2. 热情与耐心:优质护理效劳需要有热情和耐心。
我们要对待每位患者都充满关爱和
耐心,理解他们的需求和诉求,并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
我们要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
3. 温馨和舒适的环境:优质护理效劳也需要有一个温馨和舒适的环境。
我们要注意环
境的整洁和舒适度,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干净、有家的感觉的环境。
4. 高效和平安的工作流程:优质护理效劳要求我们具备高效和平安的工作流程。
我们
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护理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护理。
同时,我们要注
意工作的平安性,正确使用各种医疗设备和药品,防止发生意外和错误。
5. 细致入微的关心:优质护理效劳也需要有细致入微的关心。
我们要关注患者的身心
安康,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
我们要尊重患者的个____益和隐私,保护他们
的尊严和自尊心。
总的来说,开展优质护理效劳需要我们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热情、耐心和关心
患者的态度。
我们要注重环境的舒适和平安,确保工作流程的高效和平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供应患者优质的护理效劳,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优质护理服务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及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围手术期手术室护理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及效果。
方法用自行设计问卷表,调查实施术前舒适护理;术中温馨护理;术后”人性化”护理前后,手术患者及手术医生对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的满意度。
结果通过开展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3.58%提高到98.12%,医生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4.10%提高到98.87%。
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围手术期的实施,提升了护理内涵,使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享受到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及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标签:优质护理;服务围手术期;手术室护理
随着现代手术全期护理新理念的提出与发展,手术室护士的角色和功能也不断扩展和完善。
手术室护理工作已由单纯技术操作为主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我院在2012年6月开展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至今,得到了患者及家属、手术医生的肯定与好评,现将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共有7间手术间,2012年手术工作量3841台次。
共有护理人员19名,年龄20~50岁。
其中本科3名,大专10名,中专6名。
工龄:1~30年,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3名,护士10名。
1.2方法
1.2.1术前舒适、贴心护理
1.2.1.1术前访视①在原来访视流程的基础上,参照手术室护士实施术前访视内容标准的研究[1],规范术前访视内容。
②改变以往单纯口头交流的访视形式,采用口头交流与彩色图片相结合的方法,生动形象的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让患者了解手术流程信息。
③根据不同手术体位要求,展示不同的体位彩色示意图片,现场指导患者麻醉及手术体位练习方法。
④规范访视用语,针对不同年龄的手术患者,进行不同的礼貌尊称。
⑤以成功的手术事例鼓励疏导患者,注意倾听患者需求(如患者担心什么、顾虑什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及认识理解能力,对患者进行正确评估。
为患者解答与手术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以获得信任和对手术的积极配合。
1.2.1.2贴心”保暖车”接送患者服务为了解决以往冬季接送患者推车过床后较冷的问题,现在推车上加垫一床单人电热毯,于接送患者前30min,将接送患者推车上的电热毯通电预热。
这种”保暖车”接送手术患者的措施,让患者从离开病房到手术室直至离开手术室回到病房这一期间每一个环节都感受到温暖和贴心。
1.2.2术中温馨、创新护理
1.2.2.1音乐疗法在手术间内安装音乐设施,对清醒患者采用音乐疗法,播放舒缓音乐,以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使其精神放松,减少疼痛感[2]。
对特别紧张或不爱听音乐者,巡回护士与患者谈论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分散注意力,在适当地情况下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告知手术准备工作进展情况[3];对其进行安抚以鼓励,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1.2.2.2温馨告知延伸至家属手术的创伤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家属带来紧张与焦虑,特别是老、幼、急诊、危重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在手术等候区的家属更是焦急万分。
为此,针对部分非常紧张的家属,特别是小儿及急诊外伤大出血患者的家属、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2h后,巡回护士通过对讲传呼报告总台护士,由总台护士通过交流对话处,告知正在手术等候区家属,如患儿手术的进展情况(手术是否结束,是否在麻醉恢复室观察)。
对外伤大出血患者的,告知家属手术正在进行探查及缝合止血,让家属一个放心和心理安慰。
1.2.2.3低体温的防护围手术期低温是麻醉及手术导致的最常见体温失调。
轻度低体温对机体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并已被证实与围术期心脏事件增加、凝血功能障碍和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相关[4]。
