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审计程序执行情况表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固定资产核销审计报告范文如何对固定资产和应付账款进行审计一、固定资产审计程序:(一)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的实质性程序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
检查固定资产的分类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2.对固定资产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总体合理性)。
基于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建立有关数据的期望值:(1)分类计算本期计提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并与上期比较;(2)计算固定资产修理及维护费用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并进行本期各月、本期与以前各期的比较。
3.实施检查重要固定资产,确定其是否存在(重点是本期新增加的重要固定资产),关注是否存在已经报废但仍未核销的固定资产。
(1)以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为起点,进行实地追查,以证明会计记录中所列固定资产确实存在,并了解其目前的使用状况(存在);(2)以实地为起点,追查至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以获取实际存在的固定资产均已入账的证据(完整性)。
4.检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或控制权(所有权审计)。
对各类固定资产,注册会计师应获取、收集不同的证据以确定其是否确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对受留置权限制的固定资产,通常还应审核被审计单位的有关负债项目等予以证实。
5.检查本期固定资产的增加。
(1)询问管理层当年固定资产的增加情况,并与获取或编制的固定资产明细表进行核对;(2)检查本年度增加固定资产的计价是否正确;(3)检查固定资产弃置费用及其会计处理。
6.检查本期固定资产的减少。
审计固定资产减少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查明已减少的固定资产是否已做适当的会计处理。
7.检查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经常出现的考点,掌握资本化的条件及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审计案例(第三版)课后答案第 1 章审计业务承接与审计计划案例1.注册会计师张某任职的会计事务所的一个客户是一家著名上市公司,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张某的哥哥。
请问张某能否承接该家公司的审计业务?该事务所能否承接该公司的审计业务?该事务所应如何处理此等事宜?1.参考答案该注册会计师不能审计这家上市公司,因为他与上市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直系亲属关系,将会对审计独立性造成严重损害。
该事务所可以审计这家上市公司,因为事务所与上市公司不存在对审计独立性造成严重损害的关系。
该事务所应当提示该注册会计师遵循回避原则。
如果该注册会计师是事务所的负责人,该事务所不能审计这家上市公司。
因为事务所与上市公司构成了对审计独立性造成严重损害的关系。
2.林峰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韩如意担任晴好公司 2017 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项目合伙人。
审计工作底稿记载的与重要性相关的情况如下:(1)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注册会计师韩如意拟结合晴好公司具体情况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2)晴好公司2017 年度经营目标是与新的竞争者抢占市场份额。
考虑到晴好公司历史悠久,且在行业内知名度很高,注册会计师韩如意拟以税前利润作为重要性的确定基准。
(3)晴好公司存货数量很大,其可变现净值存在较大的固有不确定性,注册会计师韩如意拟相应调低初步确定的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
(4)注册会计师韩如意拟在审计完成阶段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以便对汇总错报是否可能构成重大错报进行评价。
(5)由于需要针对多项交易、账户余额及披露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注册会计师韩如意拟将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按比例分配给这些交易、账户余额及披露,以作为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6)注册会计师韩如意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确定的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但没有记录确定该临界值的依据。
要求:(1)指出情况(1)中,注册会计师韩如意在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假定情况(2)至(5)均为独立事项,逐项指出注册会计师韩如意的处理是否恰当。
被审计单位: 项目: 固定资产 编制: 日期:固定资产实质性程序索引号:ZO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复核:日期:第一部分 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对应关系一、审计目标与认定对应关系表财务报表认定审计目标存 在完整性权利 和义务计价 和分摊列 报A 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固定资产是存在的。
√B 所有应记录的固定资产均已记录。
√C 记录的固定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
√D 固定资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已恰当记录。
E 固定资产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
二、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对应关系表审计 目标DABD可供选择的审计程序索引号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 ZO2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结合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2.实质性分析程序:略(1)基于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通过进行以下比较,并考虑有关数据间关系的影响,建立有关数据的期望值:1)分类计算本期计提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并与上期比较。
2)计算固定资产修理及维护费用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并进行本期各月、本期与以前各期的比较。
(2)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3)将实际情况与期望值相比较,识别需要进一步调查的差异;(4)如果其差额超过可接受的差异额,调查并获取充分的解释和恰当的佐证审计证据(例如:通过检查相关的凭证);(5)评估分析程序的测试结果。
审计 目标AABDC可供选择的审计程序3.实地检查重要固定资产(如为首次接受审计,应适当扩大检 查范围),确定其是否存在,关注是否存在已报废但仍未核销的 固定资产。
4.检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或控制权:对各类固定资产,获取、收集不同的证据以确定其是否归被 审计单位所有:对外购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审核采购发 票、采购合同等;对于房地产类固定资产,查阅有关的合同、 产权证明、财产税单、抵押借款的还款凭据、保险单等书面 文件;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检查有关融资租赁合同;对 汽车等运输设备,检查有关运营证件等;对受留置权限制的 固定资产,结合有关负债项目进行检查。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3号固定资产及折旧审计固定资产审计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与有关的文件、询问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附表一固定资产调查问卷表)及实地观察等方式了解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情况,并纳入审计工作底稿记录中。
(一)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1)检查固定资产的取得是否与预算相符,是否经过适当的授权。
(2)检查固定资产的报废、出售是否经过适当的授权。
(3)抽查固定资产明细记录和购置发票等原始凭证,检查其入账价值是否符合资本性支出标准。
(4)查阅固定资产保管、使用、维修、保险等方面规章制度,并现场观察固定资产保管、使用、保养状况。
(5)抽查固定资产明细账记录与固定资产登记卡是否相符,其记录是否完善,固定资产总账与明细账是否进行平行登记。
(6)固定资产是否定期盘点制度,是否明确职责分工制度。
(二)固定资产审计执行程序(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复核加计正确,并核对其期末余额合计数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是否相符。
(2)检查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增加,有购入、自建、盘盈、投资、融资租入等多种情况。
