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节肝胆胰脾影像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4.24 MB
- 文档页数:101
第三章肝、胆、胰、脾安徽医科大学附院放射学教研室肝、胆、胰、脾位置邻近,关系密切,不少疾病彼此影响,影象学检查方法是诊断此类疾病的重要手段,需要合理选择,互相补充。
检查方法:X线、CT、MRI、USG第一节肝脏影像学检查的目的:确定肝脏内占位性病变的有无、位置、大小与性质;鉴别右上腹肿块的来源;了解肝脏的结构和其他病变。
一、检查技术X线USGCTMRI肝动脉造影二、影像观察与分析X线动脉期:肝脏内动脉分支边缘整齐,行走自然,并有一定的规律,管经由粗变细;毛细血管期:可显示多数毛细血管;肝实质期:肝脏密度普遍均匀增高。
二、影像观察与分析CT正常表现平扫;螺旋CT双期和三期扫描异常表现病灶密度、大小、形态、数目以及强化情况CT与MRI诊断CT检查方法:检查前5~6小时禁食;扫描前30分钟口服1~2%的泛影葡胺400~500ml,其目的是使胃和肠管显影;常取仰卧位,层厚和层距为10mm,扫描完全肝脏;先平扫,多需增强扫描。
正常CT表现CT上肝脏呈密度均匀的实质性软组织密度影,CT值为50~60Hu,高于脾脏等;肝脏内门静脉和肝静脉显示为低密度的管道状或圆形影,增强后明显强化;肝脏内动脉和胆管正常比较细小,通常平扫和增强是,扫描都不能见到。
二、影像观察与分析MRI正常表现平扫,增强扫描异常表现病灶的形态、信号强度、大小、数目MRI检查方法常规使用自旋回波成象技术T1WI和T2WI作横断和冠状面成象;梯度回波快速成象技术;Gd-DTPA增强扫描。
正常MRI表现正常肝的结构均匀,其信号强度中等,在SE序列其信号略低于脾而高于背部肌肉;血管呈低信号,显示良好;腹内脂肪呈甚高信号;气体呈极低信号。
三、疾病诊断(一)肝脓肿临床与病理细菌性和阿米巴性肝脓肿影像学表现X线CTMRI肝脓肿CT、MRI表现不规则或类圆形低密度边缘不清,有水肿环,壁强化脓肿内积气MRI表现为长T1长T2。
T1WI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低信号区,边缘清晰,周围有一圈略低于肝信号的晕,代表肉芽组织。
肝胆胰脾的影像诊断肝、胆、胰、脾是人体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为保障人体正常代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增进对肝胆胰脾的认识并为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便利的过程中,影像诊断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
影像学检查方法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X线平片、CT、MRI、超声、放射性核素等。
X线检查比较简单,可以快速检测异常病灶。
但其局限为检查区域较小,只能识别结构明显的病灶。
CT检查具备灵敏度高,扫描快,检查范围广泛,可以准确鉴定病灶大小和位置,具备高度准确性,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检查方法。
MRI检查无辐射性,在检测神经系统和软组织病变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但中心城市医院的价格较高。
超声检查无辐射性,对肝脏、胆囊、胰腺、脾脏等组织的检查效果也较好,但其缺点是操作者依赖性较强,探头接触面积较小,需要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放射性核素检查一般适用于甲状腺病、骨病、心血管疾病等。
肝脏影像诊断肝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是身体代谢活动的中心之一。
MRI和CT扫描是肝脏影像学诊断的主要方法,这两种检查方法可以检查供血动脉、门脉及肝内胆管的各个部位。
在检查过程中,需要积极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体征信息,帮助尽可能地获得更加准确的肝脏影像,判断病变是否具有恶性特征。
胆囊影像诊断胆囊是一个储存胆汁的器官,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超声检查是目前检测胆囊的最佳方法。
超声检查不仅能够快速显示胆囊内的石头和胆汁淤积,也可以确定胆囊的大小和形态,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胆囊的病变情况。
胆囊癌仅占恶性肿瘤的1-2%;但是所有胆囊结石患者中,70%存在胆囊癌的变化,因此超声检查应该成为每位患者必须进行的检查方法。
胰腺影像诊断胰腺是人体分泌生命必需激素和消化液的重要腺体之一。
常用的胰腺影像学诊断包括X线检查、CT、MRI、超声等。
其中,CT和MRI扫描是最常用的诊断胰腺疾病的影像方法。
对于胰腺的肿瘤、胆管炎、胆囊癌、胃肠癌的淋巴转移瘤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检出率。