为预防手术患者低体温,在患者进入手术间前,提前30min开启洁净手术间,提高室内温度,加热覆盖盖被。
等患者进入手术间后,在麻醉诱导期或消毒皮肤前,把不需要暴露的部位用加热盖被覆盖好,尽量减少空气对流而引起的热量散失。
在每个手术间安装一个电恒温箱,将术中静脉输注的液体(晶体液)及伤口冲洗液加温到37℃备用,以防止低体温的发生[5]。
1.2.2.4个性化创新服务①提供”个性化器械卡”服务,护士们根据手术医生习惯及操作特点为医生制作”个性器械卡”放置在器械准备间,以提醒护理人员根据医生习惯备齐器械,以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和手术效率。
②进行”器械特殊化管理”根据手术医生的个性化需求购置专科手术器械,并设专科人员对特殊手术器械进行专科精细化管理,满足医生的”个性化”需求;③实行护士”专科化”,成立固定专科组长,根据专科特点进行定期专业培训,以提高专科手术配合质量。
1.2.3术后”人性化”护理
1.2.3.1术后止痛在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后,使用自控镇痛泵(PCA),既可减轻和缓解手术后患者的痛苦,又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5]。
对使用镇痛泵(PCA)3d内,每天由手术室护士对术后使用PCA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并评估疼痛治疗效果、副作用的发生情况,以便在今后疼痛治疗中不断改进,更加完善和提高,为患者康复起到促进作用。
1.2.3.2贴心周到随访服务术后3d内访视问候患者,了解患者精神状况,术后的伤口疼痛或愈合、下床活动情况,了解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服务态度,技术操作(如留置针穿刺技术)要求,需要改进的宝贵意见或建议,更好的了解患者
所需,同时征求主管手术医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手术室专科护理服务。
1.2.4观察满意度方法采用前后对比法,时间:实施前(2011年6月~12月),实施后(2012年6月~12月)。
①采用自行设计的手术医生满意度调查表,调查表内容:从物品准备(个性化服务、特殊器械、特殊仪器、安置体位用物、保暖设施)、配合熟练程度、手术的安排(急、重、症)、护士长管理水平、手术间温度5大方面,每项设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共5项对护士行为进行评价,发放问卷调查表3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
②自行设计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调查表,调查表内容:从服务态度(微笑、语气、文明礼貌用语)、访视内容及形式、安全方面(告知、核对是否仔细)、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护士技术5个方面,每项设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
共5项对护士行为进行评价;发放患者问卷调查表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
最后以满意为100分,较满意为90分,一般为80分,不满意不得分,进行统计结果。
2结果
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3.58%提高到98.12%,医生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4.10%提高到98.87%。
3讨论
3.1人性化服务的体现①在术前为患者提供图片访视册及”保暖接送车”接送服务,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缩短护患距离。
②术中开展”温馨告知”及音乐疗法,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多重需要,以实际行动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使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
③术后温馨回访,不仅带给患者温暖的问候,还能及时收集患者意见及建议,改进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3.2提升护理内涵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使手术室护理与病房的整体护理得以贯通延续,护士的主动学习和主动服务意识明显提高,从过去的”要我做”转变到”我要做”,护士的沟通能力增强,技术操作水平及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3、人文及专科化的体现通过为手术医生提供个性化的创新服务,使手术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评价很高,这也说明手术护士为外科医生提供”人性化、专科化”护理服务,已成为今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因此,为了满足新形式下配合手术医师的技术要求,手术室护士必须努力的学习新知识、新观点,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以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优质的服务,为手术医生提供高品质的配合。
手术室应努力建立有利于优质护理服务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持续地打造优质护理服务的品牌工程。
参考文献:
[1]张颖,周立.手术室护士实施术前访视内容标准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4):361-363.
[2]马丽,余丽君.我国运用音乐进行疼痛干预的护理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68-271.
[3]牛树平,李严,陈华,等.患者在手术室期间的需求[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8):750-752.
[4]庞德春,蒋宗滨.围术期低体温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24):2793-2796.
[5]张颖.预防手术中低体温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6):1413-1415.
[6]刘建华.外科术后自控镇痛泵的护理进展[J].微创医学,2007,2(4):306-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