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政党制度
- 格式:ppt
- 大小:270.5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政党制度和西方多党制度的区别中国政党制度和西方多党制度是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它们在组织形式、政治参预、选举制度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政党制度和西方多党制度的区别。
一、组织形式中国政党制度采用的是单一执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是惟一合法的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通过党的组织、党的决策和党的干部选拔任用等方式来实现对国家的领导。
在中国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是特殊的,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核心领导作用。
而西方多党制度则是指存在多个政党并有竞争的政治制度。
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通常包括多个主要政党,这些政党之间通过选举来竞争,形成政治多元化。
西方多党制度中,政党之间的竞争和互相制衡是重要的特征。
二、政治参预在中国政党制度中,政治参预主要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制度来实现。
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在国家政治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通过党的组织参预到政治事务中。
此外,中国政党制度还包括一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参预,他们可以通过参加政协和人大等机构来参预国家事务。
而在西方多党制度中,政治参预更加广泛和多样化。
除了政党成员以外,普通公民也可以通过选举、示威抗议、民意调查等方式来参预政治决策。
西方国家普遍倡导公民的政治参预和民主参预,注重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三、选举制度中国政党制度中的选举制度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内部的党员选举和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
中国共产党内部的选举采用的是党内民主的方式,通过党员大会、党代表大会等形式进行。
而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则是通过党内的组织程序来决定。
西方多党制度中的选举制度则是指公民对政府和议会的选举。
西方国家通常采用普选制度,即成年公民通过选举来选择政府的领导和议会的成员。
选举过程中,政党之间的竞争是重要的环节,公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政策倾向来选择候选人或者政党。
四、权力分配中国政党制度中,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手中。
中国共产党通过党的组织体系和党的纪律来实现对国家和政府的领导。
1.中国政党制度的概念和解释政治参与。
①为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开辟制度化渠道,把各种社会力量纳入政治体制,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②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广集民智,广求良策,推动执政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③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积极稳步发展。
利益表达。
①中国人口众多,存在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
②人民内部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存在着具体利益的差别和矛盾。
③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④能够有效反映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愿望和诉求,畅通和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协调利益关系,照顾同盟者利益,从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整合。
①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求政治制度具备高度的社会整合功能。
②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以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为前提,又有各民主党派的广泛合作,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整合力。
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目标下,中国共产党团结民主党派,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促进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和组织社会沿着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前进。
民主监督。
①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有利于强化体制内的监督功能,避免由于缺乏监督而导致的种种弊端。
②各民主党派反映和代表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反映社会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提供多方面的党外监督,有利于执政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更加自觉地抵制和克服官僚主义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工作。
维护稳定。
①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以合作、协商代替对立、争斗,避免了政党互相倾轧造成的政局不稳和政权频繁更迭,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内耗,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
②既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又有各民主党派的广泛参与,能够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政党制度和西方多党制度的区别中国政党制度和西方多党制度是两种不同的政治体制,它们在政党组织、政治竞争、政治参与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区别。
本文将从政党组织形式、政治竞争方式和政治参与机制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中国政党制度和西方多党制度的区别。
一、政党组织形式的区别中国政党制度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其他政党作为参政党参与政治活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执政党,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中统一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各级党组织,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党委制度。
其他政党则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方式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和决策。
而西方多党制度中,政党的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化。
在西方国家,通常存在着多个政治党派,这些党派在政治思想、政策主张等方面存在差异。
每个政党都有自己的组织结构,如党委、党部等,并独立进行党内选举来确定领导人和政策方向。
政党之间的竞争关系更加激烈,政党之间的权力较为均衡。
二、政治竞争方式的区别中国政党制度中的政治竞争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内部的党内选举和党内民主制度。
中国共产党通过党内选举来选举党的领导人和决策机构,这些选举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党内的民主和竞争。
此外,中国政党制度还通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方式,实现了不同政党之间的政治竞争和合作。
而在西方多党制度中,政治竞争更加激烈和多元化。
各个政党通过选举来争取政权,选举是西方多党制度中最重要的政治竞争方式。
选举过程中,各个政党通过竞选活动、政策宣传等方式争取选民支持,最终通过选举结果来决定政府的组成和政策的制定。
此外,西方多党制度中还存在着丰富的政治参与形式,如公民投票、政治辩论等,这些形式可以让公民更加直接地参与政治决策。
三、政治参与机制的区别中国政党制度中的政治参与主要通过政治协商和人民代表大会系统来实现。
中国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各个政党通过政治协商来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和决策。
