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之谚语俗语集锦1
- 格式:docx
- 大小:22.34 KB
- 文档页数:12
申论大作文常用谚语
谚语在申论大作文中经常被引用和运用,可以用来点题、引入论点、总结观点等,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谚语,供参考:
1.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2. 计划虽好,变化常快
3.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4. 缺少准备就意味着准备失败
5. 事实胜于雄辩
6. 同舟共济
7. 团结就是力量
8. 水滴石穿
9. 众人拾柴火焰高
10.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1. 一寸光阴一寸金
12. 人无完人
13.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4. 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15.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6.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7.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8. 勤能补拙
19. 四海之内皆兄弟
20. 君子之交淡如水
这些谚语可以根据具体的作文内容和表达需要进行选择和运用,在文章中巧妙地融入谚语能够提升文章的表达力和语言魅力。
申论作文常用谚语大全1. 艰苦奋斗,勇攀高峰。
2. 水滴石穿,细水长流。
3. 笨鸟先飞,智者乐道。
4. 活到老,学到老。
5.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6.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7.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8.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9. 熟能生巧。
10. 有志者,事竟成。
1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2. 循序渐进。
13. 成功在于坚持。
14. 异想天开,脚踏实地。
15. 有备无患。
16. 笑一笑,十年少。
17.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18.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19.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0.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1. 万事开头难。
22. 功到自然成。
23. 无风不起浪。
24. 知错就改,不过是因势利导。
25.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6. 百闻不如一见。
27.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8. 天无绝人之路。
29. 上梁不正下梁歪。
30.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31. 良莠不齐。
32.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3.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34. 守株待兔。
35. 增长知识,就是增长财富。
36. 动手术要有测心电图,行事要斟酌对策。
37. 饮水思源。
38. 知识就是力量。
39. 脚踏实地,平凡铸就伟业。
40. 知人善任,方能成事。
41.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2.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3.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44. 发奋图强,创造奇迹。
45. 一分努力,一分收获。
46. 忍一时获得好事,退一步得海阔天空。
47.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48.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9. 事不宜迟,一刻胜千金。
50. 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写作材料常用词语成语及解释大全1、满天飞——形容到处都是。
亦作“满空飞”。
2、瓜皮搭李树——根本搭不上。
指强认亲族。
3、起死人而肉白骨——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
比喻给人以再造之恩。
也比喻言词委婉动听,将死的也说活了。
4、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指不拘题材形式,任意发挥,皆成妙文。
5、一尺水十丈波——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7、解铃还需系铃人——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还得由谁去解决。
8、兄弟阋(xì)于墙,外御其侮——阋——争吵;墙——门屏。
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
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9、挤牙膏——比喻说话不爽快,经别人一步一步追问,才一点一点地说。
10、拉大旗,作虎皮——比喻打着某种旗号经张声势,来吓唬人蒙骗人。
11、画虎画皮难画骨——比喻认识一个人容易,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难。
12、狗咬吕洞宾——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狗见了吕洞宾这样做善事的好人也咬,用来骂人不识好歹。
13、疾风知劲草——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
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
1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
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
15、三折肱为良医——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