①对于购入的固定资产,应审查购入固定资产是否列入预算并经授权批准,并与购货合同、购货发票、保险单等原始凭证进行核对,检查其计价、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②对于自建固定资产,应审查自建固定资产的授权批准文件,查明是否列入预算和经过适当授权批准,检查其竣工决算、验收和移交报告是否正确,与在建工程相关的记录是否核对相符,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是否恰当。
③对于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应检查其入账价值与投资合同中关于固定资产作价的规定是否一致,固定资产的交接手续是否齐全。
④对于其他原因增加的,应检查相关的原始凭证,核对其计价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法律手续是否齐全。
(3)检查固定资产的减少。
固定资产的减少主要包括出售、向其他单位调拨、转出、报废、毁损盘亏等。
固定资产减少审计的要点如下:①检查减少固定资产的授权批准文件。
被审计单位: B 公司 审核员: 李辰 日期: 2006.01.28 索引号: C1-0-1审查项目: 固定资产 会计期间: 2005.12.31 复核员: 刘佳 日期: 2006.01.29 页 次:调整事项说明及调整分录调整事项说明如下:1 、(底稿见索引 C1-3-3),经查验,新建车间 2005 年 6 月已完工交付使用,应结转为 固定资产,并计提相应的折旧:ADJ1#: 借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 1,600,000.00贷在建工程1,200,000.00 400,000.00应付账款-××建筑公司 ADJ2#: 借主营业务成本-生产成本-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房屋建筑物-提取数38,000.0038,000.002 、(底稿见索引 C1-3-4),实际已经作报废处理的资产,账面应予以调整: ADJ1#: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机器设备其他应付款-暂收款100,589.23 95,752.77贷196,342.0080,000.0020,589.23ADJ2#: 借 ADJ3#: 借80,000.0020,589.23贷 固定资产清理 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贷固定资产清理 3 、(底稿见索引 C1-3-4),已经被拆除的资产,账面应予以调整: ADJ1#: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 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1,437,916.67固定资产清理1,437,916.67 562,083.33贷2,000,000.00 1,437,916.67ADJ2#: 借贷4 、(底稿见索引 C1-5),经查验,抵债的是房屋租赁权而非所有权,应予以调减固定资 产:ADJ1#: 借 ADJ2#: 借长期待摊费用 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其他业务支出-房屋出租支出1,350,000.0011,250.00贷 1,350,000.00贷累计折旧-房屋建筑物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213,750.00 225,000.00被审计单位: B 公司 审核员: 李辰 日期: 2006.01.28 索引号: C1-0-2审查项目: 固定资产 会计期间: 2005.12.31 复核员: 刘佳 日期: 2006.01.29 页 次:5 、(底稿见索引 C1-6-1),经查验,出售给关联方的生产线出售行为实质并未实现。
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表格1. 引言1.1 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的作用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是公司会计部门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计算和管理时所使用的重要工具。
它是一份详细记录固定资产折旧情况的表格,包括每一项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使用寿命、折旧方法等信息。
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的主要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便于管理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记录了各项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可以帮助公司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避免出现漏报或重复计算折旧的情况,确保折旧费用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2. 提供决策依据: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可以为公司管理层提供参考依据,帮助他们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分析和决策。
通过对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的分析,管理层可以更好地制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合理分配折旧费用,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3. 便于外部审计: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是外部审计机构对公司固定资产折旧情况进行审计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完备和准确的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可以提高审计的效率,减少审计风险,保障公司的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 便于税务申报: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也是公司报税时的重要凭证之一。
明确的固定资产折旧明细可以帮助公司合理计算折旧费用,减少税负,规避税收风险。
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在公司资产管理和财务报告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公司的财务稳健和合规经营至关重要。
1.2 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的内容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的内容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名称、编号、原值、使用年限、折旧率、每年折旧额、累计折旧额等信息。
固定资产的名称指的是该固定资产的具体名称,编号是为了方便在公司管理中对固定资产进行识别和跟踪的编号,原值是指固定资产的购置金额或成本,使用年限是根据公司内部规定或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折旧率是根据资产计提折旧的百分比,每年折旧额是固定资产每年计提的折旧金额,累计折旧额是该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累计计提的折旧金额。
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的内容丰富完整,可以清晰地展现公司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为公司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方便财务部门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监控。
A105080 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123A105080 《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说明本表适用于发生资产折旧、摊销的纳税人,无论是否纳税调整,均须填报。
纳税人根据税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13号)、承租方出售资产行为有关税收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政策性搬迁所得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40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29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75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0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制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34号)等相关规定,以及国家统一企业会计制度,填报资产折旧、摊销的会计处理、税收规定,以及纳税调整情况。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一)列次填报1.第1列“资产原值”:填报纳税人会计处理计提折旧、摊销的资产原值(或历史成本)的金额。
2.第2列“本年折旧、摊销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本年资产折旧、摊销额。
3.第3列“累计折旧、摊销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累计(含本年)资产折旧、摊销额。
4.第4列“资产计税基础”: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据以计算折旧、摊销的资产原值(或历史成本)的金额。
5.第5列“税收折旧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的允许税前扣除的本年资产折旧、摊销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