人民代表大会系统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和决策。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如何确立的?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哪些?4.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5.我国的民主党派有哪些?6.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有哪些内容?7.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有哪些?【重点探讨】【课堂练习】1.(2012·宁波模拟)2011年10月15日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B ) A.具有最高决定权 B.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C.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D.具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2.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是 ( D ) A.坚持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内民主 B.加强党员干部教育,提高执政能力C.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与国外政党的交流 D.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3.(2012·洛阳质检)现如今网络议政、网络办公、网络交流等多种方式的网络政务真正成为干部与人民沟通的桥梁,更是党贴近群众的具体体现。
新时期我党不断强化、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这说明( C ) A.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 B.加强科学执政,发扬民主,增强决策的科学性C.以人为本,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D.我党是人民群众的先锋队组织4.(2012·广州模拟)据近期《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显示,全国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共有3.1万人,他们对分管的工作享有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建议权。
这说明我国各民主党派 ( B ) A.行使国家立法权和决定国家重大事项的权力 B.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和方针政策的制定C.享有行政管理权和人事任免权 D.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与共产党共同执政5.(2012·淄博质检)漫画《春雷后的春雨》告诫我们,要想切实维护人民利益,党必须 ( A )A.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的责任意识和执政能力B.发挥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领导核心的作用C.坚持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审慎用权D.加强党内民主制度改革,使党成为全民的政党6.(2012·中山质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当前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形势在“稳物价、扩内需”的基础上,又明确提出了“调结构”的新基调,并指出要加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
我国的政党制度【高考复习策略】该讲主要围绕一项制度,明确了两个主体。
一项制度是指我国的政党制度,两个主体是指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
中国共产党主要从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执政理念进行了表述,民主党派主要结合政协,强调其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所以必须处理好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中国共产党与人大、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中国共产党与民族地区发展的关系。
立足整个教材,立足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保障,认识政党制度与其他政治制度的关系。
理解党与公民、政府、人大、政协的关系。
知识归纳:一、中国共产党执政(一)执政党——中国共产党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实践上)。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理论上)。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是由党的性质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①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保持方向);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稳定和谐);③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调动各方)。
④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经济和社会出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和能力(实践证明)。
(成就:P64中)注意:A党领导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①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增长创造了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②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极大的提升了我国生产力的水平;③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确立了贸易大国地位;④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⑤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高中政治我国的政党制度知识你想是怎样的人,你就是怎样的人;你想成为怎样的人,你就会离这个目标不会太远。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政治我国的政党制度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1.我国的民主党派⑴性质: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⑵地位:参政党。
⑶名称: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
2. 我国的政党制度⑴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⑵内容: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民主党参政的基本点: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⑶显著特征: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它不是一党制,也根本区别于西方的多党制。
⑷优越性:适合国情,优势显著,是新型政党制度。
①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
②新在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
③新在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政协的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人民民主重要的实现形式,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
中国政党制度和西方多党制度的区别中国政党制度和西方多党制度是两种不同的政治体制,其在组织形式、权力分配、选举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国政党制度和西方多党制度的区别。
一、组织形式中国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他政党则是参政党。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体系中起到领导和决策的核心作用,其他政党则在政治协商、参与决策和监督等方面发挥作用。
中国政党制度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而西方多党制度中,存在多个政党并存的情况。
各个政党在选举中争夺政权,并在议会中形成多党竞争的局面。
西方多党制度注重政党之间的竞争和平衡,并通过选举来决定政府的组成。
二、权力分配在中国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执掌国家的最高权力。
中国共产党通过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等组织机构来行使权力。
其他政党则通过参与政治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方式来发挥作用。
中国政党制度注重党的领导地位和集中统一领导。
而在西方多党制度中,政府权力由多个政党共同分享。
根据选举结果,组成多党联合政府或者由多数党组成的单一政府来行使权力。
各个政党在议会中通过辩论和投票来决策,形成权力的分散和制衡。
三、选举方式中国政党制度中,选举是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进行的。
中国共产党通过自身组织的选举程序来决定党内领导人和国家领导人的产生。
其他政党则通过参与选举,推选代表进入人民代表大会,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
而在西方多党制度中,选举是通过普选制度进行的。
公民通过选举来选择各级政府的代表,包括国家议会、地方议会和总统等。
各个政党通过竞选来争夺选民的支持,最终获得议会席位或者执政权。
四、政治参与在中国政党制度中,政党之间的协商和合作是重要的政治参与方式。
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等机构与其他政党进行协商和合作。
其他政党则通过参与政治协商、提出建议和监督等方式来参与国家事务。
而在西方多党制度中,政党之间的竞争和辩论是主要的政治参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