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16、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刚进入社会的青年思想上没有顾虑,敢想敢干。
17、急来报佛脚——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
18、菱角磨作鸡头——比喻困难大,波折多。
19、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20、一蟹不如一蟹——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
21、物以稀为贵——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
22、大事不糊涂——指在有关政治的是非问题上能坚持原则,态度鲜明。
1、家人说话耳旁风,外人说话金字经。
2、门前有马非为富,家中有人不算穷。
3、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硬如铁。
4、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5、好铁要经三回炉,好书要经百回读。
6、不怕吃饭拣大碗,就怕干活爱偷懒。
7、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8、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9、走路不怕上高山,撑船不怕过险滩。
10、今日有酒今朝醉,明天倒灶喝凉水。
11、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山。
12、男人好吃要背帐,女人好吃要上当。
13、天冷不冻织女手,荒年不饿勤耕人。
14、一个鸡蛋吃不饱,一身臭名背到老。
15、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
16、不怕虎狼当面坐,只怕人前两面刀。
17、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18、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19、话经三张嘴,长虫也长腿20、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21、有上坡必有下坡,有进路必有出路。
22、有时省一口,缺时当一斗。
23、有事叫公公,无事脸朝东。
24、有心烧香,不论早晚。
25、有一兴必有一败,有一利必有一弊。
26、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
27、有麝自然香,不用大风扬。
28、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29、人横有道理,马横有缰绳。
30、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31、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32、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
33、有柴有米是夫妻,无柴无米各东西。
34、用珠宝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35、天下的弓都是弯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36、有理赢,无理输。
37、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38、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39、有斧砍得树倒,有理说的不倒。
40、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
41、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42、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
43、吃要吃有味的,说要说有理的。
44、会走走不过影,会说说不过理。
45、舌头是肉长的,事实是铁打的。
46、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
47、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48、好人争理,坏人争嘴。
申论作文俗语大全
俗语,作为一种民间智慧的集结,总结了人们的生活经验,对广大民众的人文素养和思维习惯具有重要的影响。
无论是在日常交流中还是在申论作文中,巧妙地运用俗语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增添文章的魅力和深度。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用的俗语供大家参考: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 故事的英雄永远在第一时间见者有份。
3.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4. 好马不吃回头草。
5. 锦上添花。
6.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7. 万事开头难。
8.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9. 真金不怕火炼。
10. 纸上谈兵。
11. 一次不成,再次再来。
12.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3.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14. 自古英雄出少年。
15.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16.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7. 机会只青睐那些早已准备好的人。
18.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9. 心灵手巧。
20. 人生在世,尽人事、听天命。
在日常写作中,我们可以巧妙地融入这些俗语,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可读性。
当然,在运用俗语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多重复,保持用词的新鲜感和多样性。
写作的关键在于多读、多积累,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应用,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写出有深度、感染力的作文。
公文中可用俗语400条写文章增彩俗语集锦1.“只扫自己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2.“依葫芦画瓢”。
3.群雁高飞头雁领。
4“我的地盘我做主”。
5.针大的窟窿斗大的风。
6.巴豆虽小党ξ?/span>7.“大树底下好乘凉”。
8.“看花容易绣花难”。
9.“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0.“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1.“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1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13.“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5.“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16.“天上不会掉馅饼”17.“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18.“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19.经络通百病消。
20.为民不烦三几事,出力常须十分功。
21.“十个指头弹钢琴”。
22.风成于上,俗化于下。
23.“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24.“牵一发而动全身”。
25.“落一子而盘活”26.“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7.“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28.“九龙治水天下旱”。
29.“三个和尚没水吃”。
30.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31.“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
32.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33.“上有政策、下有对策”34.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的猎手。
35.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
36.“这山望着那山高”。
37.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38.“烧自己的火、热自己的锅”。
39.“一竿子插到底”40.“出水才见两腿泥”。
41.“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42.“一把尺子量到底”。
43..上头千条线,下面一针穿。
44.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45.碾谷要碾出米来,说话要党隼砝础?/span>46.“入山问樵,入水问渔”。
47.“经一事,长一智”。
48.“浪子回头金不换”。
49.“一颗老鼠屎,害了满锅汤”,50.“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5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52.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
公文材料常用俗语俚语古语800条公文材料常用俗语俚语古语汇编素材俗语俚语1.好汉不提当年勇。
2.不信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3.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4.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5.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6.无事不登三宝殿。
7.五十步笑百步。
8.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9.不期然而然。
10.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2.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13.嘴尖舌头快。
14.醉翁之意不在酒。
15.坐山观虎斗。
16.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17.急惊风撞着慢郎中。
18.急来报佛脚。
19.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20.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21.吃闭门羹。
22.吃不了,兜着走。
23.吃大锅饭。
24.吃后悔药。
25.吃哑巴亏。
26.吃一堑,长一智。
27.穿连裆裤。
28.吹胡子瞪眼睛。
29.打开天窗说亮话。
30.大鱼吃小鱼。
31.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32.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33.不信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34.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35.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36.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37.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38.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39.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40.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41.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42.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3.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
44.水深难见底,虎死不倒威。
45.宁吃开眉粥,不吃皱眉饭。
46.宁叫钱吃亏,不叫人吃亏。
47.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48.重足而立,侧目而视。
49.秀才饿死不卖书,壮士穷途不卖剑。
50.穷莫失志,富莫癫狂。
51.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52.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54.一人不说两面话,人前不讨两面光。
55.人靠心好,树靠根牢。
56.人前若爱争长短,人后必然说是非。
57.小人记仇,君子感恩。
58.不怕怒目金刚,只怕眯眼菩萨。
写作材料常用词语成语及解释大全1、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2、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
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3、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
指天下太平。
4、一个萝卜一个坑——比喻一个人有一个位置,没有多余。
也形容做事踏实。
一棍子打死——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
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
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6、一是一,二是二——根据事情的本来情况,应该怎能样就怎样。
多形容对事情认真,一丝不苟。
7、虎生三子,必有一彪——比喻众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个超群出众的人。
8、走过场——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9、死马当作活马医——比喻作最后的尝试努力。
10、试金石——一种黑色坚硬的石块,用黄金在上面画一条纹,就可以看出黄金的成色。
比喻精确可靠的检验方法。
11、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多指地位崇高权势显赫的大臣。
12、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关——函谷关。
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13、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14、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
形容骄狂无知。
15、坐冷板凳——比喻因不受重视而担任清闲职务。
也比喻长期候差或久等接见。
16、五月粜(tiào)新谷——五月里稻谷尚未熟,就预卖新谷。
比喻十分贫穷。
17、物以稀为贵——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
18、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形容干脆说出意见,并且决不反悔。
“快马一鞭,快人一言”与之同义。
19、急来报佛脚——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
20、口惠而实不至——惠——恩惠。
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得不到别人身上。
21、高不成低不就——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
写作材料常用词语成语及解释大全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2、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指上级或长辈。
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做坏事。
3、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比喻公开的攻击容易躲避,暗地里的攻击难以防备。
4、张公吃酒李公醉——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5、过屠门而大嚼——比喻心中羡慕而不能如愿以偿,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6、河东狮子吼——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
7、一失足成千古恨——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或堕落,就成为终身的憾事。
8、滑天下之大稽——强调事情非常滑稽可笑(带讽刺意味)。
9、一风吹——比喻完全勾销(多指决定结论等)。
10、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喻对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只从表面现象或枝节上应付。
11、疾风扫秋叶——疾——猛烈。
比喻力量强大行动迅速,象暴风扫除落叶一样。
12、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路上遇见欺负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帮助受害的一方。
旧时为人们所称道的一种侠义行为。
13、薰莸( yóu)不同器——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
香草和臭草不可以放在一个器物里。
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14、劳什子——使人讨厌的东西。
也作“牢什子”。
15、蜻蜓撼石柱——比喻不自量力。
也比喻纹丝不动。
16、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
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
1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
也形容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18、存十一于千百——指亡多而存少。
19、湿肉伴干柴——形容拷打。
20、半斤八两(一作“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
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2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
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22、应声虫——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写作材料常用词语成语及解释大全1、勿谓言之不预也——以后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
指把话说在前面。
2、化干戈为玉帛——指变战争为和平相处。
3、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
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4、胜不骄,败不馁——胜了不骄傲,败了不灰心。
5、东方不亮西方亮——比喻这里行不通,别的地方尚有回旋余地。
6、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
7、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比喻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是由同一个在造成的。
8、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象听到他的声音,象见到他本人一样。
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9、疾风扫秋叶——疾——猛烈。
比喻力量强大行动迅速,象暴风扫除落叶一样。
10、积土为山,积水为海——把土堆起来可以成山,把水蓄起来可以成海。
比喻积少成多。
11、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
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12、神不知,鬼不觉——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没有被人发觉。
1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指空前绝后。
亦用作讽刺。
14、树欲静而风不止——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
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1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16、九鼎不足为重——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17、三下五除二——形容做事及动作及其敏捷利索。
18、更上一层楼——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
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绩再提高一步。
19、堂上一呼,阶下百诺——诺——答应。
堂上一声呼唤,阶下齐声答应。
多形容旧时豪门权贵威势烜赫,侍从和奉承的人很多。
20、这山望着那山高——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环境不满意,老认为别的工作别的环境更好。
21、无毒不丈夫——要成就大事业必须手段毒辣,技高一筹。
22、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
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公文写作之谚语俗语集锦11.【不种百顷地,难打万石粮】(谚)顷:百亩为一顷。
指种的地广,打的粮才会多。
也泛指下的本大,得到的收益就丰厚。
2.【好账不如无】(谚)好账:别人不讨还的债。
借人家的债,即使人家不讨还,也总归是个负担。
指不负债是最轻松自在的。
3.【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谚)皇帝的宝座也应该是轮流着坐,不应该是由一人独占到底。
指任何权利都应平均享用。
4.【物有不同物,人有不同人】(谚)物和物不一样,人和人也不会相同。
指人与人总有差别,不能强求一律。
5.【打如意算盘】(惯)比喻考虑问题不顾客观情况,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6.【抓起红土当朱砂】(惯)朱砂:一种红色的无机化合物,无毒,可做颜料,中医入药。
比喻好坏不分,真假不辨。
7.【半斤对八两】(惯)旧制一斤是十六两,半斤是八两。
形容双方一样,不分上下。
也作“一个半斤,一个八两”。
8.【见天日】(惯)l比喻摆脱了艰难的处境,见到了光明。
2比喻把隐藏着的事情公示于众。
也作见青天。
见太阳。
9.【老婆们斗牌——一张一张地来】(歇)斗牌:玩纸牌。
指做事不急于求成,逐步进行。
10.【大姑娘裁尿布——闲时做下忙时用】见“小大姐儿裁褯子——闲时置下忙时用”。
11.【白布落在染缸里——洗不清】(歇)比喻冤情洗刷不清。
也作“白布进了染缸——漂不干净”。
12.【鸭子不吃瘪稻——肚里有食】(歇)瘪:不饱满。
指人不吃差一些的食物,是因为肚子不饿。
13.【武大郎开店——比我高的别进店】(歇)《水浒传》描写武大郎身材矮小。
指人妒贤嫉能,不能容纳比自己强的人。
14.【天睛总有天雨时】(谚)天气不可能总是晴的,总会有下雨的时候。
比喻得意中不免会有失意,顺利中要谨防出现挫折。
15.【大人不记细怨】(谚)细怨:细小的怨恨。
指大人物心胸宽广,不把细小的怨恨记在心上。
16.【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惯)比喻以对方使用的手段来回击对方。
也作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17.【交人交心,浇树浇根】(谚)指和人交往,贵在交心,这道理就像浇树要把水浇到根上才能枝繁叶茂一样。
18.【怪人须在腹,相见又何妨】(谚)怪人:对人心怀嫌恶。
指对某人嫌恶,只在心里警惕就是了,并不妨碍与之见面相处。
19.【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谚)一天节省上一把米,持续十年,就能积累起买一匹马的钱。
指长期节约,能积少成多。
20.【豆腐拌成了肉价钱】(惯)比喻由于某种原因,本来不值钱的东西成本提高,价格大幅提升。
民间俗语-俗话-生活谚语-俗语大全21.【老和尚不撞钟——得不的一声】(歇)撞钟:打钟。
得不的:巴不得。
指好不容易盼望到一句话,正合自己的心意。
22.【狗咬狗——两嘴毛】(歇)本指双方都咬下对方一嘴的毛,转喻坏人互相争斗,都没有好结果。
23.【男儿有泪不轻弹】(谚)男子汉不轻易在人前落泪。
指刚强男儿即使有伤心事,也不在人前表现软弱。
24.【打破闷葫芦】(惯)指猜中极难猜透的话或解开事情的秘密。
也作“解开闷葫芦”。
25.【歪着枕头睡觉——想偏了心】(歇)本指心脏偏向一边,转指人胡思乱想,打错了主意。
含讥讽或责骂意。
26.【一辈人不管两辈人的事】(谚)指儿女辈的事让儿女自己去料理,当父母的不必包办代替,操多余的心。
27.【真金不怕火炼】(谚)真金子经得起烈火烧炼。
比喻正确的事物或真正的英雄人物经得住考验。
28.【吃人饭拉狗屎】(惯)吃的是人饭,做的不是人事。
斥人做尽坏事。
也作“吃人饭不拉人屎”。
29.【春梦虽好一场空】(谚)春梦虽然美好,但总不是真实的。
泛指一切脱离实际的美好希望与企盼,并不能实现,仍是空的。
30.【瞎子过河——不摸水深浅】(歇)深浅:本指水深浅的程度,转喻事情的根底。
比喻不知道事情或人的根由、底细。
31.【妻是枕边人,十事商量九事成】(谚)指妻子是丈夫同床共枕的人,最为亲近,有事同丈夫商量,容易被接受。
32.【僧来看佛面】(谚)和尚来了,看在佛祖面上,一定要热情招待。
比喻来人虽不相干,但考虑到推荐人的情面,必须善待。
33.【只见得娶媳妇,见不得出丧】(惯)出丧:出殡。
比喻只听得进表扬,听不进批评。
34.【摆门面】(惯)门面:商店房屋沿街的一面,比喻外表。
指讲究排场,过于追求外表的体面。
35.【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歇)王小二:泛指旧时穷苦人。
指日子越来越艰难或境况越来越糟。
36.【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谚)指当官就必须为老百姓办事,不然就枉吃国家俸禄,还不如回家做点小买卖。
37.【靠边站】(惯)1比喻失去职务或权力。
2比喻受冷落。
3比喻没有机会参与。
也作“靠边风凉”。
38.【露一手】(惯)比喻显露出不为人知或比人强的本事、技能。
也作露两手。
露一两手。
亮一手。
39.【夹雨夹雪,无休无歇】(谚)雨点中夹杂着雪花,会下得没完没了。
指雨夹雪往往会久雨难晴。
40.【凡事只因忙里错】(谚)凡事出差错,总是由于忙乱造成的。
指做事务必从容持重,越忙越要谨慎细心。
41.【风里杨花——滚上滚下】(歇)本指杨花随风上下翻滚,转指人感情、态度等变来变去。
42.【放马后炮】(惯)马后炮:象棋术语。
比喻事过之后才采取行动,已来不及。
43.【青天里一个霹雳】(惯)比喻突然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事情。
也作青天打下一个霹雳。
晴天里一声霹雷。
44.【珍珠玛瑙都出在鳖身上】(谚)珍珠、玛瑙:两种宝物,贵族妇女常用作首饰。
比喻不论花钱多少,都算在主人名下。
45.【金漆马桶——外面光彩,肚里臭不可闻】(歇)指人外表华丽,内心卑劣丑恶。
46.【亲是亲,钱财分】(谚)指即使是最亲近的亲戚,在钱财方面也要分得很清楚。
也作“亲虽亲,财帛分”。
47.【气死人,不偿命】(惯)指说话、做事太让人生气。
也指故意气对方,幸灾乐祸。
也作“气死活人不偿命”。
48.【快刀斩乱麻】(惯)比喻用干脆利索的办法解决复杂难办的事情。
也作快刀断乱麻。
快刀砍乱麻。
49.【只见鱼喝水,不见腮里漏】(谚)比喻人的经济收入看得见,日常消费不易见。
50.【桑木扁担——宁折不弯】(歇)桑木质地坚硬,做成的扁担即使被压断了也不会弯曲。
形容人性格刚强,宁死也不屈服。
51.【躺在席子上吹死猪——长吁短叹】(歇)指长一声、短一声地叹气。
形容人因遭到困难、挫折或失败而灰心丧气的样子。
52.【赶鸭子上树,难】释义:形容事情极难办到。
例句:赶鸭子上树,难呀。
眼眉毛底下的事还搞不清,哪想得那么远。
53.【独子得惜】(谚)独子:独生儿子。
指独生子特别容易得到父母的宠惜溺爱。
54.【管天管地,管不着拉屎放屁】(谚)指不论权力多大,职位多高,也管不得人们的生活细事。
55.【玻璃罩里的苍蝇——眼见光明,没有出路】(歇)指虽然看到光明的前景,却找不到现实的出路。
56.【惹祸招灾,问罪应该】(谚)指因行为不轨而惹下了祸,招来了灾,就应该受到法律的查处和制裁。
57.【翻脸不认人】(惯)形容态度突然改变,不讲一点儿情义或情面。
也作“翻脸不认亲”。
58.【鼻凹儿抹上一块砂糖——舔又舔不着,吃又吃不着】(歇)指想要得到的人或物,近在眼前,却无法得到。
59.【行家眼,如夹剪】(谚)夹剪:像剪刀形状的夹取物件的工具。
指行家观察事物的眼力非常敏锐而准确。
60.【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谚)指凡事有它有利的一面,也就必定有它有害的一面。
61.【豆腐青菜,各人所爱】(谚)比喻各人志趣不同,追求不同,所走的生活道路也就不会一样。
62.【交华盖运】(惯)华盖:古星名。
华盖运:迷信的人认为是不好的运气。
比喻交了厄运。
63.【背乡出好酒】释义:背:偏僻。
比喻偏僻、不起眼的地方出入才。
例句:别看咱们的胡同小啊,背乡出好酒!64.【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谚)指在饮食上宁可少而精,不要一味贪多。
也作“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桃一筐”。
65.【蛤蟆垫桌腿儿——死挨】(歇)挨:忍受。
指死命承受某种巨大压力,或勉强承担难以胜任的重负。
66.【地肥茄子嫩】(谚)土地肥沃,长出的茄子就鲜嫩肥大。
比喻基础好,就容易出好的成果。
67.【揭老底】(惯)比喻揭露不愿让人知道的内情或底细。
也作揭底子。
揭根子。
翻老底。
68.【揭底就怕老乡亲】(谚)揭底:揭开见不得人的老底。
指老乡亲最知底细,要揭发老底,最有效的还是知情的老乡亲。
69.【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谚)指关键时刻落后了一步,就会步步落后,陷入困境。
70.【近处不走,却去转远路】(惯)比喻省事的办法不用,却用复杂的。
也作“近路不走走远路”。
71.【管勺的管不了烧火】(谚)做饭时,掌勺的专管掌勺,不能同时又管烧火。
指人只能专务自己职权内的事,不能啥事都管。
72.【官升脾气大】(谚)指官位越高,脾气往往越急躁,越不能谦和平等地待人。
也作“官大脾气长”。
73.【百尺高楼从地起】(谚)百尺高的楼房,也必须从平地建起。
比喻任何大的事,都要从基础抓起。
74.【跟着龙王吃贺雨】(惯)贺雨:指旧时人们向龙王求雨时摆上的供品。
比喻跟着有权有势的人沾光得好处。
75.【只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惯)比喻只看见别人享受,没看见别人付出的代价。
76.【嘴上有门,肚里有牙】(惯)比喻肚里有坑害人的主意,嘴上一点儿也不露出来。
民间俗语-俗话-生活谚语-俗语大全77.【衙门口,向南开,有理没钱是白来】见“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78.【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歇)口气:本指口里呼出的气,转指说话的气势。
指人说话的口气不小。
常含讥讽意味。
79.【吃瓜子吃出个臭虫来——啥仁都有】见“嗑瓜子儿嗑出个臭虫来——什么仁儿都有”。
80.【恶虎难斗肚里蛇】(谚)指虎再猛,也斗不过钻进它肚里的毒蛇。
比喻潜入到内部的敌人是很难对付的。
81.【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惯)指生下来就是这样,难以改变。
也作生就了的骨头长就了的肉。
生就的骨头。
82.【挖墙脚】(惯)墙脚:墙根。
比喻拆集体或他人的台,使其利益受损或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83.【饥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见“饿咽糟糠甜似蜜,饱饫烹宰也无香”。
84.【担雪填井——没个满的日子】(歇)本指填不满水井,转指人的欲望永无满足的时候。
85.【壶中无酒难留客】(谚)没有酒肴招待,就难以留住客人。
比喻没有必要的物质条件,就吸引不住想要得到的人才。
86.【拿着银碗讨饭吃】(惯)比喻自己有极好的条件不知利用,却伸手乞求别人施舍。
也作“捧着金碗讨饭吃”。
87.【雪水煮豆腐——好不冷淡】(歇)指用雪水煮成的豆腐,又冷又淡,转指对人很不热情。
88.【头齐脚不齐】(惯)谦称自己准备得还不够齐全。
也形容人多,步调不一致。
89.【上气不接下气】(惯)形容呼吸急促或喘不上气来。
也作上气儿接不着下气儿。
上气接不上下气。
90.【跛象扯双车——总没一边儿安稳】(歇)瘸腿的大象拉两个车,总有一个车不安稳。
比喻双方总有一方有所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